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前言 城镇土地定级是对城镇土地质量的评定。土地级别划分既要反映土地在经济效益上的差异,也要反映土地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综合效益的差异。城镇土地定级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评定法。即选取对城镇土地质量有较大影响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划定土地等级。定级因素的选择,是土地定级的关键。因素选择多,  相似文献   

2.
蒋翌帆  邓钢  卢冬爱 《测绘科学》2011,36(1):155-157
选择高山峡谷较为明显的澜沧县为研究区域,根据适宜性理论基础,科学地选择评价因子并建立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采用多因子加权叠加法对研究区域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土地信息的空间和属性数据库,对研究区域进行不同用地适宜性评价,将结果划分等级,衡量高山峡谷地区土地对农、林、牧及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3.
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的一项基础工作,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根据评价对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中心城区)的特点,从新增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和城市土地多用途适宜性评价两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体系,并对评价指标的选取、评价单元的划分、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结果的运用等进行了探讨,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指某块土地针对特定利用方式是否适宜,同时确定其适宜程度,并作出相应等级的评定,是土地潜力评价的进一步发展。GIS技术应用到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可以大大提高评价的效率,保持评价定级的科学性、现势性和准确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应用的方法、模型、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周兴东  冯尊德 《测绘标准化》2001,17(4):27-30,44
根据农村地籍测量时所处地理位置,土地等级的不同,提出不同的土地面积量算方法,以求既达到精度要求,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6.
土地盐渍化是影响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掌握其区域分布规律对盐渍化的预防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ALOS影像和实地调查、土壤样品分析数据建立内蒙古杭锦后旗农用地盐渍化等级划分标准和遥感解译标志,分析了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的光谱特征,获得杭锦后旗土地盐渍化等级分类图。结果表明,杭锦后旗农用地盐渍化严重,中度以上盐渍化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15.76%,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5.68%;重度以上盐渍化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3.28%,占农用地总面积的5.33%。研究区微度和轻度盐渍化农用地分布最广,中度盐渍化农用地分布比较分散,重度盐渍化农用地和盐土则主要沿灌渠和海子边缘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重度以上盐渍化土地比例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耕地适宜性评价是评估土地整治工程落地实施条件的重要一环,在适宜性较高的项目区推行土地整治工程有利于实现工程效益最大化.目前,大多数耕地适宜性评价手段具备通用性,而专业性不足.针对专业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土地整治工程的耕地适宜性评价方法,首先分析不同的土地整治工程措施对耕地条件的影响;然后结合数据现状确定评价因子、评价单元并划分适宜性等级;随后采用缓冲区分析、最邻近距离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实现单因子评价,最后通过叠置分析实现多因子综合评价,确保多角度、全方位的提供直观的分析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提出的评价方法能为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的可研编制、规划编制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广安市为研究区,主要依据遥感数据源,以公里网格为评价单元,基于理想点模型,从生态本底、生态结构、生态效益及生态胁迫4个准则层14个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用德尔菲法(主观法)和熵权法(客观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值。然后根据以理想点模型计算的结果对土地生态质量进行等级划分,并提取了土地生态质量的主控因子,根据热点模型对土地生态质量的空间分异规律与主控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广安市2000、2005、2010、2015年的土地生态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为土地整治部门提出了有效的土地生态质量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受人为主观影响较大的问题,该文通过分析神经网络结构、计算流程及误差传递规律,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变电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模型;然后根据土壤等级7个评价参数的特点确定输入层神经元数为7,根据土地复垦成4类的特点确定输出层神经元数为4,根据经验公式确定隐含层神经元数为9;配置成7-9-4的网络结构,采用Levenberg-Marquardt快速学习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测试及矫正;最后采用输变电线路具有代表性实测样本对该算法进行验证。实验表明经过神经网络识别的土壤等级与实际综合评估土壤等级相符,说明了BP神经网络在输变电土地复垦项目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根据城市土地定级因素所具有的空间特征和相关性,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技术和方法,运用空间数据库存贮、管理和操作各类与城市土地定级估价有关的信息和数据。并根据GIS空间分析的类型和功能,设计土地定级因素空间分析软件,包括空间内插、数字地形分析、空间扩散和叠置分析等,在这些定级软件的协调下,自动完成土地定级因素的量化、空间分析、分值计算、分级评定及土地定级图件等的输出,为城市土地等级评估提供一种全数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全国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建库探讨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建库工程在各县(市)顺利开展,积累了一定的建库经验,但由于数据量庞大,时间有限,在各地的建库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原始底图和资料的质量、变更数据及时入库、建库完成后的管理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措施供今后参考。并阐述建设成功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可为地方图件更新、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评价、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分、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审批、土地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划分土地利用分区,实施差别化土地利用政策,可以有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广东省土地利用分区划分为珠三角平原区、粤西北山区、粤东沿海区、粤西沿海区.按照分区功能定位,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周期,构建差别化土地利用政策体系:(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节;(2)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环节;(3)土地审批管理环节;(4)土地供应方式管理环节;(5)土地利用评价与监管环节.  相似文献   

