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岩浆硫化物矿床的主要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中立 《甘肃地质》1996,5(1):45-49,64
母岩浆侵入现存空间之前,在深部就已发生了熔离作用和部分结晶作用,致使母岩浆分离为不含矿岩浆、含矿岩浆、富矿岩浆和矿浆,然后对现存空间一次或多次贯入成矿。这种成矿作用是小岩体成大矿的必备条件,这种深部熔离—贯入矿床,是中国最主要的岩浆硫化物矿床类型,也是世界主要的岩浆硫化物矿床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2.
岩浆储库是地壳内岩浆储存和演化的主要场所,是地球内外部圈层能量和物质交换的桥梁。对岩浆储库的研究贯穿在整个岩浆岩的研究历史中,并逐渐形成了多种理论假说。本文介绍了岩浆、晶粥等基本概念,总结了地球物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数值模拟三种常用的研究手段及其适用范围,重点探讨了大岩浆房模型、晶粥模型和多层岩浆系统模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进展,系统比较了不同模型的异同点。这些假说模型并非是非此即彼的,可能反映了岩浆储库在不同演化阶段的状态。最后,本文探讨了岩浆储库模型对岩浆过程、火山喷发和地壳生长等科学问题带来的新的认识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岩浆物理性质和流体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评述了岩浆物理性质和流体动力学应用于火成岩岩石学研究的新进展,并强调了其地质成果。岩浆的密度和粘度是岩浆两个最重要的物理性质,岩浆密度和粘度的变化对岩浆流体动力学习性以及产生火成岩的多样性起了重要作用。岩浆房中的双扩散对流、岩浆房的再充填以及边界作用等是岩浆流体动力学的重要机制,对它们的研究,使人们对火成岩的成因和演化以及地球动力学产生了新的认识。本文还概述了流体动力学机制的主要地质结果,如:地幔对流、成矿作用、带状岩浆房、层状侵入体以及火山岩中的流体动力学等。但直到目前,岩浆流体动力学机制及其应用仍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热力学基本原理出发,详细探讨了岩浆中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在岩浆上升过程中伴随着岩浆内压的降低其内能和温度的变化情况,指出当岩浆中存在独立气相(气泡)时,气体的热膨胀是促使岩浆升温新因素。文中还讨论了氧化反应放热、热散发和相变热在岩浆上升过程中对岩浆温度的影响,指出岩浆在地壳较深部位上升时,影响岩浆温度变化的因素只有热散发和相变热,它们均起着促使岩浆降温的作用;岩浆在地壳浅部或近地表条件下进一步上升时,岩浆中气体的热膨胀和岩浆氧化反应放热对岩浆温度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它们起着促使岩浆升温的作用,当它们的影响超过热散发和相变热的影响时,岩浆的温度随着岩浆的上升反而会升高,笔者称其为岩浆的反常升温。它最易于发生在中酸性岩浆喷发的过程中。同时笔者认为岩浆的反常升温是导致岩浆中已结晶矿物发生熔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云南金宝山镁铁-超镁铁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金宝山超镁铁侵入岩赋存有超大型硫化物铂族元素矿床。单辉橄榄岩是岩区员主要的含矿岩石类型。根据单辉橄榄岩的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岩浆的结晶分异演化过程,提出岩体的形成与岩浆结品分异有关,母岩浆成分为拉斑质玄武质岩浆。岩体高镁、高稀土总量,以及橄榄石与辉石的结构特征显示岩体是橄揽石、铬尖晶石等矿物与残留岩浆混合形成。  相似文献   

6.
安徽沙溪斑岩铜(金)矿床矿化小岩体的形成条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各种数据资料证明沙溪斑岩铜(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热液。矿化斑岩体的特征应包括与矿化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岩体的各种特点,特别是岩浆期后热液活动的特点。根据岩体的形态、产状和形成方式,岩浆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岩浆期后热液活动的特征,推断矿化斑岩体形成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岩浆-热液体系极端远离平衡态;岩浆-热液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能够提供足够的成矿物质;岩浆热液体系具有半封闭性,一方面不断与环境(岩浆源、围岩、地下水)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另一方面成矿物质又要相对集中不被逸散。  相似文献   

