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勘察设计》2009,(5):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264号 现批准《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73—2009,自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0.3、5.0.3(4)、6.3.2(2、3、7)、6.3.3(2、4)、6.3.4(2、4)、10.0.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3-98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2.
《中国勘察设计》2009,(5):1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260号 现批准((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489—2009,自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13(1、4、5、6、8、9、11、12)、3.2.5、3.2.6、4.1.14、4.2.5、4.3.3(2)、4.4.2、5.3.6(2)、5.3.9、5.4.3(6)、5.4.6、5.4.7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3.
《中国勘察设计》2009,(5):10-10
现批准《腈纶工厂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488-2009,自2009年11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3.4、3.3.8、4.3.8、4.4.6(3、6、7)、5.2.6(2)、5.7.2(3、4)、6.3.2(3)、8.3.9、8.4.8、9.2.5、9.3.3、9.5.1、9.5.7、9.5.9、10.3.8、10。4.4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262号 现批准《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495—2009,自2009年8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0.5、3.1.3、3.4.1(1)、3.6.3(4)、4.1.1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5.
对磷矿石中P2O5、Al2O3,caO、MgO、Fe2O3、Cd测定方法进行研究,确定试验最佳条件。元素回收率95.3%~105.4%,相对标准偏差(n=12)为2.53%-5.80%,检出限为0.5×10^-6-7.86×10^-6。经几种国家标准物质及矿石样品分析验证,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一个新的铋亚碲酸盐矿物—平谷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志富  雒克定 《矿物学报》1994,14(4):315-321
平谷矿是在北京市平谷县一小型金矿氧化带中发现的一种新矿物。共生和伴生矿物有褐铁矿、孔雀石、磷氯铝矿、泡铋矿、自然金、银金矿、石英、方解石和白钨矿。通常呈粒状集合体出现,单体板柱状,极为细小(0.3~0.6μm),黄绿色,玻璃至金刚光泽。实测密度=8.44g/cm3,计算密度8.64g/cm3。维氏硬度449~572kg/mm2,相当摩氏硬度5~6。反射率=13.25%,折射率>2.0,计算折射率为2.145,电子探针分析结果Bi2O379.56%、TeO220.17%,总和99.73wt%,化学式Bi5。8043Te2。1475O13理想式Bi6Te2O13。X射线粉晶分析主要强线3.146(100)(12)、2.841(80)(200)、2.694(20)(040)、1.695(20)(321)、1.956(10)(240)、1.631(10)(16),斜方品系,a=0.5689(1),b=1.0791、c=0.5308(1)um,晶胞体积V=0.3258um3,Z=1。  相似文献   

7.
铋砷黝铜矿在中国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铋砷黝铜矿产于广东陆丰中低温热液黄铁矿矿床中,呈它形粒状嵌布在黄铁矿内,粒径0.05~0.22mm,与黄铜矿、针硫铋铝矿共生。反射免呈灰色微带蓝色,均质性。显微硬度Hv=295.5kg/mm2。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平均值)为:S24.4%,Cu38.25%,As13.03%,Bi17.人83%,Sb0.48%,Zn2.39%,Fe2.13%,Te1.47%,化学式为:Cu10(Fe0.65Zn0.63Cu0.49)1.77(As2.97Bi1.46Sb0.07)4、50(S12.8Te0.20)13。X射线粉晶衍射强线:2.95(10),2.55(3),1.866(5),1.727(4),1.041(5)。晶胞参数α=1.0218nm。  相似文献   

8.
