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游西湖     
西湖美丽的“天堂”苏堤春晓平湖秋月……迷醉了我的双眸迷醉了我的脚步迷醉了我的心……西湖烟波浩渺一色湖光万顷秋满眼的绿色满目的娇艳掬一捧西湖的水啊水韵诗韵画韵……如诗若画绰约的西子怎比西湖的娇娆美丽的西湖啊读不尽的风情阅不尽的画意绿肥红瘦婀娜的西湖啊又怎一个“美”字了得……漫游西湖@周岩 @黄伟  相似文献   

2.
北宋钦宗靖康元年穴1126雪十一月,金兵攻占北宋首都东京穴今河南开封市雪。次年四月,金兵北撤,掳走徽宗、钦宗和后妃、宗室、大臣等3000余人,北宋政权就此灭亡,史称“靖康之变”。金兵北撤以后,北宋旧臣拥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于五月在南京应天府穴今河南商丘市雪继皇帝位,改元建炎。赵构即宋高宗。建炎元年穴1127雪十二月起,金兵发兵分路进攻河南、山东、陕西等地,宋高宗虽为缓和矛盾起用了抗金将领李纲为相,但仅隔75天便以“独擅朝政”、“招军买马”的罪名将其撤职。穴1雪在金兵进逼下,宋高宗无法安身于北方,仓皇南逃,辗转到达扬州,并在…  相似文献   

3.
正特别羡慕那些能够把名字镌刻在大地上的人,因为这才是真正不朽和永恒。眼前的苏堤,经历一千多年的风雨,依旧树木葱郁,花红柳绿。想当年,这里只是用西湖的葑草淤泥堆砌下的一道土堤,或许还散发着阵阵腥臭,但是,经过苏轼的治理和规划,在淤泥上面种植了柳树、桃树和玉兰、芙蓉、木樨等多种树木花草,等到春色满湖,堤上便早已是春意盎然。这道贯通西湖南北的长堤便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时,这道长堤还不叫苏堤,是苏轼离开了杭州,杭州人  相似文献   

4.
游寿,号介眉穴1906-1994雪,福建省霞蒲县人。游家世代书香、家学渊源,晚清著名的政治家林则徐就是其高祖游光绎的受业弟子。游寿是游学诚的独生女,自幼聪颖且在家学的熏陶下又能背诵很多的古诗文。1920年,进“福州女子师范学校”上学,文章、书法得到严师邓仪中先生穴邓拓之父雪的规范和提高。1928年,入“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就读。1934年,又考入“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成为国学大师胡小石的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在“中央博物院”穴现南京博物院雪工作。解放后,又在“南京大学”和“山东师范学院”任教。1957年,5l岁的游寿为支援边疆建设来…  相似文献   

5.
西湖的演化过程是,由海湾成为泻湖,由泻湖成为普通的淡水湖.在这个淡水湖沼泽化的过程中,周围的人文地理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杭州的城市化,从唐朝起有了迅速的发展,城市居民需要淡水,于是,从公元766—779年之间,出现了城市居民利用湖水的“六井”,为了提高湖面以增加六井的水量,公元822年修筑了湖堤,从此.西湖的湖性改变,成为一个人工湖泊.并且进一步密切了与杭州城市的关系.西湖以充沛的淡水供应杭州城市,促使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又反过来有效地阻遏了西湖的沼泽化,所以虽然在十一世纪后期和十五世纪末期,两次出现过湖泊严重淤浅的现象,但都得到了及时的整治.这个地区历史上曾有大量湖泊湮废,但西湖却众废而独存.  相似文献   

6.
南京城名史     
南京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曾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和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在此建都,素有“十朝古都”之誉,南京这座城市的名称也伴随着历史的变迁,经历了多次城名更迭,南京最早的城名要追溯到6000年前的冶城。  相似文献   

7.
在云南省洱源县右所乡西部,佛钟山麓,镶嵌着一颗光彩夺目的高原明珠─—西湖。它是洱源县著名的游览胜地。洱源西湖,属高原断陷形的淡水湖泊。湖面海拨1967米,湖水面积119平方公里,公里,南北长4公里,东百最宽25公里,最窄为0.25公里,湖岸线长13公里。平均水深1.8米,最深为8.3米。是集养鱼、植荷产菱、畜水灌溉、旅游观光的理想湖泊据《浪穹县志》载:“其东为堤,为往来大道,湖在道西,故名西湖。”又“湖虽小,与钱塘者仿佛,故取其名以名之。”西湖湖水清澈如镜,微风习习,碧波荡漾。四周峰峦拥秀,绿水青山。湖中菱荷,花…  相似文献   

8.
孔飞 《中国地名》2012,(2):62-62
六和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当时杭州为吴越国国都,国王为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  相似文献   

9.
1949年12月25日,从白公馆“11·27大屠杀”侥幸脱险的重庆地下党员罗广斌心潮起伏,夜不能寐。他奋笔疾书,一周写下了近三万字的《关于重庆地下党组织被破坏经过和狱中斗争情形的报告》穴以下简称报告雪,并将之交给重庆克委。罗广斌是四川大军阀罗广文的弟弟,但他却选择革命的道路。他的入党介绍人之一是地下党员江竹筠穴小说中江姐的原型雪。当罗因叛徒出卖被捕时,江竹筠马上通知狱中的党组织说:“此人可靠。”考虑到罗广斌是罗广文弟弟的特殊关系,极有可能提前获释,在狱中的党组织尽量将重庆地下党组织被破坏经过和狱中斗争的各种事实集中…  相似文献   

