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制定一个先进合理的钻探效率定额,对勘探队合理安排钻探计划,考核钻探任务完成情况,全面推行经济责任制,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钻探施工过程中可变因素多,因此钻探效率定额的制定存在较多困难。我队曾按地层、孔径、孔段、钻进工艺等因素制定了一部定额,终因指标庞杂,计算繁琐、考核不便而弃之未用。  相似文献   

2.
致密砂岩天然气藏地质特征——川西深井钻探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伟  王允诚 《矿物岩石》1998,18(3):39-44
四川盆地西部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气基地,属致密砂岩非常规天然气藏,具有独特的天然气地质学特征。依据钻达上三叠统的40余口钻井资料,通过对油气显示、产层特征及测试等综合分析,总结和揭示了川西上三叠统的储、产层特征及其与天然气产出的关系,为老井挖潜和进一步勘探部署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湖泊取心钻探对于揭示地球古气候变化,预测未来气候演变的重要作用;简述了GLAD800型全球湖泊钻探系统主要参数和性能特点,介绍了该钻探系统从2000年夏季开始至今后几年症状国大盐湖和熊湖、南美洲的的喀喀湖和非洲马拉维湖等大陆科学钻探中的应用计划。  相似文献   

4.
孙传佳  黎波 《探矿工程》2018,45(11):37-39
本文主要论述了川西南片区沐川县实施一口温泉井钻探,在钻进至软硬砂泥岩互层的须家河组时,出现时效缓慢、孔内事故频发等问题,采用了螺杆马达复合钻进工艺,提高了钻进效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今后在该地区大口径深孔钻探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川西地区构造运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具有多期次、多阶段的特点,从加里东期到喜山期均有岩浆活动,以印支期最为强烈,分布较为广泛,岩石类型复杂。文章从成矿地质背景、岩体成因类型、花岗岩含铀性、控矿构造、热液活动以及典型铀矿化特征等方面,对川西地区花岗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川西地区具备形成花岗岩型铀矿的基本地质条件,区内应以寻找花岗岩内外接触带型铀矿为找矿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川西地区在雷口坡组顶部钻遇优质储层,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芯、薄片、录井、测井、常量元素和(碳、氧)同位素等资料的分析,对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顶部不整合面特征及其对储层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雷顶储层受不整合面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彭州地区雷顶发育裂缝型灰岩储层,储层发育不受不整合面影响;新场地区雷顶发育孔隙型白云岩储层,不整合面对储层有改善作用;回龙地区雷顶发育石膏溶蚀孔、洞型岩溶储层,不整合面对储层发育起控制作用。岩性和微古地貌是影响川西地区古岩溶作用发育的决定性因素。回龙地区广泛发育的规模性岩溶储层是川西雷口坡组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7.
川西北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特点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川西北地区是微细浸染型金矿集中分布区之一。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主要分布于川西北拗陷区的边部,海相细碎屑岩建造和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建造是微细浸染型金矿的主要赋矿岩系,矿化明显受构造控制。围岩蚀变以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等低温蚀变为主,其矿物、元素组合也显示出低温成矿特征,由于区域热动力条件不同,各矿床之间在物质组成方面也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周岩 《探矿工程》1991,(3):37-38
我队自1984年以来,先后试用了ZF-56型、TK-75A型、Tk-56A型、TK-57S型、SX-54Ⅲ型、XN-75型等液动冲击器.冲击回转钻进总进尺达7495m,比回转钻进时效提高17—98%,台月效率提高13—132%,同时提高了钻探工程质量,取得了满意的经  相似文献   

9.
梁俭  陈永平  刘鹏 《探矿工程》2014,41(11):81-84
近年来,为了使岩心钻探施工的各项管理工作与国际标准化管理接轨,结合岩心钻探工作野外流动性大、作业环境复杂等特点,制定了《钻探安全标准化实施方案》、《钻探安全标准化建设手册》,并在夏日哈木、野马泉、大场等矿区进行推广实施。在规范岩心钻探施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等方面总结了一些安全标准化实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对四川盆地川中与川西地区陆相气藏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和氢同位素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川西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和侏罗系天然气以干气为主,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以湿气为主;天然气中甲烷含量、干燥系数和氮气含量等在川西地区纵向上有规律变化。川中地区上三叠统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轻于川西地区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乙烷碳同位素值除川中八角场大安寨组气藏部分气样表现为油型气外,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气藏和川西地区须家河组、侏罗系气藏均为煤型气。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川西地区须家河组在须三段沉积末期就进入生烃门限,川中地区须家河组直到早侏罗世才开始生烃。川西地区侏罗系次生气藏是须家河组气源在高压下以混合相通过断裂形成的,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气藏主要以游离相汇聚至物性较好的砂体中。  相似文献   

