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谷环形山     
第谷环形山图1第谷环形山及其附近地区这是月球表面最著名的环形山之一。它位于月球南部的山岳地带,中心的近似位置为:43os,11”W。第谷环形山是人们观测得最多的环形山之一,直径约85公里,深4850米左右。环形山底部有比较复杂的中央峰群,高达1600...  相似文献   

2.
哥白尼环形山一日“游”哥白尼环形山是月球上典型的环形山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它以波兰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名字命名,回习左为哥白尼环形山,右上为埃拉托斯特它环形山更主要的是环形山及其周围是一片结构复杂和特别有趣的地区。哥白尼环形山的北面是雨海,有关其成因的...  相似文献   

3.
2009年,美国继续领跑,在科学卫星和空间探测器领域都有突出的表现,尤其是成功进行了又一次哈勃望远镜修复、“开普勒”、“月球勘测轨道器”和“月球坑观测与感知卫星”等重要航天发射,但也经历了一次发射惨败。  相似文献   

4.
举足轻重的人造火星卫星经过近7个月的飞行,当今世界最先进、最大的人造火星卫星——“火星勘测轨道器”(MRO)于2006年3月10日与火星交会,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去年8月12日,宇宙神-5火箭成功发射了“火星勘测轨道器”,把轨道器加速到11千米/秒,从而提供给轨道器从地球到火星所需全部能量。这标志着火星探测计划又树立了一个重大里程碑。“火星勘测轨道器”与历次发射的火  相似文献   

5.
宇宙信息     
实拍“阿波罗”登月地点 美国宇航局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发送回了第一批它所拍摄的“阿波罗”登月地点照片。在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到“阿波罗”计划留在月球表面的登月舱底部支架以及在低角度阳光照射下所投下的长长的影子。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用望远镜看到的月面上布满了大小不等的环形山。在我们看到的月球那半面,直径超过一公里的环形山就有约三万三千个,而直径超过一米的环形山总数竞多达三十多万个。天文学家早就推测这些环形山是宇宙间各种小天体撞击那没有大气层保护的月面而形成的。然而自1609...  相似文献   

7.
读者朋友,当你手上已经有了一架属于自己的爱镜之后,你最想去看什么呢?我建议还是先看最富有诗情画意的月球吧!因为月球在夜空中是如此的显眼,我们很容易将它纳入到望远镜的视场当中,而且月球表面奇异的景观,如环形山、  相似文献   

8.
日历翻回到1972年4月24日,阿波罗16号的3位宇航员感到似乎可以松一口气了。在他们返回地球之前,只需要执行最后一项任务:释放小型子卫星PSF-2号——它将大约每2小时环绕月球一周(参见图1)。这颗小卫星将加入到8个月前由阿波罗15号释放的PSF-1号的工作中去,测量月球周围的带电粒子和磁场。这两颗子卫星都有着比较低的椭圆轨道,离开月面只有89到122千米。  相似文献   

9.
在10多处月球山脉中,阿尔卑斯山脉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处,它位于月球北半球偏北的中央部分,雨海的北偏东边缘附近,柏拉图环形山和高加索山脉之间。右侧为阿尔卑斯山脉,右上角为细长条的阿尔卑斯山谷。左侧为雨海的一部分阿尔卑斯月谷中央的月溪清晰可见。阿尔卑斯山...  相似文献   

10.
月球卫星轨道力学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林  王歆 《天文学进展》2003,21(4):281-288
月球探测器的运动通常可分为3个阶段,这3个阶段分别对应3种不同类型的轨道:近地停泊轨道、向月飞行的过渡轨道与环月飞行的月球卫星轨道。近地停泊轨道实为一种地球卫星轨道;过渡轨道则涉及不同的过渡方式(大推力或小推力等);环月飞行的月球卫星轨道则与地球卫星轨道有很多不同之处,它决不是地球卫星轨道的简单克隆。针对这一点,全面阐述月球卫星的轨道力学问题,特别是环月飞行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如轨道摄动解的构造、近月点高度的下降及其涉及的卫星轨道寿命、各种特殊卫星(如太阳同步卫星和冻结轨道卫星等)的轨道特征、月球卫星定轨等。  相似文献   

