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本内容参见《矿物学报(1982年第1期《中国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通告及附件)》、1984年第2期《有关提交新矿物的手续及注意事项)》和American Mineralogist Vol,72,p.1031—1042,1987,Procedures invoving the IMA Commission on New Minerals  相似文献   

2.
1981年6月14——17日,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在杭州举行了新矿物及矿物命名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代表43人,列席3人。会上经过讨论修改通过了《提交新矿物的程序、原则及具体内容》,拟定矿物命名(译名)原则、方案,尽速修订整理,统一以往的矿物名称,使全国地质、岩矿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国矿物学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如成立了全国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矿物学报》与《岩矿测试》杂志创刊并按期出版,修订了矿物种译名和对1980年以后世界发表的新矿物进行统一译名,以及公布了简章和提交新矿物的原则、程序及具体内容等。目前,我国已向国际矿物协会(IMA)新矿物与矿物命名委员会(CNMN)提交并得到承认的新矿物有23个。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无论在国际或我国提交新矿物的频率较之五十、六十年代都大大提高了。我国在1979年成立了新矿物与矿物命名委员会(为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下属专业委员会之一),并于1981年正式加入国际矿物协会(IMA)新矿物与矿物命名委员会。为了方便地质工作者提交新矿物,我会在1980年曾草拟了《提交新矿物的程序、原则、及具体内容》,有的单位下达了这些内容。但在工作中发现许多同志还不很了解,因此综合国际和我国以前的一些规定,提出以下注意事项,以便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5.
关于"首次在中国发现的矿物"的一封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敢富 《矿物学报》2006,26(1):119-120
《矿物学报》编辑:您好!拜读了贵刊2005年第3期发表的“首次在中国发现的矿物”一文。作为从事新矿物研究的我们,很有感触。我认为,Mandarino等的论述至少传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信息。其一,“寻找新矿物的研究”是矿物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其二,世界上有国际组织和人士  相似文献   

6.
1981年,在地质论评第27卷第5期刊登一篇题为“羟硅铍钇铈矿——一个富含铈、铍的硅酸盐新矿物”一文。当时,这篇文章的英文稿寄国际新矿物和矿物命名委员会审查。该新矿物于1982年一月经国际新矿物和矿物命名委会审查通过。现作者根据该会的意见和建议,将其羟硅铿钇铈矿(Yttroce-berysite)的矿物名称改为按产地命名,叫兴安石(Hingganite)。此外,对该新矿物的比重,光性方位,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曲线,矿物的晶面符号、化学式和X光分析参数等资料又作了重新校正和微小的改动。现将修改和补充的新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资料是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提供的,以资矿物学家在新矿物研究工作中参考和对比。CNMMN鼓励其成员将本文提交其所在国家的有关刊物发表。中译文由中国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供稿。文中所列的已经批准的新矿物的名称及其详细资料,将由每个新...  相似文献   

8.
洪文兴 《矿物学报》1990,10(3):285-288
迄今为止,地球上已知的矿物约为33100种,但是矿物名词却达到25000个以上,可能比这个数字还要高。因此造成矿物名称使用比较混乱的现象。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对新矿物的确定和命名缺乏足够的重视。近几年来,国内外矿物学界多次发出有关的通告、规定或程序。我国自1981年第一次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CNMMN,PRC)会议以来,矿物学报先后刊登了“提交新矿物的程序、原则及具体内容”和“有关提交新矿物的手续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地质通报》2003,22(9)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沉积学报》编辑部组织发起的“中国沉积学发展方向研讨会暨《沉积学报》创刊20周年学术报告会”定于2003年9月下旬在北京召开。一、会议主要议题:1.研讨中国沉积学前沿研究领域及2020年发展规划。2.展示沉积学的新进展和新成果。研讨中国沉积学的学科现状与对策。3.总结《沉积学报》及中国沉积学20年的发展历程、成就与经验,评选《沉积学报》1983—2002年重要论…  相似文献   

