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y2c云图处理接收系统程序主要包括两部分:气象卫星云图接收程序;气象卫星云图处理应用系统。接收程序负责从卫星上下载云图,并能做云图的简单浏览。而云图接收处理应用系统不光能浏览5个通道的云图,还能够生成例如降水分布等扩充产品,此外还能够在云图上叠加micaps数据图。利用该系统结合天气图可以做出短时临近预报。  相似文献   

2.
71型卫星云图接收设备分室外室内两部分。室外部分包括螺旋形接收天线和前置放大器。室内部分包括天线控制器、超高频接收机和118传真收片机。 对于71型卫星云图接收设备的检修,应根据整套设备的设置,单机的结构特点,电路原理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3.
荆其一  郝耀奎 《气象》1978,4(9):30-31
我国研制成功的日本地球同步气象卫星云图接收设备,目前已在有关单位投入业务使用。为了减少操作程序,获得质量较好的云图照片,我们分析和研究了卫星传真信号的特点,提出了自动接收云图照片的简易可行的办法。经过试验和实际使用,性能稳定,效果良好。 下面我们分别简述一下121型传真机的自动开机、自动启动和自动导进电路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4.
气象卫星资料在我国天气分析和预报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从1969年开始将气象卫星资料用于天气分析和预报。目前各省都有自动图片传送系统(APT)接收站。大多数自动图片传送系统(APT)接收站是接收泰罗斯-N(TIROS-N)卫星的低分辨扫描辐射仪云图,有几个站接收日本地球静止气象卫星云图,中央气象台还接收由华盛顿世界气象中心和日本气象厅发送的太平洋的卫星探空和测风资料。大多数天气预报部门的预报员在做短期预报时,常常参考卫星云图资料。根据近十年使用气象卫星资料的经验,我们认为卫星资料对于改善天气分析和预报是有用处的,尤其是在西藏高原和我国邻近海域,卫星资料是天气分析和预报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
1979年7月14日,美国运载火箭把日本“葵花1号”静止气象卫星送上35800公里上空。不久,日本一个电子工业代表团来到我国,推销用于接收卫星播放的大气云图的传真设备。使他们大吃一惊的是,我国已经使用了自制的设备,接收到图象清淅、层次丰富的卫星云图。  相似文献   

6.
WT-7型气象卫星云图接收机故障检修4例赵承旭(吉林省装备处,长春130062)WT—7型气象卫星云图接收机是一种极轨、静止卫星兼容的气象卫星遥感接收机,它能接收美国的泰罗森NOAA极轨卫星、中国的风云一号极轨卫星的气象数字信号,又能接收日本的GMS...  相似文献   

7.
廖博真  孙松青 《气象》1979,5(4):38-38
自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葵花—1”进入轨道工作后,我们即开始接收它所发送的高分辨云图资料,但图片存在着层次不足的问题。 图1、图2给出了NOAA—1卫星和GMS—1(即葵花—1)卫星云图的层次曲线,以红外层次曲线为例,两者是有很大差别的。在调试过程中发现121传  相似文献   

8.
自气象卫星问世以来,卫星云图以形象直观,探测范围大,出图速度快等优点,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越来越受到气象人员的重视和欢迎。就目前我国多数气象台站而言,主要接收日本GMS系列卫星-云图。GMS卫星播发的云图有高,低分辨率两大类。受条件限制,多数台站主要接收低分辨的局部区域云图和由A—D组成的拼接图。  相似文献   

9.
静止气象卫星图象实时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静止气象卫星图象实时处理方法。在没有计算机的条件下用硬件完成放大、增强、注释、合成和网格地图叠加等,同时还能从传真机得到图象硬拷贝。此方法已在GMS卫星展宽云图接收和处理系统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70年开始接收美国ESSA气象卫星云图以来,气象卫星资料的接收和应用在我国已有15年的历史了。卫星资料在天气分析和预报中,特别是在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监视和预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总的说来,主要还限于卫星云图的定性分析和应用,卫星定量资料的提取和应用在我国还开始不久。本文将简要介绍从TIROS  相似文献   

