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我区地处中低纬度,西靠云贵高原,南濒南海,冷暖气流活动频繁,水气特别丰富,天气气候相当复杂,每年低温(即烂秧天气、寒露风)、旱涝、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均有出现,是造成农业生产不稳定的因素。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做好为农业生产服务,关键是抓好灾害性关键性天气预报。 为水稻过“两寒”关服务 历年2—3月正值我区早稻育秧季节,往往出现较长时期的低温阴雨天气,通称“烂秧天气”。据统计,桂北几乎每年都有一段连续15天、桂中连续10天、桂南多隔5年也会出现一次连续10天或以上的低温阴雨过程。低温阴雨结束期每年迟早也不同,早  相似文献   

2.
低温阴雨标准。2—3月日T≤12℃连续≥ 3天;3月日T≤14℃连续≥ 5天。统计结果,我县低温阴雨天气结束平均期是在3月6日。 因子与定性预报。我们在寻找预报因子中选择了一个前一年本站11月的T与之作相关,结果比较好(表一)。从表可见,如前一年11月的T≥18.3℃,则次年的低温阴雨天气结束期是在3月10日前,反之,结束期在3月15日后(3月11—14日历史未出现过,暂未定界限,以下未出现过的照样本定界限)。只有59年和77年相关不太好。历史概括率为  相似文献   

3.
本季桂北气温低,光照少,雨日多,出现较为严重的低温阴雨及“倒春寒”天气,而桂南则气温偏高,雨日少,部分地区旱情严重。  相似文献   

4.
周国兵 《四川气象》1998,18(2):22-25
1998年3月19-21日,重庆市爆发了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普遍降温10℃以上,同时出现了5天左右的低温阴雨天气。本文利用15-21日的天气实况图以及欧洲中心的数值预报对这次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5.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影响我区降水和旱、涝的一个重要天气系统,近年工作中发现,该系统的强弱和位置变化与我区春季低温阴雨天气关系也较密切。本文对副高面积指数转折与我区校南春季低温阴雨天气结束期进行分析,为长期须报提供一些信息。 一、桂南春季低温阴 雨结束期概况 选南宁、玉林、钦州三个站代表桂南。春  相似文献   

6.
二月底到四月初是我县早稻播种期,也是冷暖空气在桂北、桂中一带交绥的季节,一定强度的冷空气侵入我县,常造成日平均气温低于12℃以下的烂秧天气,因此,准确地作出低温阴雨出现时段的长期预报,对早稻抓住时机适时播种防止烂秧是很重要的。几年来在我局应用多因子点聚图分区百分率综合的方法,提前十五天作3月1日到4月10日低温阴雨出现时段的长期预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预报方法简介 1、根据冷空气活动与前期天气存在着复杂的韵律关系的特点,我们把3月1日到4月10日按历年出现低温阴雨的状况,分成以下8个时段:3月份1到4日、5到8日、9到11日、12到16日、17到19日、20到23日、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九年二月下旬~三月,有两次强冷空气到达桂北,它们分别是二月廿一日和三月三日,冷锋到达24°N。两次都是强冷空气,锋后△P_(24)达8~9 hPa,衡山△T_(24)≥10℃’T=-3~-5℃,40°N与南宁气压 差达29~30hPa,锋面附近温差12℃/纬度(见表1 )。如此强的冷空气南下后却没有形成桂南地区性低温阴雨天气过程,是很特殊的,值得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气象科技》1977,(1):6-10
一、我区低温阴雨出现的概况 1—3月,北方冷空气南下时,常在我区造成低温阴雨天气(以TDR表示),影响育秧工作。据广东省气象台1975年编印的《广东省灾害性天气总结》中规定的低温阴雨标准,我区各地低温阴雨出现次数及平均值如下表。  相似文献   

9.
雷州市低温阴雨的统计和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低温阴雨的气候统计  低温阴雨是雷州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按省局制定的低温阴雨天气标准,雷州市在1960~1995年的36年中,共有21年出现,机率为58%,过程次数为32次,其中28次T日≤12-0℃且持续≥3天,4次T日≤15-0℃,日照≤2小时,持续≥7天,平均每年0-9次。出现时间和机率为:2月上旬47%,2月中旬16%,2月下旬25%,3月上旬9%,3月中旬3%。若以T日≤12-0℃,持续≥7天为长过程,则其机率为19%。最长的一次过程达14天,出现在1980年。本文通过分析雷州…  相似文献   

10.
今年2—3月南宁地区出现了长达20余天的低温阴雨天气,使春播推迟15—20天,玉米、花生出现了大面积烂种烂苗。本文从长期天气过程的角度,对2—3月份长时间低温阴雨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1.
吴天棋 《气象》1980,6(3):10-10
本文首先对典型的暖春年和冷春年500mb平均环流形势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者最大差异出现在乌拉尔山附近和30°N以南的副热带地区。据此,又分析了1961—1979年2月20日—4月10日,50—125°E范围内25°N和50°N上500mb高度时-空剖面图。并根据剖面图上形势演变特征,建立了莆田地区春播期低温阴雨过程的中期预报模式。 一、暖春年和冷春年的对比分析 我们把自3月上旬起,日平均气温稳定>12℃,直到4月上旬,虽有寒流影响,但无连续3天以上全区性低温阴雨天气(本区半数以上县站日平均气温<12℃)的1964、1966、1973年称为暖春年;而把春  相似文献   

