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许华清 《气象》2003,29(4):2-2
目前 ,基层台站地面观测的所有报文一般通过 162公用数据交换网或程控拨号至所在省台的服务器。考虑到某些突发情况 ,台站一般都配有 2台计算机 ,一台作值班机 ,另一台作备份机。当值班机因故不能正常工作时 ,就用备份机处理数据、发报。测报值班室一般仅安装一部电话 ,碰到值班机故障或死机时 ,就需要把电话线RJ11插头从值班机调制解调器端口拔到备份机的调制解调器端口上。经常拔动会造成电话线RJ11插头和调制解调器端口之间接触不良 ,影响报文发送。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法 ,把两台计算机的调制解调器连接起来 ,避免来回拔动。其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2.
针对探空业务系统自带的数据传输软件存在着无法下载报文回执、不直观等缺陷,设计开发一个基于C#的高空探测数据,增添了新的数据(BUFR报文与XML报文)传输功能,适合台站业务的探空数据传输软件,并已经投入业务使用,为业务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前 ,全国高空台站均使用杭州市气象局编制的高空控测软件《高空气象探测“5 9— 70 1”微机数据处理系统》,内蒙古气象局所属高空台站从 1999年 8月开始在高空探测业务中陆续使用该软件。这套软件实现了从数据采集、记录整理到编发报文、报表制作的计算机自动化 ,在业务使用中运行稳定、操作便捷 ,极大地提高了探空业务质量。但这套软件在处理一些特殊记录时出现不符合规范的问题 ,就这些问题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解决方法 ,以下具体列出 ,供探空人员在工作中参考。1 雷达从开始到终止均无斜距 ,观测终止编发报文时 ,(PPBB)、(PPDD…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和三年期间“八字”方针的精神,省气象局组织了既有熟悉探空业务,又有701雷达机务人员参加的普查组,于八月七日至八月二十九日先后普查了延安、汉中、安康地区气象台探空工作。由于各地区气象局领导重视,台站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参加普查同志的积极努力,普查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达到了予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赵国卫 《气象》1988,14(6):46-48
利用探空资料进行大气层结稳定度分析,并揭示局地对流性天气的发生和发展,是短期和临近预报的一种重要方法。 为了适应基层台站的业务工作需要,特别是为使无探空观测的台站,能利用其它邻近探空站或附近机场的探空资料进行大气层结分析,我们研制了单站探空资料分析及预  相似文献   

6.
1992年,省气象台计算机网络建成后,为我们市局提供了大量的气象资料,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有力地显示了计算机通信的优越性.但是,由于我局采用的是工作站形式,除预报组的一台微机能和省台网络通信外,其它科室和各县级台站无法和省台交换资料.1995年初,河南省气候中心的局域网并入省计算机网,要求各地能和气候中心实现资料的互相传送.  相似文献   

7.
“TKCFYB”系统的研制成功,结束了制作月报过程中手工抄录、人工统计的历史,使PC-1500机直接与微机联机,完成报文向邮局自动传输和电话传报的历史。同时,制作月报表所需的数据,直接由微机方面的TKCFYB接收软件,自动化完成,大量减少了探空员的制表时间,准确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月报表的网上传输打了基础。现将探空测风月报编制成流程框图列后,供参考。该系统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证实,运行稳定、可靠;设置了台站参数,有很强的移植性;可在较高的中文系统下运行,中文提示简单明了。探空测风月报系统@张运林$清…  相似文献   

8.
阮新  朱艳峰  鞠晓慧 《高原气象》2011,30(2):532-537
探空站的海拔高度信息对于探空资料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准确的台站信息也是资料正确使用的保障.测站海拔高度信息不随台站观测资料上传全球通信系统,各种来源的台站高度信息都可能存在错误.为了核准测站的海拔高度信息,本文提出了融合特性层观测资料推算探空站海拔高度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推算精度,并能克服不同天气气候条件对推算测站海...  相似文献   

