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雍正回忆录     
唐博 《地图》2006,(2):72-80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日,北京圆明园。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很多人都说我的皇位是抢来的,他们在我身上造出了所谓的“雍正继位之谜”;很多人都觉得我太狡黠,甚至编出了不少关于我的谣传;很多人知道我善辩,就拿《大义觉迷录》开涮。他们觉得我很有个性,却不了解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只在乎我是怎样登基的,却根本不注意我登基后做了些什么。我很苦恼,也很冤枉。我操劳了十几年,却得不到天下臣民的好感,这是为什么?在我还有继续为自己辩护的精力之时,我要告诉天下人,“朕之心可以对上天,可以对皇考,可以共白于天下之亿万臣民”。我要告诉天下人,他们正在沐浴着一个好皇帝播撒的雨露,他们正在享受着一个好皇帝带来的福音。  相似文献   

2.
在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座落着一座历史文化久远的古镇:这里曾经是明代大文学家施耐庵著书育人的地方;这里曾经创过江苏省出口创汇八连冠的辉煌,被中央领导誉为“江南外贸第一镇”;这里也是“中国针织服装名镇”,全镇拥有大小服装企业350多家,年销售收入突破60亿,它有一个美丽动听的名字——祝塘。  相似文献   

3.
在“测绘通报”一卷四期上刊登了张雅达同志的“关於上海水准标点升沉问题的初步研究”一文,在这里我愿意提供一些不同的意见,由於我在测量方面的实陈经验与理论水平都相当差,这些意见可能有很多不恰当的地方,尚希海内专家不吝指正。首先我认为张雅达同志对华特生论文的分析与批判是有一定的正确性的。但是在这里我不准备谈这一点,要谈的是我对这一文章其他方面的意见和我对上海水准标点升沉问题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4.
雾里看花     
左弦 《地图》2007,(1):34-35
不日前在北大看新编昆剧《一片桃花红》,戏演过半,两个中年男子中途进场于近旁落座,一边窃语道:“从来没听说过还有昆剧这种戏,看看是什么。”引得前排一学子回头打量。可能这也是昆曲之所以成为“遗产”的原因之一,河北梆子、陕西秦腔、湖南花鼓戏这些地方戏都比它有名得多,几  相似文献   

5.
《地图》2005,(3):8-9
在收到这些地图的那一刻,我就被它们在纯粹形式上的美感所深深吸引。我用读“画”的逻辑在读它们,而不是在地理上对“地图”进行判读。钱钟书先生在《通感》一文中,极其精彩地论述了在文学审美中“视觉和触觉向听觉的挪移”。如果放到这里感受一下,不用串通五官,只是从视觉到视觉,从主观创作出的视觉美感,变成工程技术偶然制作出的视觉美感,这里,怕也是另一种“通感”呢!  相似文献   

6.
唐博 《地图》2008,(1):116-123
隆庆二年(1568年)二月,北京西北郊外昌平天寿山。 已经当了十五个月皇帝的我,终于战胜了朝臣们的阻拦,实现了自己的第一次出巡。这里是大明王朝的皇陵,埋葬着从永乐皇帝以降的八位先帝,包括我的父亲。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里正在兴建的昭陵,也会成为我下辈子的归宿。 望着高高的天寿山,望着山上星罗棋布的明楼,特别是成祖永乐皇帝长陵那似乎永远也走不完的神道,我觉得自己是那么地渺小。我没有生活在需要开天辟地的年代,不可能效法成祖朱棣那样披荆斩棘、艰苦创业;但在即位以前,我又是大臣们公认的“好皇子”,不会像正德皇帝那样荒淫无道、怠政误国。然而,在大明王朝二百年的历史里,我会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呢? 我会是一个匆匆过客吗?站在永陵的明楼前,我不禁潸然泪下。这里埋葬的是先帝明世宗,也就是嘉靖皇帝。诚然,他是我的父亲,可那段裕王府的往事却让我不堪回首……  相似文献   

7.
(2006年6月29日)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以主题演讲的形式,纪念中国共产党85周年华诞,很有意义。大家讲得都很好,我觉得起码有“三好”:一是主题好。大家围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这一重大主题,畅谈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及理论研讨、学习贯彻党章、树立社会主  相似文献   

8.
见图如晤     
本刊编辑部 《地图》2005,(3):F005-F005
福尔摩斯在安乐椅上坐了整整一天.华生觉得他呆着不动的时间实在太长了。福尔摩斯答道.你以为我呆在这里没有动吗?我今天派人去警察局取来了一份地图。正是.我的肉体一直坐在这里.可是我的“魂灵”在这张地图上转了一天.现在我对这个地区已了如指掌了。  相似文献   

9.
《今日国土》2011,(1):20
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古都,这里是杜甫、白居易的故乡,这里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兵马俑。而今,这里是有着800多万人口的奢华之都、旅游之都。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区位优势,使得西  相似文献   

