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拉木伦断裂带在早二叠世末发生了韧性右行走滑,形成了包括韧性右行走滑带、韧性压扁带及弱韧性变形带在内的韧性变形带。据动力和运动分析,表明该韧性变形带为一普通剪切带,其中韧性右行走滑带在平面上以简单剪切为主,韧性压扁带在平面上以纯剪切为主。  相似文献   

2.
方曙  王友 《中国区域地质》1997,16(4):359-365
西的木伦断裂带在早二叠世末发生了韧性右行走滑,形成了包括韧性右行滑带,韧性压扁带及弱韧性变形带在内的韧性变形带,据动力和运动分析,表明该韧性变形带为一普通剪切带,其中韧性右行走滑带在平面上以简单剪切为主,韧性压扁带在平面上以纯剪切为主。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韧性剪切带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韧性剪切带的研究,认为:这些韧性剪切带形成于印支运动,与中朝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在早二叠世末对接碰撞造山有成生联系。  相似文献   

4.
白龙  张真  谯文浪  石磊 《贵州地质》2006,23(4):286-291,295
新疆伊吾韧性剪切带变形组构较发育,序列演化明显,存在逆冲剪切和韧—脆性变形转换,变形时代为华力西早期,早于晚二叠世。其形成时代应早于研究区岩浆侵入活动时期。变形机制属地壳中深层次塑性流变和韧性剪切,经历了多期多阶段演变等特征。该剪切带控制了该区的成矿带、矿化带、矿体的产状。对中—低温热液金银铜等主要矿产的成矿作用和分布规律作了初步探讨,粗略判断成矿过程大概是在地质事件多发的晚古生代,并且成矿具多期性和多源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显微构造分析,在内蒙古中部苏尼特左旗北部勃勒金一带厘定出一条NEE走向,往北倾,倾角70°~85°的左行逆冲型韧性剪切带。该韧性剪切带内发育糜棱岩系列、糜棱面理、拉伸线理、S-C组构、不对称褶皱、旋转碎斑、书斜构造和云母鱼构造等宏观和微观构造。野外观察表明,勃勒金韧性剪切带由若干条强变形带和其间的弱变形域组成,平面上呈现平行状展布,出露长约10 km,宽约4 km。在对韧性剪切带宏观、微观构造特征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资料,认为勃勒金韧性剪切带是区域上查干敖包—阿荣旗深断裂的构造形迹,形成于早二叠世早期(290~292 Ma),是古亚洲洋闭合、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南北向汇聚碰撞的产物。勃勒金韧性剪切带的厘定为兴蒙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演化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望湖山韧性剪切带位于中亚造山带中段南缘的雅干断裂带内。本文应用野外和显微构造解析、40Ar/39Ar和U- Pb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手段来恢复该剪切带的构造演化史,并探讨了其与中亚造山带碰撞造山的关系。望湖山韧性剪切带走向近东西,具右行走滑性质。糜棱岩中长石和石英的动态重结晶方式限定了其变形温度在400~500℃,属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动力变质带。剪切带内岩株状产出的糜棱岩化闪长岩结晶年龄为331. 3±5. 7 Ma,侵入其中的同构造花岗岩脉结晶年龄为304. 8±2. 3 Ma。咸水湖组中同构造糜棱岩化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脉结晶年龄为308. 9±2. 0 Ma。侵入剪切带且未变形正长花岗岩结晶年龄为288. 4±1. 3 Ma。以上限定了该期韧性剪切变形时代在331~288 Ma之间。剪切带中糜棱岩的黑(白)云母40Ar- 39Ar同位素测年获得了253~237 Ma坪年龄,与侵入剪切带的三叠纪花岗岩年龄近一致,为晚期岩浆热事件的记录。综合分析,望湖山韧性剪切带应为中亚造山带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碰撞造山的直接记录,并在早二叠世晚期本区域碰撞造山结束。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北段新发现一条韧性剪切带——新巴尔虎右旗韧性剪切带。根据野外露头观测,该韧性剪切带为左行-逆断层性质。韧性剪切带内变形的最年轻地质体为早三叠世花岗闪长岩,其被侏罗系覆盖,且下侏罗统柴河组未发生韧性变形。通过SHRIMP锆石U-Pb测年,得出早三叠世花岗闪长岩的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49.3±4.1 Ma,结合野外地质关系,将新巴尔虎右旗韧性剪切带变形时代归属于中—晚三叠世。根据区域构造演化分析,认为其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三叠纪晚期向额尔古纳地块南向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通过区域韧性断裂对比,认为新巴尔虎右旗韧性剪切带为额尔古纳河-阿龙山NE向韧性变形域的南部延伸。新巴尔虎右旗韧性剪切带的发现为研究区域韧性变形构造及兴蒙造山带构造演化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王雷  刘俊来  滕超  常玉巧 《地质论评》2021,67(1):251-264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古亚洲洋板块俯冲华北板块在辽北法库地区形成大型产状近水平的韧性剪切带。剪切带发展伴随着多期幔源及壳源的岩浆侵入,侵入岩在韧性剪切作用下发生韧性变形,记录了韧性剪切带变形历史。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岩石的宏观变形、显微构造及石英c轴组构特征分析,揭示了法库韧性剪切带内五龙山杂岩、高丽沟杂岩、早期十间房超单元变形处于上盘向北的剪切作用之下,晚期十间房超单元岩石变形指示构造运动转变为上盘向南剪切。LA-ICP-MS锆石U-Pb分析结果显示高丽沟杂岩变形时间为264.7±3.6 Ma(MSWD=1.3),早期十间房超单变形时间为253.9±4.3 Ma(MSWD=3.3),晚期十间房超单元244.0±3.0 Ma(MSWD=1.9)。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早期十间房超单元及小房申岩体中部分岩石来源于部分熔融的岩石圈地幔。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华北板块北缘东段(辽北地区)晚二叠世(264.7~253.9 Ma)处于古亚洲洋板块俯冲华北板块作用之下;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253.9~244.0 Ma)构造体制转变为碰撞后伸展且逐渐停止,244.0±3.0 Ma碰撞后伸展逐渐结束;构造体制转变并逐渐结束的过程是壳幔共同作用的结果,暗示了古亚洲洋板块的俯冲板片断离、重力失衡,这标志着辽北地区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结束。  相似文献   

