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乡镇旅游开发中的政府角色分析——以泾县汀溪乡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旅游业对于乡镇经济的促进作用使得中国众多乡镇致力于开发旅游业,在此过程中乡镇政府的地位和角色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乡镇旅游发展过程的研究,发现了其在思想认识、规划、基础设施、资金、人才、产品、市场营销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诸多共性问题。并以泾县汀溪乡为例,探讨了其旅游开发中的个性问题,其中包括经济基础薄弱、旅游业起步晚、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专门管理机构等不足。由此提出了汀溪乡政府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承担的角色有:氛围营造者、市场开拓者、行业管理者、招商引资者和利益协调者。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活立木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河南省活立木交易市场不仅能够促进全省林业发展,实现林木资源的规范流转,提高林农的经济收益,而且还可以提高森林覆被率、改善生态环境,并对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以河南省活立木交易市场为例,系统地阐述了活立木交易的有关概念、活立木交易市场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最后对河南省活立木交易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新疆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投资趋向与重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分析国内外小城镇投资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对新疆146个小城镇投资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及典型调查研究,分析了新疆大部分小城镇的投资效益,指出了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5年新疆小城镇经济发展投资的总体思路:以国家和自治区财政资金为引导资金,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小城镇各自的实际,吸引民间投资、银行贷款、国外投资等各种社会资金来促进小城镇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疆干旱区绿洲环境条件下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小城镇经济发展投资模式。并首次提出农、林、水、牧业投资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农业资金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城镇建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本文在肯定怀远县城镇化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提出目前怀远县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城镇的规划和布局不合理、建设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发展滞后、高素质人才匮乏等。通过建立城镇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怀远县的城镇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认为怀远县小城镇发展目前处于由初级城镇化的前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为促进怀远县小城镇的发展,作者选择了12个指标对怀远县各个乡镇的辐射力、潜力进行分析,并选取了8个中心镇进行重点建设。最后,作者就如何加快怀远县小城镇建设提出若干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旅游地主题化RMIP模式的浦市古镇旅游开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MP(昂谱)分析理论是吴必虎先生提出的关于旅游产品开发的系统理论。该理论是以旅游产品为中心,进行R性分析(resourse analysis)和M性分析(market analysis),并以此为基础进行P性分析(product analy-sis),最终提出旅游产品为中心的规划框架。随着历史文化名村镇的普遍开发,古镇雷同现象日益严重,如何突出古村镇的个性地域特征,形成主题化特色古村镇,成为限制古村镇旅游发展的瓶颈。主题化RMIP策划模式是RMP(昂谱)分析理论的延续和发展。在旅游产品或旅游项目的开发研究中,主题是定位的关键,资源是产品开发的基础,市场是产品开发的导向,形象是产品开发的灵魂。运用主题化RMIP分析理论的核心理念,能够对浦市古镇开发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京九铁路沿线集镇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宋金平 《地理研究》1997,16(4):80-86
集镇发展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总结出京九铁路沿线集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出具有示范意义的几种类型及其功能,并阐述了京九铁路的建设与开通对沿线集镇的带动作用。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沿线集镇发展的战略构想及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江苏省109个抽样乡镇为例,构建镇域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7年镇域综合发展水平,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案例乡镇的综合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从人口规模看,镇域综合发展水平随着镇域人口规模的增长而显著增加;从地理区域看,镇域综合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苏南、苏中、苏北;从行政类型看,镇域综合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全国重点镇、一般镇、乡。镇域增长潜力发挥不足是镇域发展水平的短板,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对镇域发展水平差异的贡献较大。(2)政府财政支出、工业化水平对镇域发展差异有显著影响,而农业现代化、本地市场因素、不同行政类别和高新技术产业尚未成为驱动案例区镇域发展的显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周宇 《地理研究》1995,14(2):73-82
本文从持续农业体系基础、特点、功能、结构出发,论述了国际市场同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关系,国际贸易在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功能,以及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提出可供选择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城市发展方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雯 《地理研究》1996,15(3):16-22
在执行重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和城乡分割体制的计划经济背景下,我国制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建设方针。但是分析表明,这一方针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形势的需要,也不符合我国人多地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的国情,必须调整现有的城市发展方针,选择适宜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因此,本文就适度发展大中城市,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加速乡村城市化,积极合理发展小城镇;以及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指定城市化途径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林初界  马润潮 《地理学报》1990,45(4):412-420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两种类型城镇的功能特征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了广东省小城镇的功能结构,揭示了县城和非县城建制镇在企业所有制构成、就业结构、文教卫生设施、基础设施和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小城填发展中的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程久苗  严登华  俞华 《地理科学》2003,23(1):122-128
安徽省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偏小;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用地增长过快,且其发展是以牺牲耕地为代价;用地结构不尽合理且浪费严重,土地利用效率低;同时小城镇的生产生活环境较差。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小城镇发展动力匮乏;(2)小城镇建设缺乏统一、科学、全面规划;(3)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4)传统的二元制户籍制度和进镇代价大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5)固有的土地政策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小城镇土地市场难以培育;(6)耕地占补注重"量"忽视"质";(7)小城镇建设中违法用地突出;(8)小城镇土地管理薄弱。要实现安徽省小城镇土地持续利用,必需完善小城镇体系规划,进行科学定位、梯度发展小城镇;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提高小城镇土地利用率;积极开展相关制度改革和政策创新;建立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培育小城镇土地市场;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小城镇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鹏军  刘迪 《地理科学进展》2018,37(9):1245-1256
小城镇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城乡规划学和城市地理学的重要理论研究议题,也是科学制定促进小城镇发展政策、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关键。学术界普遍认为基础设施缺乏是制约中国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支撑这一论断的一手调查研究仍属空白。本文采用全国121个镇的调查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小城镇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小城镇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度整体水平及其地域性差异和规模类型差异性,以及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状态。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小城镇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作用,但社会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较强,而基础设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相对较弱;②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存在地域差异,东北地区的小城镇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比其他地区更加紧密;在远离大城市的小城镇,两者之间相互关联度要比距离大城市较近的镇更强;③不同人口规模和功能类型的镇二者相互作用强度也有所不同,人口规模较小和较大的镇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联系比人口规模中等的镇更加紧密;商贸主导型镇二者相互关联强度较高,而工业主导型镇较弱;④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表现为中低发展水平的协调,即低发展水平的基础设施和低发展水平的社会经济状况并存;但高发展水平协调发展较少,且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到特大城市距离适中的镇;距离特大城市较近或者较远都会导致两者之间形成一种低发展水平的协调;⑤在导致低发展水平协调的机制中,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所产生的作用要强于社会经济发展不足所产生的作用,这在东部地区小城镇和大城市近郊小城镇表现得较为明显。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指导小城镇规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藏小城镇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何晓蓉  李辉霞 《山地学报》2003,21(Z1):102-107
本文以西部开发聚焦在城镇为前提,通过对西藏自治区人口、交通和经济等基础条件的分析,根据城镇发展的规模、地域差异及发展阶段等现状,提出西藏小城镇的发展适宜选择跳跃式的模式,并阐述了以四个城镇发展中心为主体的具体布局构想。  相似文献   

