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剧情:海洋研究中心探测到太平洋西部海底有异常震动发生,为了探究真相,伊丽莎白博士、麦克与其他研究人员乘着科考潜艇"海鲸"号奉命开往那里。科学狂人舒拔博士也正在那一带活动,他要寻找水晶。他新招募了两位助手,一个是希德格,原是海上走私集团的,由于毒品走私案的牵连,潜逃到舒拔处,做了舒拔的船长。另一个是波帕,负责探测水晶状况。桀骜  相似文献   

2.
刘杰 《海洋世界》2014,(8):62-65
<正>在波多黎各海沟附近,航行于此的船只意外地遭到了来自大洋深部的突然袭击,受攻击的船只大都立即沉没了。美国朝野震惊,内外一片哗然,人们不断惊呼:上帝啊,这是怎么回事?狂人舒拔博士尽管已两鬓披霜、年过半百,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要用科学主宰人类命运的狂想。此时的世界,能源危机成为人类发展的桎梏,为了找到替代石油的新能源,许多科学家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舒拔博士窃取了一位法国科学家发现的一种名为K7,这个能使  相似文献   

3.
该采水器是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的,1998年通过鉴定并作为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指定采水器投入使用.主要用于采集500m以内水层的微生物学分析用的水样.  相似文献   

4.
深海岩芯取样钻机是开展海洋科学研究、深海资源探测和海底地质取样所必备的关键性装备,随着深海运载器的大规模应用,利用运载器优势发展深海运载器小型岩芯取样探测技术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形成了研究热点方向。在深海运载器作业工具应用认识基础上,首次聚焦运载器岩芯取样钻机研究,对国内外运载器岩芯取样钻机的发展现状、技术特点进行了全面综述。同时,基于"蛟龙"号岩芯钻机研制及应用经验,讨论了发展运载器岩芯取样钻机的关键技术。最后总结了后续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深海运载器岩芯钻机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海洋遥感卫星发展历程与趋势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海洋是对地观测卫星的重要领域,在对地观测卫星中就具有专门用于海洋观测的海洋遥感卫星。海洋遥感卫星是一种利用所搭载的遥感器对海面进行光学或微波探测来获取有关海洋水色和海洋动力环境信息的卫星。海洋卫星有效弥补了传统海洋观测手段的不足,基于多种遥感器连续对海洋的观测,使人类极大的加深了对海洋的认识,在海洋灾害的防灾减灾、资源开发、海洋维权、海洋生态和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详细梳理西方主要航天大国海洋遥感卫星(包括了对地观测卫星中具有海洋观测功能的卫星)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海洋遥感卫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可为我国海洋遥感卫星的发展提供技术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6.
航空微波遥感观测海水表层盐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盐度是海水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开敞海和海岸带进行长期的盐度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航空微波技术观测海水盐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经过20多年的不断探索,近10年来这一技术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将被动式微波辐射计装在小型飞机上对海水表层盐度进行观测,可以获得同步、快速和大面积的海水表层盐度。目前,已有多种微波辐射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河口海湾和海洋得到使用,如ESTAR、SI,FMR、STARRS、PALS和PLMR。使用航空遥感辐射计对海水进行观测,目前,校正后的盐度当分辨率为1km。时数据准确度和精度都可以达到1psu。利用最新研发的双偏光微波航空遥感技术有望使校正后的盐度数值精度和准确度控制在1psu以内。  相似文献   

7.
简讯     
我国研制成功“深海沉积物捕获器” 在不久前完成的太平洋锰结壳和环境基线“DY95-10”航次调查中,我国自行设计的“深海沉积物捕获器”在5200米水深中施放36天后顺利回收,并且整套仪器运转良好,达到国际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8.
由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的QCC10型系列球阀采水器主要用于采集海洋各水层的样品进行痕量金属(Cu、Zn、Pb、Cd)分析,也可用于常规分析项目取样,尤其适用于各种水质污染调查的取样.  相似文献   

9.
防弯器是柔性管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附件,其与柔性立管相互作用带来的非线性问题使得预测其疲劳寿命十分困难。以南海某油田柔性立管防弯器为例,采用ABAQUS建立了柔性立管与防弯器的“管中管”分析模型,模型中考虑了两者之间的间隙和滑动摩擦,以及材料非线性和接触非线性等因素。在加载方式上利用“位移”载荷取代传统的“力—角度”载荷,更符合工程实际。利用防弯器材料的ε-N疲劳试验曲线,结合防弯器的应力分析结果,得到危险截面的疲劳寿命。考虑材料非线性的管中管模型和疲劳寿命的计算方法,可为今后运动监测数据的利用和防弯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简讯     
我国首台海洋沉积物捕获器问世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科技人员经一年多努力,日前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海洋沉积物捕获器,使我国成为国际上继美国、德国、法国之后,能制造该设备的少数国家之一。 为适应国家海洋领域高技术发展计划海洋863课题——沉积物来源、厚度与结构测深技术研究的需要,该所海洋地质和其他多学科科技人员一起,集高新技术为一体,研制出我国  相似文献   

11.
海岸带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研究海岸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可见光、红外遥感对此已作了大量的工作.由于微波传感器的不断发展成熟,特别是我国合成孔径雷达(SAR)研制成功,给海岸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遥感手段.  相似文献   