9.
新疆布尔根含金剪切带的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产于布尔根大型剪切带中的科克萨依和阿拉塔斯2个金矿含金绢英质糜棱岩中的云母类矿物进行了连续激光阶段升温Ar-Ar法同位素测年,获得坪年龄分别为(274.5±2.2)Ma和(282.6±2.2)Ma,对应的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75.8±5.2)Ma和(283.1±5.2)Ma,表明含金剪切带韧-脆性剪切活动的时代以及金成矿时代为早二叠世初。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说明,布尔根含金剪切带的成生演化主要受早二叠世(290~270Ma)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巨型额尔齐斯剪切带区域性左行韧性剪切相伴的构造-岩浆热事件控制,其地球动力学背景为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0.
野外调查发现在靠近中蒙边界的额济纳旗霍布哈尔地区存在带状构造片岩,片理倾向南东,拉伸线理沿北东向,片岩内存在指示左行剪切的旋转碎斑系、不对称压力影等显微剪切组构。显微构造尺度上,片理结构由片理域与微片石组成,形成极易开裂的潜在破裂面。区内构造片岩是北东向韧性剪切带的组成部分,成因与韧性的剪切运动有关,经样品UY-1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法测定,得到糜棱岩化的流纹斑岩年龄为286.3Ma±2.0Ma,后期侵入的闪长岩年龄为284.2Ma±2.4Ma,约束了构造片岩的形成时代为286.3Ma^284.2Ma(早二叠世)。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构造片岩带的形成与早二叠世阿尔金-东蒙古断裂的左行走滑剪切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