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华北地台北缘中段金矿成矿规律浅析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华北地台北缘地质环境复杂,金矿类型繁多,金矿空间分布不均一。对区内九处大型以上矿床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金矿成矿条件、控矿因素、成矿作用、矿床成因等进行对比和研究,认为区内的金矿床均属地层建造、构造、岩浆活动“三位一体”成矿;矿床成因类型有别,是成矿地质背景差异所造成的不同单元中的地层建造、构造运动、岩浆活动三个互补因素各自所起的作用不同所致;总结出不同类型金矿床的成矿规律,指出找矿方向和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技术的陕西潼关县金矿资源预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建平  陈珍平  史蕊 《江苏地质》2011,35(3):268-274
潼关县是我国矿产资源大县,县域南部的秦岭地区成矿条件优越,具有较好的金矿找矿前景。在详细分析和系统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以最新的金矿成矿理论为指导,运用GIS技术,对与金矿成矿相关的地层信息、侵入岩信息、构造信息、遥感信息、化探信息、高程信息等进行分析与提取,然后总结归纳出金矿成矿预测模型。在该模型指导下运用证据权重法对潼关地区金矿进行预测,并采用网格单元法与地质体单元法相结合的方法,最终圈定了9处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3.
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找寻金矿应用例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德超  杨立强  邓军 《地球学报》1999,20(3):294-301
利用地面 Hc - 95 氦(4 He) 光泵磁力仪,对胶东某金矿普查区进行了大比例尺、高精度磁法测量。在此基础上,着重阐释胶东西北部区域和普查区磁场结构及其地质意义,编制出普查区成矿构造地质图。同时,对比分析已知金矿床( 体) 磁场特征,建立金矿地质- 地球物理找矿模型,进行找矿预测。进而在重点区段实施初步工程验证,见矿率高,从而说明了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找寻金矿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云南哀牢山成矿带南段地质特征以及总结该区金矿成矿规律和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找矿信息量”法对该区金矿资源进行综合成矿预测,共圈定4处找矿远景区,其中A类远景区1个,B类远景区3个。  相似文献   

5.
综合信息成矿系列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主要论述了综合信息区域成矿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原理包括:成矿学原理、地球化学原理、地球物理和遥感地质原理。文章认为,地球化学信息对任何矿种都是直接找矿信息,其信息特征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了矿产资源体的特征,从区域综合异常评价的角度,综合3住处成矿系列预测,实质上是运用数学模型对地球化学异常及其产出的地质背景(地层、岩体和构造)的综合定量评价,从而提高了异常评价的有效性。基本方法主要包括综合信息成矿系列预测图的编制和综合信息成矿系列找矿模型建立。文中强调在成矿系列理论指导下,通过对异常及其产出地质背景的综合分析,以地质体或矿产资源体为单元,进行信息提取、关联和转换,最终建立综合信息成矿系列找矿模型,通过找矿模型这民矿系列的定量定位预测。  相似文献   

6.
沙泉子测区是东天山地区觉罗塔格成矿带中很有前景的成矿远景区,具有形成与酸性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的前景。在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化探和遥感找矿信息的综合分析,圈定了4片具有金矿成矿地质异常的找矿靶区,其中沙泉子北东14km处为一最佳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7.
通过贵州贞丰-普安金矿国家级整装勘查区的典型矿床研究,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厘定了金矿成矿机制,构建了典型矿床成矿模式和区域成矿模式;通过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研究,构建了区域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和隐伏矿找矿的"五合一"技术应用示范体系;开展了找矿预测及靶区验证,新发现深埋800 1 000 m以下隐伏金矿体;整装勘查累计查明金资源量470 t,其中新增274 t,实现贵州金矿找矿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8.
韩先菊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424-1429
本文以冀北金矿集中区为例,利用系列遥感影像图,开展构造、岩性解译和蚀变信息提取;根据航磁△T、甚低频垂直虚分量和航放K/Th彩色密度分割图像,提取与金矿化有关的地球物理成矿预测变量。综合遥感及地质、矿产、物探、化探等图像资料,在区域金矿成矿理论指导下,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手段,进行图像之间的复合处理,开展区域金矿成矿规律分析,提取区域金矿找矿预测评价标志(变量)。采用信息量法、特征分析法和见矿概率回归估计法等方法开展金矿成矿统计预测,圈定13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
在充分研究燕山地区含金岩体、地质、矿产、化探、遥感等综合地学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特征分析法,建立了该区区域综合信息找矿预测模型,并进行区域金矿成矿预测,对指导该区金矿找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东坪金矿的矿物包裹体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石英中水、二氧化碳的光密度,并结合TM卫片影像信息建立了找矿模型。最后提出了五处预测区。  相似文献   

