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三种数值预报产品在清江流域面雨量预报中的释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有限区降水预报模式、MAPS、HLAFS是宜昌市气象台常用的三种数值预报模式。在此,初步分析了三种模式对清江流域降水预报的性能,同时考虑到清江隔河岩水电站等重点水利工程对气象服务的实际需要,改变了通常的降水量级预报模式,对流域面雨量预报进行了尝试;在此基础上,对三种预报模式的降水预报产品加以综合,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一套清江流域主汛期面雨量预报模型。1基本资料所使用的资料主要有:清江流域面平均雨量资料(08~08时),日本气象厅有限区模式预报资料,国家气象中心HLAFS降水预报格点资料,武汉暴雨…  相似文献   

2.
利用2020年6月1日—2022年5月31日CMA GD模式2 m气温预报产品(预报时效为13—36 h)和同期江西省智能网格预报区域内地面站气温观测资料,计算气温预报准确率、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并统计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1)模式预报准确率在不同月份、起报时次存在差异,暖季总体较高,冷季总体较低;暖季08时起报产品的月准确率总体高于20时,冷季反之;秋、冬季旬准确率分布更离散。模式预报产品其准确率明显低于中央气象台和江西省气象台订正产品,需订正后使用。08时起报产品对寒潮的预报效果优于20时。2)气温预报年误差分布存在日变化,最大值出现在08时,最小值出现在15时;年均方根误差峰值出现在15时和06时,白天大于夜间。3)冬季平均误差多为正值,夏季为负值,春、秋季平均误差大小界于冬、夏季之间;白天时段夏季均方根误差最大,夜间时段冬季最大。4)气温预报年误差地理分布特征明显,平原地区预报值偏低,年均方根误差最小;丘陵和山区22 h时效预报值偏高,31 h时效偏低;高山站预报值偏高,年均方根误差最大。丘陵地区负误差最大,平原地区最小;山区正误差最大。  相似文献   

3.
2003年汛期3种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降水预报检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2003年汛期降水实况及河南省气象台引进的3种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REM、MM5、MAPS)的降水预报资料,对模式预报性能作了检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REM模式对于大雨以上降水的预报效果较好;MAPS模式的12h预报有明显优势;MM5模式对小雨和中雨的预报效果较好,并且预报结果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3年汛期降水实况及河南省气象台引进的3种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REM、MM5、MAPS)的降水预报资料,对模式预报性能作了检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REM模式对于大雨以上降水的预报效果较好;MAPS模式的12 h预报有明显优势;MM5模式对小雨和中雨的预报效果较好,并且预报结果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检验分析了湖北省MAPS数值降水预报产品对长江中上游嘉陵江、三峡区间东段、西段和清江流域面雨量的预报精度,并对造成空漏报的天气系统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得到的若干结论有助于该类产品在业务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将武汉区域气象中心现有的数值预报业务模式MAPS的水平范围由20~45°N、95~125°E扩大到15~49.5°N、85~134.5°E模式的分辨率以及物理过程均不变,预报时效延长至48小时。在1998年汛期(6~8月)进行了每天二个时次的数值试验,并对二者在上述时段内的降水预报的Ts评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现有业务模式对中两、小雨的降水预报Ts评分高于范围扩大后的模式,而对大雨及以上降水预报的Ts评分,范围扩大后的模式则高于现有业务模式,同时模式范围扩大后对24~48小时内的强降水也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7.
陈业国 《广西气象》2006,27(A01):60-61
利用6h降水估计和黑体亮度温度(TBB)等两种FY-2C静止气象卫星定量产品,初步分析了它们在2005年后汛期两次强降水过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6h降水估计在整个后汛期(7~9月)中,白天的两个时次08-14时和14-20时预报效果比晚上20-02时好,白天的晴雨预报TS比晚上的晴雨预报TS要高0.2左右,白天的雨量误差比晚上的雨量误差小3mm左右。  相似文献   

8.
我台采用1980~1992年2~3月汕头市资料,以展降压或大东风为起报讯号,用多指标综合制作汕头市24小时晴雨预报。12月份预报1.1850hPa切变型入型条件:08时850hPa图在22~27oN之间有切变线。起报讯号:(1)汕头市△P08-02≤1.0;(2)昨天20时,今天02、08、14时的NE~ESE的风速和≥15m/s。满足(1)、(2)任一条或(1)、(2)同时满足则为起报讯号。1.1.1预报指标X1:08时汕头850hPa为W→ENE风或SSW→WSW,风速≤6m/s;X:08时汕头500hPaH>582或T-T。718C。l·l·2预报和历史准确率凡同时符合以上两条者,预报次日无雨…  相似文献   