7.
岩浆矽卡岩及其矿床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岩浆矽卡岩是由钙硅酸盐熔(流)体或钙矽卡岩质岩浆贯入结晶或/和隐爆团结(结晶)形成的。主要呈脉状体,少数呈角砾岩筒(带),受断裂、裂隙构造控制,可产于各类不同岩石(层)中。岩浆矽卡岩与富碱中基-中酸性侵入岩密切共生,两者在主化学成分上具共轭、互补关系,组成特征的岩浆矽卡岩 -富碱(中基-中酸)侵入岩对。它们是深部高位岩浆房受钙质强烈混染的富碱闪长质岩浆发生不混溶分 离所衍生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熔(流)体或岩浆的产物。与岩浆矽卡岩有关的各类矿床,主要是含同生铁氧 化物/硫化物液体的钙矽卡岩(矿)浆,伴随其成岩演变的产物,并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岩)浆矽卡岩矿床系列。  相似文献   

8.
苏格兰西北部马尔地区Loch Ba环状岩墙系由条带状流纹溶结凝灰岩组成。该流纹岩含有大量暗色隐晶质包体。根据流纹岩及其暗色包体的结构构造特征、斑晶矿物及组合、含量、化学成分特征和全岩的常量元素变化特征,认为Loch Ba岩墙之深部存在着一强烈分带的岩浆房,岩浆房上部为流纹质岩浆,其下为强烈分带区,由英安质至底部至少是镁铁质安山岩浆组成。岩浆的分异结晶作用、深部岩浆对来自上部岩浆的捕获晶的同化作用及蚀变作用是造成岩石主要元素一系列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关于岩浆房中的岩浆冷却已有好几种传统模式,但这些模式都未能很好地反映岩浆冷却的实际物理过程。本文在充分考虑席状岩浆房的基本物理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岩浆冷却固化过程中潜热释放的动态模型,讨论了传导冷却情况下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并与传统作法进行了比较,表明在席状岩浆房中难以产生强烈而持久的自发对流,即席状岩浆房主要是在无对流的传导模式下冷却固化的。  相似文献   

10.
以根据岩背斑岩锡矿区火山-侵入杂岩的微量元素Sr、Rb、Er、Hf、Nb等协交关系,探讨了岩浆房成分分带的形成机理。认为初始岩浆的形成主要是经过两次聚集熔融作用(第一次熔出酸性岩浆,第二次熔出中酸性岩浆)。酸性岩浆未喷出地表的部分在中深部位经过平衡结晶作用(非理想),使F、H2O和成矿元素明显集中于晚期岩浆中。  相似文献   

11.
大庙山金矿床产于震旦纪灯影组中段地层中,是多种成矿作用叠加改造的产物,成矿物质来 自于岩浆期后热液和灯影组碎屑岩。黄-破断裂是其主要的导矿构造,其次级低序次NNE向断裂带是 主要的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12.
淅川李家湾钒矿处于扬子板块北缘,赋存于下寒武统水沟口组中下部。矿石类型为硅质岩型、页岩型及混合型三种。w(V2O5)一般在0.95%-1.34%。钒主要富集在下部硅质岩、上部杂色页岩,其中硅质岩与页岩互层者,以页岩为主,厚度大于硅质岩的组合内。钒的赋存状态呈高度富集和稀散分布两种。主要以离子吸附和类质同象赋存于粘土矿物中。与钙、钡呈正相关。矿床成因为陆棚相—浅海相层状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3.
怀集地处大珠三角的西北门户,铁矿资源较为丰富.东园铁矿为 - 中小型矿床,赋存于六庵山岩枝(γ52(3))与F1逆冲断层夹持的东岗岭组大理岩内接触带上,为隐状的富磁铁矿体,成因类型属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磁铁矿床.通过研究,剖析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旨在寻找隐伏矿体,扩大找矿远景,这对矿山生产和远景规划,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西天山查岗诺尔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查岗诺尔铁矿区位于西天山伊犁地块东北缘博罗科努山系的主脊线上,属中天山北缘活动陆缘带.该矿区位于破火山口的西北缘,矿体产状受火山穹窿构造的制约.赋矿围岩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安山岩及安山质火山碎屑岩.该矿床的成矿期可划分为矿浆期和热液期,隐爆作用伴随成矿全过程.矿浆成矿期形成了浮渣状、斑点状、致密块状、贯入角砾岩状和阴...  相似文献   

