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星“新视野” “新视野”号是美国宇航局的新一代太阳系无人探测飞船,主要任务是探测冥王星及其卫星和环绕在太阳系周围的柯伊伯小行星带。2007年2月28日,“新视野”抵达距离木星225千米的最近点,借助木星引力进行加速。利用与木星“亲密接触”的前后几个星期,“新视野”号启动它携带的7个照相仪和传感器,  相似文献   

2.
来自NASA的新消息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008年11月向媒体宣布,已将木星定为下一个探索太空的远大目标,NASA将在2011年8月发射一个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Juno),展开对木星的深入探测。“朱诺”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将在太阳系航行近5年的时间:该探测器将首先绕地球运行至2013年,利用地球引力将“朱诺”弹射到外太阳系:预计大约在2016年中期到达木星轨道。  相似文献   

3.
张承志 《天文学进展》2001,19(2):151-155
木星的四颗大卫星都是同步轨旋卫星,常被称为伽利略卫星,美国发射的伽利略飞船自1995年12月抵达木星系统后,的几年来对木星的四颗伽利略卫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测,利用飞船探测的最新资料作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伽利略卫星的一组内部结构模型,然后按照同步轨旋卫星的形态理论公式计算了它们的平衡形太参数及潮汐耗散因子等。  相似文献   

4.
人类对木星大气的首次直接考察陈丹在木星探测史上,1995年12月7日是非常重要的值得纪念的日子,人类第一个探测器于是日冲入木星大气层,实现了对木星大气的首次直接考察,所取得的观测资料的质量超乎科学家的最乐观的估计,促使科学家重新考虑木星及至太阳系构成...  相似文献   

5.
木星的又一个可见期已经来临。 木星是太阳系中拥有众多卫星的行星之一(39颗)。三百多年前,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看木星时,发现有四颗星星绕着木星运转,以后的天文学家便把这四颗星星称为“伽利略卫星”。这四颗卫星由内到外,分  相似文献   

6.
我们所在的太阳系,是银河系中一个典型的行星系。它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八颗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有至少167颗已知的卫星;一些矮行星(包括类冥天体):还有大量的、难以计数的太阳系小天体。太阳拥有太阳系内已知质量的99.86%,并以引力主宰着太阳系;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内最大的两颗行星,它们占了剩余质量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7.
怎样辨认木星的伽利略卫星杨超当我们用望远镜观测木星的时候,总会发现其附近有四颗较亮的小星,好似卫士一样在保卫着木星,它们就是木星的枷利略卫星。380多年来,它们一直吸引着无数的天文学家及爱好者去观测、探索它们。研究伽利略卫星对太阳系的演化及日心体系的...  相似文献   

8.
木卫四之谜     
“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 1 995年 1 2月到达木星附近 ,开始对木星及其四颗“伽利略卫星”进行探测。这颗高度成功的飞行器对木星系统的探测使我们重新考虑我们原先的木星系统知识 ,尤为突出的是木卫四。“伽利略”号探测器对木卫四的观测给了我们一个巨大的惊奇 :木卫四内部似乎有水的海洋。木卫四的早期探测是“旅行者”飞船进行的。“旅行者”在 1 979年到达木星系统时 ,揭示出大量“伽利略卫星”知识 :木卫一的火山 ;木卫二年轻的 ,断裂的 ,多冰的表面 ;木卫三上各式各样的“地形”。对木卫四的认识它是这样描述的 :做着乏味的、料想中的…  相似文献   

9.
自1609年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测天象以来,人类开始不断发现太阳系其他行星周围的卫星。木星的4颗大卫星(木卫一至四),其亮度在51~63星等之间,是太阳系内除月亮以外最亮的四颗卫星,用伽利略时代的小望远镜就能清晰地看到,因此是首批确认的卫星,称为...  相似文献   

10.
望远镜发明之后,由于伽利略立刻就用它看到了金星的盈亏、木星的卫星,于是人们对太阳系天体的观测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因为那时,人们心目中的宇宙主要是太阳系。到19世纪末,天文学家不但对太阳系天体的运行规律基本做到了如指掌,而且对行星的表面性质、结构,以及它们的卫星、光环都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小行星的发现,对彗星  相似文献   