9.
陕西天气分析人机交互系统(sxmips)包括实时资料处理的原理、方法和实施技术路线,即常规天气报和探空报的分解处理,数值预报产品资料的解码与整理,以及常规资料的客观分析原理与方法。1地面天气报和探空报的报文分解1.1探空报的分解流程图1是陆地探空报报文分解流程图,从网络服务器上读入原始报文,首先进行关键字符TTAA的判别,如果不是TTAA则继续输入报头,否则,将输入一份报文,开始报文纠错处理,分解各等压面的位势高度、温度、温度霜点差、风向、风速等要素,最终按照一定的格式存贮于数据文件之中,对于缺测资料,用“FF…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省各级台站均配备了PC-1500计算机,地区一级台站还配备了长城0520(IBMPC)计算机。并且已在全省国家基本站推广了由台站PC-1500盒式磁带(或IBM-PC软盘片)上报至省气候应用所用长城0520计算机编制打印地面气象月报表,同时气候资料进入省气候数据库的新业务流程。为了充分利用省气候数据库中的数据,改变各台站手工编制、抄录地面气象年报表的状况,我们在省气候数据库的基础上,编制了地面气象年报表程序,其数据流程框图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党永娟  许正旭 《青海气象》2005,(2):50-50,53
本文详细介绍了达日、托托河、茫崖等探空站探空报文传输系统的设计思路、实现方法等,为今后探空站探空报文的传输、维护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1979-2012年中国探空温度资料中非均一性问题的检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哲  杨溯 《气象学报》2014,72(4):794-804
利用加拿大环境部气候研究中心研发的PMTred(penalized maximum t test)非均一性检验方法,以ERA-interim资料作为参考序列,以中国各探空台站详细的元数据信息为主要断点判断依据,对1979-2012年中国125个探空台站7个标准等压面月平均探空温度资料进行了非均一性检验、订正,并结合详细的元数据信息分析了造成中国探空温度序列非均一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中国探空温度资料中存在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断点,整套探空资料中非均一的台站数和断点数所占的百分比呈低层少、高层多的趋势。各标准等压面上月平均温度序列非均一的探空台站平均订正幅度也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增大,并且订正量为负值在整套订正资料中所占的比例较高,说明中国的探空月平均温度原始观测资料存在系统性偏高的问题。订正后200 hPa的温度变化趋势接近0,以200 hPa为转折点,100 hPa的降温趋势较订正前明显减弱,100 hPa以下为升温趋势,300-700 hPa的增温趋势加强。1979-2012年中国探空月平均温度资料的非均一问题主要来源于2000-2001年探测系统的升级(包括辐射误差订正方法的变化),其次是2002年之后观测仪器的换型。这两次连续的元数据变化均造成了之后中国探空月平均温度出现了系统性的降低,这也是造成订正前后温度变化趋势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国探空位势高度资料的非均一性检验与订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哲  吴茜  熊安元  吴宜进 《气象》2013,39(10):1337-1343
利用加拿大环境部气候研究中心研发的PMFT均一化检验方法,结合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整理的中国区域各探空台站元数据信息,对我国123个探空台站各标准等压面月平均探空位势高度资料进行了非均一性检验和订正。结果表明:仪器换型、探测系统升级以及辐射订正方法改变是造成中国区域月平均探空位势高度资料不均一的主要原因。两个观测时次位势高度序列不均一的台站数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各标准等压面上月平均位势高度序列不均一的探空台站平均订正幅度也随着位势高度的升高而增大。并且两个观测时次各标准等压面位势高度序列均为负订正,表明我国各标准等压面位势高度资料存在系统性偏高的问题。123个探空台站在对流层顶和对流层高层位势高度序列订正前是位势高度降低趋势,订正后位势高度序列呈增高趋势。对流层中低层原始位势高度序列呈增高趋势,订正后这种增高趋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蔡学宏 《广东气象》1995,(4):22-22,12
计算机联网是现代信息资源共享、高速传送的新技术。气象部门信息量大、实时性强,更需要计算机联网技术。汕头气象台已实现了省一市计算机有线联网和市一县无线联网。省一市一县计算机联网使汕头气象台能及时获取广州区域气象中心的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及传真图等资料,并能把这些资料及时发送给县气象站。有效地增强了台站的预报服务能力,并为天气预报的客观化、定量化创造了条件,使我市气象现代化迈上了新的台阶。1省—一市计算机有线联网省一市计算机有线联网,是采用当代先进的计算机高速数字通讯新技术,通过租用邮电局长途话路专…  相似文献   

