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五"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站整体接入因特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如何将"九五"数字化前兆台站设备整体接人因特网,提供了一种非常简便、实用的整体接人方案.台站原来的构成模式没有改变,台网中心和台站熟悉的原工作方式得到了保留,实现了台站网络化的目标,使现有台网在因特网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它能够与"十五"新建的前兆台网进行集成,便于整个台网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2.
对宁夏地震局"九五"前兆仪器进行网络化改造,在确保"九五"观测系统正常的前提下,根据"九五"前兆台站的具体类型,提出"九五"前兆台站(仪器)与"十五"前兆台网的整合方案,完成宁夏地震局"九五"与"十五"前兆观测系统的并轨,以发挥前兆台网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3.
Oracle复制技术在地震前兆元数据交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十五"中国地震前兆信息网络建设的需要,在全国地震系统中实现地震前兆数据的自动化交换管理.我们分析提取出地震前兆元数据的管理模型并基于Oracle快照复制技术设计和实现了地震前兆元数据的交换管理.本文对Oraele快照复制技术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分析指出了Oracle快照复制技术应用于地震前兆元数据交换的关键点,结合数据管理系统在地震前兆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做了简要讨论.实践证明,基于Oracle快照复制技术实现的地震前兆台网数据管理系统软件完全满足了地震前兆网络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以GM4数据为例,详细介绍使用"数据转换软件"对非管理系统采集数据的转换;使用SSH软件上传数据文件至服务器,更改及恢复系统日期;手动入库页面的启动,相应参数的输入及查看入库结果信息.保障"十五"前兆管理系统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以"霍山震情窗"的地震质为背景,讨论安徽省大别山地区"4大水库"的水位变化,引起的水库诱发地震,对"霍山震情窗"中提取更多前兆信息的影响.在科学地排除水库地震活动"穴"对"霍山震情窗"影响的同时,用地震活动窗的思想,客观反映孕震区附近的构造应力场信息,在华东及安徽省附近中强地震前后应力状态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一主二辅"的预报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海域地震以来我国地震预报成功的三种类型实例和研究和基于前兆现象复杂性的分析,提出了现阶段中期--短临预报可采用“一主二辅”的预报思路,即以地震活动为主,前兆异常现象为辅的预报途径。  相似文献   

7.
地下流体学科数据处理软件是"十五"中国地震前兆台网数据处理系统的模块之一,该软件专为"十五"地下流体前兆台站和区域前兆中心设计,主要完成数据转换、数据预处理、常规计算、专业处理和报告编制等项工作.该软件已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和各直属单位的前兆台站、区域前兆中心部署.  相似文献   

8.
2009年5月开始以北京市地震局板桥台、东三旗台、赵各庄台等7个台站为试点,逐步完成"九五"前兆仪器网络化改造,在保留原"九五"通信模式的前提下,完成其"九五"前兆仪器无缝接入到"十五"前兆数据管理系统。从各台为期半年多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出,其运行稳定、产出资料可靠且改造方案成本低,为"九五"前兆仪器整体接入"十五"管理系统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四川历年年度地震趋势报告中提出的地震学和前兆各学科中期异常项次的统计分析,总结回顾了四川地震学和前兆各学科监测预报呈现的三个历史阶段,分析了地震学和前兆各学科年度异常的进程变化特点,探讨了地震学和前兆各学科历年的年度异常进程变化中反映出的"远场效应性异常"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地震前兆观测设备模拟通信软件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遵循"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技术规程"相关标准,设计了一套基于Java语言的前兆观测设备模拟通信软件。介绍了通信指令原语、数据包格式定义以及模拟通信软件的总体设计,详述了模拟通信软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包括如何同时模拟多个前兆设备,应用观察者设计模式实时更新设备状态信息,使用套接字技术和多线程技术启动或停止模拟设备,通过"心跳"线确认远端Socket是否关闭等。该软件可以模拟大多数"十五"前兆观测设备的通信原语,一方面为台站技术人员以及地震专业学生了解前兆设备的功能、通信指令、以及数据包的数据格式提供了一个模拟环境,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培训质量,另一方面也为开发前兆设备相关软件提供了模拟支撑环境。  相似文献   

11.
"New" water     
Wood WW 《Ground water》2008,46(4):517-517
  相似文献   

12.
"译编"序     
《内陆地震》2005,19(4)
  相似文献   

13.
地震学中的"暗物质"—"静地震"与地震预测研究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暗物质的研究是理论物理学和宇宙学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静地震的研究也将为地震预测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15.
16.
正如暗物质的研究是理论物理学和宇宙学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静地震的研究也将为地震预测研究的发展提供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18.
19.
“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是信息化的地球,是地球的虚拟对照体。“数字地球”的科学体系由基础研究、技术支撑和科学工程三部分组成。现代地震学同样需要基础研究、支撑技术和科学工程,其中,最后一个体系即相当于实时地震学。实时地震学调基础研究和现代技术的结合,强调地震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对社会与公众的服务,是地震学发展的“最高境界”。实时地震学需要基础研究和现代技术,更需要建立地震速报系统、地震趋势分析系统、灾害评估系统和地震救灾系统这样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