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引言 目前在工程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工作中普遍采用导线测量作为图根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应用简易平差法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用坐标方位角闭合差及导线相对中误差评定导线测量的精度。但实际测量工作中常遇到导线相对中误差满足《城市测量规范》中的技术要求,而点位中误差却超过《城市测量规范》中规定的“导线点相对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1毫米”的  相似文献   

2.
讨论内容(一)工程测量(包括工程放样和大比例尺测图)对于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如何规定?1.根据一般文献介绍,城市控制网点位中误差规定为±5公分其根源如何?2.所谓点位中误差是对原点而言,还是对高一级的控制点而言?3.有人说±5公分的点位中误差规定高了一些对吗?  相似文献   

3.
以无人机航摄技术在大比例尺(1∶1 000、1∶500)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为研究目的,采用固定翼无人机平台,搭载非量测型数码相机,于河北某矿区进行航摄大比例尺地形图制作实验,通过外业实测点位数据对测图高程及平面精度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严控误差影响因素无人机航摄技术可以满足1∶1 000比例尺测图精度要求,1∶500比例尺测图精度无法满足。最后,基于精度评定数据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为无人机航摄技术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应用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针对密林地区通视条件差,使得传统测绘技术难以展开工作的现状,如何提高密林地区地形图测绘精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机载LiDAR技术为基础,通过分析机载LiDAR技术在密林地区进行的1∶1000和1∶2000地形图测绘成果,可获得平面点位中误差为±14.6cm和高程中误差为±18.3cm的1∶1000地形图,以及平面点位中误差为±17.9cm和高程中误差为±19.8cm的1∶2000地形图,能够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该技术在地形环境复杂的区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谢宏全  陈岳涛  赵芳  田董炜  卢霞 《测绘通报》2019,(2):141-143,156
将背负式移动激光扫描系统应用在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中,其扫描精度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徕卡Pegasus Backpack对苏州工业园园区测绘地理信息大楼进行扫描,采用Inertial Explorer、Infinity、AoTumatic Processing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运用RealWorks提取特征点,将特征点在MicroStation V8联图中绘制成1:500地形图。通过与传统方法绘制的1:500地形图相叠合,发现两幅地形图具有很好重合度。对地物检测点精度分析后,得到点位中误差为0.026 m,高程中误差为0.041 m。研究结果表明徕卡Pegasus Backpack满足1:500地形图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全站仪三维坐标法在桥梁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林亚  王进锋  武东辉 《测绘科学》2010,35(3):198-199,202
尽管全站仪三维坐标法已在工程测量领域得到广泛采用,但其测量精度及其影响因素还需要深入分析,使之能合理地应用于具体工程。推导了三维坐标的精度计算公式,分析了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针对特定的测量仪器、测量条件和大气折光误差,计算和分析了测点所能达到的精度,阐明了控制和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将该方法应用于苏通大桥墩塔基础施工测量,根据具体的测量仪器和环境条件等,计算测点的点位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分别为±5.9mm和±6.9mm,其精度完全满足施工测量的限差要求,表明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利用正射影像绘制地形图时远地地物遮挡近地地物的问题,研究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将无人机倾斜影像通过空三加密、点云数据匹配、三维TIN构建与纹理映射建立实景三维模型,并绘制地形图。实例证明,通过该方法绘制的地形图平面方向中误差为0.070m,高程方向中误差为0.066m,点位中误差为0.096m,此精度满足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绘制要求,应用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区域性高程基准的统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全球或区域性高程基准面的统一始终是大地测量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对于构建“数字区域”和“数字地球”及研究全球或区域性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全球重力场模型EGM 96和WDM94及GPS水准数据 ,确定了香港主要高程基准面与我国 195 6黄海高程基准面的重力位差。计算结果表明 ,这两个基准面的重力位差为 (8 36 6± 0 76 5 )m2 s-2 ,表明香港主要高程基准面平均低于我国 195 6黄海高程基准面 (0 85 5± 0 0 78)m2 s-2 。本文的计算结果有助于本地区高程基准面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区域厘米级大地水准面的确定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计算了 2 .5′× 2 .5′分辨率的重力大地水准面 ,并结合测区地势布测了 GPS水准点 ,以这些点作控制完成了系统改正 ,最终提供了 WGS-84椭球的区域大地水准面。经外部高程值检验最大差值为 6.1cm,中误差为± 3 .19cm,并已应用于咸阳市 1∶ 10 0 0比例尺的测图。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利用测量机器人TS30进行变形监测过程中平面点位中误差的传播规律,并根据目标点的精度要求和测量过程产生的最大测量误差计算了设站点平面点位中误差需要达到的要求;结合部分基准点的点位坐标绘制了设站点的平面点位中误差等值图,分析了基准点附近设站点的平面点位中误差分布规律,可作为设站点的点位选取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述了间接平差中能对大规模网同时考虑观测误差和起始误差影响的精度估算新方法;计算分析了几类典型图形中起始误差与观测误差影响的比例关系;用两种不同方法计算分析了我国天文大地网的最弱点点位中误差,精度为±2.0m。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三维坐标转换公式是非线性的,会造成在旋转角度任意大小时影响平差计算转换参数的问题,该文根据罗德里格矩阵的性质,建立坐标转换的线性拟合模型,计算6个拟合参数,并计算坐标转换参数。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得物体形状信息后,需要将点云坐标系统转换成工程测量中使用的国家或地方坐标(指定坐标)系。多站实验后的数据分析表明,平面点位误差为21.27mm,高程中误差为18.96mm,证明此方法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3.
CH20023004 1985国家高程基准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垂直偏差/焦文海,魏子卿,马欣,孙中苗,李迎春∥测绘学报.—2002,31(3).—196~200 提出利用全球重力场模型和GPS/水准资料计算局部高程基准相对全球大地水准面垂直偏差的2种不同方法。我国目前采用的1985国家高程基准,由青岛验潮站所处黄海平均海面1952—1979年的验潮记录计算得到。利用全球重力场模型和分布全国大陆范围的GPS/水准数据,计算了1985高程基准与大地水准面的垂直偏差。结果表明:1985国家高程基准点的重力位值为(62636853.40±0.13)m~2s~(-1),这比重力位W_0=(62636856.0±0.5)m~2s~(-2)隐含的大地水准面高(0.26±0.05)m。图1表2参5 CH20023005 全国高分辨率格网地形和均衡改正的确定/郭春喜,王惠民,王斌(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测绘学报.—2002,31(3).—201~205  相似文献   

