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工程措施影响滑坡地下水动态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大多数滑坡的发生与地下水活动有关 ,地下水的动态变化直接关系到滑坡的稳定性状况。因此 ,在滑坡治理工程中 ,首先需要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和工程治理措施对坡体地下水位的影响方式 ,从而正确分析滑坡成因机制和制定合理的滑坡治理方案。基于工程滑坡实例研究 ,利用数值模拟 ,揭示了滑坡治理工程中地下排水洞的排水效果 ,分析了地表水集中入渗和设置抗滑桩后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特征。表明数值模拟研究 ,可以有效地揭示工程措施及主要影响因素对滑坡地下水动态的影响方式 ,为滑坡治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大石板滑坡区排水系统效果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结合三峡库区大石板滑坡工程实例 ,以连续 36天的降雨过程为条件 ,利用已有的地下水位观测资料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滑坡内地下水位在排水工程实施前后的变化 ,以此作为非饱和饱和非衡定地下渗流计算的特定水头边界。根据计算的地下水位进行滑坡稳定性分析 ,结合稳定分析成果对排水系统工程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地下排水工程的实施可较大幅度地提高滑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黄膜石滑坡地下排水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腊石滑坡排井与平硐结合的地下排水工程放水试验,在国内滑坡治理工程中尚属首次。本文通过监测和放水试验研究,在进一步认识滑坡变形、水均衡与地下水系统特下的基础上,分析论证地下排水工程的排水效果,为地下水峰值水位控制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溪沟口滑坡工程地质概况及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采用传递系数法和有限元法对其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滑坡稳定性达不到安全标准,必须进行加固治理。考虑滑坡稳定状况,采用抗滑桩结合地表排水对滑坡进行治理。在传递系数法结合有限单元法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构造出一定数量的抗滑桩加固方案,分别计算其治理后的稳定性和工程造价,以此为进化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 建立设计参数与稳定性及加固方案造价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利用遗传算法在全局范围内快速搜索出最优的设计参数,选择合理的滑坡治理方案。最后利用有限元法对滑坡体治理前后的稳定状况进行分析,对所提出的优化治理方案进行稳定性验算,结果证明优化方案能够达到滑坡治理的设计要求,治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杨光忠 《贵州地质》2018,35(2):158-162
大量事例表明,地下水是造成滑坡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富含地下水浅层土质滑坡的滑体尤其滑带土的力学指标低下,滑体承受的地下水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较大,截排水工程成为该类滑坡治理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地下排水洞、水平排水孔和集水井抽水等滑坡体排水工程施工难度大、成本高,而"虹吸排水"法对滑坡治理排水,技术简单易行,经济绿色环保,针对富含地下水的浅层土质滑坡滑体,应优选采用地下水"虹吸排水"的治理技术,可望达到尽可能少投资,快速实现滑坡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概述甘肃省东乡县"3.2"滑坡危害现状、成因及应急治理方案基础上,结合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分析,紧扣针对县城特大地质灾害实施开发性综合治理基本思想,遵循总的地表、地下排水设计原则:收集大气降水及其他一切地表排水,尽可能减少或防止地表水渗入填方体;疏通填方区已有地下水径流通道,防止引起填筑土体物理、力学性状发生质的变化。就综合治理工程中的主体工程—压脚填方工程中的地表、地下排水设计思路进行了详细论述,其中,通过目前初步的施工工程效果来看,填方体最底部的地下排水系统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7.
严绍军  唐辉明  项伟 《岩土力学》2008,29(6):1639-1643
提出了考虑孔隙水压力的滑坡稳定性计算方法,对工程中常用的不平衡推力法进行改进。以某个水电工程滑坡为例,采用FLAC3D进行三维数值分析,对滑坡在地下隧洞排水过程中的孔隙水压、水位及流量等变化进行了模拟。利用FLAC3D计算结果,并使用FISH语言编程,得到改进后的不平衡推力法的所需数据,对滑坡的稳定性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上述方法很好地反映了地下排水过程中稳定性增长过程,同时表明常规的计算方法低估了地下排水在提高滑坡稳定性和降低剩余下滑力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永蓝高速公路K18+000~K18+350滑坡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滑)坡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在高速公路建设运营中占重要地位。通过对永(州)蓝(山)高速公路K18+000~K18+350白泥坳隧道进口滑坡(简称白泥坳滑坡)的现场调查,从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区域构造、气象水文与地下水及施工工序四个方面对滑坡的成因进行了详细研究。根据滑坡的地质构造及变形特征,结合钻孔及工程实地考察资料,分析了滑坡滑动面的可能位置。最后提出了以抗滑桩为主、辅以地表及地下排水设施的综合治理方案,以此达到加固正在发生变形的边坡、防止施工活动对坡体产生扰动导致古滑坡复活的目的。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抗滑桩及排水设施的施工工艺及流程,对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作了详细说明,为施工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混合井的概念引入滑坡治理的方案中,通过利用混合井排水降低滑坡体内的地下水位,提高滑坡的稳定性.文中提出了混合井排水在滑坡治理中的适用条件,并以宝鸡簸箕山滑坡为例,在软件Modelflow中建立三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提出了在滑坡治理中的混合井排水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张瑛  王亮 《辽宁地质》1999,16(2):148-151
在对本溪市后湖滑坡地质环境条件、滑坡结构特征及其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滑坡治理的目标与原则,提出了以预应力锚索为注剥离为辅助诉加固治理方案和以剥离为主排水为辅的剥离治理方案。通过方案比选确定采用控爆剥离方案,并对控制爆破保证施工安全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对剥岩后新形成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1.
水在滑坡变形过程中所起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黄腊石滑坡群中的两个相邻滑坡(大石板滑坡和石榴树包滑坡)为例,研究了水在这两个滑坡产生过程中的作用,结论为:长江水位的抬升一方面抬高了滑体中的地下水位,另一方面使石榴树包滑坡约1/3的滑体浸泡在江水中,造成其发生多次滑塌;降水一方面引发坡面泥石流,另一方面使滑体的地下水位出现变化,增加滑体重量,软化滑带;地下水的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是促使大石板滑坡产生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却是石榴树包滑坡变形的次要影响因素,地下水在石榴树包滑坡变形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软化滑带、降低滑带的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12.
对兰州碑林地质灾害概况做了全面介绍,对地质灾害成因做了详细分析,并进行了滑坡稳定性计算。依据滑坡稳定性分析,确定了排水、支挡、地基处理等治理方案,并对治理工程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同类地质灾害的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娄底地区地质灾害概况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奇武 《湖南地质》1990,9(3):41-45
娄底地区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塌陷、地裂、房裂、滑坡、地震等。对人们生命财产影响最大的是塌陷与滑坡,这些灾害主要是由于工程地质环境不良、加上人类活动触发所致。塌陷主要出现在岩溶发育的断裂带及其附近,尤其是当地下水位降深和排水量增大时。目前,地下采空区、河道及交通道路两侧以及受破坏的陡坡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应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综合研究,提高抗灾防灾科学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含碎块石土质边坡的稳定性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含碎块石土质边坡中常发育有地下水排泄管道,他们控制地下水水位上升,对保持边坡稳定十分重要。当坡脚开挖或坡体堆载时,会破坏管道状地下水排泄系统,从而导致地下水水位升高,使潜在滑面上的孔隙水压升高,最终导致滑坡的发生。以小旦滑坡为例探讨这类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  相似文献   