12.
我区早稻(中、迟熟品种)的幼穗分化至孕穗期桂南在5月份;桂中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桂北在6月份。此期间常出现日平均气温≤22℃连续两天或以上的低温天气,有时伴有阴雨、寡照,群众称之“五月寒”,并反映对早稻产量有影响。为探讨其影响程度,我站从1980年开始对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用人工气候箱模拟,结果认为早稻幼穗分化至孕穗期间的低温天气对幼穗生  相似文献   

13.
广西春季低温阴雨环流特征及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天气轻、重年同期(2~3月)500hPa大气环流特征。计算了桂北、桂南低温阴雨总日数和结束期与同期2、3月500hPa高度场的相关。指出:影响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天气的关键区域是乌拉尔山附近及蒙古至内蒙古附近区域。该区域的环流状况决定了春季低温阴雨天气的轻重。本文分别以这两个关键区格点的平均值作为原序列,与前期(9~11月)500hPa高度计算相关系数,利用相似离度理论为计算依据,作出次年低温阴雨天气预报。1 低温阴雨轻、重年标准  将广西划分为北区(桂林、柳州、河池、梧州…  相似文献   

14.
利用贵州8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7—2017年11月1日—4月30日逐日日降水、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总日照时数、云量、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资料,按照低温阴雨日标准,计算分析了贵州省的低温阴雨日,在此基础上利用GRADS绘制全省分布情况,了解低温阴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省出现低温阴雨天气日数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自中部向南北两端递减,西部多于东部;在时间分布上,年平均日数的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线性递减趋势达9 d/10 a以上;出现的最多月份为1月,最少月份为4月。其结果对低温阴雨的监测、预报、预警、评估、研究及服务工作具有基础性指导意义,从而对进一步展开业务应用化做好公众服务存在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广西王月寒潮天气平均约四年才出现一次。此时正值早稻播种、育秧季节,一旦遇上寒潮,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烂秧,不但浪费了良种,还误了季节,使生产被动。如一九八二年王月廿五到卅日,广西出现了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这次过程日平均气温最低值:桂北达5.7~7.9℃,其中高寒山区达3.0℃以下;桂南9.6~10.1℃。为近五十年来,三月下旬同期日平均气温最低幼一年,桂南还创了纪录。由于这次寒害,使我区出现了较严重的烂秧天气。损失谷种达几千万斤,生产上误了一个节气。因此,总结三月份寒潮天气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基于3个气象站点历年2—3月逐日平均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累积距平、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广西贵港市1960—2011年春播期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春播期平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以2月下旬气候变暖最显著;春播期1980年代中期明显偏冷、1990年代末始转暖,2000年代初期后增暖明显,最近几年维持偏暖但变暖不显著。春播期降水量由1980年代初之前的减少趋势转为之后的增多趋势(3月中旬增多趋势最显著)。重度烂秧低温阴雨天气主要出现在1960—1980年代,进入1990年代后频次数明显减少(最近5 a未曾出现);低温阴雨天气过程均伴随降水出现(多为20mm以下)。春播期低阴雨日数的小幅减少趋势可信度不高,低温阴雨结束期主要出现在3月上、中旬并有推迟的趋势,倒春寒多发的3月中、下旬气温呈下降趋势,表明气候变暖背景下当地农业仍面临春播期低温阴雨危害风险。  相似文献   

17.
每年3月26—31日,是我区早稻大批播种的重要时段。这时如出现低温阴雨,对播种影响很大。为了报准这段时间的天气,近年来我们摸索出一种“多因子百分比之和”的长期预报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预报时效长,方法简便,效果较好,现简介如下。 一、普查历史资料 我们普查了常德站1952—1973年共22年的气象资料,发现其中有7年在3月26—31日这段时间内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其标准是:在此时段内有3天或以上日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8.
王运旭 《气象》1978,4(2):8-8
每年3月25日—4月10日,是我地早稻、棉花的大播期。在这半个月内,遇到连续10天以上的低温阴雨或强寒潮带来的霜雪冻害(统称倒春寒),对春播工作危害很大。多年来,我们对农谚“冬暖春寒”进行验证,并用来预报春播期有无倒春寒天气出现。  相似文献   

19.
春季低温阴雨对早稻产量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2、3月份日平均气温≤12℃,且持续3天以上或口平均气温≤15℃,每天日照小于2小时,且待续7天以上断续有小雨的天气过程,称为低温阴雨。此时正是我省早稻的播种季节,对早稻谷种和秧苗都威胁很大,严重的年份,会造成大面积烂科烂秧,从而影响全年的水稻生产。本文根据低温阴雨出现的一般规律及对早晚稻产量的影响,做一简要分析,为水稻高产提供依据。1低温阴雨对早稻产量的影响60年代以来我省出现了9年严重的低温阴雨天气,分别是1964、1968、1969、1974、1982、1983、1984、1985、1988年,除1968、1984年外早稻是增产的。可见低温…  相似文献   

20.
为了加强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我台曾于1978年春季正式将沙瓦特指数投入业务使用,经过几年的使用验证,使用效果较好。随着对沙瓦指数(以下简称S)的进一步应用,我们发现它与我区春季低温阴雨(以下用“DY”表示低温阴雨)天气也有着较密切的关系,尤其对桂南的DY天气过程(时段)的起止预报有着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文对桂南(以南宁站为代表)1985~1988年2、3月DY天气起止时段前24小时的S平均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找出S场的分布规律和一些有物理意义的预报指标,供制作桂南DY短期天气预报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