11.
王刚 《吉林气象》2013,(2):18-20
气象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所提供的卫星云图资料对航空气象预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运用计算机对卫星云图接收处理系统的资料进行了二次开发,首先,将强对流云团从卫星云图中分离出来;其次,运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对强对流云团的边界、骨架以及中心点等重要特征进行检测和提取,并在Windows中使用Matlab语言对上述工作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金隽一  王华山 《气象》1992,18(10):51-53
用于接收气象卫星云图的118型传真机,如要实现自动接收,关键是将传真机由手工对相改为自动对相,即需在传真机里增加一个自动对相电路。本文简要介绍了此电路的设计思想及其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3.
黄元勋 《气象》1980,6(1):22-23
目前我国卫星云图的接收、显示都是在各个地面接收站上进行的。这类接收站配备有从天线、接收机到传真机的成套地面接收设备。本文介绍利用电话线传输接收机收到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的低分辨率图象信号,使其在一定距离之外,多点同时不失真地显示和记录云图资料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利用电话线传输低分辨率云图时,地面接收站上只要给接收机加一个补偿放大器,各用户只需一台118传真机作为终端设备即可。  相似文献   

14.
姚洪奎 《气象》1981,7(1):33-33
目前我国一些高分辨率卫星云图接收站已开始接收正片。使用的正片接收纸不是一般的放大纸和印相纸,而是曝光速度快、图面层次丰富的一种专门适合于气象卫星云图高速传真机使用的传真纸。 若用D-72显影液(1∶2),显影温度为20℃时,这种传真纸的技术性能如下: 显影时间 D_0(灰雾度) Υ(伽码) θ(曝光速度) 3分钟 0.03 2.04 2218 4分钟 0.04 2.0 2322 为得到满意的云图,可按下列步骤调层次曲线。  相似文献   

15.
介绍因高频电容失效,造成极轨卫星云图接收设备接收云图质量变差、接收设备性能下降;通过两次设备故障维修过程的实例,利用电路各项指标测试,以及大量实测数据并结合图表说明,对高频电容失效在不同电路中造成的不同故障现象进行理论分析;详细阐述因电容容量减小对放大电路的影响、电容失效对调谐回路的影响,故障排查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1988年9月7日北京夏令时7时08分49秒,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准确地收到了我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二圈下发的甚高分辨率图片传输(HRPT)、低分辨率云图(A PT)、国外记录回放云图(DPT)图像和双频信号,并通过高速卫星通信电路及时地传到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倾刻之间,地面站沸腾了!人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相互祝贺.是啊!《风云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航天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卫星云图接收系统已成为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低分辨率卫星云图接收及图象处理系统是一个小型的同步气象卫星接收站.它可以接收同步气象卫星(如GMS,FY—2等)的广播模拟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能在彩色监示器上实时显示,并能加以贮存和回放.它能进行台风定位,能显示云图的温度值和反射率,对提高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和预报服务水平大有裨益.为适应防灾减灾决策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的需要,我局在地方政府的大力资助下,于1992年5月装备了上海科学仪器厂研制的低分辨率卫星云图接收及图象处理系统.在使用中,发现与解决了一些问题,现分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谐波齿轮减速器的原理及拆卸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内接收我国FY-1系列和美国NOAA系列气象卫星高分辨率云图数据的接收系统,是我国极轨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接收系统包括接收机和天线等设备。天线的转动部分是关键,由驱动电机和谐波齿轮减速器共同组成。谐波齿轮减速器的作用是精确地把驱动电机的高速输出变成低转速大扭矩的大传动比输出,在天线伺服的控制下,以一定精度驱动天线正反向转动。所以,谐波齿轮减速器是天线设备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9.
郑新江 《气象》1983,9(8):31-34
我国引进的TIROS-N气象卫星地面站接收处理系统(简称MSGS)的第一期设备已经安装完毕,现已向中央气象台提供处理后的卫星云图,供天气预报使用。这套系统可以接收、处理美国TIROS-N极轨卫星和  相似文献   

20.
廖俊  单海滨  胡民达 《气象科技》2017,45(6):974-979
针对卫星信号解调器接收极轨卫星信号时出现大量误码的现象,研究分析了极轨气象卫星信号强度的变化及其对解调器工作性能的影响。结合极轨气象卫星信号的特点和电平强度分析,以及卫星信号解调器的电路原理图,对于卫星信号接收电平变化超出解调器正常工作范围的原因作了分析判断并提出了解决对策。通过在该解调器前增加自动增益控制器和衰减器,可以较稳定地将波动的信号电平控制在一个合适值。实测表明该方法可以保证在一定范围的信号电平起伏超出设备正常工作范围时,解调器也能正确解调出卫星信号。该方法有效改善实时高分辨率图像传输(HRPT:High Resolution Picture Transmission)数据接收异常的现象,在设备维护维修中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