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土地财政与地方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土地财政是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推动本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把“土地财政”当成了,可以动用的重要力量。其具体的原因无非有三:一是政府出让上地不仅可以进行招商引资,促进投资增长和经济规模的扩张,而且还可以带来一笔额外的财政收入;二是政府出让土地不仅可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
然而,在近几年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却把协议出让变成了“低价出让”,在招商引资中以土地为筹码搞恶性竞争,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以至“零地价”、甚至“负地价”出让工业用地。其危害十分严重,助长了某些工业方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影响了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时还助长了地区之间的恶性竞争,破坏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土地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出于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目的,不少地方压低工业地价以招揽投资,形成了工业地价比较混乱的局面,有的地方甚至是零地价,或者暗中补贴以负地价出让工业用地。《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的最低价标准。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由国家根据土地等级、区域土地利用政策统一制定并公布。  相似文献   

4.
据悉,西南某市一区政府最近作出规定:对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可赠送10亩土地。无独有偶,有一个县为了招商引资,一亩地只收取1万元出让金,近乎白送。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赠送土地”行为居然还被许多地方当作好经验效仿。  相似文献   

5.
<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实施的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竞相压低地价招商引资,成为土地利用管理一大弊病,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造成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利津县坚持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严格落实土地“五统一”的有关制度,积极探索土地开发复垦的路子,形成了土地运营的良好机制,不仅实现了政府的稳定收益,而且促进了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政府获利、群众受益、经济社会发展三者得到了统一。1主要做法(1)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由政府牢牢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由政府掌握经营性土地的“统一收购”和“垄断供应权”是进行土地资本运营的基础。一是对城区土地实行规划控制。先由县城建规划部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区总体规划,对近期建设需占用的各类用地所在功能区做…  相似文献   

7.
盖州市国土资源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推进年”的各项工作部署,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全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以“四项服务”为抓手,全力开展“重大项目推进年”活动。一是主动服务,建立健全的土地利用情况通报制度,及时沟通土地使用指标及利用情况的相关信息,为政府当好参谋,同时,主动深入企业中,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随着拍卖师的槌音落定,在位于新密市西区黄金地段的一宗国有土地,以每平方米545元(每亩36.35万元)的价格拍卖成交,这一价格也成为该市历史上土地一级市场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天价”。“天价”落地之喜,也让人们看到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成效。 其一,政府垄断初见成效。早在90年代,从中央到地方都要求对土地一级市场实行政府垄断,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政府垄断举步维艰。而分散征地、多头开发经营、无偿、低偿使用土地现象却屡屡发生。这些现象的存在,一方面导致好的经济项目建设无地可用;另一方面由于自发协议征地,出现被征地单位…  相似文献   

9.
随着解放思想再讨论的不断深入,广西新一轮的招商引资热扑面而来。投资与用地,一个客体与主体的关系。现在,人们普遍明白:要加快发展,必须加大投资。而所有的投资,最终都以土地为载体。所以,威廉·配弟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如何做好“用地与经济发展”这篇文章,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苏梅 《国土资源》2009,(11):12-13
多少年来,国人习惯于“有多少钱干多少事”。而在辽宁省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中,“干多大事筹多少钱”,已经成为许多地方市委、市政府的信心与行动。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2004,(1):60-61
思想无疆。农业高新区组建两年,沈阳市政府仅投入了3,000万元政府引导资金。水、电、道路、通讯等等“七通一平”目前最通行的招商引资基础设施硬件必须先上,哪一样不需要资金,哪一样钱少了能行?他们以新观念、新思路的全新思维来运作农业高新区整个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行为,市场化运作的  相似文献   

12.
《国土资源》2004,(12):49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对目前较为严重的地方欠缴、侵占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现象采取措施,改革土地有偿使用费缴纳方式,以堵住地方利用政策不完善搞“零地价招商”、“圈地”的方便之门。国土资源部负责人介绍,在今年对土地市场的治理整顿中,发现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欠缴土地有偿使用费的问题,有的地方虽然缴了费,  相似文献   

13.
搞好土地资本运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利津县坚持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严格落实土地“五统一”的有关制度,积极探索土地开发复垦的路子,形成了土地运营的良好机制,不仅实现了政府的稳定收益,而且促进了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政府获利、群众受益、经济社会发展三者得到了统一。1采取的主要措施(1)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由政府牢牢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由政府掌握经营性土地的“统一收购”和“垄断供应权”是进行土地资本运营的基础。①对城区土地实行规划控制。先由县城建规划部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区总体规划,对近期建设需占用的各类用地所在功能…  相似文献   

14.
去年以来,宁陵县委、县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今年上半年该县通过招商引资签订合同金额9.7亿元,其中到位资金5.6亿元。经济发展必须以土地为载体,但国务院实行“三个暂停”,对占用农地实行了“急刹车”。该县国土资源局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土地政策,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国有破产企业的闲置用地上,采取“提前介入、主动参与、密切配合、积极引导”的方式,深入挖潜,盘活存量,鼓励投资者在倒闭企业的土地上建厂兴业,走出一条集约用地的发展道路。一年来,先后有五家企业在闲置多年的土地上建起了新厂,共节约土地240多亩,安置下岗职工1000多人。  相似文献   

15.
浅议土地储备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储备在国外即“土地银行”,最早起源于1896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到20世纪初,在欧洲有很多国家也开展了土地储备工作。我国于1996在上海成立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随后各地也都建立了土地储备机构。2001年4月3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在《通知》中指出:“为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对建设用地试行收购储备制度”。依据国务院的通知精神,土地储备制度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博弈论与地方政府间土地政策的竞争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学中著名的博弈论入手、分析地方政府以土地供应政策为手段争夺项目或资金而展开的博弈所带来的各种不良后果。并就如何走出“耕地被大量占用”、“农民利益受到损害”的困境、实现政府与投资者的“双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把"以地生财"和建立"土地财政"作为获得地方发展资金的目标,不惜手段"经营土地",在"以地生财"、"第二财政"和"经营城市"的口号下过度介入房地产市场;有的甚至歪用"招拍挂"政策,让地价飞涨,天价土地频出.在不少地方,土地出让金加上相关税收,已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这些地方的财政事实上已成为"土地财政".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综合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8月,我国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诞生;1997年8月,杭州土地储备制度开始启动,其建设成果和经验在1999年全国土地集约利用市长研讨班上引起了强烈反响;1999年6月,国土资源部以内部通报形式转发《杭州市土地收购储备实施办法》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土地储备制度的通知》,并向全国推广杭州、青岛两市开展土地储备的经验;2001年4月3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务院15号文件),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试行收购储备制度”。从此,众多城市纷纷成立土地储备机构,土地储备工作在全国迅速展开。…  相似文献   

19.
《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实施的背景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竞相压低地价招商引资,成为土地利用管理一大弊病,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造成极大威胁。一是工业用地协议价格远远低于其取得成本,土地真实价值无法得以实现,造成国有土地资产的大量流失;二是工业用地低成本  相似文献   

20.
正已出让国有工业用地因城市规划调整变更为商业或住宅等经营性用地的,应如何办理土地用途变更手续,是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做法不一:有的地方是由现使用者按照新土地用途市场价格与原土地用途市场价格的差额"补缴价差",办理土地用途变更手续;有的地方是由政府对原土地使用权有偿收回后重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到底该如何办理,我们需要对现行法律、法规、规章进行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