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吴文富 《气象》1980,6(11):19-21
日转微气压自记记录曲线能灵敏地反映大气压力的微小变化。当天气晴好无雨时,微气压记录曲线一般较平稳,气压曲线日变化很正常(即每天有两高两低)。而当雷雨、暴雨等降水来临前和出现时,纪录曲线会发生很明显的甚至是剧烈的颤动。这种现象早已引起我们的注意。近几年来,我们开始利用曲线的颤动变化规律作短期降水预报,收到一定的效果。同时,还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现提出来与同志们探讨。 一、用曲线颤动来作降水预报 日常微气压曲线变化根据它的颤动情况,我们将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们的经验,降水概率在0.30以下或0.70以上时,MOS预报是相当可信的,预报失误个例的降水概率绝大部分在0.30~0.70之间,我们称此为“模糊区间”,它是我们进行订正的目标。绍兴地方MOS包含有3片、4时段共12个片段的降水概率,加上天气分型、  相似文献   

3.
张尚朴 《气象》1989,15(12):53-53
1.本站14时压、温、湿曲线上,三条曲线都上升,我们编为“ ”型,则24—72小时内,本站有一次降水或大风天气过程,准确率在80%以上。当压、温、湿曲线编为“- ”型或“ -”型时,也可预报24—72小时内有上述天气过程,但  相似文献   

4.
叶榕生 《气象》1979,5(12):24-25
有许多天气预报因子,由于现阶段水平和条件限制,还很难说清楚它的物理意义,尤其是长期预报中的因子,更为困难。所以,只能以多年应用效果良好,作为衡量的标准。但是,我们也还要努力探讨它的物理意义,这对于提高预报水平是极有好处的。下面我们通过对“e-T”进行物理分析,来说明探讨预报因子物理意义的重要性。 要应用“e-T”这个物理量,必须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工作: 1.了解e-T>0的物理成因: e-T>0是降水前或降水继续的前兆,e-T越大,可靠性越大,这是一般性的经验。但也有许多情  相似文献   

5.
利用降水短期预报和实况资料,分析预报某一量级降水条件下实况降水量级的概率分布。从防洪安全角度出发,重点分析某一量级降水预报条件下漏报各量级降水的可能性。并采用适线法,求解与经验点据拟合最优的水文频率曲线统计参数,估算各量级降水预报条件下实况降水的概率分布。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量级降水预报的可信度不同,各量级降水预报均表现出漏报率小、空报率大的特征;结合水文频率曲线,讨论了在汛限水位动态控制中如何应用各量级降水预报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降水概率预报 1.降水概率预报:是预报在一个地点降雨、雪概率的。例如,东京地区的降雨概率为30%的这种预报,是指市内所有地点都分别有30%降雨的可能性。不是指市内某一地点降水的可能性为30%。 2.降雨的可能性为30%:是指发布过100次降水概率为30%的这种预报,实际其中大约30次有降雨。 3.发布的概率:概率以10%为单位发布,不记53%或77%等的个位数,四舍五入。例如:54%和77%分别发50%和80%概率。 4.预报的对象:作为降水概率预报的对象是指从下午3点到下午9点之间,1毫米以上的降水。对这6小时内是“连续”降水,还是“有时”降水  相似文献   

