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海龙 《城市地质》2010,5(3):32-38
本文在了解国内外沉降观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变形观测的理论出发,探求提高沉降观测操作的质量,并结合亚奥国家广场建筑物沉降观测实例,对测量所得到的沉降监测数据进行科学整理。文章从理论分析入手,结合沉降观测收集数据,然后在相关理论支持下进行监测数据的分析。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着重运用GIS软件实现沉降的三维模拟,并绘制沉降等值线,直接、美观的再现了沉降的过程。经过分析,得出亚奥国际广场建筑物沉降状况的合理性,并提出了提高沉降观测质量、科学整理数据和成果分析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魏军 《安徽地质》2017,27(4):311-313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物的沉降测量是整体工程质量监控的重要数据。本文简要介绍了建筑物沉降的测量方法,以及在施工期间对新建筑物和附近原有建筑物沉降观测的重要意义,对房屋建筑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的重要性进行叙述,及其应当进行严谨的监控管理工作。因此,本文针对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沉降测量及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前,软土地基沉降计算理论尚不完善,计算精度还较低。上海浦东机场一跑道地基为典型的软土地基,从道面竣工开始就进行了道面沉降观测,已积累了11a的沉降观测资料。这些资料对于认识软土地基沉降变形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上海浦东机场一跑道道面沉降观测资料的分析,论证了一跑道地基沉降变形规律、建立了地基沉降模型。一跑道地基沉降以静载沉降为主,同时,飞机动载沉降、水位变动沉降也不可忽视。飞机动载沉降可以从跑道横断面实测沉降资料中分离出来,动载沉降多发生在通航2~3a内,之后,动载沉降增加缓慢。与飞机动载沉降相比,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地基沉降更大。不同时间,地基沉降组成不同,截止2009年4月,一跑道中心线附近地基平均沉降约为54cm,其中,静载沉降约为33cm、动载沉降约为5cm、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地基沉降约为16cm。  相似文献   

4.
河滩相软土试验工程观测成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河滩相软土为研究对象,利用沉降板、测斜管、孔隙水压力计等多种测试仪器,选取有代表性的观测断面,进行了一年多的沉降与稳定观测。通过观测数据对河滩相软土的沉降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推算了河滩相软土的沉降系数ms,这对今后在河南省河滩相软土地基上修筑高等级公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福臣  金杰  王文 《城市地质》2011,6(1):56-59
以某建筑基坑为例,探讨了不同观测时间对沉降的影响、不同位置观测点的沉降变化规律和地下水位升降对沉降的影响。为避免温度对观测成果的影响,沉降观测时间选择在上午进行,不宜选择在中午;在观测顺序上,先进行建筑物阳面测点观测,后进行阴面测点观测,尽量减少温度对沉降的影响;地下水回升引起地基回弹,沉降变化速率为负值,累计沉降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中央直属储备粮库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为确保新建粮库储粮安全,必须进行粮库新仓初始装粮压仓试验,利用仓内地坪沉降观测数据对云梯升降法、悬尺法、倒尺法的精度进行分析,得出倒尺法是仓内地坪沉降观测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央直属储备粮库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为确保新建粮库储粮安全,必须进行粮库新仓初始装粮压仓试验,利用仓内地坪沉降观测数据对云梯升降法、悬尺法、倒尺法的精度进行分析,得出倒尺法是仓内地坪沉降观测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具体工程实例,运用Geddes法进行桩基沉降计算,并根据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向日(甲)方提出重要的建议,经被日方采纳,在桩基方面节约投资近一千万元。沉降观测表明,理论计算值与观测值较接近。说明用该方法计算桩基沉降具有足够的精度,是一种可靠的,值得推广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周鑫  张强  曾奕衡  孙刚臣 《探矿工程》2011,38(11):51-53,58
简要介绍路基沉降预测方法。根据厦深客运专线福建段第2标段D1K62+780的沉降观测数据对该断面进行指数曲线和双曲线拟合,将实测数据与拟合数据对比分析,得出指数曲线在沉降预测中相对于双曲线更加准确的结论。此外,指数曲线和双曲线拟合法相对于其他的沉降预测方法都要简单,便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铁路客运专线路基面沉降特征与工程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基面沉降是铁路客运专线变形观测和沉降评估的基本内容,但由于对路基面沉降的物理含义及其工程意义认识不足,其观测成果的运用存在一些谬误之处。结合武广客运专线大量实测数据,简要地分析了路基面沉降特征及表征意义,探讨观测成果的合理应用方法。分析表明:路基面沉降观测数据可用于考察路基沉降的稳定性、后期发展趋势和曲线回归的相关系数是否满足要求,但无法直接用之进行工后沉降检算。建议了联合路基面沉降观测数据和地基沉降观测数据推算工后沉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勇  孔令伟  郭爱国 《岩土力学》2011,32(Z1):241-246
人为控制性放气是杭州地铁工程施工前防治浅层气地质灾害的必要措施。通过对浅层气藏形成中的水气运移过程分析可知,气藏原始包气带内的水压力和吸力沿厚度呈线性分布,孔隙水压力的大小与其相同位置处的静水压力相当;借助储层土体的室内土-水特征曲线并结合现场勘探资料,能够获得气藏初始饱和度分布。在分析有控放气措施下气藏内部水气运移基础上,利用GDS非饱和应力路径三轴系统地研究了气体释放过程中储气砂土的湿化变形,并给出了气体释放引起的含气地层沉降变形的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在经历了形成过程中的自然脱湿后,储集层砂土被进一步压密,而工程放气措施引起的水浸或再吸湿过程中,单由饱和度或吸力减小所引起的砂土湿化变形量很小,可忽略其工程影响;有控放气措施下,由气体释放引起的浅层含气地层沉降沿气藏厚度自上而下依次递减,总沉降量约为气藏总厚度的1‰~5‰。  相似文献   

