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伦敦唐人街的诞生伦敦的唐人街位于伦敦市中心最繁华的爵禄街。与英国皇家公园,白金汉宫相邻。据史料记载,在1880年,受聘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些中国海员(大部分来自广东和香港)在东伦敦Limehouse区聚居下来,形成一个小型的华人社区。这就是伦敦最早的唐人街。随着华人的不断增多,在1906年,成立了第一家华人组织──伦敦正义工商会。工商会的职责是保护当地华人的权益,为华人提供援助。进入五十年代,英国经济不断的发展,英国人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一些娱乐场所纷纷在爵禄街附近开业,成为伦敦唐人街日后繁荣的因素之一。六、七十…  相似文献   

2.
喻远 《热带地理》2012,32(1):22-31
在对珠江广州段与东江、西江、北江的部分地段及广州市水务局、猎德污水处理厂、猎德村居民和英国泰晤士河等实地调查、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珠江广州段近年污水治理与泰晤士河伦敦段两次成功治理进行比较、综合分析,提出制度能力对中国水污染治理的作用与意义.制度能力是针对解决某一具体事物而综合相关各个层面因素形成的能力.文中从规划、科研、体制、公众参与、立法五个方面总结了伦敦的经验,以期为广州治水提供借鉴.分析了广州治水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包括地方政府权力过大,以GDP为政绩的最主要考核指标,体制上有缺陷(多头管水,各主管  相似文献   

3.
伦敦是英国的首都,位于英格兰东南部,是一个面积1610平方千米的国际性城市,始建于公元43年。从飞机上俯瞰伦敦,都会对泰唔士河及伦敦塔桥的壮观感到惊奇……  相似文献   

4.
3月19日,伦敦奥组委公布了伦敦奥运火炬在英国境内的具体传递路线和7300名火炬手名单。奥运火炬于5月18日由希腊运抵伦敦,火炬传递将于5月19日从英格兰最西南端的兰兹角开始,并于7月27日奥运会开幕式当天到达奥运会主会场  相似文献   

5.
自1944 年阿伯克隆比主持编制了世界上第一部特大型城市区域规划-《大伦敦规划》以 来,每一阶段的伦敦地区发展规划都主要立足于自身需求和可行的程序性工具,以利于指导首都 地区未来20-30 年的发展。进入21 世纪,作为英国第一个引入空间发展战略的地区,伦敦先后三 次制定出台了大伦敦地区规划。本文以不同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伦敦规划演变为基础,重点对 大伦敦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11)的核心内容、重要特点及其相关启示进行评介和分析,以期促 进我国特大型城市区域的规划创新。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2004,(6):46-47
近年伦敦一直被美国《时代周刊》等权威杂志评选为“欧洲第一大都会”。最近英国媒体再次披露,伦敦已经成为全球超级富豪居住人数最多的城市。  相似文献   

7.
大伦敦地区空间战略规划的评介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44年阿伯克隆比主持编制了世界上第一部特大型城市区域规划-《大伦敦规划》以来,每一阶段的伦敦地区发展规划都主要立足于自身需求和可行的程序性工具,以利于指导首都地区未来20-30年的发展。进入21世纪,作为英国第一个引入空间发展战略的地区,伦敦先后三次制定出台了大伦敦地区规划。本文以不同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伦敦规划演变为基础,重点对大伦敦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11)的核心内容、重要特点及其相关启示进行评介和分析,以期促进我国特大型城市区域的规划创新。  相似文献   

8.
后工业化时期伦敦创意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重视创意产业的国家,也是最早提出创意产业内容和定义的国家。伦敦作为英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世界著名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中、世界经济结构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化过程中,善于吸收历次产业革命成果,善于在产业经济、城市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使其在一定时期内,始终处于大城市发展的前列,并被称为世界创意之都。因此,研究伦敦创意产业对探讨上海发展创意产业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国设计业发展历史长久、产业基础雄厚,首都伦敦更是享誉世界的设计之都。通过文献阅读和信息检索获得设计业发展资料,基于制度和文化双重视角对英国设计业整体发展和地区集聚展开研究。英国政府完备的宏观产业政策、非政府组织的支持与相关机构的配套是英国设计业发展的基础,教育文化和消费文化环境是支撑;城市更新的契机、资源要素的汇聚是伦敦设计业持续繁荣的保障。中国正处于产业转型期,要从国家层面加强设计业的统筹规划并分级指导;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完善设计教育设施。在地区层面要将设计业与城市更新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地理教学》2007,(4):47-48
数以万亿计的英镑、欧元、美元和日元在这里汇集、转移,不同国籍的金融人才向这里涌来、立足。伦敦,这个名列美国纽约之后的全球第二大金融中心近年来表现抢眼,大有挑战纽约坐上“头把交椅”的势头。虽然常住人口不足1万,面积仅1平方英里(约合2.6平方公里),但位于英国首都伦敦大区中心的伦敦城却是全球金融要地。人们习惯地称它为“伦敦金融城”。  相似文献   

