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郑学正 《地质科学》1986,(2):138-142
近些年来,人们广泛地利用火山岩的主元素或微量元素的特征对火山岩进行地球化学、成因岩石学和构造岩石学的研究。Mullen(1983)利用玄武岩的 MnO、TiO2和P2O5建立大洋型玄武岩的 MnO×10-TiO2-P2O5×10的构造背景判别图(以下简称MTP图)和圈出了大陆拉斑玄武岩在 MTP 图中的分布范围。他选择了能反映玄武岩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机制的元素组作为该图的端元组分。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张文佑教授主编的我国第一张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图已经编制完成。1981年,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邀请近50名有关的学者和专家,在青岛对该图进行了评审。大家一致赞赏编制这一图件的首创精神,认为该图指导思想明确,基础资料扎实,编图方法严谨,图面表达清晰,是目前国内外少有的、水平较高的一张海陆大地构造图。他们建议尽早予以出版,使之对提高我国地质科学研究水平、阐明我国资源能源分布规律和进行区域稳定性分析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地质科学》1960,3(6):285-285
列宁格勒全苏地貭科学研究所編成了一幅唯一无二的地质图,图中包括苏联欧洲部分和人民民主国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新編的地貭图是苏联地貭学界的一項巨大成就。在編制过程中,采用了多年来收集的大量科学資料,例如地貭測量資料,地球物理研究資料,各种綜合图及許多其他資料。科学院院士納里伏欽担任主編。該图詳尽地标明了广大地区的地貭构造,并采用了150多种色阶作为各种标記。  相似文献   

4.
包头矿——一种含稀有元素的新矿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的钛、鈪和鋇的矽酸盐矿物--包头矿,是中国科学院和苏联科学院在內蒙某地铁矿产地工作的中苏合作地貭队发現的。包头矿多呈四方状,有时呈长方状,其大小为0.1-1.0厘米,最大为8-10厘米,产于石英脉中(見封三图1)。矿物沿(110)面具有明显的两組解理(見封三图2)。矿物顏色为浅褐至黑色,具玻璃光泽;比重4.42,硬度6。用ПМТ-3型显微鏡測定,显微硬度为769公斤/平方毫米。  相似文献   

5.
杨晓松 《地质科学》1994,29(1):102-104
关于《二元混合体系的端元Sm-Nd模式年龄计算方法》几个问题探讨杨晓松(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系武汉430074)作者在《二元混合体系的端元Sm-Nd模式年龄计算方法》一文(下简称原文)中(杨晓松等,1993),提出了端元Sin-Nd模式年龄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其目的是解决模式年龄在解释时常遇到的困境(Arndt et al.,1987)。  相似文献   

6.
曽庆丰  杨柏林 《地质科学》1966,7(2):108-115
文章从五个方面探讨了一个钨锡矿床的矿液运移通道和方向问题,即(1)成矿构造研究及矿体分析(表1,图1);(2)晶洞排列的规律性(图2);(3)物质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图3和4);(4)成矿温度的分析(图5);(5)矿物生长特征(图6和7)。结果查明:矿液最初从矿区中部深处由西向东倾斜地向上方运移。最后,文章指出研究该问题在生产上及理论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江峰 《地质科学》1994,29(1):100-101
Nd模式年龄的地质解释有多解性(Arndt et al 1987s Jahn et al., 1990),杨晓松等(1993)在《二元混合体系的端元Sm-Nd模式年龄计算方法》一文(下简称杨文)中提出端元模式年龄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试图解决模式年龄的多解性问题.公式推导基本正确,但在公式的内涵、适用性和应用条件等方面尚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8.
《地质科学》1959,2(1):33-33
比例尺为四百万分之一的中国及其邻境大地构造图和作为它的说明书的“中国大地构造纲要”,本年第一季即将出版。它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构造室全室同志的集体工作的成果。本图及说明书是根据中国地质构造发育的特点并吸取国内外已有的编图经验特别是苏联先进经验编制而成的。在编制大地构造图时,我们是以地史学原则为根据,结合沉积岩相古地理的分析,也就是采用了构造层的方法,同时结合了地质力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薛滄 《地质科学》1959,2(9):277-278
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所生接触电流(内电流)的作用来鑑定矿物,是矿物鑑定方法的一个新尝試。我們曾对錫石、孔雀石、蓝銅矿、白鉛矿和白鎢矿等几种矿物作了試驗,效果甚好,方法也很簡便。現在介紹如下。在盐酸溶液里放一鋅板(見图),再放一顆錫石,用导綫将它們連接起來,就組成了一个原电池。我們知道,由于氧化还原电位高低的差别,这时鋅板成了阴极,而錫石顆粒所接触的銅絲(导綫)就成了阳极。  相似文献   