12.
地下盐穴储气库安全性是蓄气运行的关键地质问题.针对平顶山盐田盐层薄、夹层多以及埋藏深等特征,从薄层状盐岩的渗透性、流变性以及稳定性3个方面,详细讨论了储气库的地质可储性及地面沉降问题.首先采集了纯盐岩、互层状盐岩、泥岩夹层3种岩石试样,分别进行了电镜扫描和不同应力水平下的三轴压缩蠕变试验,并应用CYT法对试验区进行了深部盐岩溶腔的探测.鉴于试验区多个采井影响区的重叠,地面沉降量实际监测结果比较复杂,绝对值偏小但具有波动性.综合上述地质特征,作出了平顶山地下盐穴储气库地质条件良好的结论,为我国同类工程提供一定的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强勇  王保群  向文 《岩土力学》2014,35(8):2299-2306
国内盐矿具有埋藏浅、盐层薄、夹层多、品位低等特点,导致盐岩地下储气库建设和运营面临诸多技术风险。在盐岩地下储气库风险因子模糊综合评价基础上,建立了层状盐岩储气库破坏、油气泄漏、地表沉降的3大事故风险层次分析模型,并构建了风险因子对3大事故影响程度判断矩阵;将建立的模型用于评价江苏金坛盐岩地下储库气的运营风险状况,确定出储气库3大事故风险因子影响权重分布和风险等级。研究结果表明:(1)储气库破坏应重点控制低压运行压力、运行时间和矿柱应力状态;(2)储气库泄漏应重点控制套管靴位置、夹层结合面滑动、高压运行压力和管道阀门受损;(3)储气库地表沉降应重点控制顶板厚度、低压运行压力和运行时间;(4)储气库破坏和泄漏属中等风险水平,储气库地表沉降属高风险水平。油气储库3大事故风险因子权重分布和风险等级的确定,为盐岩地下储气库风险调控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Prediction of long‐term settlement and control of gas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are two principle concerns during the management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landfills. The behavior of settlement and gas flow in MSW landfills is complicated due to the combined effect of mechanical deformation of the solid skeleton and continuous biodegradation of the waste. A one‐dimensional settlement and gas flow model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hich is capable of predicting time evolution of settlement as well as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as pressure within multi‐layered landfills under a variety of operating scenarios.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to the novel model is evaluated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field measurements. The resulting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highlight the cap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to reproduce the settlement behavior and gas flow in MSW landfills. The influences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waste properties on settlement and gas pressure are examined for typical MSW landfills.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推导出了在主固结阶段沉降速率与沉降、剩余沉降及固结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沉降速率与沉降、剩余沉降均呈线性关系,沉降速率的对数与固结时间成正比。根据这些函数关系,就可推算出最终主固结沉降、剩余沉降以及固结时间,为工程施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还结合了工程实例,论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Peck公式在我国隧道施工地面变形预测中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韩煊  李宁 《岩土力学》2007,28(1):23-28
在目前众多的预测地铁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位移的经验方法中,Peck于1969年提出的高斯方程最简便,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由于这一公式是基于有限地区的实测资料提出的,因此,在某个地区应用前首先应该进行基于当地实测资料的验证工作。国内地铁建设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在土中开挖的浅埋隧道工程引起的地层变形实测资料比较缺乏,因此,目前对Peck公式在国内各地区的适用性还没有定论。近年来,随着地铁建设热潮的兴起,各地逐渐积累了一些实测资料,但仍比较零散,也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结论。通过对搜集到的国内8个地区30多组观测数据的分析,评价这一方法在不同地区的适用性,并对相关计算参数提出初步建议值。  相似文献   

17.
泊松模型预测路基沉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路基沉降变形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本文根据路基沉降特征,结合泊松曲线特点,建立了路基沉降量随时间而变化的泊松曲线预测模型。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证实泊松曲线很好地反映了路基沉降过程中沉降量与时间的“S”形关系。最后指出,采用泊松模型进行路基沉降预测,建模所需实测数据不能太少,实测点数据越多,预测曲线越逼近实测曲线,预测精度也越高,从而得出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填石路堤变形观测方案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介绍了“西部项目”中现场试验路段填石路堤变形观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针对填石路堤进行沉降观测存在的问题与监测中所采用的观测方法和设备进行了讨论,并对其设计及实施过程进行了研究。观测结果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实施方案及观测方法可行,结果可靠,对填石路堤变形观测工作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卢其凯 《岩土力学》1997,18(4):75-79
对东风汽车公司襄樊轻型车厂总装协作配件库的单层厂房地基,采用强夯加固使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夯后进行现场测试,发现场地西侧桩基过大沉降,经过处理厂房能正常使用。本文讨论了过大沉降发生的原因和强夯设计应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20.
地铁暗挖施工引起的管线与地层沉降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智涛  刘军  王霆  刘继尧 《岩土力学》2015,36(4):1159-1166
依托北京地铁4号线公益西桥站工程,建立结构-地层-管线三维弹塑性数值模型,基于管线周边地层沉降及地表沉降实测数据分析,研究西南出入口暗挖施工上方管线周边地层变形规律。通过现场实测数据、数值模拟及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综合对比,分析了管线刚度对地层变形抵制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管土相对刚度小于0.18时,管线与土体沉降差小于5%,可用经验公式计算出的管线轴线处地层沉降代替管线沉降。随管线刚度的增大,管线对土体变形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沿深度方向地层沉降量增大速率减小,并会出现负增长,甚至出现地层沉降小于地表沉降的情况。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的拟合分析,提出了刚性接头管线与地表沉降比和管土相对刚度的经验公式。工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小于4%,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