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快速了解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建筑物破坏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合理投入救灾所需人、财、物,便于领导决策和指挥,提出震后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快速预估方法。依据地震发生的基本参数、地震地质条件等预估灾害范围、建筑物破坏程度、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给出地震发生早期影响尺度的快速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2.
山西破坏性地震的人员伤亡和地面破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是一个多地震的地区,有史料记载以来共发生81次破坏性地震,这些地震除了在地震区引起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以外,还引起喷沙冒水、地裂地陷、滑坡和崩塌等地面破坏。根据山西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地面破坏的资料,讨论分析了人员伤亡和地面破坏的分布特点以及与震级的关系,这些结果对地震灾害的预测预防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云南是一个地震多发区。1652年至1994年间云南地区共发生613次破坏性地震,其中5.0—5.9级地震553次,6.0—6.9级地震49次,7.0—7.9级地震12次,8级地震1次。云南的破坏性地震除了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建(构)筑物破坏外,还在震区形成包括滚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和喷砂冒水等地面破坏现象,这些地面破坏造成人员伤亡,毁坏建筑物和农田,形成云南破坏性地震灾害特点。云南地区破坏性地震的人员伤亡和地面破坏主要集中发生在滇中、滇西北和滇西南地区。根据统计分析,云南地区破坏性地震的平均人员伤亡人数(N)与地震震级(M)的关系为:lgN=1.5M-7.4。人员伤亡数(N)与震中距D(km)的关系为:lgN=0.8-0.027D(6.0—6.9级地震)和lgN=3.2-0.05D(7级以上地震)。出现地面破坏现象的最大震中距离(Dmax)和震级的关系为:Dmax(km)=52M-298(地表裂缝);Dmax(km)=18M-93(崩塌滑坡);Dmax(km)=50M-281(滚石)。  相似文献   

4.
1998年2月4日阿富汗北部地区发生里氏6.1级破坏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至少20几个村庄被毁,4450人死亡,2000多人受伤,数万人无家可归。本文综合介绍了这次地震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地震参数,发震背景,地质构造的历史地震记录及抗震救灾情况等。  相似文献   

5.
<正>地震预警在破坏性地震初至波到来前,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可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烈度速报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数分钟之内,绘制出受灾地域的烈度图,快速评估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并能够为应急救援和工程抢修提供决策依据。这两种技术有助于降低震后损失,减少次生灾害和人员伤亡。论文重点研究了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两种技术的工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1997年1 ̄4月在新疆伽师县境内连续发生的7次6.0级破坏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给伽师县人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93657万元,论述了只有加大地震宣传力度,提高社会整体防灾意识,规范防震减灾行为,才能取得防震减灾的主动性,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之一,其中破坏性地震的发生频率也相对较高。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震风险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家对地震应急救援能力的更高要求都促进了对地震灾害评估方法的研究。其中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更是灾情预测的重中之重,然而我国大部分历史地震都发生在西部,已有的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也是基于西部历史地震资料统计分析得出的。人口密度更高和经济更为发达的东部地区,一旦遭遇破坏性地震,其灾害程度将远超西部,因此现有方法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东部地区的地震预防和应急救援决策需求。需要结合东部地区的特点修正适用于东部地区的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本文初步分析了东西部影响地震人员伤亡的影响因素,对比主要区域差异,指出东西部地区建筑的抗震性能差异主要体现在城市自建房屋的比例和农村主要结构类型占比上。给出了东部地区地震人员伤亡评估的修正系数,并通过算例分析了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人口稠密的洛杉矶地区位于全球主要活动板块构造边界之一的圣安德烈斯大断层的附近,并横跨于许多其它能产生破坏性地震的断层。自1800年以来,这一地区的许多地方至少已发生过40次足以造成破坏的地震。据预计,未来一次地震可能造成多达21,000人的伤亡和62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虽然大地震的发生不可避免,但通过对建筑物抗震性能的精心设计,对避开震害场地的土地的合理使用,以及采取防震的紧急计划和措施则可以大大地减少这些大地震造成的损失。然而,采取这些行动和措施需要对破坏性地震效应的可能地点及强度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择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作为试点,给出了震后灾害损失盲场快速评估的一种技术思路及其计算机软件系统。该系统在确定了地震震级、震中位置和发震时间等参数后,可快速给出整个鲁南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作伤亡的初步预估。作为示例,文中假定该区内某地点发生了一次破坏性地震,并给出了震害的快速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地震应急指挥管理系统主要是为突发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快速给出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及其分布情况等震害结果和为政府应急指挥决策服务的管理系统。同时,还可以为城市灾害和紧急事件提供技术支持。一般由硬件、软件、数据库和用户构成。介绍了地震应急指挥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目标,设计出福建地震应急指挥管理系统模型架构、基本模块和灾害评估模型方法等,对设计开发地震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及城市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井水位的“记忆”滞后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昭栋  张华 《地震》1998,18(1):21-27
观测资料表明,井水位对信息响应存在的“记忆”滞后现象,它与一般的位相滞后不同,在鲁29井现场试验也证明了井水位对井吕空气压力变化的响应存在的“记忆”滞后现象。利用水平层状承压含水层模式,从理论上解释了井水位对井口空气压力变化响应“记忆”滞后现象,认为这种现象与水井含水层的导水系数有关,含水层导不系数越小,这种现象越明显,用一般多元回归方法无法较好地扣除井水位中“记忆”滞后影响,作给出了一种可以扣  相似文献   