10.
云南马关含橄榄岩捕虏体的玄武岩和煌斑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梅厚钧 《地质科学》1966,7(1):50-63
岩体地质简述马关县南部已发现的4个玄武岩火山颈和12条煌斑岩岩脉都分布在木厂一老厂一带。区内主要发育泥盆纪地层,大地构造位置在华南台块滇桂台向斜的西南角。褶皱平缓,主要是一些成北东走向长度不过几公里的短轴背斜和短轴向斜。沿褶皱走向常有一些断裂,顺着这些断裂有许多辉长辉绿岩小侵入体。蒿子坝火山颈位于老厂篙子坝村北约二百米处,是群峦丛中一个低低的小峰,呈椭圆锥状,高出地面不过二、三十米,其根部水平截面长径为近东西方向,长85米,短径60米(图1)。火山颈由两个岩相组成:中央相是由玄武岩胶结的火山角砾岩;边缘相是含橄榄岩捕虏体的玄武岩,岩相宽度不过几米。煌斑岩岩脉多牛夹在沉积岩岩层间,其产状好象岩床。猫耳岩"岩床"位于木厂节节坡村南一里许,岩体出露在猫耳岩峭壁的根部,厚2-3米,长128米(图2)。  相似文献   

11.
陈孟莪  曹瑞骥 《地质科学》1966,7(2):185-188
本文记述的古藻化石,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刘鸿允、刘钰等1960年夏在滇东马龙县纳章村震旦系灯影组底部采集的。笔者采用古藻类化石微体研究法对标本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发现藻类微体构造保存良好,值得描述。  相似文献   

12.
沉积岩中有机碳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言在沉积岩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特别是在成岩过程中,有机质在促进各种元素的迁移、富集和使它们从一种矿物转变为另一种矿物上,有着很大的作用。近年来,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不仅在可燃性有机岩方面有很大的进展,而且在沉积非金属和金属矿床,特别是在稀有分散元素和放射性元素矿床的研究中,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发展。在一般沉积岩中常或多或少的含有有机质,但目前还没有直接测定其总含量的简便完善的方法。由于碳是有机质的主要组成元素,因此普通采用岩石中的有机碳含量作为有机质总含量的标志。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们对测定有机碳的湿烧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测定方法上作了一些改进。现将该方法报导如下,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供一种从试井求得的平均渗透系数回算每个单层渗透系数的方法。井的试验,无论是为供水、排水或工程建设目的的常规试井,还是为热田开发目的的专门性地热试井,其首要任务是确定含水层或热储层的各项参数,其中最主要者为地层的渗透系数K。  相似文献   

14.
燕山震旦系碳酸岩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代永定  杨红  张友南 《地质科学》1973,8(4):257-272
碳酸岩占沉积岩体积的五分之一。全世界将近一半的石油、天然气产于其中。许多沉积矿床和热液交代矿床,如铁、锰、磷、镁、铜、铅、锌、汞以及放射性元素等矿床多产于碳酸岩中。碳酸岩本身也是建筑、化工、纺织等工业部门的重要原料,因而碳酸岩的研究愈来愈被重视。碳酸岩的合理分类是研究碳酸岩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大坝的安全一般受岩体稳定条件的控制。影响岩体稳定的地质因素较多,其中软弱结构面的影响极为重要。软弱结构面即夹有软弱物质的结构面,例如夹有泥质充填物的裂隙,夹有断层泥、糜稜岩、角砾岩的断层破碎带等。软弱夹层为软弱结构面的一种,即除夹有软弱物质这一特征外,在产状上大致和岩层产状一致,并和成岩作用有一定关系。含有泥质物的软弱夹层一般俗称为“泥化夹层”。  相似文献   

16.
关于火山熔岩分类命名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浆岩的分类、命名是研究岩浆岩岩石学的基础,愈来愈为岩石学者所重视。在24届国际地质会议上确定了深成岩的分类、命名方案,并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火山岩的复杂性,在分类、命名方面,至今尚无统一的口径。因此,火山岩分类方案多如雨后春笋,岩石名称杂乱,对岩石学的发展颇为不利,故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国际统一的分类、命名方案。  相似文献   

17.
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在油田压裂产能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油田勘探与开发过程中,为了改造低渗透性油层大幅度增加产油能力,目前广泛采用对油层进行水力压裂措施。所谓水力压裂,就是用高压(200—1400大气压)将一定粘度(1—10000厘泊)的液体从油井的套管或油管中以油层能吸收的速度(1立方米—40立方米/分)压入。这样的压入速度,促使井筒内的压力超过地层的压缩应力和岩石的张力强度而出现破裂,形成一条或者一组裂缝。继续注入压裂液,将迫使裂缝进一步延伸和扩展。  相似文献   

18.
苏北下第三系阜宁群中的碳酸盐岩,据现有露头剖面和钻井揭露,主要分布于盆缘阜二、阜四段内(表1)。其中阜二段的碳酸盐岩层发育较好,由下而上大体可分三个亚段:下部主要由虫管-藻灰(云)岩、各种粒屑灰(云)岩、砂灰(云)岩夹粉砂岩组成;中部亦称“七尖峰”亚段,主要由薄层状、纸片状泥灰岩、泥晶灰岩组成;上部为灰、深灰色泥岩夹白云质泥晶灰岩组成。关于碳酸盐岩的基本特征,现依次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9.
论震旦系划分与对比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22年葛利普根据我国早期地质工作者的资料和要求,把“震旦系”作为一个时间地层单位古生界的第一个系提出来,而其含义过于笼统而广泛,可以装进大量的、时间范围很长的地层。1924年李四光在长江峡东区确定了一个厚不过800米,时间范围较小的“震旦系”。1934年高振西等在河北蓟县又确定了一个厚达10000米,时间长达10多亿年的大“震旦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