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国土资源与地质环境健康指数是利用监测及统计指标构建的一张国土资源与地质环境的“体检表”.本文论述了国土资源与地质环境健康指数的含义,探讨了国土资源与地质环境健康指数的实现途径、表达方式以及必备的工作基础,并以宁夏石嘴山市2005年和2010年统计、监测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研究.该项研究成果为国土资源部门宏观判断国土资源与地质环境态势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地质环境是自然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地质环境是个动态系统,在自然和人为活动影响下不断发生缓慢的或突发性的、对人类有利的或不利的变化.开展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是保证在国土开发和经济—工程建设中,合理地利用和改造地质环境,预防地质环境恶化,防治地质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地质环境应实行全面规划、分级监测、综合评价和谁利用谁保护的政策.为了使地质环境监督管  相似文献   

3.
1982年地质部改称为地质矿产部,设立了矿产开发管理局,增加了对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能.为开展矿产开发管理工作,1983年以来,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的分析研究,运用质量指数模型方法,对全市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划分出矿山地质环境严重区。较严重区及一般区。并对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矿山环境、恢复与重建矿山生态系统以及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根据布雅煤矿区勘探地质报告以及实地考察,评价了盆地目前地质环境现状,预测了该区未来随着煤矿开采规模的扩大可能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能够遵循科学、合理、有效的原则,保证矿业可持续发展,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实施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环境地质研究主要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永双  孙璐  殷秀兰  孟晖 《中国地质》2017,44(5):901-912
环境地质研究是以人-地相互关系为核心、促进人类与地质环境协调共处的重大课题,受到国内外地质学界普遍关注。本文在简要回顾环境地质学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环境地质研究的主要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未来发展需求,提出环境地质研究是新时期地质工作的重要使命,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应涵盖城市地质研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地质灾害监测与综合防治、生态环境系统保护、地球关键带相关问题研究等,强调学科交叉及新技术新方法的系统性研究,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地质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周斌 《甘肃地质》2011,(4):60-64
甘肃省是一个生态地质环境十分脆弱的省份。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地质环境问题突出;森林及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功能弱,环境自净能力差;环境污染现象严重。并且随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的消耗,生态环境呈恶化之势,已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文重点分析生态地质环境现状,为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制定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及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煤是河北省的重大矿产资源,且是开采、现存、潜在优势并存的矿产,但其发展存在着可采后备资源严重等问题,制约生产发展,发挥我省煤炭资源优势应着眼于现实及未来,加强综合勘探开发利用,保护并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煤炭资源监督管理,重视环境影响及环境地质工作,真正实现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地质环境区划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地质环境区划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地质环境质量,对有效保护地质环境、履行地质环境保护管理职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充分分析研究江苏省地质环境资料及成果的基础上,以地质环境问题为导向,人地和谐统一的思路,基于地质环境安全、地质资源保障及社会需求的原则,从地质环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考虑,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山体资源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等6个专项区划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一套由7个目标层、16个约束层和40项指标构成的江苏省地质环境综合区划评价指标体系,为合理评价江苏省地质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1)
"国土资源与地质环境"息息相关,通过引用石羊河重点地区监测和统计数据,宏观分析该地区国土资源对地质环境健康的影响,以石羊河流域重点地区为例,开展2010、2014年两期国土资源及地质环境健康指数评价。通过评价,科学的判定石羊河流域重点地区国土资源及地质环境健康状况。该项研究成果可为石羊河流域国土资源及相关部门评判该区国土资源与地质环境发展提供依据,为管理者把握和判断国土资源及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质研究的缺失或滞后是阻碍城市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根据CNKI数据库中城市地质相关论文产出特点,结合城市化发展历程,将我国城市地质研究进程分为“蹒跚起步”、“夯实基础”、“摸清家底”、“全面发展”和“精准研究”五个阶段。结合惠州市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未来城市地质的发展应基于多因素城市地质综合调查,通过多学科融合,围绕城市地质安全、城市地质灾害监测、城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国土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及城市三维地质建模进行深入研究,为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7,(6)
通过对石羊河重点地区监测和统计数据的宏观分析,研究该地区国土资源对地质环境健康的影响。以石羊河流域重点地区为例,开展2010、2014年两期国土资源及地质环境健康指数评价。通过评价,科学判定石羊河流域重点地区国土资源及地质环境健康状况。为石羊河流域国土资源及相关部门评判该区国土资源与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徐友宁  乔冈  张江华 《地质通报》2018,37(12):2125-2130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支柱性地位,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后备开发及战略基地,但同时又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成为重大的资源环境问题。通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发现,由于以往环境保护意识不足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高原植被生态影响严重,高山草甸植被保护与修复成为青藏高原矿山最主要、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基于寒冷、缺氧、少土、交通不便等制约性自然因素,提出了源头优先保护生态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对策建议:提高青藏高原矿山准入条件、构建基于源头生态保护的机制、制定开发利用规划、基于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矿山布局、建立勘查及合理开发的矿产资源储备基地、建立矿山生态环境长期监测网、推广高原植被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等,为政府科学决策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矿山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矿山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矿山环境地质是介于矿山地质学与环境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主要研究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自然地质作用、人为地质作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及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从而达到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和保护地质环境的目的~([1]).  相似文献   

15.
基于MapGis的天津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天津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基本查明天津市固体矿山生态环境背景、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矿业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潜在危害。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恢复与重建、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支持。天津市固体矿山主要分布在蓟县山区及山前地带,蓟县是工作部署的重苣地区:平原区丰耍部署凋杏砖瓦粘十矿山。  相似文献   

16.
银川平原地下水补径排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银川平原地下水资源的调查,分析调查区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及其环境地质成因,为建立银川平原地表水地下水配置模拟模型及国土资源综合规划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矿山储量动态监管是掌握矿山地质条件和储量变化情况的一项重要手段,对于促进矿山企业珍惜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推进国土资源管理职能全面到位,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辉县市一直将其摆在矿产资源管理基础的地位,进行了认真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江苏地矿信息》2002,27(3):20-22
为了纪念第33个“世界地球日”,善待地球,善待人类,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切实保护地质环境,提出了严格限制开山采石,保护矿产资源和自然景观;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开展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治理整顿,坚持依法行政;要全面开展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加强对矿产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要加强矿山环境治理,保护矿山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刘远征  王涛  刘沂轩 《地下水》2007,29(3):45-46,134
徐州深层地下水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开采布局不合理和存在"三集中"(开采层次集中、开采地段集中、开采时间集中)以及水文环境地质条件脆弱等因素,出现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水质恶化等.分析徐州市深层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及成因,对徐州市深层地下水合理开采和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地质环境综合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要: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不可避免地对地质环境产生巨大影响,从而影响到地质环境作为人居环境的功能。因此,合理划定地质环境保护区域,对有效保护地质环境、履行地质环境保护管理职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地质环境调查成果为基础,基于地质环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建立了包含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环境、山体资源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等6个专题区划的地质环境综合区划。具体划分的地质环境专题区划包括,地质灾害划分为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矿山地质环境划分为重点治理(防治)和一般治理(防治)区、地下水(土壤)划分为修复治理区、重点防护区、一般防护区、自然防护区、山体资源划分为特殊保护区和适宜开发区、地质遗迹划分为重点保护(开发)区和一般保护(开发)区、地质环境综合区划划分为保护区、控制开发区、修复治理区和适宜开发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