15.
长坑矿田金,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差异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梁华英 《地质论评》1998,44(2):194-199
长坑矿田金、银矿体主要产于下石炭统与上三叠统不整合面之下的硅质岩中,金、银矿体分离。金矿体主要为浸染状,富集As、Sb、Hg;银矿体主要为脉状,富集Cu、Pb、Zn。金矿体铅同位素组成与寒武纪—石炭纪地层及硅质岩的相同,银矿体铅同位素组成与金矿体的不同。金、银矿体的氢、氧、碳同位素组成也明显不同。银矿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70.4Ma。据上述特征,笔者认为长坑金、银矿床是不同成矿作用形成的,金矿主要是热水沉积形成,银矿主要是燕山期晚期改造形成。  相似文献   

16.
桃江县板溪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构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楚南 《湖南地质》1991,10(4):317-320
桃江县板溪锑矿,主要开采2号矿脉,它赋存在上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上段,由中矿脉、东支脉和西盲脉组成,矿石矿物主要是辉锑矿,平均厚度0.40 m,平均品位Sb 25.48%,属燕山期中低温热液型锑矿床。矿区成矿构造V_2和V_(2-1)断裂,成矿前显张扭性,成矿期转化为压扭性质,西盲脉,则充填V_(2-2)断裂派生的“多”字型构造。它们为矿区富厚矿体提供了主要成矿空间,展示了构造与矿床的密切成生联系。  相似文献   

17.
山东莱芜接触交代-热液铁矿产于中生代构造盆地周边的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与燕山晚期闪长岩接触带及其附近岩石中。矿山矿田的铁矿床可分为4种形态类型、6种构造类型和多种矿体型式。铁矿赋存规律研究表明,大-大中型矿床往往具有复杂和较复杂的矿体形态、单式褶皱背斜和复式褶皱背(向)斜的矿床构造类型,有利的围岩层位为马家沟组五阳山段、阁庄段和八陡段碳酸盐岩,同时矿床有比较大的埋藏深度(多为-200~-600 m),弧形隆起的南、北端和两侧的凸(凹)弯曲部位均为形成大-大中型铁矿床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工程勘查资料及岩石化学特征分析,从构造-岩浆-流体系统来解析汤家坪钼矿的成矿地质特征,为相似地质条件下的深部找矿提供思路。研究表明,早白垩世,在大别造山带核部,陆内张性构造环境中,沿深大断裂的岩浆上侵,成就了具有明显成矿地质特征的汤家坪钼矿:穹隆状容矿空间——矿体岩体内矿化元素呈晕律层状分布。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灯塔市大达连沟铁矿床位于灯塔市铧子镇,为一隐伏的大型铁矿床,埋深为1 360~1 430m,已控制矿体走向延长1 600m,倾斜延深580m,平均厚度为127m。矿体呈陡立厚板状体,夹石很少,为单一矿体。矿石自然类型为透闪-阳起磁铁石英岩,工业类型为弱磁性铁矿石。矿石品位在走向和垂向上基本稳定,mFe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少,有害组分含量低。矿床为典型的鞍山式铁矿床,成因类型属沉积-变质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20.
新疆若羌县大青山金矿构造控矿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青山金矿是产于石炭系炭质岩系中的石英脉型金矿.条带状构造是该地区石英脉型金矿的主要找矿标志之一,也是多期次成矿的表现形式.构造在矿床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具强隔水性特征的炭质板岩中的劈理构造是重要的运矿构造,晚于劈理、倾角小于劈理的北东东向逆断层是矿床的容矿构造.脉动式构造运动促成多期成矿作用的叠加形成条带状石英脉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