硫酸侵蚀碳酸盐岩对长江河水DIC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对长江及其主要支流河水水化学和溶解无机碳(DIC)同位素组成(δ13GDIC)进行了研究。河水阳离子组成以Ca^2+、Mg^2+为主,阴离子以HCO3-、SO4^2-为主,水化学组成主要受流域碳酸盐岩矿物的化学侵蚀控制。DIC含量为0.3~2.5mmol/L,从上游到河口逐渐降低。δ13CDIC值为-12.0‰-3.4‰,与DIC含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H2CO3溶解碳酸盐岩是控制河水DIC来源及其占δGDIC组成的主要机制。H2SO4溶解碳酸盐岩加剧了流域碳酸盐岩的化学侵蚀,一方面导致了河水的DIC含量增加,另一方面也使河水的δ13GDIC值升高。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C1-C5气体纽分的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单点法与多点法校正、外标法与外标归一化法定量。以及顶空法与排水法2种气体收集方式的区别。结果表明:顶空法制备、单点法校正、外标归一化法定量计算为气相色谱法测定天然气水合物气体组分的最佳方法。方法相对标准偏差(ILSD)为0-1.06%,检出限为0.0003%-0.0127%。通过对祁连山冻土区DK一2孔10个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测定,发现C,含量为60.64%-78.76%,C:含量为8.99%-13.60%,C3含量为6.58%-21.24%,C4和C5含量较少,可见c,气体组分含量丰富,具有较低的C1/C2+比值(1.5-3.7),显示出明显的热解气特征。关键词: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气体组成;气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10.
Rh(Ⅲ)-2-(6-甲基苯并噻唑偶氯)-5-二乙氨基苯甲酸络舍物在pH=5.0的HAc—NaAc缓冲液中有一较灵敏的极谱波,其峰电位EP1为-554mV(vs.SCE),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使峰电流增加8.7倍,峰电位EP1负移至-600mV(vs.SCE)。铑的质量浓度在0.05~65μg/L与二阶导数峰电流IP”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8ng/L。经多种电化学方法证明该波为络舍吸附波,其电极过程为不可逆,电子转移数为2。此外试验了多种共存离子时峰电流Ip”测量的影响。所拟方法已用于13X分子筛催化剂中痕量铑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基本相符,6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6%。  相似文献   

11.
对辽西凌源地区义县组的1件流纹岩样品进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的年龄为(124.4±1.4)Ma,与前人对辽西北票、义县、凌源等地区通过K—Ar、Ar—Ar、U—Pb等定年方法获得的义县组年龄基本一致,时代为早白垩世。7件典型火山岩样品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火山岩的SiO2=65.6%-73.4%,MgO=0.35%~1.23%,Mg^#=16~41,Al2O3=13.40%~16.79%,Na2O=3.54%-4.26%。Sr=(445~774)×10^-6,Yb=(0.51-0.97)×10^-6,V=(7~14)×10^-6,Sr/Y=49-66,LaN/YbN=33-48,高Sr和Sr/Y比值,低Y和Yb,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显示出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但其Mg^#较低。它们可能是加厚的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新疆东天山雅西371-西北坡铜金化带中下石炭统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流纹岩类中SiO2(73.96%~78.01%)和Al2O3(11.3%~14.63%)含量高,含Na2O为2.04%~4.15%,K2O为2.74%~3.74%,(Na2O+K2O)为5.34%~7.03%;流纹岩类属过铝质、中钾-高钾火山岩系列。