11.
木星探测轨道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与木星探测相关的轨道设计问题.重点关注木星探测轨道与火星、金星等类地行星探测轨道的不同及由此带来的轨道设计难点.首先分析了绕木星探测任务轨道的选择.建立近似模型讨论了向木星飞行需要借助多颗行星的多次引力辅助,对地木转移的多种行星引力辅助序列,使用粒子群算法搜索了2020年至2025年之间的燃料最省飞行方案并对比得到了向木星飞行较好的引力辅助方式为金星-地球-地球引力辅助.结合多任务探测,研究了航天器在飞向木星途中穿越主小行星带飞越探测小行星的轨道设计.最后,给出2023年发射完整的结合引力辅助与小行星多次飞越的木星探测轨道设计算例.  相似文献   

12.
美国夏威夷大学天文系的科学家,分别利用莫纳克亚8.3米、3,6米口径的望远镜和CCD设备,于2003年2-4月先后发现了木星的20颗新卫星,这使得木星卫星的数目达到60颗之多。有趣的是,它们围绕木星旋转的方向与木星的自转方向相反,这与木星的其他一些不规则的卫星相似。  相似文献   

13.
地球和木星这样的行星是太阳形成时其周围的气体和尘埃盘构成的。类似地球的岩质行星形成于接近太阳的高温环境下,而像木星这样的气体巨行星形成于离太阳较远的寒冷区域。同样,木星,这颗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是可能也有自己的气体和尘埃盘。由伽利略发现的四颗木星卫星(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合称伽利略  相似文献   

14.
卡西尼号宇宙飞船在飞往土星的途中,于2000年10月初飞抵木星附近,12月30日从距离木星云层顶端980万千米处飞过(这个距离相当于月地距离的25倍),2001年3月才飞出木星附近区域。在这几个月期间,长西尼号宇宙飞船与伽利略号宇宙飞船一道,合力探索木星和它的众多卫星。这是人类第一次用两个探测器同时对木星进行探测。其中伽利略号宇宙飞船位  相似文献   

15.
木星 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大行星,亮度很高,仅次于金星。木星质量很大,是太阳系其他星体加在一起的2.5倍。古罗马人以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朱庇特为它命名,在中国人们称它为“岁星”,因其绕行天球一周12年,与地支相同之故。  相似文献   

16.
问天 《天文爱好者》2014,(10):42-46
根据太阳系行星物质的主要性态和大小,人们通常将其分成行星(包括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类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质量较大的小行星和卫星的内部结构与类地行星相似,质量较小的小行星和卫星以及流星体主要由岩石和金属组成;彗星是含有太阳系形成时期物质且没有经过太多物理和化学演化的冰态小天体。  相似文献   

17.
富有经验的伽利略木星探测器13年多来,经常与行星、小行星和卫星会合。2002年11月4-5日夜,“伽利略”在160千米高度上飞掠了木星的小卫星——木卫五。  相似文献   

18.
土星是太阳系中大小和质量仅次于木星的大行星,也是夜空中最美丽的行星,神奇壮美的土星环不知让多少天文学家和爱好者为之着迷。 自1979年9月11日美国"先驱者"11号飞临土星以来,"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哈勃空间望远镜等前赴后继,纷纷聚焦土星,取得了许多新的振奋人心的发现。今年7月1日,美国宇航局(NASA)的"卡西尼"号航天器在经历近四年的漫长太空之旅后,将再次飞抵土星,全面探测土星及其卫星,"卡西尼"携带的"惠更斯"探测器将首次登临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即泰坦,揭开悬而未决的重大科学疑问。由此,土星的空间探测历史又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我们特地在这个历史性时刻到来之前遴选了一些历史上著名的土星探测照片,以飨广大读者。让我们在品味土星倩影的同时,期待"卡西尼"的上佳表现。并敬请读者继续关注本刊今后的追踪报道。  相似文献   

19.
空间探测器的问世使人类可以近距离探测地外星球,甚至就地考察、取样返回、载人登陆,从而获得了大量有用信息。例如,进一步揭示地球、生命乃至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变:掌握太阳系内一些重要地外星球上的生命、地质、气候、重力、环境等,这对人类的科技发展和未来生存具有重要的长远意义。目前,全球已发射了多种空间探测器,它们相继考察了月球、水星、金丛、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和彗星等,并将探测冥王星。  相似文献   

20.
“伽利略”号与木星大卫星的会合何宁译木星的四大卫星形成了组织最紧密的类行星系统。过去两年来,伽利略号宇宙飞船已探明了这些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也探明了每个天体的特性,并对卫星形成和演化的理论提出挑战。早在1610年1月,伽利略将他的天文望远镜对准木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