14.
CH970412 相对点位中误差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梁永成(黑龙江省测绘局)…∥测绘工程.—1995,(4).—48~54 阐述相对点位中误差的概念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作用,介绍相对点位中误差及相对误差椭圆计算方法,以示例说明点位中误差和相对点位中误差的意义和作用。图1表3参4  相似文献   

15.
CH950078关于我国天文大地网精度的若干分析/易传良∥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编辑部.—1993,(2).—5~9简述了间接平差中能对大规模网同时考虑观测误差和起始误差影响的精度估算新方法;计算分析了几类典型图形中起始误差与观测误差影响的比例关系;用两种不同方法计算分析了我国天文大地网的最弱点点位中误差,精度为±2.0m。  相似文献   

16.
1985国家高程基准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垂直偏差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局部高程基准通常由一个 (或多个 )验潮站所测的当地平均海面确定。由于海面地形的客观存在 ,人们已经认识到当地平均海面与大地水准面的差异可能达 2m之多。为了获得这一垂直偏差 ,很有必要确定当地平均海面和全球大地水准面上的重力位值。提出了利用全球重力场模型和GPS/水准资料计算局部高程基准相对全球大地水准面垂直偏差的 2种不同方法。我国目前采用的 1 985国家高程基准 ,由青岛验潮站所处黄海平均海面 1 95 2~ 1 979年的验潮记录计算得到。利用全球重力场模型和分布全国大陆范围的GPS/水准数据 ,计算了 1 985高程基准与大地水准面的垂直偏差。结果表明 1 985国家高程基准点的重力位值为( 62 63685 3.40± 0 .1 3)m2 s- 2 ,这比重力位W0 =( 62 63685 6.0± 0 .5 )m2 s- 2 隐含的大地水准面高 ( 0 .2 6± 0 .0 5 )m。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的地形图验收依据,不同依据给定的高程精度验收的计算公式,文章分析了根据真误差计算中误差的公式,文章分析了国标、地标公式理论来源,目前地形图的高程测绘及检验高程的获得,探讨最佳公式。  相似文献   

18.
实时载波相位测量技术RTK(Real-time kinematic)是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而进行数据处理,具有快速、全天候、高精度和无需通视的高新测量手段,能够实时地提供点位的三维坐标。高等级道路建设工程施工测量的基本任务是按照规范要求的精度和方法,将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放样到实地。在南邓(南阳至邓州)高速公路卧龙区英庄镇至新野县王集镇23.1千米的路段中线敷设中,应用GPSRTK技术,取得了较高的测量精度,实测点位与理论点位平面误差均在2厘米内,中桩高程最大误差2.2厘米,对保证道路建设工程质量起到了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传统测图一般采用外业实测和航测采集,存在人工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引入倾斜摄影技术,基于DP-Smart和DP-Modeler软件建立精确的三维模型,结合多视倾斜影像,构建多视角的三维矢量采集环境,形成严格成像关系下的精密测图。以山西太原某实验区为例,进行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测图,并对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测图平面X方向中误差为0.031 m,Y方向测图中误差为0.035 m,小于平原地区1∶500大比例尺测图规范要求的0.25 m;高程中误差为0.046 m,小于规范中要求的0.2 m。综上,成果满足1∶500地形图测图要求,该方法能够提高测图作业的效能。  相似文献   

20.
张顺卿 《地图》1993,(1):32-36
一、1954年北京坐标系与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简介 1990年5月,国家测绘局在成都召开1:5万地形图更新会议。会议决定,更新的1:5万地形图采用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在此次会议之前,我国测制的地形图,均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56年黄海高程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与1956年黄海高程系差值为2.89厘米,在地形图规定限差之内,可直接将旧图中的1956年黄海高程系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