15.
景祥保  杨锡生  刘民喜 《气象》1983,9(12):29-31
在探空观测中,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实现高空探测的半自动化和自动化,是广大探空员的迫切愿望,也是我们的努力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已研制出《Pc-1500型台式计算机探空程序系列》(以下简称《程序系列》),通过了技术鉴定,并于10月1日正式在我区探空台站推广使用。现将有关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从1997年9月开始,省气象台取消电话传输地面、探空报,利用计算机直接传至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再转发至汉口。但由于线路问题、异常中断等故障,影响报文及时发送汉口。按照《气象通信工作手册》第三分册“数据情报传输规定”的要求,南昌属省会城市,其地面报必须是特级报,探空报必须是及时报。地面特级报的时间范围是≤HH+5(或HH+8)(HH+XX表示观测正点后XX分钟内发送完毕)。探空US报分为一级报和二级报,一级报时间范围为HH+35-HH+50,H级报时间范围为HH+50-HH+80;探空UP报也分为一级报和二级报,一级报时间范…  相似文献   

17.
1979—2012年中国探空相对湿度资料的非均一性检验与订正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陈哲  杨溯  刘靓珂 《气象》2015,41(11):1374-1382
利用加拿大环境部气候研究中心研发的PMTred非均一性检验方法,以ERA interim资料作为参考序列,应用中国区域各探空台站详细的元数据信息为主要断点判断依据,对1979—2012年我国125个探空台站各标准等压面月平均探空相对湿度资料进行了非均一性检验和订正。并结合详细的元数据信息分析了造成我国探空相对湿度序列非均一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对资料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仪器换型、探测系统资料整理计算方式变化以及辐射订正方法改变和探测系统升级等是造成这一时段中国区域月平均探空相对湿度资料不均一的主要原因。其中,2002年以后的L波段雷达 电子探空仪换型造成了相对湿度资料非常明显的不连续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早期59 701型探空仪穿云挂水,造成探测到的相对湿度资料明显偏湿。两个观测时次相对湿度序列不均一的台站数和断点数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各标准等压面上月平均相对湿度序列不均一的探空台站平均订正幅度也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增大,并且订正量为负值的比例在整套订正资料中所占的比例较高,说明我国的探空月平均相对湿度原始观测资料有明显高估的问题。1979—2012年以来,从全国的情况来看,订正前全国850~300 hPa 5个标准等压面全部为相对湿度降低趋势。但是订正后,850~300 hPa这5个标准等压面在1979—2012年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按照中国气象局推行的以“高空探空和测风报文的到报情况”、“报文资料达到最高标准层情况”、“报文资料与初估场均偏差情况”等几方面对高空气象观测报文质量进行系统性评估的方法,对百色站高空气象观测报文的质量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得出制约高空气象探测报文质量提高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1 引言 市级气象实时业务系统的建立,不仅为各级台站提供了丰富的天气图、数值预报传真图、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等信息,而且,为台站传输了大量的实时共享报文资料。充分利用这些实时报文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分析大气结构,跟踪监视天气变化,对准确预报各种天气,尤其是灾害性天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宏宇  钟静  郭啸 《贵州气象》2009,(Z1):95-96
台站报文自动检测下载程序具备定时提醒、自动检测下载、检测无报文自动报警、自动记录报文传输时间等功能,能够在异常情况下告知基层台站业务值班人员并记录报文的传输情况,摆脱原有手工MS-DOS和报文服务器的核查方式。基于该程序能够组建区域报文检测和提醒网络,达到最快发现区域内其他台站报文传输异常情况的目的,有效降低报文缺报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