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谭龙 《广西气象》2003,24(3):39-42
介绍了室内气象环境要素、设备动力参数、安防状态等状态参数的现场采集和部分参数的自动调节的实现方法,以及现场测控终端与远程监控中心之间的各种有线和无线数据传输方法。  相似文献   

2.
风速仪校验器作为自动气象站风速传感器的现场校准仪器,已配备在新的移动计量检定车上使用.为确保风速传感器现场校准的准确、可靠,本文从风速仪校验器的工作原理、误差来源和风速校准参数的确定方法等方面加以探讨,并对风速仪校验器标准风速进行了可溯源性验证,证明了风速仪校验器作为现场风速传感器标准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朱乐坤  李林 《气象科技》2013,41(6):1003-1007
基于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使用环境,分析了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测量误差来源、产生测量误差原因及误差模型,归纳了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出厂标定方法、标定参数及标定参数修正方法。为确保能见度观测数据具有准确性,并根据将来量值传递需要,在分析了能见度量值传递参数基础上,提出了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实验室标定条件和方法,梳理了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现场光学装置校准、校准板校准及人工校准方法,为今后建立能见度量值传递体系和编写相关校准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接地电阻是衡量光伏发电站接地系统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是接地系统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准确测量接地电阻,对接地系统安全性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卧龙光伏电站大地网的现场检测关键问题的处理过程,介绍大地网检测中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对大地网现场检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有关参数的测试内容、测试方法、测试要求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描述,为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出厂测试验收和现场测试验收工作以及维修检测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郑君亮  刘隽 《气象科技》2019,47(2):349-354
土壤结构的全面、正确分析,对接地装置的优化设计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温纳四极法原理,利用CDEGS(Current Distribution,Electromagnetic fields,Grounding and Soil structure analysis)系统建立土壤电阻率测量仿真模型,对自定义的土壤结构进行土壤电阻率仿真,再反演得到土壤结构参数反演值。通过土壤结构参数反演值与定义值的对比分析,验证土壤结构反演的正确性。通过进行现场测试工作,将接地电阻的现场测量值和仿真值进行对比,验证土壤结构反演和接地电阻值仿真的有效性。探讨了在2层土壤结构下,增加垂直或水平接地体对接地电阻的降低效果。仿真和现场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反演得到真实的土壤结构、接地电阻,从而指导接地装置的设计、评估接地电阻。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高斯扩散模式中选用的扩散参数是否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已成为研究空气污染的主要问题。P-G扩散参数、Briggs(城市)扩散参数在使用时各有局限,它们的通用性较差。因此,需要作更广泛、深入的现场探测,以取得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扩散参数。杭州半山工业区位于西湖风景区以北约12 km。工业区内以厂房建筑居多,各厂之间有  相似文献   

8.
在气象观测中,为了保证数据的代表性和比较性,需使用全站仪等专用设备对气象探测环境进行测量和评估,存在测量设备携带不便,测量方法较为繁琐的问题。针对探测环境现场快速测量的需求,提出了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作为测量工具的思路,研究了利用移动终端内置传感器测量和计算障碍物遮挡仰角、方位角、距高比、经纬度等参数的方法,并以Android系统为例给出了移动终端气象探测环境测量软件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9.
雷电灾害调查与鉴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孟恒  张彦勇 《气象科技》2010,38(6):786-789
对雷电灾害调查与鉴定方法进行了论述。以雷电灾害调查与鉴定实践经验为基础,详细论述了雷电灾害调查与鉴定的基本原理、具体程序、灾害现场调查的详细内容、调查记录的整理要求、雷电灾害调查与鉴定报告的内容以及存档资料要求。将雷击灾害现场分为3类:原始现场、变动现场和伪造现场;将雷电的破坏类型分为直接破坏和间接破坏2种;指出了雷电的7种破坏方式;讨论和介绍了9种雷电灾害的鉴定技术方法以及鉴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高斯模式估算了台州电厂一期工程SO_2浓度分布,并用现场监测的SO_2浓度资料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该厂所处丘陵地区,其扩散参数比平坦开阔地区大。P-G大气稳定度分类标准和高斯模式,只要对其扩散参数作适当的修证,同样适用于丘陵地区。用提级后B′类扩散参数估算的下风向主线上浓度分布、最大浓度及落地距离与实况吻合。  相似文献   

11.
偏远气象站点IPSTAR综合通信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作新  马旭斌 《气象》2010,36(5):138-141
全国分布于偏远地区的气象站点,虽然数量不多,但这些气象站点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在全国气象监测与预报服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这些气象站点地处偏远区域,一般常规通信综合解决方案不适合偏远气象站点的实际需求,需要探索具有经济性、稳定性、实用性的综合通信解决方案。文章从偏远气象站点通信需求分析入手,全面地介绍了偏远气象站点IPSTAR综合通信系统解决方案的实现方式和优缺点,以及在新疆气象局部分站点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气象通信系统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湘 《气象》2010,36(7):56-61
气象通信系统是支撑气象业务和大气科学研究的数据收集和传输平台。在经历了从手工到自动,从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到网络通信和数据广播的发展后,我国气象通信系统已成为由国际气象通信系统、国内气象通信系统组成,覆盖各级气象部门及部门外相关业务和科研用户,具备全球及国内各类观测资料和预报预测产品收集、分发、交换控制及传输监视能力的数据传输平台。作者回顾了气象通信发展历程,分析了气象通信系统的技术和业务现状,对气象通信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针对荷兰Avantes公司因未开放光谱仪的串行通信口,不能适合工业上较长距离与PC机进行通信的弊端,提出了PC机与Avantes光谱仪串口通信的方案,包括通信部分硬件结构,通信协议的制定及Windows下VC++串口程序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光谱仪数据采集与波形实时显示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稳定地运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分组交换的概念和CHINAPAC的概况,并重点介绍了利用分组交换网组建气象通信网的实现形式和网络结构及DTE的安装测试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地(市)级气象台的业务工作出发,试图建立通过微机实现的对上接收信息、对外预报服务、对下预报指导的三位一体的天气预报服务业务化系统,以发挥地(市)级气象台在经济建设和防灾减灾中的作用,推动天气预报和服务的现代化建设,把基层气象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6.
17.
近年来,水旱灾害、雪灾、火灾、环境事故等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为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快速采集事发现场的第一手资料,洛阳气象局购置了气象应急指挥车。该指挥车集成了车载气象监测、通信网络、信息传输、气象预报、气象服务、应急指挥、系统保障等功能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克服卫星通信系统使用费用较高困难,我们在应急指挥车上增设了基于3G网络的VPN通信系统,很好地实现了应急指挥车与远程指挥中心之间的气象数据、语音和视频的实时通信,大大提高了气象部门应对气象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上海雷达站NEXRAD的通信与业务流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诸兆庆  宋声平  王勤典 《气象》1999,25(5):19-22
介绍美国多普勒天气雷达WSR-88D数据通信的组成,特点和依据上海的具体情况所建成的系统和业务流程。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角洲地区近实时GPS气象网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丁金才  叶其欣 《气象》2003,29(6):26-29
简述了GPS气象学的发展动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GPS气象网的概况,着重介绍了如何解决计算方法和设备、通信系统、产品实时演示系统和系统准业务化管理等问题,实现GPS气象网的近实时运转。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通讯网络系统及远程终端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