7.
三种数值预报产品在清江流域面雨量预报中的应用检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2003年主汛期(6—8月)清江流域逐日面雨量为预报对象,采用自行开发的“数值预报产品分流域面雨量客观预报应用系统”的运行结果,对T213、MAPS、MM5等几种数值降水预报产品进行了一般性预报、定量误差值及重要降水过程预报的检验。通过这一检验分析,旨在加深对几种数值降水预报产品在清江面雨量应用中的认识,也为日常降水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期形势预报的发展方向是数值预报,这一观点已为越来越多的预报人员所接受,同时在近几年的预报业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效益.我台自1983年下半年开始引用以来,也认为它确实是较好的中期天气预报工具.经有关方面检验,认为“ECMWF”图96~h、120~h预报对大的形势和趋势预报较有把握.根据这样的检验结果,1985来以来,我们通过对120~h数值预报图的使用,认为它不仅能够较准确的预报天气过程,而且还能定性的预报中强以上降水和延长预报时效,成为中期天气预报中较好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传统的检验方法和基于对象诊断评估方法(MODE), 对首次以台风级别影响辽宁的“巴威”台风(2008)的台风暴雨过程不同性质降水的多模式(ECMWF、CMA_MESO 10KM、CMA_MESO 3km和睿图东北模式)预报结果进行了检验评估。结果表明: 受“巴威”远距离和本体影响, 辽宁省先后出现对流型降水和稳定型降水, 传统检验和MODE检验结果均表明, 多模式的对流型降水预报效果要优于稳定型降水, 这很可能是多模式对于台风北上减弱产生稳定型降水的影响系统的预报强度偏差大导致, 在今后预报中务必注意台风强度预报偏差对本体稳定型为主的降水的影响。传统检验结果中, CMA_MESO 3km和ECMWF模式的评分较高, 并且对于对流型降水雨带的形状、范围和质心距离、交集面积预报效果最好, ECMWF模式对稳定型降水也有着较高的目标相似度评分。尽管睿图东北模式由于对10.0 mm以上量级降水较高的空报和漏报率, 而导致TS评分偏低; 但在MODE检验结果中, 东北模式预报的强降水雨带的中心位置、降水强度和范围均接近实况, 目标相似度更高, 尤其在对流型降水阶段目标相似度达到了1.00, 模式对于对流型降水预报有着较好的可参考性。  相似文献   

10.
来稿述评     
《陕西气象》是以气象业务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刊物。多年来,它在广大作者的支持下,努力实践着自己的办刊宗旨。在作者提供的稿件中,确有许多质量水平及实用性堪称上好的稿件,特别是新技术方法的介绍、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刊登之后,对广大气象工作者很有帮助。如“盛夏大降水过程预报方法”、“盛夏大降水落区预报方法”、“咸阳市降水分片预报可行性初探”等,很有指导作用。“pc-1500计算机使用不当产生故  相似文献   

11.
《气象》1985,11(3):44-44
日本气象厅现在每天发布2—3次降水概率预报,效果较好,受到用户的欢迎。今后的发展动向是: 1.增加预报发布次数:现在降水概率预报每天发布2—3次,计划今后每6小时发布一次。 2.增加预报时段:现在降水概率预报仅预报当天9—15时、15—21时及第二天9—21时的降水概率。拟再增加其他时段的概率预报。 3.增加不同类型降水概率的预报:现在的降水概率是指6小时或12小时时段内1毫米以上降水的概率。但是,很多用户需要10毫米、20毫米以上等不同降水等级的概率。现行的降水概率是“地点概率”,但像大雨这类现象,“地点概率”难以应用,不如使用“地区概率”更合适。  相似文献   

12.
郑晓波  郑奕 《贵州气象》2004,28(1):42-44
用2002年12月~2003年10月“天气在线”(www.t70nline.com)网站对我省定点的温度、降水预报和同期省级单位预报的准确率进行了评估。提出了各地在参考使用“天气在线”做定点预报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引言数值预报产品是我们制作天气预报的重要参考工具之一,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日本数值预报产品尤其是要素预报对我省有较好的指导意义,通过我们对其6-8月降水能力的检验分析看到,降水有无预报的Ts值是比较高的,降水量级预报的Ts值较低,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结果呢?经分析我们感到一是模式本身的预报能力造成的,二是对不同的天气系统其预报能力不同所至,基于此种考虑,我们对6-8月明显降水天气过程按系统分类对其进行检验,使之在预报中根据它对不同天气系统产生明显降水天气的预报能力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合理订正,以提高降…  相似文献   