13.
董昊  李永树  邹仁均 《测绘》2013,(2):51-54
城镇土地定级是评价土地质量的必要手段,也是土地管理的一项基本工作。本文以四川某县县城综合用地定级为例,利用GIS技术划分定级单元,采用多因素评定法对定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统计,再依据定级单元的分值对该县的综合用地级别进行了合理的划分。  相似文献   

14.
鉴于目前我国矿山土地复垦项目投资缺乏相应标准和依据,为制定矿山土地复垦项目相关投资标准作准备,方便矿山土地复垦工程建设管理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本文采用系统论方法、对比分析法、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按工程建设项目的组成,将建设项目整体进行科学分解,划分为若干单项工程、单位工程,每个单位工程又划分为若干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结构。最终将矿山土地复垦项目划分为工程措施、生物与化学措施两大部分。根据两大复垦措施的特点并遵循工程项目划分的要求,逐步深入、细化后构建为一、二、三和四级项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用数字环境模型对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上,生成了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图和人口密度分布图。首先分析了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级面积构成及分布状况,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全部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四川盆地地区,之后,用相关分析方法及关系曲线分析了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同人口分布的关系,得出了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同人口存在着实质性的相关关系,中国东南沿海和四川盆地地区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的地位和现状,回顾了“十五”期间我国在土地开发整理方面做出的巨大的成绩,展望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在土地整理工作上的投入力度和方向。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土地整理工作所采用的技术手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信息化是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为了保证国家每年投资数十亿资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从审查到实施各个环节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迫切要求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3S技术等先进手段加强项目的全程管理。接着,对“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从功能角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将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进行开发,并对一些子系统的功能进行了阐述。最后介绍了系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在现行的土地统计制度中 ,土地统计指标大多使用的是土地调查及土地登记的数据 ,而较少使用土地质量方面的数据。这就使得土地统计数据只能反映土地的数量和利用类别现状 ,而不能综合地反映土地的数量、质量、利用类别的实际情况。文中以土地分等定级为前提 ,提出一种将土地质量等级量化为权重的构想。同时设计一种质量权面积指标以加强土地质量因素在土地统计中的利用 ,并举例说明具体设计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的城镇土地定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川省达州市城区土地定级为例,论述了栅格数据空间分析方法在城镇土地定级中的运用,如定级单元的划分、定级过程中各种距离的求取、定级单元各要素作用分及总作用分的计算以及各定级要素作用分等值线的绘制。结果表明,基于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在城镇土地定级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结合土地用途分区工作的要求,提出了地理实体语义相似度测度模型;在对小图斑的模式进行划分的基础上,构建了顾及语义相似度的土地用途分区模型,并提出分区结果的面积平衡和最优化评价方法。以海南省昌江县海尾镇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是一种科学、合理、高效的土地用途分区模型,该方法提供的土地用途分区方案不仅能够较好地反映认知特性,还能较好地概括土地利用的特征,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调控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煤矿开采土地破坏程度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开采,其对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对于土地资源的破坏尤为严重。通过分析影响煤矿开采土地破坏程度的因子,选择地表下沉、倾斜变形、水平变形和潜水位埋深作为评价因子,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分别对淮南李庄煤矿采区一与采区二的开采对土地破坏程度的等级进行了确定,其土地破坏程度确定的结果不仅验证了模糊数学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