15.
Infiltration of rainfall into hillslopes is often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riggering landslides. Using underground water drainage works together with anti-slide piles has been an effective method of landslide control, yet their effectiveness is inadequately discussed in the literatu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rainfall on the change in the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beneath a slope by real-time and synchronic monitoring of the rainfall, the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in the boreholes, and the flow rate of the underground drainage tunnel.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underground drainage tunnel in preventing the rise of the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of the slope is discussed. The researchers also study th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the anti-slide piles by monitoring the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the piles and analyzing the thrust that the anti-slide piles bear by numerical inversion techniqu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n appa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g in the rising of the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caused by a rainfall and that caused by the immediately previous rainfall. When there is a rainfall accumulation before the occurrence of a heavy rain, this particular heavy rainfall will cause a rapid rise of the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beneath the slope. The monitoring data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flow rate of the underground drainage tunnel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the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of the slope rises after a rainfall. In other words, the flow rate of the underground drainage tunnel increases at a rate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rise of the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Hence, the underground drainage tunnel can effectively lower the rise of the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induced by a rainfall. Besides,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of the lateral displacement of the anti-slide piles and subsequent analysis, the working state of the anti-slide piles is justified. It thus indirectly validates the benefits of using underground drainage tunnel in landslide control.  相似文献   

16.
降雨对滑坡的作用机理及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61,自引:1,他引:61  
从动态分析和数值模拟两方面讨论了滑坡过程中的地下水作用机理和地下水动力场的时空分布问题,建立了二维极限平衡状态下的临界水位高度模型和描述滑坡剖面二维不稳定流动问题的动力学模型;以临界水位高度模型对重庆土台镇滑坡稳定性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的防治措施宜首先考虑地表水防渗和地下排水方案,在滑坡位移监测的同时更应考虑位移、降雨量、地下水动态三者的结合;采用数值模型计算了长江三峡库区鸡扒子滑坡因降雨入渗而引起的地下水动力场的时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水位和流速场的时空演化过程与滑坡发生的时空特点基本吻合,当降雨达到46h时,滑坡体中地下水流向与滑动面倾向基本一致,尤其是在滑体底部出现潜水流,此时的地下水流动对滑坡稳定性最为不利。  相似文献   

17.
洛安江水库灌溉工程是贵州黔北万亩以上骨干工程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成。1991年"7.5F"洪灾,连续大暴雨,河水暴涨,倒灌暗河,产生高静、动水压力作用。岸坡岩体受不利结构面组合,发生顺层岩质滑坡,破坏干渠,严重影响灌溉。本文根据滑坡破坏情况,对滑坡产生的地质环境、滑坡特征、滑坡形成机理(滑坡形式和破坏机理,各种稳定性分析与评价),以及产生滑坡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任世川  杨晓艳  柴金龙 《云南地质》2012,(2):228-232,207
阳宗海岩溶地下水发育,地下水环境较为脆弱。利用DRASTIC法对阳宗海流域地下水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将地下水脆弱性按高、中、低3个等级共分为13个小区,分别进行评述,有助于指导流域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