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流纹岩类具有Ti、Nb、P和Ta明显负异常、Sr中等负异常,LREE明显富集,La/Nb值为0.4~2.3,La/Th值0.4—1,Th/Ta值高(6~36.5),具有明显δEu(0.17-0.29)负异常,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流纹岩类可能形成在活动大陆边缘上的陆缘岛弧构造背景中。本区(含矿)酸性火山岩特征对于寻找与长英质火山岩有关的金属硫化物矿床十分有利,因此认为本区具有较大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侵入于巴颜喀拉沉积盆地中的扎加岩体,主要由高钾钙碱性的黑云母花岗岩组成,并出现有具岩浆结构的暗色微粒包体。花岗岩富集轻稀土(LREE)及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重稀土(HREE)和高场强元素(HFSE),具Eu负异常(0.5~0.7)、较低的εNd(t)值(-3.5~-6.2)和中等的(^87Sr/^86Sr)初始比值(0.7088~0.7090),它们的亏损地幔Nd模式年龄tDM在1.1~1.3Ga之间。与寄主花岗岩相比,闪长质暗色微粒包体具有较低的SiO2,更低的Eu负异常(0.2~0.4)和εNd(t)值(-4.7~-6.1),更高的(^87Sr/^86Sr)初始比(0.7084~0.7124),以及稍老的tDM(1.4Ga)。岩石的地球化学资料表明,扎加花岗岩是在碰撞后构造环境下幔源岩浆上涌诱发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的产物,其物源可能是苦海杂岩和万宝沟岩群的混合物。巴颜喀拉沉积盆地下面存在中元古代的基底,属于扬子地台西缘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孔隙水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江口沉积物有机碳、总氮、总磷、Fe、Mn、AI及孔隙水和上覆水体中营养盐、Fe、Mn的含量进行了测试,结合早期成岩模型及地球化学热力学分析,探讨了在河口环境中影响孔隙水营养盐和Fe、Mn分布的主要因素,并对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扩散通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孔隙水中NH4^+、NO3^-、PO3^4、H4SiO4和Fe、Mn的含量显著高于上覆水体。早期成岩过程是控制长江口沉积物孔隙水营养盐和Fe、Mn分布的主要因素。NH^4+剖面暗示长江口近岸和远岸海域存在两类不同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孔隙水Fe、Mn剖面暗示在河口环境中其是有机质降解的重要电子受体。在近岸海域MnO2可能是底部NH4^+ -N移除的重要机制。长江口孔隙水中低磷酸盐与铁及沉积物中磷的形态有关。通量计算结果显示NH4^+、NO3^-、PO4^3-、地SiO4、Fe和Mn向上覆水体扩散的通量分别为356—3074μmol/(m2·d)、-45.3~62.6μmol/(m2·d)、-0.3~1.7μmol/(m^2·d)、323—3172μmol/(m^2·d)、3.0~10.5μmol/(m^2·d)和35.7~439.5μmol/(m^2·d)。N、P、Si界面通量对上覆水体浮游生物所需营养盐的贡献分别为0.19%~1.65%、0.13%~0.14%和1.2%~12.2%,因此在考虑长江口区域浮游生物所需营养的来源时,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扩散通量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5.
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成因研究——来自包裹体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朝建  裘愉卓  温汉捷  许成 《岩石学报》2008,24(9):2155-2162
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是中国的第二大轻稀土矿床。碳酸岩-正长岩杂岩体是矿区主要的围岩,萤石是主要的脉石矿物。在四川冕宁牦牛坪稀土矿床霓辉重晶石型矿体早期萤石中笔者发现了大量的流体-熔体包裹体,对萤石矿物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牦牛坪矿床的晚期萤石矿物中至少存在6种类型包裹体:(1)气液包裹体(V-L);(2)含CO2三相包裹体(L-L-V);(3)含有少量子晶的多相包裹体(L-V-D或L-L-V-D);(4)流体-熔体包裹体或多子晶包裹体(L-L-V-MS);(5)固体包裹体(S)和(6)已经爆裂的高压包裹体等。各种类型的包裹体代表了不同的成岩阶段,并存在成因上的内在联系。气液包裹体(V-L)初融温度为-24.5--22.0℃,冰点温度为-2.5~-6.0℃,盐度为4.2%~9.2%。均一温度集中在142-146℃。