11.
黄平 《探矿工程》2011,38(3):26-28,32
在煤田钻探施工中,经常会出现打薄打丢煤层现象,影响采样化验和对井田的评价。为了准确了解煤层的深度、厚度和采取完整的煤样,保证勘探质量,必须补打斜孔采取煤心,以满足地质设计和煤田勘探钻孔工程煤层质量标准的要求。在川南煤田古叙矿区大村矿段的钻探施工中,采用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工艺,摸索并掌握了下偏心楔补采煤心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2.
川南筠连岩溶发育区块煤层气钻井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南筠连地区煤层气资源丰富,但该区块岩溶发育,地质条件复杂,在煤层气钻井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井漏、井斜、井塌、排渣困难等问题,造成钻井效率低下。针对此种情况,采用了空气潜孔锤和普通钻井液循环相结合的钻井工艺:一开采用空气潜孔锤钻进,至一开完钻后,下入表层套管固井,继续采用空气钻井至最大井深,然后换用常规钻井液钻井至完钻。钻探效果显示,该种工艺的钻进周期比常规的钻井方法缩短了4-10d,钻井效率较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还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和关键技术,特别在微地震监测技术方面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为了保证微地震监测成果的可靠性,在页岩气微地震浅井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包括优选施工设备,优化钻具级配、钻进工艺、水泥浆液参数设计和固井工艺方案,并在四川泸县、三台、内江、珙县等页岩气微地震浅井工程施工项目的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及周缘页岩气水平井钻井面临的挑战与技术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石化近几年在四川盆地及周缘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该地区页岩气水平井钻井速度低、钻井周期长、成本高、成井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该地区页岩气商业化勘探开发进程。系统总结了四川盆地及周缘的涪陵大安寨、涪陵龙马溪、彭水和建南等地区页岩气水平井钻井面临的主要问题:浅部地层出水空气钻井受限、定向段井眼尺寸大机械钻速低、井漏频繁、气体钻井易井斜以及水平段油基钻井液固井质量差。针对上述问题,从浅层水控制措施、泡沫定向钻井技术试验、井漏的预防与处理、空气钻井防斜打直工具研发、页岩气水平井固井对策以及“井工厂”钻井作业模式攻关与应用等6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技术措施,为页岩气钻井技术攻关和现场施工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宣汉县钾盐普查ZK001参数井钻井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四川省宣汉县黄金口钾盐普查ZK001井钻探工程为背景,从井身结构、钻具组合、钻井液工艺、取心技术、井斜控制、深部抽水试验等方面,总结研究了钾盐参数井的钻井施工技术。针对施工过程中超长裸眼段钻进、井漏、长段膏盐层钻进等技术难题,通过优化钻具组合,调整钻井液性能,随钻堵漏等措施,工程得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川东北分水岭构造须家河组地层段机械钻速慢的钻井难题,开展了提速技术研究。首先通过工程地质特征分析,获取了须家河组地层矿物组分含量和岩石力学参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速技术思路和提速手段。从分3井现场应用效果看,气体钻井技术、螺杆钻具+混合钻头以及扭冲工具+混合钻头钻井技术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提速效果,其中气体钻井技术平均机械钻速最高,达到4.78 m/h,与同井采用常规泥浆钻井相比提高4.49倍。  相似文献   

17.
涪陵页岩气田属川东南地区川东高陡褶皱带包鸾-焦石坝背斜带焦石坝构造,主要开发上奥陶系五峰组—下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层,岩性主要为灰岩、泥岩、页岩,钻井施工中易漏、易塌、易喷。井型为三开结构水平井,一开、二开采用水基钻井液体系。通过技术研究,确立了以氯化钾、聚胺页岩抑制剂等为主剂的水基钻井液体系,形成了适合涪陵页岩气田勘探开发的浅层气预防、井壁稳定、降摩减扭、防漏堵漏等系列水基钻井液技术,较好地满足了钻井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中高温地热钻井、深部油气钻井、冻土带钻井及天然气水合物钻井中,钻井泥浆冷却技术是钻井工艺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适当的井内循环泥浆温度是钻井作业安全快速进行的保证,根据泥浆冷却冷源获得方式的不同,将钻井泥浆冷却技术分为高温泥浆冷却技术和低温泥浆冷却技术。分别论述了在中高温地热钻井和深部油气钻井中采用的高温泥浆冷却技术,以及在冻土带和天然气水合物钻井中采用的低温泥浆冷却技术,并针对我国在低温泥浆冷却技术领域的现状,介绍了一种新型钻井泥浆冷却系统。  相似文献   

19.
陈玉富  刘林  孙丹  黎波 《探矿工程》2012,39(Z1):123-125
川西北高原高寒山区若尔盖铀矿地层“漏失、垮塌、超径、孔斜”,是典型的“五毒俱全”、国内少见的钻探复杂地层。我们通过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从工艺技术上改进,采用优质泥浆体系,成功穿越了近300米的炭质板岩层;采用连续造斜器成功实施了深孔定向钻进,为在复杂地层下一基多孔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