9.
程鹏  郑启锐  张涛 《湖北气象》2007,26(3):256-260
介绍了并集集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使用范围。在此基础上,利用2003~2005年T213、HLAFS、MAPS的降水预报资料,在孝感站进行了降水集成预报试验。结果表明:并集集合的预报能力比单个成员明显增强,集成预报效果总体上比任何单一成员的预报效果好,订正权重计算集成预报的TS综合评分比T213、HLAFS、MAPS提高了0.054、0.089、0.115,且预报性能较为稳定,可为降水预报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GRAPES_TCM模式对影响浙江省热带气旋的降水预报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2006-2009年有热带气旋影响浙江省期间气象站(包括自动站)资料及上海台风研究所的GRAPES_TCM模式输出降水资料,应用TS和BS评分方法,对模式在浙江省的热带气旋降水预报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模式晴雨准确率和小雨TS评分24 h和36 h预报相对高,48 h开始随预报时效逐渐下降,中雨、大雨和暴雨TS评分随时效变化趋势不明显,而大暴雨TS评分有较大的随机性.漏报是影响小雨和中雨TS评分的主要原因,空、漏报对大雨和暴雨TS评分的影响基本相同,空报是影响大暴雨TS评分的主要原因.相同预报时效的TS评分随降水等级的提高而减小.BS评分发现模式对大雨及以下量级降水预报站次比实际偏少,对暴雨预报相对接近实际出现站次,对70 mm以上的大暴雨模式有过度预报倾向.与宁波市气象台主观预报比较,对晴雨和小雨预报,相同时效的主观预报一般高于客观,主观暴雨预报TS评分比客观预报一般高出30%以上.GRAPES_TCM模式对于影响程度高的TC降水预报能力相对高.20时输出预报与08时相比,对于晴雨和小雨预报,48 h以内差异不大,而60 h和72 h预报准确率,20时明显高于08时.对于中雨及以上等级降水,20时预报TS评分一般比08时好,主要得益于漏报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992-1996年三峡气象站和宜昌市气象台的历史气象资料的分析,得出有利于三峡大雾形成的三种天气环流形势,并将三种类型的预报指标装入短期ALHPA3000工作站上,每天16时自动提供一次预报结果,供预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T_(106)数值预报产品在97年夏季大降水预报中的应用@杨小萍@董存仙@武捷@刘克¥山西省气象台T106数值预报产品在97年夏季大降水预报中的应用杨小萍董存仙武捷刘克(山西省气象台030006)随着气象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数值预报产品的更新换代也十分迅速。...  相似文献   

13.
基于LAPS分析的WRF模式逐时气温精细化预报释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白永清  林春泽  陈正洪  祁海霞 《气象》2013,39(4):460-465
为了满足湖北电力和华中电力系统对逐时气温预报的需求,开展气温精细化预报服务,基于局地分析预报系统(LAPS)分析融合的WRF模式精细化数值预报产品,对2011年4月1日至7月20日湖北省内及周边区域站点的逐时气温进行精细化预报释用.比较几种模式释用方案,结果表明:WRF模式预报趋势较好,预报准确率评分50%左右,日间08-20时预报误差小于夜间,最高气温(Tmax)评分54%,最低气温(Tmin)评分为44%.通过模式释用,提高了预报准确率,可使预报评分提高到60%~70%,对Tmax评分达到57%,对Tmin评分最高达到74%.分时刻建立MOS方程能够有效降低夜间20-07时的预报误差.将实况最高气温引入Kalman滤波方程能进一步提高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的开展和模式的不断优化以及计算机的快速发展,省级气象台制作预报所参考和使用的资料越来越丰富,预报准确率也在不断提高。未来省级气象台要利用数值预报产品作统计释用工作,利用新技术(如神经元网络)不断提高预报的客观化程度,也可以利用现有条件开展小模式数值定量降水预报业务。  相似文献   

15.
分区分县中期降水预报初探李斯荣骆丽楠王素卿山西省气象台(030006)引言随着数值预报产品的逐渐增多,中期数值预报水平,在对数值预报产品作解释应用的过程中,MOS预报方法和PPM预报方法已成为国内外广大气象工作者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本文使用欧洲中心(...  相似文献   

16.
利用MM5开展精细化预报业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怀化市气象台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系统(MM5)开展精细化预报制作的情况。提出随着地市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9210工程)和计算机网络的全面建成。特别是微机版本的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在地市级气象台站应用,使得地市级气象台开展精细化预报业务服务成为可能。并简单地介绍了精细化预报的制作方法、预报产品种类、精细化预报产品对外发布的方式以及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日本每天播发的08时数值预报传真图和当天08时实况(700hpa、地面图)图,在一定范围内读取格点值,根据天气学的基本原理和以往预报实践的经验,将格点值利用一定的数学表达式组合成预报因子,用多级逐步判别的方法建立了一套预报未来12小时(当天20时~第二天08时)、24小时(第二天08时~20时)、36小时(第二天20时~第三天08时)、48小  相似文献   

18.
以MAPS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采用1998~2001年MAPS数值格点降水预报场资料,选取长江上游六大流域不同的代表格点计算该流域不同时段、不同时效的面雨量。以历年面雨量实况为标准,对上述时段面雨量预报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格点选择不同,该流域面雨量预报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对于MAPS数值降水预报而言,采用将格点北移1纬度、东移3经度的方式,其预报效果最佳。将这种格点选择方式应用于2002年长江上游六大流域面雨量预报,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试用相似离度方法作暴雨中期预报白瑞芳苗玉芝梁明珠(山西省气象台030006)1引言目前数值预报已有了相当的预报水平,在对数值预报产品作统计动力释用的过程中,相似预报方法仍被广泛使用。常用作相似比较的标准有相似系数、海明距离、欧氏距离等。国内已有人对这...  相似文献   

20.
η坐标有限区域模式在1999年江淮流域汛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η坐标有限区域模式在1999年汛期(6-8月)进行了每天两个时次,每次两个期段的数值预报实验,并对上述时段的湖北省内降水预报进行了Ts评分,结果表明:η坐标有限区域模式对江淮流域的暴雨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初始时刻为08时的预报好于初始时刻为20时的预报,00-24小时降水时段的预报好于12-36小时降水时段的预报,文章还分析了分别发生在湖北,河南,安徽境内的三场暴雨过程的模式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