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四川省防震减灾素质教育工程的建设内容包括1个防震减灾素质教育中心、39个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服务站、180个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和25个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教育工程能够实现全省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有效宣传,以及地震信息的实时发布和地震救援信息的实时更新。  相似文献   

2.
地震发生后,公众对地震相关信息的关注度往往会大幅提升。震后第一时间基于公众的信息需求,针对性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有利于提高公众对相关信息的关注度,提升公众主动参与科普宣传的积极性,促进防震减灾科普信息的有序传播,有效抑制灾害负面效应的不当扩散。通过搜索指数分析,以芦山地震、康定地震、九寨沟地震等不同震级的历史地震为例,分析了震后网民信息搜索行为;结合访谈调查结果,分析震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宣传策略优化、宣传素材的积累给出建议,进一步丰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手段,增强宣传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
程奕 《四川地震》2014,(4):42-45
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多是在地震发生之前开展,主要偏重的是如何地震避险。地震灾害发生后对灾区民众如何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及合理地配合外来救援力量的科普宣传缺乏系统性。本文从地震现场科普宣传的形式、内容及如何更好地实现现场科普宣传三个方面对地震现场科普宣传工作进行分析,旨在为利用地震现场科普宣传维护震区的社会稳定、减轻灾害损失及顺利地开展地震现场救援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加强地震科普教育是提升防震减灾能力的重要抓手。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和农村地震科普的现状,总结了地震部门近几年科普宣传的宝贵经验,并提出了未来地震科普宣传的新思路,通过技术创新和人才建设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精品。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移动直播、机器人撰稿等新传播方式不断涌现,给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探索地震科普宣传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该文通过分析当前地震科普宣传工作的现状和特点,结合近两年地震科普宣传工作的实践经验,及地震系统科普宣传融合发展最新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地震科普宣传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玉树7.1级强烈地震后,根据对玉树小学生进行的地震问卷调查结果,结合西宁市地震局科普宣传工作,对加强西宁市、县,尤其是农村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提高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和防御能力是地震科普宣传的主要目的,同时也起到辐射家庭及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云南地震部门在地震科普和震后舆论宣传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与实践,这些工作在云南漾濞6.4级地震应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从地震科普和震后舆论宣传两个方面分析了其成功的做法,总结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并从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创作地域特色产品、创新科普传播渠道、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引导作用和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六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阐述了地震科普宣传工作的社会作用,认为地震科普宣传是地震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已成为实现防震减灾科普社会化的最有效途径。数字地震科普馆作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在更深更广的时空范围内进行地震知识的普及,能够极大地提高地震科普宣传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以海南省地震局防震减灾数字科普馆为例,介绍其构建及实现技术,说明其应用情况,探讨了数字科普馆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启示及其对未来宣传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地震科普宣传具有社会性、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时效性相对较强的特点。它作为一种信息,尤其要以科学事实为根据、以自己特殊的规律来表现适应民众心理的实质内容。本文用系统论、心理学、信息论的观点,试图从信息的传播、及馈及其科学管理的角度,探索开展地震防震减灾社会宣传工作的规律,提出如何进一步提高地震科学的社会宣传功能,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的问题,供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11.
在青海省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对主流媒体、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地震台站、防震减灾文化建设等宣传途径的可行性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一些值得推广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初涉地震科普宣传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社会和公众对地震科普宣传的需求与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遇到汶川8.0级突发大震,科普宣传就更加重要.我退休后,按照单位领导的要求和安排,做了一些地震科普宣传方面的工作,尤其是汶川地震后,经常被媒体追得手忙脚乱,团团转.从地震科普宣传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几点.(1 好对公众的宣传,自己必须加强学习.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加强建设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我国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取得了重大进步。2020年7月12日唐山市发生5.1级地震,此次地震为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基于此次事件,本研究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科普及实地调研,于唐山市路南区和丰南郊区一带进行地震灾害知识问卷调查,对唐山市地震局进行访谈。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数据交叉分析,了解民众地震科普情况,并将科普情况与调研成果向当地政府进行汇报。   相似文献   

14.
地震是自然灾害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灾难之一,将地震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目前,地震预报仍然是世界性难题,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工作是现阶段能够有效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工作措施之一。随着信息化以及科技的发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内容和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云南地震系统现处于机构改革时期,面对新的形势,站在新的平台上,如何做好新时代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以云南地震局昆明基准地震台及其他部分台站为例,与沿海省份的科普宣传工作作比较,思考新形势下云南地区如何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6.4级地震应急科普为例,以地震部门(单位)抖音号为研究对象,从科普内容、投放时间和传播效果等方面入手,探讨在短视频时代下地震政务抖音号面对突发震情时在应急科普宣传上可借鉴的方法。通过实践和思考获知:突发地震发生后,地震部门应充分利用短视频的“短平快”传播特点,采用多平台联动方式进行应急科普宣传。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深受地震灾害磨难的国度。在地震预测预报尚不尽人意的今天,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引导普通民众尽可能多地掌握有关地震的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技巧和方法,这将在防震减灾事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论述了地震科普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宣传重点。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四川省12322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热线平台的建设与实现.四川省12322热线是在全国12322平台基础上结合汶川地震经验建设的,12322热线平台的建成,拓展了地震行业的公共服务领域,围绕社会需求和群众需要,提升了四川省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意识,拓宽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广度,推进了防震减灾体系建设.通过热线电话为公众提供对外服务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一次新的尝试,也为12322热线的扩展应用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8.
微信是一种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厦门市地震局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发布震情信息,收集灾情信息,提供应急避难场所信息,有效发挥了地震微信公众平台在城市防灾减灾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提升了地震部门的公众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地震科普宣传工作作为非工程性防御的重要措施之一,正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地震台站是获取地震观测资料、展示观测流程、产出数据产品的第一线阵地,在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方面具有真实、直观、受众易于接受等现场优势。地震台站如何依托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地震科普宣传作用,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从台站现状、已开展的宣传工作、经验体会等方面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台站科普宣传基地效能进行了一些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地震科普报告的对象主要有三类群体,即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进行知识更新的管理人员和科技工作者、以及公共会场临时聚集的身份多样的市民。实践表明,一个精彩的地震科普报告不仅需要精确的选题与素材,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报告技巧。本文就未来地震科普宣传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探讨,认为全民防灾意识教育、地震应急科普宣传将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