14.
当前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从战略高度统筹全省各城镇的发展定位,是实现城镇和谐发展的关键环节。随着全国城镇化加速前进时期的到来,各种城市问题也相继出现,这就对城镇体系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分析云南省城镇体系发展的现状,结合当前的城镇发展形势,提出进一步完善规划以促进全省城镇体系的快速、和谐发展的建议:重视乡村发展,加强城乡统筹;进一步加强中小城市的发展,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利用区位优势,加强对外贸易与合作;统筹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谐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苏州水乡古镇旅游形象定位研究——以部分水乡古镇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镇旅游是当今旅游市场的新宠,苏州市水乡古镇众多,特色各异,为其水乡古镇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然而,基于水乡古镇旅游产品的趋同性,使得苏州水乡古镇在旅游业发展中竞争十分激烈,旅游形象战略成为各水乡古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文章从苏州各水乡古镇的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出发,对部分水乡古镇旅游形象定位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苏州水乡古镇旅游形象定位的原则,提出旅游形象定位的建议,以期促进其旅游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着重强调了以文化、制度为核心的社会积累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软约束作用。然后,针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出西部区域社会积累结构的核心-制度准备与制度创新成本已成为西部大开发能否顺利达到预期的重要前提,同时指出与WTO规则对接、加强对外贸易应是西部大开发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约束下的张掖绿洲城镇发展模式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水资源是绿洲城镇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约束因子,它影响到绿洲城镇的产业结构、空间格局、规模等级及生态环境。张掖绿洲城镇水资源紧缺,利用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选择合理的绿洲城镇发展模式,可使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绿洲城镇的快速发展达到良性循环。本文以提高水资源经济效益和绿洲城镇健康发展为模式选择的约束条件,提出了节水防污型城镇模式、商贸枢纽型城镇模式、特色农业型城镇模式及生态型城镇模式。  相似文献   

18.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区域透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绝大部分研究仅仅局限于就小城镇论小城镇,笔者认为区域才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小城镇赖以生存的环境,小城镇是区域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小城镇和它所在的区域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只有当二者为互动关系时,才能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笔者从理论与实证研究角度,阐述影响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环境、区域经济、区域社会、区域与小城镇的整体性等因素,认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庞大的系统,推动其发展的包括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并构建区域与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火箭”模型。  相似文献   

19.
项清  阚瑷珂  黄弘  于欢  何杰 《世界地理研究》2021,30(6):1320-1329
茶马古道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贸易线路和移民通道,长期进行的贸易活动和人口迁移促进了沿线地区商贸型古村镇的形成和演化。以茶马古道四川段为例,基于最邻近指数、Ripley's K函数、核密度分析、重心分析等空间分析和计量地理方法,探讨古道交通变迁对商贸型古村镇分布演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四川茶马古道的交通变迁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明清以前主要分布在岷江上游地区,沟通川西盆地和黄河上游的河谷草原,明清以后主要分布在川西藏区,连接着川西和藏东南。②四川茶马古道交通变迁影响了沿线商贸型古村镇的分布格局、演化重心和演化方向。从先秦两汉至隋唐五代时期,商贸型古村镇呈现出从雅安一带往都江堰,沿岷江北上向茂县、马尔康方向演化,直至宋元明清时期,转向川西地区集聚。演化重心呈现出从雅安往北、再回到雅安一带并往西迁移,Ripley's K函数定量描述了商贸型古村镇这一外向扩散和内向集聚的过程。③古道的空间路径、地域环境、贸易政策、古村镇居民等因素分别对商贸型古村镇的演化产生主导、驱动、调节和反馈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基于A-T-R的旅游小城镇分类、评价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慧  刘家明  朱鹤  李玏  王磊 《地理科学》2015,35(5):529-536
在科学界定旅游小城镇基础上,梳理旅游小城镇的分类标准,确立一类基于核心吸引物(A)—小镇(T)—乡村环境(R)的新分类方法,将旅游小城镇分为AT一体、AT分离、A+T+R联动与ATR创意再造4种类型。结合旅游小城镇发展中的实际状态,依据A、T、R三类初始条件不同组合情况提炼出六大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模式,为旅游小城镇深层次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进一步推动旅游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