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章探讨了电磁辐射的基本原理,并结合现场考察,论述了电磁辐射强度与预测指标(钻屑量、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之间的关系,指出电磁辐射法是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的一咱有效的先进手段。  相似文献   

3.
4.
煤瓦斯突出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方向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学习总结煤炭行业近200年来对煤瓦斯突出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 了解其具体的研究思路方法、研究历史发展过程、研究现状及存在的关键问题, 探讨采用地质力学理论方法进行煤瓦斯突出研究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长广一矿的实际资料总结了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认为地质构造是控制瓦斯涌出量和突出的主导因素,水文地质条件等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矿区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地段的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矿区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通过对地应力的分布、瓦斯的保存以及软分层的发育而表现出来。压性构造有利于高地应力的生成、瓦斯的保存以及软分层的发育,从而有利于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而张性构造则不利于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此外,煤层围岩性质、煤层厚度和倾角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也起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小型地质构造带的预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生全 《西北地质》1996,17(4):12-15,11
本文以地质观点为主,提出了南桐煤矿5号煤层小型地质构造带预测的方法;提出了小型地质构造带既是各项地质指标在不同地段的同步变化带,又是小断层密集带的结论;而煤与瓦斯突出主要发生在小型地质构造带上。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在对南桐矿区地质构造与煤和瓦斯突出关系详细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地质构造及其演化对煤和瓦斯突出的控制。主要结论有 :(1)构造应力场具有主控作用;(2)构造演化造成了煤变质程度,煤体破坏程度和煤层瓦斯含量差异;(3)构造演化还造成了现今构造应力和瓦斯压力分布的差异;(4)地质构造及其演化控制煤和瓦斯突出的区域性分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阳泉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的基本特征,重点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与地质构造发衣、冲蚀作用和构造软煤煤层与围岩的组合、上覆盖层厚度和煤层自身结构的关系,阐述了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方法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1.
瓦斯突出煤和非突出煤AVO响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Zoeppritz方程,对煤层进行AVO正演模拟,得到煤层的AVO响应曲线。瓦斯突出煤与非突出煤的AVO响应对比表明,无论是瓦斯突出煤还是非突出煤,其顶界面AVO响应在总体上表现为地震振幅绝对值随偏移距增加而减小的特点,但是瓦斯突出煤的截距绝对值要大于非突出煤的截距绝对值,瓦斯突出煤的斜率要大于非突出煤的斜率。煤层厚度变化会对AVO响应产生影响,当瓦斯突出煤和非突出煤的厚度相同时,瓦斯突出煤的截距绝对值大于非突出煤;当厚度不同时,瓦斯突出煤的斜率大于非突出煤的斜率。瓦斯突出煤与非突出煤的AVO响应差异,可为地球物理参数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声发射技术预测预报煤与瓦斯突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针对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预报问题,开发了多道声发射实时监测系统及有关的软件系统;采用机械噪声抑制和多道相关处理技术、波形自动识别技术及动态数据统计分析中最小标准偏差理论等,成功地解决了井下不均匀介质情况下小尺度的声发射源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石嘴山一矿地质构造的控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地质构造与煤层瓦斯含量,涌出量及煤与瓦斯突出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地质构造控气(煤层瓦斯)的四种类型及地质构造分级控突(煤与瓦斯突出)的三种形式,对矿井开展斯预测与防治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突出煤的微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对煤样的观察,阐述了突出煤的煤岩特征及微观破坏痕迹,对组分和微结构、微构造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论述了微观特征对突出的影响,为具有突出倾向的煤层提供了预报参数。   相似文献   

18.
李火银 《河南地质》1995,13(4):304-308
对以褶急皮构造为主要造型式的突出矿井来说,用褶皱变形系数这一定量指标,通过控制煤 和瓦斯突出褶垢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突出预测的准确经。本文针对平顶山东太区煤层褶皱变形的,犋和剖面变形8第数法和平面变形系数法地突出危险性8预测,取得了罗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煤(岩)与瓦斯突出的地质条件研究:以阜新王营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统计分析了阜新矿务局王营矿10余次煤(岩)与瓦斯突出现象,发现岩浆侵入作用和地质构造是控制影响瓦斯突出的主要地质因素,岩浆岩的发育造成了煤变质程度增高,促进了瓦斯的形成,岩浆的烘烤,挤压破坏了煤的原始裂隙系统,形成了“构造煤”带,使岩墙两侧天然信占大量高游离成瓦斯受到封闭而形成潜在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地质构造则对瓦斯保存和运移起到了重要作用,掌握有关规律,可预测瓦斯突出区域,指导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不同煤类瓦斯突出矿井所占的比例、吸附瓦斯量与煤变质程度的关系、孔隙度一与煤变质程度的关系、瓦斯突出危险程度、始突深度与煤变质程度的关系,说明煤的吸附性、孔隙性是控制煤与瓦斯突出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