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灰色预测在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2,自引:11,他引:31  
陈伟清 《测绘科学》2005,30(5):43-45
本文将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应用于建筑物沉降变形数据分析,结合南宁市民生广场沉降观测实例,进行沉降预测结果的分析和检验,充分证实了在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中应用灰色预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非等间隔灰色GM(1,1)模型在沉降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李斌  朱健 《测绘科学》2007,32(4):52-55
本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非等间隔模型GM(1,1)对西安市朱雀大厦周边建筑物及地表沉降观测数据进行了建模、分析和预测,并且与传统的回归模型拟合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的结果验证了该灰色模型在建筑物及地表沉降变形分析中的实用性、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变形监测在建筑物施工和运营管理方面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变形监测的预测模型有很多。选取适当的变形监测预测模型对于预测建筑物的变形尤为重要。本文运用灰色模型GM(1,1)、BP神经网络和曲线拟合中的修正指数曲线对一幢大楼13期的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前12期沉降观测数据构建预测模型来预测第13期沉降观测的数据,将预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这三种模型预测的精度。结果表明:在这一幢大楼的沉降观测预测中,修正指数曲线法预测的精度要比灰色模型GM(1,1)和BP神经网络预测的精度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应用于建筑物沉降观测,并结合南宁市民生广场沉降观测实例,进行沉降预测结果的分析和检验,充分证实了在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中应用灰色预测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对新陈代谢GM(1,1)模型所采用的灰色预测方法进行了改进,运用新的代数递推方程替代了原始的灰色微分方程,并利用某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数据进行了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新陈代谢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由于非等间隔GM(1,1)灰色模型对于处理数据量小且表达信息不确定的数据具有优越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勘探、机床故障诊断、电力负荷预测、大坝安全监测等领域。基于非等间隔GM(1,1)灰色模型理论,利用某小区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实测数据,建立了适合该小区建筑物沉降预测的灰色模型。通过对比理论预测值和实测值,并进行模型对应的精度评定分析,结果表明,此模型适用于该建筑物沉降预测分析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灰色系统理论及该理论在高层建筑沉降变形监测分析中的应用思路,详细叙述了灰色模型的建模过程[1].实例中,通过某高层建筑物4个监测点的6期观测数据,完成了模型参数的推导,建立了空间多点灰色预测模型.利用所建立的灰色模型对建筑物形变进行预测模拟,经模拟沉降值和实测数据的对比得出,该模型严密、可靠性好、精度高,该方法可用于建筑物变形的预测模拟.  相似文献   

8.
针对软基处理后的地基沉降情况进行分析,利用灰色Verhulst-BP模型对沉降数据进行分析预测。灰色Verhulst-BP模型是利用灰色Verhulst模型的残差值来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进而提高模型的模拟预测精度。在Matlab9.0平台上,通过Matlab语言编程实现实例检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灰色Verhulst-BP模型相对于灰色Verhulst模型更适合于S型序列的数据分析预测。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能够较好地反映沉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曲线拟合与GM(1,1)模型沉降预测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有良  唐跃刚 《测绘科学》2008,33(3):98-100
在重大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是监测建筑物是否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将曲线拟合与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建物沉降变形的数据分析,结合沉降观测实例,进行沉降预测结果的分析和检验,在一定程度证实了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中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并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选择合理预测模型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针对建筑物变形监测中的沉降预测问题,本文结合灰色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优点,提出了GM-ARMA-BP组合模型进行沉降预测的方法,有效克服了单一模型稳定性差的缺点,并以某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数据为样本,通过对这几种模型的沉降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GMARMA-BP组合模型预测效果最好,精度较单一模型提高50%以上,并且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建立灰色动态GM模型。作出沉降预测。  相似文献   

12.
在建筑物施工及运营期间,掌握建筑物变形规律并及时预测其变形趋势在保障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单一的灰色GM(1,1)模型预测精度不高,本文提出了一种预测模型——灰色自回归组合模型,该模型结合了灰色GM(1,1)模型和自回归模型的优点。为验证该模型预测精度优于灰色GM(1,1)模型,本文通过某工程实例中的2个变形观测点的观测数据进行建模,结果表明,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单一灰色GM(1,1)模型。  相似文献   

13.
在建筑物施工及运营期间,掌握建筑物变形规律并及时预测其变形趋势在保障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单一的灰色GM(1,1)模型预测精度不高,本文提出了一种预测模型——灰色自回归组合模型,该模型结合了灰色GM(1,1)模型和自回归模型的优点。为验证该模型预测精度优于灰色GM(1,1)模型,本文通过某工程实例中的2个变形观测点的观测数据进行建模,结果表明,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单一灰色GM(1,1)模型。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时间序列自回归(AR)模型在高层建筑物沉降预测中出现的对于历史资料分析和利用不充分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傅里叶时频分析的沉降预测模型。以桂林市某在建的高层建筑物的沉降变形为例,在分别从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充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得到了均方误差为0.107 9 mm的预测精度,很好地克服了AR模型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曹强  杨虎  陈民坤 《北京测绘》2018,32(5):550-552
介绍了灰色系统的基本原理、建模过程、模型精度等级评定方法,针对高层建筑沉降的特点,运用灰色系统的基本原理,在EXCEL表格中输入相关计算公式,对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建立高层建筑的GM(1,1)模型,并进行沉降预测与精度分析,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计算过程简单直观,数据处理自动准确,可以轻松实现灰色预测,效率提升且预测结果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灰色系统模型在变形预测中存在预测结果不理想的问题,给出马尔可夫残差修正模型,首先应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的沉降变形进行预测,然后用马尔可夫过程对预测结果修正,提高预测精度。应用表明:马尔可夫残差修正模型的预测值与观测数据的拟合结果优于传统灰色系统预测模型以及残差修正模型,其预测精度明显提高,沉降预测值更为可靠,可为工程监测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罐体各点沉降数据,建立了回归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分析了各沉降点变化规律,确定了整个罐体和橡胶垫的变形规律,预测了其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18.
针对建筑物的沉降问题,在现有的数据基础上,建立新陈代谢GM(1,1)模型来预测建筑物的沉降量,并通过实例与传统灰色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GM(1,1)模型能更好地预测建筑物的沉降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变权组合预测模型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以某大楼实测等时距沉降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建筑物沉降数据所呈现的规律性,选取Logistic和Gompertz曲线模型对实测沉降数据进行了拟合;求取曲线模型的参数后,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变权组合预测模型。根据各模型的预测结果及其计算出的模型精度显示,变权组合预测模型的拟合精度比Logistic和Gompertz曲线的拟合精度高,更适合于作为建筑物的沉降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0.
在深入研究和分析灰色系统预测模型的基础上,用Matlab软件编写了灰色系统模型用于沉降监测数据处理的程序。通过对某建筑物沉降项目的数据处理,得出较高的预测精度,证明了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在沉降监测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