11.
巴斯位于英格兰西南部,距离伦敦约100英里,属于埃文郡东部的科兹沃,这里有英国人最钟情的乡间风光,巴斯就是一个被田园包围着的古典优雅的小城,这里没有都市的匆忙嘈杂,走在车辆稀疏的街道上可以享受难得的城市轻松与悠闲。之所以称巴斯为"小城",是因为巴斯的人口仅十万,也没有高楼大厦。尽管巴斯城池不大,但却有英国最高贵的街道和曲线最优美的建筑,被誉为英国最美丽典雅的城市,它的典雅来自乔治亚时期的房屋建筑风格;它的美丽来自于风光绮丽的乡村风光。  相似文献   

12.
丁尧清编译 《地理教学》2012,(12):F0003-F0003
伦敦奥运会场馆大部分位于城市东部,靠近斯特拉特福德(Stratford)。这里是伦敦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也是最需要改造的地方。此前这里的景象破败不堪,房屋破旧,失业率高,缺少基本的服务设施,许多废弃的建筑需要处理,大量荒地需要整理。伦敦奥运会将一举两得解决这些问题,通过社区改造,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也是伦敦奥运会的目标之一。奥运场馆的建设将产生关联效应……  相似文献   

13.
伦敦奥运会场馆大部分位于城市东部,靠近斯特拉特福德(Stratford)。这里是伦敦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也是最需要改造的地方。此前这里的景象破败不堪,房屋破旧,失业率高,缺少基本的服务设施,许多废弃的建筑需要处理,大量荒地需要整理。伦敦奥运会将一举两得解决这些问题,通过社  相似文献   

14.
应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组织由吴传钧、李文彦、胡序威、许学强、林炳耀和唐振铁组成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家代表团于1987年11-12月访问英国半个月.主要是参加了在曼彻斯特举行的“英中城市与区域发展学术讨论会”,访问了英格兰北部几个城市与伦敦,参观了一些大学的地理系等有关单位.以下就主要见闻与收获作一简报.  相似文献   

15.
凯文·孟席斯是个64岁的英国老头,原本名不见经传,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他是个业余“历史学家”。这位业余历史学家最近在英国突然名噪一时,因为他经过多年研究,公布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结论:北美和澳大利亚大陆都是中国人发现的。英国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个消息,还说如果孟席斯的判断得到证实,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历史就要改写了。孟席斯年轻时在英国皇家海军担任一艘潜艇艇长。退休后,孟席斯一直在位于伦敦北部伊灵顿的家里从事自己的爱  相似文献   

16.
绿化带被认为是英国城乡规划的核心元素之一,其在控制城市增长和保护乡村景观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地利用是绿化带政策关注的主要内容。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英国绿化带的功能和范围;然后剖析了英国的规划系统。由于区级(相当于中国的乡镇级)规划在英国的土地利用和绿化带保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该文以位于伦敦绿化带中的斯佩尔索恩...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少花钱、多办事"为宗旨的伦敦奥运会可谓是受累不讨好。自申办成功起,伦敦奥运会一直饱受经济压力的困扰。因此,组委会在节流上绞尽了脑汁,场馆建设方面就能省则省:主体育场"伦敦碗"为了省钱,只有2/3的顶棚;在新建的14个比赛场馆中,有8个是临时场馆,在奥运会后将被拆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学》2008,(9):45-45
近日,英国政府推出一项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宏大计划,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布朗首相称:“这是正在出现的一场绿色革命,是自核电站出现以来英国对能源政策作出的最为剧烈的改变。”英国《卫报》报道说,政府提出的这一计划即将提交议会讨论,一旦得以通过成为法案,英国能源利用将发生50年来影响最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地理学的过去和将来》是为纪念伦敦皇家地理学会成立一百五十周年而于一九八○年出版的一本书。本书由英国地理学家的十四篇论文组成,主要探讨了地理学发展的各个方面,并认为地理学的发展应该作为一门专门的科研领域。第一篇论文的作者是曼彻斯特大学的地理学名誉教授 T.W.弗里曼,他追溯了英国地理学界从十九世纪末叶到本世纪四十年代的发展变迁。  相似文献   

20.
英国高等地理教育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妙龙 《地理学报》1992,47(1):89-94
1988年底至1990年初,笔者有机会去英国进修访问一年。在英国期间,承蒙导师R.J.Johnston教授(英国地理学家协会主席,著名人文地理学家)联系安排,参观访问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