10.
编读互动     
《地图》2006,(2):4-5
去年国庆长假以后,我和夫人抱着孙子去北京旅行。也是一个偶然机会,在一个邮局设的书摊上买到了2004年第五期《地图》杂志。这是一期有“桥”专题的杂志。这对于我这个桥文化的爱好者来说,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从“编辑手记”、“长江上的桥”、“中国桥梁史话”、“连线水上风景”直到“关于桥的二三事”,我均不止读过一遍,感受颇深。其中“长江上的桥”更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了解了长江上所有大桥的基本概况、分布及各种桥梁的作用和造型,更萌发了我沿长江旅行专访这些大桥的强烈愿望。2005年以来,我就开始了旅行的准备,并劝说家人允许我…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地图》2005,(1):79-80
说实在的,以前还真不知道有《地图》这样的刊物,现在看了以后我觉得这真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好读物。她不仅给人很多知识,让人明白不少道理,还能真正地引导读者怡然畅“游”其间。刊物的成功是多方面,而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编者在数值的表示及连接号的选用方面做得规范。比如,2004年第1期中“43094平方千米”,第4期中“30510平方千米”,第5期中“2250万”等都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运用。还有2004年第2期中“总计选择3000~4000个”,第3期中“5~6月是这里的春天”,第4期中“水平相距达10~20千米”等中的连接…  相似文献   

12.
小闽 《地图》2014,(6):24-35
如果这是你第一次到湘西来,列车上忽明忽暗的光影和耳边时清时浊的气流,一定会让你忍不住期待隧道尽头那个神秘的世界。6年之前,我便是怀着这样的期待,投入了这片土地。湘西于我是“他乡”,但居留时日长久,这里的文化与气质竟悄无声息地浸润了我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爱上一个地方,一如恋上一个人,总忍不住想要了解他的一切。于是,我读书走路,且行且思,虔诚地悠游在湘西的历史与文化之中,试着去找寻湘西人依恋这方土地的理由,倾听他们悲欢离合的民族故事,理解深居大山的湘西性格。  相似文献   

13.
“这是什么地方?” “这里是加拿大.” 这是16世纪法国探险家雅克·卡蒂埃与印第安向导的对话.正是由于这段对话,“加拿大”这个地名才流传下来.但是,一幅古地图却告诉我们,今天冠名近千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加拿大”曾经只是一座村庄的名字,而它作为村名也只是一个误会.这幅古地图就是1 547年出版的《瓦拉尔地图集》(Vallard Atlas)中的“北美洲东海岸地图”.  相似文献   

14.
穿过青藏公路的人,没有谁不知道昆仑山口,因为这里是必经之地,还因为这里是昆仑山的门户。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口,四围高山耸立,雪峰连绵,十多年前仅有一条青藏公路蜿蜒穿过时,显得格外荒凉。而今这里一改前貌,只见碑刻成林,雕塑高耸、神石兀立,荒野中展露出浓浓的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15.
徐永清 《中国测绘》2023,(10):68-73
<正>2022年11月上旬,在国家博物馆第一届舆图研讨会“多维度多角度下的明清舆图”结束后不久,台北故宫卢雪雁女士在微信群里发了一张乾隆年间《直隶通省舆地全图》的局部截图,图中在承德行宫避暑山庄之上,赫然标绘出“雍和宫”,卢女士发问:“为什么这里也有一个雍和宫?”这个问题引起我的兴趣。于是,经过一番搜抉钩稽、梳理辨证,对于乾隆时期的皇家舆图出现两处雍和宫之缘由,对于此事牵扯到的不容回避的乾隆出生地之谜,在辨析若干地图、密档、文学方面的资料之后,遂有四问。  相似文献   

16.
在“月球大使馆”会议室里,李捷指着月球仪向本报记者解释他销售月球土地的“道理”。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务实的人”。他说:“我的务实跟大家有 5到10年的差距。”李捷是谁? 一个超越大众想象力公开“叫卖”月球的人。他的正式身份是“北京月球村航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相似文献   

17.
珠峰辞典     
第三女神——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这是居住于珠峰北侧的藏族人民对世界最高峰的传统称谓,这个名字源远流长,有“女神”、“圣女”、“神女第三”、“地神之母”等几种解释,它来源于藏族人民美丽的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这里是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岸边是一片森林,飞禽走兽在这里  相似文献   

18.
张新泉 《地图》2001,(3):55
退休前 ,我长期从事船舶运输工作 ,这给我收集地图提供了不少方便 ,当然也吃了不少“苦头”。记得 1 983年 ,我所工作的“海丰号”轮船从连云港载上带鱼开往青岛外贸公司 ,然后再转运去日本。一天下午 ,“海丰号”停靠青岛港货运码头。经与港区码头调度联系 ,“海丰号”定于第三天开始卸货。我便利用空闲时间上岸去市内新华书店购买一张《青岛市交通旅游图》。可万万没料到 ,当我返回港区码头时 ,“海丰号”却不知了去向。凡是在船上工作的人都知道 ,船就是海员的“家” ,船一旦离开码头 ,船员就等于是一个流浪的“孤儿”。急得像热锅上蚂蚁…  相似文献   

19.
阿兹猫 《地图》2011,(6):88-99
只有经历了这样一次旅行才会明白什么是完整的非洲,才会突然顿悟为什么海明威会对这里疯狂着迷。阔别十年,重返南非。乘坐豪华列车“非洲之傲”,我从印度洋边的美丽海港城市德班开始,一路向西北穿过高原台地,中途两次探秘野生动物,两天后抵达首都比勒陀利亚的“非洲之傲”总站,随后向西南穿越钻石传奇小镇金伯利,再向南经过开普山谷葡萄园...  相似文献   

20.
1990年9月24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国际讨论会上,Geotronics公司提出一种在设计上全新的“单人”电子速测系统。同年11月底该系统又在德国展出。这是自1970年出现自记式全站型电子速测仪以来不断追求而今获得实现的目标。为此,它深受国际测绘界的欢迎,迄今国外已有4种测绘期刊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