10.
太原是我国北方历史悠久城市之一,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战国时期的赵简子,北齐的高欢,唐代的李世民以及五代时期的后唐、后晋、北汉等都曾把晋阳作为国都或陪都,素有“唐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之称。历经漫长的历史演进,遗留文物古迹众多。山西宋、金前的古建筑为全国的  相似文献   

11.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此诗为唐代大诗人杜牧所作。大和九年(公元835年),诗人离开扬州到达上元,因眷恋扬州西北一带水道环绕的意境,故咏诗抒之。 诗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句,实是迷人之句。明末杰出的旅行家徐霞客曾啧啧称道:“二十四桥明月,岂可交臂失之!”清乾隆间,衡塘退士孙洙将这首脍炙人口之作,选入《唐诗三百首》之列。但是,此佳句中的“二十四”这个数字,它所指称的人文地理实体,究竟是一座桥梁的专名,还是一组桥群的量词?令人模糊不清,使这“千古名桥”似乎罩上了  相似文献   

12.
湖心亭,位于浙江省杭州西湖中央,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湖心亭小于三潭印月,大于阮公墩,合称“蓬莱三岛”——湖心亭为“蓬莱”,三潭印月是“瀛洲”,阮公墩是“方丈”。  相似文献   

13.
郑州地区的地理区位得天独厚,居中州之“中”,是中原旅游区的核心区,区内有以嵩山——少林、以市区商城和黄河游览区为主的两个旅游区,并有巩县宋陵和荥阳浮戏山,且西去古都洛阳,东到宋城开封,北抵新(乡)辉(县)一日皆可往返。 郑州旅游资源的特点 (1) 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民族国家的反映。郑州的旅游资源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和“古”、“多”、“稀”的特点。 1977年发现的新郑裴李岗村落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早期的。证明早在七八千年前,中原地区的原始居民已走出森林,到平原以氏族形式聚居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当你在神州大地旅游时,可曾注意到妙趣横生的“数序名胜”?如果把分布在祖国天南地北的“数序名胜”汇集起来,将会引起无穷的审美情趣。一片云位于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翠绿之中隐映一座戏楼,宛若一片浮云,乾隆题名“一片云”三字,是皇帝妃后看戏赏云之所。二仙观位于山西晋城市东南太行山中峰下。建于宋大观元年。正殿仙台上把二仙姑泥塑像,身姿曼妙,典雅端庄。木制“天宫壁藏”,雕刻精美,金碧辉煌。三清阁位于云南昆明市西山罗汉崖上。元代为梁王避暑宫,后改今名。沿阶拾级而上,依次为灵宫殿、玉皇阁、三清阁、吕祖殿、凌霄阁…  相似文献   

15.
犍为种姜始于汉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本草纲目》记载:“生姜生犍为山谷及荆州、杨州”。南朝齐梁间名流陶弘景则说:“蜀汉犍为姜旧美,荆州有好姜而不解作干者”,犍为生姜自古名扬天下。近代以来美誉更盛。据1937年《犍为县志》记载:姜“商场繁盛,贩者云集,有渝帮十数家坐庄收买,集零成整,每包重三百斤,其价积年上涨,转运沪上放洋。”同时,日本、德国等客商已在新民设庄收购干姜,顺江而下,漂洋出海。1951年国家外贸部组织犍为生姜出口原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原苏联《真理报》1953年的消息称“犍为县麻柳场穴今新民镇雪白姜品质好…  相似文献   

16.
南湖烟雨情     
“七一”前夕,偶有机会去浙江嘉兴出差,便不顾旅途疲惫,迫不急待地去寻游向往已久的南湖,去看看湖中那艘载负过“开天辟地的大事件”的南湖画舫。 嘉兴南湖,与西湖、大湖齐名,是浙江三大名湖之一,虽无西湖之泱泱,太湖之森森,但每当雨色苍茫、湖烟四起时,它就显得很有韵味了。只见亭台楼阁、小桥长堤、林木房舍,都笼罩在轻烟里;近处的景物,看上去凝重、深远;远处的则一层层地淡下  相似文献   

17.
根据西湖柱状岩芯样品中藻类化石的分布与含量变化,推测本区在3600年前仍为冰川覆盖;距今3600~3000年前为冰缘浅湖期;3000~1200年前湖水稳定,气候环境相对较好;距今1200年至现代气候略有波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历代文献记载,从历史地理和黄河变迁的角度,探讨了商代仲丁时期将国都由亳迁至(?)的史实。作者认为,要对“隞都”位置作出正确结论,必须研究以下几点:第一,应把敖山真面目复原到仲丁在“敖山”建都时期;第二,应把黄河自孟津至郑州段的流势,复原到仲丁迁隞的建都时期;第三,应从地理位置上来辩证“隞都”与“亳都”之地望;第四,应从商代迁都的地理境域与水患侵袭的关系去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9.
《地理教学》2005,(4):45-46
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第一节写“澳门”,有一个明显错误,就是弄错了澳门被葡萄牙“掳去”即被葡萄牙侵占的时间。由于此诗于1925年7月发表在《现代评论》上,诗中描述澳门已被葡萄牙“掳去”了“三百年”,这就表明作认为澳门于1600年左右便离开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但历史事实表明,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才之乡”医学乡:江西省盱江(今名抚河)流域为我国历代名医辈出之地,仅宋、元、明、清四代,有传略可考据的医学家就达200多人。各种医学著作100多种。形成了“盱江医学”。著作涉及到内科、伤寒、金匮、本草等方面的医学基础理论。它在祖国医学中占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