含CO2三相包裹体(L—L—V)Tm-CO2为-56.6℃,Tm-clathe为+2.1-+10.0℃,盐度为0.1%~13.0%;Th-CO2为+25~+30.3℃,均一温度为230~265℃。含子晶的多相包裹体(L—V—D或L-L—V—D)子晶溶化温度在260~285℃之间,与前两类包裹体具有明显的成因上联系。流体-熔体包裹体或多子晶包裹体(L—L—V—MS)CO2含量约为10vol%;固相成分含量30vol%到90vol%,为长板状或立方体子晶,有些子晶呈圆形,正高突起,一轴负晶,可能为稀土碳酸盐矿物;Tm-CO2为-65.0~-58.0℃,初熔温度为-55.0--52.0℃,Th-CO2为+26.5~+28.3℃,气体水合物溶解温度为+26.0~+31.0℃;CO2相在220~276℃均一到水溶液相。固体组分一般会出现4次明显的溶解过程,即200~240℃、240—300℃、270~370℃和370~720℃四个阶段。包裹体的显微测温和拉曼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早期流体中富含H2O、CO2、H2S和心等挥发分,并富含大量的重晶石、氟碳铈矿的子矿物,晚期成矿流体中则以H2O和CO2为主。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物包裹体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源区地幔岩石的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富集稀土的碱性碳酸岩岩浆,侵位过程中产生液态不混熔现象,分异出携带大量高度富集REE的富F和CO2的高温流体,并主要以气相形式迁移稀土元素,在气成热液阶段REE富集成矿。矿床的成矿作用是由碳酸岩岩浆气液流体的沸腾、充填和交代过程而实现的。萤石的形成经历了气相迁移、深部成岩、上升交代、侵位成岩的过程。萤石的形成与稀土矿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位于中国东部苏鲁造山带北侧的胶莱盆地发育早白垩世莱阳组,厚约2000m,为一套陆相碎屑沉积,包括砾岩、砂岩和页岩,以及少量泥灰岩、白云岩和凝灰岩。它可以分为4个岩性段,每个段大致形成一个向上变细的旋回。砾岩砾石成分主要为花岗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和大理岩,其次是黑云片岩、灰岩和沉积碎屑岩、火山岩和花岗岩等。莱阳组砂岩主要由岩屑长石砂岩以及岩屑砂岩组成,具有低的成分成熟度,Q/(F+L)平均为0.42(0.19~0.84)。石英主要由单晶石英组成,长石包括斜长石、微斜长石等,岩屑主要为火山岩和变质岩,其次为沉积岩。6个砂岩地球化学样品分析表明,砂岩的SiO2、Al2O3、TiO2、Fe2O3^T;、MnO、MgO、CaO、Na2O、K2O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0.53%、13.10%、0.41%、3.09%、0.06%、1.23%、1.69%、3.38%和3.38%,类似于晚元古代造山带砂岩成分。莱阳组砂岩稀土元素分析表明,La含量为38.4×10^-6(28.0×10^-6-50.5×10^-6),Ce含量为69.3×10^-6(58.1×10^-6~81.3×10^-6),稀土总量为134×10^-6~197×10^-6,轻稀土明显富集,La/Yb为20.18(11.91~25.98),(La/Yb)。为13.60(8.03~17.52),有中等到弱的Eu负异常(δEu=0.58-0.88),Ce为弱的负异常(δCe=0.78~0.97)。Ce含量、稀土总量和Eu异常揭示源区岩石形成时的构造背景主要为大陆岛弧。砾石统计揭示,莱阳组物源区的剥蚀序列按时间顺序应该是花岗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大理岩-脉石英、灰岩和碎屑岩-正长岩。砂岩点统计、F1-F2判别图、La—Th-Sc和Th—Sc—Zr/10判别图揭示,莱阳组砂岩主要源区属于大陆弧的长英质火成岩区,少许来自再循环造山带。砂岩Zr/Y比值揭示莱阳组砂岩与分布在山东荣成地区具有大陆弧构造背景的片麻岩具有亲缘性。这表明山东胶菜盆地莱阳组砂岩源区主要来自苏鲁造山带,其次有少许来自扬子陆块。造山带周缘盆地的陆源沉积物中,砂岩的碎屑组分以及地球化学特征具有源区构造背景的继承性,反映的是源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7.
选取2种主要矿石类型——碳酸岩伟晶岩型矿石和重晶石伟晶岩型矿石进行了成矿流体的C、H、O、S同位素测试,获得δ^13CV-PDB值为-3.0‰~-5.6‰,δDV-SMOW值为-57‰~-88‰,δ^18OH2O-VSMOW值为8.0‰~13.3‰,δ^34SV-CDT值为3.3‰~5.9‰,以及方解石的δ^13CV-PDB值为-6.9‰和δ^18OV-SMOW值为7.3‰~7.4‰。所有这些数据表明,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在成矿过程中有大量地幔物质参与。  相似文献   

18.