11.
红旗沟—深水潭金矿是东昆仑成矿带中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体严格受控于破碎蚀变带。通过对东昆仑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的梳理以及金矿成矿过程的分析,在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提取成矿有利因子,建立找矿预测模型,并计算找矿信息量。在此基础上,从最优分级分析、精度分析和结果分析三方面进行信息量分级评价、预测区分级评价、数据精度评价、找矿预测模型的有效性评价以及找矿靶区的定位精度评价、预测资源量估算和找矿概率评价等研究。研究共圈定4处找矿靶区,并估算全区金资源量约165 t。结果表明红旗沟—深水潭金矿的找矿潜力较大,后期应该重视已知矿体的深部及边部区域的重点勘查。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二拨子东沟金矿及其周边金矿点的地质特征,从区域构造、岩浆作用及成矿热液作用等方面分析了该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简要论述了矿床成因,并对区内金矿的找矿远景做出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3.
辽西地区区域金矿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研究辽西地区含金岩体,地质,矿产,化探,遥感等综合地学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特征分析法,建立了区域综合信息找矿预测模型,并进行区域金矿成矿预测,对指导该区金矿找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在区域地质调查和找矿工作中,运用地球物理信息解释地质体、线性构造、矿化体、矿体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释的原则是遵循以地质为前提,以物性为基础,以各类地球物理资料为依据,点面结合的解释程序。笔者通过具体实例阐述了物探资料在地质填图和矿产调查中的应用效果,特别是运用综合信息提出的夹皮沟金矿田“一型三式”成矿模型的实例,对该地区地质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相似文献   

15.
李南生 《地质与勘探》2010,46(5):788-797
双旗山金矿位于武夷成矿带金矿成矿远景区内,地处闽中"金三角"地区,区内矿床(点)众多,金矿体主要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中晚元古代大岭组变质岩中,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和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结合物探、化探、自然重砂等综合信息分析,并根据区域成矿地质、成矿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时空演化规律,建立成矿模式,全面利用综合信息预测方法,开展综合信息成矿规律及预测评价工作,圈定双旗山、杨梅、吉山、青溪等五个有利的成矿远景区,提出该区下步找矿方向和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6.
安村金矿地球化学异常规模大,特征好,并具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以往做了一些地质工作.但找矿尚未突破。文章从火山构造控矿特征入手,通过对相关找矿信息的综合分析研究,初步建立了矿区火山构造控矿模型,在此基础上,优选了3处找矿靶区进行找矿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17.
黔西南地区是中国卡林型金矿的集中分布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但区内浅表金矿资源已基本找寻殆尽,找矿工作全面进入“攻深找盲”阶段。隐伏金矿由于矿体埋深较大,地表的矿化信息必然非常微弱甚至没有信息显示,深部成矿信息获取困难。如何识别并获取与深部成矿作用有关的地球化学信息,成为制约找矿突破的关键因素。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形成及就位主要受背斜及断裂构造的控制,元素地球化学的分布、分异和成矿同样受到构造应力的影响,深部成矿信息通过断裂、裂隙与浅部及地表相联系,浅部构造岩石中的地球化学异常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深部的矿致异常。因此,以构造地球化学理论为基础,分析黔西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和相应元素组合的迁移和富集规律,对卡林型金矿隐伏矿找矿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的关键环节进行深入剖析,总结构造地球化学弱信息提取方法指标参数,有效提取深部成矿元素沿构造裂隙向上渗滤扩散形成的弱异常,对深部隐伏矿进行初步定位预测。弱信息识别及提取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丰富黔西南地区卡林型金矿的成矿理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同时使用该方法在黔西南金矿隐伏矿找矿上能有效圈定并优选找矿靶区,对落实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任务具有积极...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综合研究五台山条带状铁建造金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体)地质特征,应用层控说、构造控矿等成矿理论,总结了该类金矿主要控矿因素,认为后期构造叠加是富集成矿的首要的、关键性控矿因素,构造叠加改造的矿源层是最有利的成矿部位和最佳找矿地区。并归纳了找矿标志,意在推动本区金矿找矿突破,运用地、物、化等综合方法找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常志民  李永才 《地质与勘探》1995,31(4):40-46,39
着重总结了与偏碱性二长杂岩体有关的东坪-后沟式金矿的地球物理化学异常特征,根据异常特征建立了该类金矿地球物理化学异常综合模型及其化探综合找矿模型,为今后找寻此类金矿尤其是隐伏金矿提供了一套有效的物化探综合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20.
龙鹏 《地质与勘探》2019,55(S1):357-364
微细浸染型金矿是我国华南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矿床类型之一,尤其集中产在扬子地块西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弧后裂陷盆地,该地域素有滇黔桂“金三角”之称。近年来,随着地质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滇黔桂“金三角”地区新发现老寨湾金矿、堂上金矿、斗月金矿、峨里金矿、细掌金矿等一批金矿床,亟需开展成矿条件综合研究,分析成矿潜力,明确找矿方向。本文在完成云南省广南地区1:5万矿产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地区典型的金矿床(点)进行详细地质调查,并结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信息,分析该区微细浸染型金成矿条件,圈定了3处找矿远景区,为地质找矿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