14.
九月份正是青岛地区“三秋”大忙季节,九月份雨水的多寡,直接影响秋收、秋种、秋耕。青岛地区自1898年有资料以来,在86年的资料中,九月份降水情况少至无量,如1957年,多至405.8毫米,如1970年,是月际降水变化幅度最大的月份之一。九月降水虽然变化复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采用“平稳时间序列”预报方法对青岛地区降水进行预报,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三峡区间面雨量的客观相似预报方法及其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将T213形势场预报产品和它的降水预报产品相结合,在“八五”攻关课题成果“湖北省暴雨雨型预报”的基础上,所建立的三峡区间面雨量的客观相似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模斯预报方法在我省广大台站已经推广应用几年,现在应该是通过使用,不断总结经验和继续提高预报能力的时候了。这除了要依靠数值预报的改进外,对台站来说,主要是进一步提炼预报因子的问题。本工作旨在提高我省台站在制作降水预报时,大家喜欢使用的降水气候概率因子和改善湿度因子的使用效果。以最简单的办法作出降水概率的趋势预报,代替原来的新因子。它不是一  相似文献   

17.
雅安市降水“精细化”预报的动力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青藏高原东麓.兼有“迎风坡”和“喇叭口”的地形特点,降水特多.有“天漏”之称.因此,降水预报在当地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需求.降水预报朝“精细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本文基于“雅安天漏”研究等方面的结果,给出了考虑了系统性降水、热力降水和地形雨的降雨量计算公式。并利用该公式做了“精细化”降水预报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尺度环流特征、物理量场、卫星云图演变情况及T 213数值预报产品对2004年广西入汛以来第一场全区性较强降水空报个例进行综合分析,得出:(1)各层次主要影响系统上、下一致快速东移,湿层浅薄,是这次过程没能产生明显锋面降水的主要原因,而广西锋前因缺乏中小尺度触发机制而出现的明显下沉运动,也使得锋前降水化为泡影,并最终导致了本过程预报的完全失败。(2)在预报中,除注重各层次影响系统上下配置外,还应非常注意分析影响系统的移速,当发现500hPa中高纬呈西高东低形势,低槽西部脊较东部脊明显,副高位置偏南,脊线为东西走向,850hPa锋后高压过强等可能会导致系统一致加速的因素存在,或数值预报产品也做出类似结论时,预报较强降水应慎之又慎。(3)除注意系统移速外,综合应用预报指标和数值预报产品对天气过程的水汽条件、上升运动、不稳定能量条件进行分析和判别对于降水预报也同样重要。因此要不断地总结和积累预报指标,而这却是近年数值预报产品丰富起来后我们常常忽略的问题。(4)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于形势和各物理量场的预报能力已非常强,应进一步加强业务应用,但在实际使用中,我们还应注意总结其对各类天气系统和各物理量场的预报能力,不断积累数值预报产品应用经验,并结合天气学理论和预报实践经验进行有效订正,以更好地提高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降水过程的普遍规律性,我们分析了国内各地大量的降水自记曲线资料.从中发现降水强度与其持续时间之间存在着很好的负指数关系.这在暴雨预告中显然是很有实用价值的. 一、事实与经验图1是南昌市一次总量为64.3mm的降水过程的自记曲线.从外形上看,它是很复杂的,似乎难以找出什么规律.但是,如果我们  相似文献   

20.
“频率匹配法”在集合降水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俊  杜钧  陈超君 《气象》2015,41(6):674-684
基于“频率匹配法”的思路,采用两种方法进行了集合降水预报的订正研究,一种方法是利用集合成员降水频率订正简单集合平均平滑效应的“概率匹配平均”法,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实况降水频率订正集合成员降水预报系统偏差的“预报偏差订正”法,通过个例和批量试验,结果表明:(1)概率匹配平均法可以矫正简单集合平均的平滑作用所造成的小量级降水分布范围增大而强降水被削弱的负作用,这种改进对强降水区更显著,并且集合系统离散度越大这种改进也越大;但该方法对预报区域内总降水量的预报没有改进作用,不能改善预报的系统性偏差.(2)虽然预报偏差订正法对降水落区预报的改进有限,但可以订正模式降水预报的系统性误差,改进雨量预报以及集合预报系统的离散度特征和概率预报技巧;直接对集合平均预报进行偏差订正的效果优于单个成员偏差订正后的简单算术平均.(3)在对每个集合成员的降水预报进行偏差订正后,概率匹配平均仍可改善其简单平均的效果,因此在实际业务中,应该综合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以获得在消除系统性偏差的同时各量级降水分布又合理的集合平均降水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