云南大红山层状铜矿床成矿流体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云南大红山层状铜矿是大红山铁铜矿床的一部分。其成矿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火山喷流作用形成了层状铜矿矿胚。而后期热液对原先的矿胚进行了改造和富集。本文选取大红山层状铜矿中石英脉型铜矿石石英样品系统地进行了流体包裹体的研究,主要发现了富液相(L+V)、舍子晶多相(L+S±V)和纯CO2三类主要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表明,其均一温度在103-456℃之间;盐度范围为0.53%~59.76%NaCl equiv.,密度为0.80~1.45g/cm^3;纯CO2包裹体均一温度为-34.3-20.8℃,对应密度为0.77-1.09g/cm^3。稳定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硫化物δ^34S分布范围为-0.6‰~+10.9‰,表明岩浆硫和海水硫酸盐还原成因硫参与了早期成矿过程。方解石δ^13 CPDB值范围为-5.6‰~-3.1‰,与地幔碳同位素值(-5.0±2‰)完全吻合,暗示了热液中碳质有地幔来源。根据氧同位素方解石-水及石英-水之间的分馏方程,计算得到成矿流体中水的δ^18 OSMOW值在-1.9‰-13.7‰之间,与火成岩δ^18O范围(5‰~15‰)基本一致。根据矿体地质特征、岩相学、流体包裹体以及稳定同位素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本文认为在喷流沉积之后的挤压环境下,从地幔分异出来的高温、中-高盐度并富含CO2的流体和海水一起改造了原岩,形成了变质火山-沉积岩,并使原先的铜矿矿胚活化富集。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碘化钾-甲基异丁基甲酮(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痕量银、镉和铊的主要条件。通过对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气路控制系统及雾化器的改进,较大地改善了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银、镉和铊的稳定性和灵敏度。选择萃取酸度为1.2mol/L HCl、水相和有机相体积配比为3:1~4:1,方法精密度(RSD,n=12)为Ag4.5%~9.6%、Cd1.5%~7.9%、T14.5%~5.4%,检出限(3s)为Ag0.004μg/g、Cd0.007μg/g、T10.011μg/g,符合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样品测试及质量监控要求。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和密码组合标准物质进行验证,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於祖相 《矿物学报》1998,18(2):134-137,T001
富碲马营矿产在纯橄榄岩铬矿体中。在铝矿石及矿体附近的砂矿中均可找到。呈粒状自形结构,直径0.01~0.15mm。与硫铱矿(IrS2)、双峰矿、高台矿、马营矿及(Fe,Ni)9Cu3Ir6S20等紧密共生。有的呈脉状,宽0.1~0.2mm,长1.2mm。金属光泽。不透明,钢灰色,粉末黑色。HM=3.7。VHN50=161kg/mm2(范围132~215kg/mm2)。无解理。无断口。性脆。计算密度为12.2g/cm3。反射色亮白带淡黄色调,内反射无,均质性,双反射与反射多色性无。5个电子探针分析数据平均为(%):Cu0.3,Te32.9,Ir34.7,Pt2.7,Bi28.2,总量98.9。实验式根据原子数3计算为:(Ir(0.92)Pt(0.92)Cu(0.01));(1.00)Bi(0.68)Te(1.31)。简化后的理论式为Ir(Te,Bi)2,而(Ir:Bi:Te=3:2:4)。6条富碲马营矿是强X射线衍射hki、d、I为:210,2.89(60);311,1.95(100);511,1.246(70);520,1.204(60);440,1.145(60);533,0.9891(60)。根据X射线粉晶指标化求得马营矿为等轴晶系,空间群:Pa3,a=0.6486(4)um,V=0.2729nm3,Z=4。富碲马营矿是本文作者对马营矿研究的继续与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