12.
“海鳐”波浪滑翔器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 1 代波浪滑翔器产品,性能优异,可靠性高,已完成包括海洋环境观测、水下目标探测、跨域通信及信息传递等应用研究。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无人无缆潜水器组网作业技术与应用示范”等领域项目的支持下,“海鳐”波浪滑翔器平台技术成熟度及应用研究上均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在我国在军事、海洋环境监测及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介绍了“海鳐”波浪滑翔器在水下声学定位与跨域组网通信中的最新应用进展,总结了应用中的主要技术问题, 对波浪滑翔器装备未来的发展给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60年距离测量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基余 《海洋测绘》2010,30(2):74-78
新中国成立60年来,距离测量方法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光速测距仪和微波测距仪的推广应用,开创了"量距不用尺"的新时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测地型激光测距仪的快速发展,将光波测距推向了高精度远测程的新境界;几乎与此同时,卫星激光测距和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技术的测地实用化,使得测地工作者能够测量远达数千千米的站间距离;20世纪80年代初期,GPS卫星测量技术的问世,使得测地工作者步入了快速高效"量距不见站"的新天地。距离测量的这种演变,也是测绘科学技术进步的一大缩影。  相似文献   

14.
HY-2微波辐射计降雨条件下海面风速反演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降雨改变了海洋-大气的辐射/散射特性,长期以来星载遥感器在降雨条件下进行海面风速信息提取存在困难。本文针对自主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2号(HY-2)搭载的扫描微波辐射计,分析了不同频段亮温对降雨和海面风速敏感性,自此基础上获得了一种对降雨不敏感的亮温通道组合,该亮温通道组合对海面风速的敏感性甚至高于原有亮温通道。本文利用该亮温通道组合建立了降雨条件下的风速反演算法,并将反演结果与WindSat全天候风速产品、HY-2微波辐射计原有风速产品以及浮标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降雨条件下的反演误差小于2m/s,明显优于原有HY-2微波辐射计风速产品,验证了本文发展的算法在降雨条件下的风速反演能力。  相似文献   

15.
要实现利用微波辐射计对海面溢油的厚度等参数进行遥感监测,必须先对水面油膜的微波辐射特性进行研究,以便为传感器的设计和遥感资料的解译提供依据。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灰体室”的环境条件及测量方法,测试了原油、燃料油和食用植物油膜的微波发射率与油膜厚度之间的关系,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为实际应用提供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6.
1974—1985年在烟台市、荣成和长岛县进行了自然海区采苗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苗袋(笼)是较好的扇贝自然海区采苗器。 自然海区采苗技术的关键是:采苗袋网目在1.5毫米左右,内放少量网片作为稚贝附着基;海区透明度大;适时预报投放采苗器时间;掌握适宜的采苗水层。 该项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水下滑翔器整体外形设计及水动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水下滑翔器的整体外形设计与水动力性能进行研究。在Slocum等几种典型水下滑翔器样机的基础上,对滑翔器的主体和附体进行一体化设计,得到阻力最小的新型水下滑翔器构型设计。利用CFD方法对水下滑翔器进行模拟仿真,通过分析对比五种主体构型,得到了比较合理的主体线型,然后用正交设计方法和曲线拟合法对附体进行了优选工作,最后得到了性能更优的整体载体外形。模拟仿真实验表明,滑翔器在8°左右攻角航行时,具有最大的升阻比;和Slocum等经典样机相比,新的载体具有更好的水动力性能。通过上述研究工作,也可以缩短水下滑翔器研制周期,降低设计成本,并为水下滑翔器的更优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是利用NOAA-16气象卫星的AMSU-B微波仪器(5个通道)所接收到的2002年8月6日03时(北京时)的图像做短时的强降水估计。通过对微波图像和红外云图以及6h降雨量的分析,我们可清楚的看到,利用AMSU-B的微波图像可较为准确分析出中小尺度微波图所在的位置,和在各层次的强弱以及该系统水汽含量的垂直结构等。另外,通过分析也可看出,利用微波图像做短时的强降水估计,除看微波图像外,还应利用红外云图分析云团生命史和各个阶段及其移向、移速等才可较为近似估计出强降水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19.
波浪滑翔器是一种能够完全借助自然能源长周期运行的小型水面无人航行器,具有超强的续航能力和一定的控位能力,能够执行长时间、大范围、持续的海洋环境观测,水面水下目标探测,跨域通信及信息传递等任务。在国家“863 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领域项目的支持下,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研制的“海鳐”波浪滑翔器在平台技术及应用研究上均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世界先进,为在我国军事、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平台基础。同时,波浪滑翔器仍是一种有限能力的小型无人航行器,在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提高的地方。介绍了“海鳐”波浪滑翔器的最新研制进展,总结了研制过程中的部分关键技术,并根据波浪滑翔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其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院水产系与山东省粮油分公司于去年共同合作研制成功了SXJ—型花生仁光电色选机,并于去年进行了生产性试验,证明机器性能良好,达到了设计器求。今年7月3日,山东省对外经济贸易厅和山东海洋学院受省科委的委托,在青岛召开了鉴定会,共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