11.
月球物理天平动对环月轨道器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巍  刘林 《天文学报》2005,46(2):196-206
月球物理天平动是月球赤道在空间真实的摆动,会导致月球引力场在空间坐标系中的变化,从而引起环月轨道器(以下称为月球卫星)的轨道变化,这与地球的岁差章动现象对地球卫星轨道的影响类似.采用类似对地球岁差章动的处理方法,讨论月球物理天平动对月球卫星轨道的影响,给出相应的引力位的变化及卫星轨道的摄动解,清楚地表明了月球卫星轨道的变化规律,并和数值解进行了比对,从定性和定量方面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2.
从解析形式出发,利用月球重力场模型JGL165P1,分析了月球重力场(带谐项)对绕月低轨卫星的长期影响。为了减少计算误差,保证计算精度,在分析解中使用循环公式来计算倾角函数。结果指出对于一个高度为100km的极月轨道卫星,冻结轨道存在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当轨道倾角在i=90°附近或者高度再高一些,则有可能存在冻结轨道;对于100km高的初始圆轨道,卫星在无控的情况下半年内将会坠落到月球表面,如果高度增加到200km,则不进行轨道控制也不会坠落到月面上。利用仿真软件GEODYN解算出来的结果证实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3.
<正>本论文以我国月球探测工程为研究背景,使用仿真分析和实测数据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多种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技术在深空探测中的应用,展开对探月飞行器精密定轨、定位的方法研究和精度分析.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和探讨:首先,利用CE-2(Chang’E-2)探测器实时任务期间的实测数据,分析在我国现有的测量条件下月球探测器的轨道确定精度,重点讨论了CE-2任务中观测精度有所提高的VLBI数据对提高探测器  相似文献   

14.
阿波罗14号装置核动力科学实验站,包括测量月球离子流量和强度的离子探测器和冷阴极表、激光反射器以及计算太阳质子和电子的装置。携带了一辆手推车,车上装有能测量月球磁场变化的仪器。"阿波罗"15号装置核动力科学实验站,首次使用月球车,发现当地月面电钻钻不进3米深,曾捡到月球最初形成时代的结晶岩。  相似文献   

15.
环形山和火山平原掩盖了月面下方的熔融核心、无数的月震以及破解月球神秘历史的钥匙。  相似文献   

16.
实验原理: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地球唯一的伴侣。夜空中的明月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最大的星球。月球是一颗布满环形山的岩石球,大小相当于地球的1/4。它绕地球转动,同时又随地球一起绕太阳转动。月球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由于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我们能看到月相的盈亏变化。月相的变化周期:从新月再到新月的时间被称为“朔望月”,约为29.5天。研究月相的变化规律对认识地球和月球在太阳系中的运动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希金努斯(Hyginus)月溪位于月球正面中央略偏北的月面部分,它把汽海和中央湾这两个月面的显著目标连在了一起。它位于我们曾经介绍过的阿里亚代斯月溪的西北方向,两者的长度一样,都是220千米,所不同的是希金努斯月溪弯弯的,形态更美。一个不大的环形山端...  相似文献   

18.
宇宙信息     
月球上新近的地质活动 美国宇航局月球勘测轨道器新拍摄的图像显示,月球的地壳正在被拉伸,在月面上的几个小区域中形成了微小:的谷地。这一地质活动发生的时间距今不到5,000万年,相比于月球超过45亿年的历史算是新近发生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观测量等权的前提下,导出了利用激光测月技术测定月球物理天平动时月面后向反射器的最佳分布,并定量分析了利用现有反射器测定月球物理天平动时的权重。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返回型月球探测器,基于月球探测中转移轨道的动力学特征和误差传递矩阵的性质,分别对地月转移轨道和月地转移轨道的误差传递特点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误差传递矩阵给出估算第1次中途轨道修正速度增量的线性公式.通过具体算例,给出在实际力学模型下月球探测中转移轨道误差传递性质,讨论了目标点和目标轨道两种不同的轨道修正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形,并结合再入约束条件对月地转移轨道第2次中途修正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