10.
国际矿物协会的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近年来除审核批准新矿物外,在统一矿物名称及废弃依据不足的矿物种方面也进行大量的工作。共主要结果刊登在英国“矿物学杂志”上(Miner.Mag,1980,V.43,1053—1055)。现汇集英、美、苏及我国资料综合发表如下,以供我国矿物工作者及地质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矿物种名称的整理和修订是矿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地质学的重要基础性研究之一,也反映了当前矿物学的研究水平.1984年我国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编制了《英汉矿物种名称》,但由于国内外对矿物学深入的研究以及千余种的新矿物的发现,迫切需要对英汉文矿物种名称进行不断补充和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在系统梳理和归纳2017年度全球发现并经国际矿物学协会(IMA)新矿物与矿物分类命名专业委员会(CNMNC)批准成立的108个新矿物种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这些新矿物的重要矿物学特征(矿物名称、晶体化学式、晶系和空间群、晶胞参数、主要粉晶数据、物理性质、光学性质、产地与产状及与其他矿物种的关系等),按照中国新矿物及矿物命名专业委员会颁布的《矿物种汉名审订条例》,对108个新矿物种的中文名称进行了审订。通过报道全球逐年发现的新矿物资料,全面介绍世界新矿物研究的新进展,为我国新矿物的发现和研究提供借鉴,并推动矿物种中文译名规范化与标准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1971年,我们在进行河北某地前寒武纪超变质岩——榴长斜长石岩中铂矿研究工作时,发现了一种铂族矿物,其成份为PtTe_2,按产地命名为承铂矿(Chengbolite),并于1973年第一期《地质学报》上发表(矿物存于地质博物馆)。其后,在《Amer·Miner·》及《Min·Abs·》 中均见到对该矿物的评论。 1981年国际新矿物命名委员会正式予以否定。其理由是承铂矿即蒙契矿(Moncheite),即铋碲钯铂矿(Pt·Pd)(Te·Bi)。最近我们对承铂矿又重新进行了测定研究,草成此文,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012年度全球发现并经国际矿物学协会(IMA)新矿物与矿物分类命名专业委员会(CNMNC)批准的90个新矿物种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从矿物名称、晶体化学式、晶系和空间群、晶胞参数、主要粉晶衍射数据、物理性质、光学性质、产地与产状、与其他矿物种的关系、矿物名称来源、化学反应和光谱学特征等方面归纳总结了这些新矿物的重要矿物学特征,并按照中国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颁布的《矿物种汉名审订条例》,对90个新矿物种的中文名称进行了审订。通过分批次公布国际新矿物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并逐步完善和规范矿物种中文译名体系,可以为我国新矿物的发现和研究提供有科学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并不断推进矿物种中文译名的规范化与标准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在系统梳理2011年度全球发现并经国际矿物学协会(IMA)新矿物与矿物分类命名专业委员会(CNMNC)批准的122个新矿物种资料的基础上,从矿物名称、晶体化学式、晶系和空间群、晶胞参数、主要粉晶数据、物理性质、光学性质、产地与产状、与其他矿物种的关系、矿物名称来源、化学反应和光谱学特征等方面归纳总结了这些新矿物的重要矿物学特征。并按照中国新矿物及矿物命名专业委员会颁布的《矿物种汉名审订条例》,对122个新矿物种的中文名称进行了审订。通过适时公布国际新矿物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并逐步完善和规范矿物种中文译名体系,为我国新矿物的发现和研究提供有科学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不断推动矿物种中文译名规范化与标准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在系统梳理2018年度全球发现并经国际矿物学协会(IMA)新矿物与矿物分类命名专业委员会(CNMNC)批准的128个新矿物种资料的基础上,从矿物名称、晶体化学式、晶系和空间群、晶胞参数、主要粉晶数据、物理性质、光学性质、产地与产状、与其他矿物种的关系、矿物名称来源、化学反应和光谱学特征等方面归纳总结了这些新矿物的重要矿物学特征。并按照中国新矿物及矿物命名专业委员会颁布的《矿物种汉名审订条例》,对128个新矿物种的中文名称进行了审订。通过适时公布国际新矿物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并逐步完善和规范矿物种中文译名体系,为我国新矿物的发现和研究提供有科学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并不断推动矿物种中文译名规范化与标准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致歉函     
正本人在《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7年第3期上发表的《一种基于Kozeny-Carmen方程改进的渗透率预测新方法》一文中,公式(9)引用自Hasan A.Nooruddin和M.Enamul Hossain于2012年发表在《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的文章《Modified Kozeny Carmen Correlation for  相似文献   

18.
淮河中、下游第四纪地层的标准剖面及其地层名称,是1955年杨钟健、周明镇两教授在《古生物学报》发表了“安徽省泗洪县及五河县东部第四纪地层及化石产地”一文之后确立的。 1952—1954年,当时的水利部治淮委员会,在安徽及江苏北部淮河流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如下草湾切岭、峰山切岭及泊岗引河等水利工程。在这些工程的开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资料是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提供的,以资矿物学家在新矿物研究工作中参考和对比。CNMMN鼓励其成员将本文提交其所在国家的有关刊物发表。文中所列的已经批准的新矿物的名称及其详细资料,将由每个新矿物的作者本人公开发表,CNMMN不予公布。每个矿物以如下格式描述(见表1):IMA的编号、化学式、与其它矿物的关系、结构分析状况、晶系、空间群、晶胞参数、X射线粉末衍射谱的最强线、物理性质(颜色、光泽、透明度)、光学性质。对于其它资料,CNMMN不予披露。表1 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及矿物命…  相似文献   

20.
新矿物锡铁山石,(Xitieshanite),曾发表于1982年第4期《矿物学报》上。原化学分子式为Fe~(3+)(SO_4)(OH)·7H_2O,后经结构分析证明,应该将锡铁山石的化学分子式修正为Fe~(3+)(SO_4)Cl·6H_2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