13.
2013年9月岫岩一号井"十五"数字化水温出现了加速升高,上升幅度达到7‰,之后处于高值波动状态。经核实,数据升高定义为不明原因异常,至今该异常已经持续了25个月。高值异常持续时间较长,回顾历史无典型震例对应,我们有必要再度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卢汝圻 《华南地震》1994,14(1):7-15
利用新丰江30年来连续完整的形变资料,进行了“真值”研究.从定量分析、精度评估和绝对位移等角度,建立了一套以"真值"研究为基础的,用统一、连续、定量可比尺度表示的稳定状态分析系统。结果表明,总体位移变化与地震活动关系密切并反映了水库地震的典型特征。文章对稳定状态分析系统的现实意义做了归纳,并总结出一组具有预报意义的定量辨识指标.  相似文献   

15.
曲克敏 《地震研究》1992,15(4):426-432
本文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出发,探讨了地震学中与假说或理论相悖的“反例”现象,认为,在地震学“概念的延伸扩张”以及从假说上升到理论的过程中,“反例”的启发与检验,发挥了积极的能动作用;辩证考察“反例”给出“Ⅰ 类反例与 Ⅰ 类否定”、“Ⅱ类反例与Ⅱ类否定”概念,对纷繁复杂的地震学“反例”进行了原则分类;本文还就数学、科学方法对地震学“反例”的识别意义作了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新疆"十五"强震动台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锰 《内陆地震》2006,20(4):317-322
在简要介绍“十五”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建设项目总体框架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与新疆“十五”数字强震动台网建设有关的固定强震动台网和乌鲁木齐市地震烈度速报台网的选台原则、规模、分布、设备配置、数据通讯、维护运行模式及其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新疆“十五”数字强震动台网的建成,将使新疆地区的强震动观测在台网规模和密度、观测环境和技术水平、强震动记录的获取能力和质量、数据处理速度和信息发布功能等方面跨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18.
门源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北祁连山腹地,为狭长的新生代走滑拉分山间宽谷盆地。其中充填一厚约407~960 m、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河湖相沉积"红层",长期以来各项研究工作均未能于其中采获任何生物化石。因此,尽管各家均认同其属"第三纪"无疑,但仍对其确切时代存在着较大的争论,而对其时代的确定有助于正确认识门源盆地形成时的构造背景,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区域地层对比、"红层"形成气候条件与南侧西宁盆地及北邻酒泉—张掖盆地古气候环境所作的对比,深入探讨认为其时代属中中新世,并初步分析了门源盆地形成的新构造运动大陆动力学机制背景。  相似文献   

19.
上海金山深水槽两侧第四纪地层错断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浅层人工地震剖面记录的金山深水槽两侧第四纪上部地层的“错断”现象,仍是在深水槽发展、演化过程中,由于原有的冲刷面、冲刷陡坎被后期淤积而形成的在成分和结构上存在着物性差异的界面,也有一部分是深水槽演化过程中沿槽壁发生的水下滑坡。深水槽内部与两侧上部的反射界面不是同一时代地层的显示。因此,在金山深水槽两侧不存在第四纪活动断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