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0 毫秒
1.
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中GIS信息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编制全国性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涉及到多个学科的大量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需要对海量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处理与统计分析。GIS信息技术适用于存储、管理、分析与表述各种带有空间分布特征的信息。文中介绍了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工作中“GIS信息系统设计专题”的成果。该专题所设计的系统,可充分利用GIS信息技术的各项功能,对编制地震区划图所使用的各种数据从输入、编辑、处理、分析、图形绘制到输出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可视化分析与管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IS系统的数据库分为3个子系统1)地震环境及潜在震源区子系统;2)地震动基础资料及衰减关系子系统;3)地震动参数概率计算结果子系统  相似文献   

2.
面向用户的地震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工程选址、防震减灾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等均需要地震地质灾害基础数据,但地震地质灾害种类多、信息量大,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并实现共享,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GIS技术,以ArcGIS为系统平台,建立了面向用户的地震地质灾害信息系统。首先,基于地震地质灾害的特点及对应的分析评价方法,构建了地震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平台的总体架构;对构建地震地质灾害系统存在的数据标准化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解决方案;最后以唐山地震为例,建立了示范性地震地质灾害GIS系统。  相似文献   

3.
利用GIS技术建立工程地震地质基础信息系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屈春燕  叶洪 《地震地质》1998,20(4):150-442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空间数据处理技术。将GIS技术应用于东南沿海地区工程地震研究,以GIS工具软件Mapinfo及Arc/info为软件开发平台,初步建立了东南沿海地区工程地震地质基础信息系统。该系统具有空间查询、空间特征相关分析等功能,为工程地震研究中各类数据的有效管理和综合利用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预测数据库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系统需求分析出发 ,介绍了可视化的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预测数据库构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技术路线 ,划分了国内外典型的诱震震例以及长江三峡地区基础地理、诱震地质环境和诱发地震前兆监测等相关基础信息的主要类型 ,确定了各类信息的数据库结构和数据格式。在此基础上 ,对各类基础图形进行数字化处理 ,建立了可视化的图形数据库 ;通过其相关属性信息的录入或转换 ,建立了各类图形相应的属性数据库 ;利用GIS技术 ,对图形数据库及其属性数据库进行了无缝集成 ,实现了图形数据与其相应属性数据间的可视化交互式查询、浏览、管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地震小区划基础数据的梳理,基于GIS平台完成了地震小区划成果数字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主要包括资料查询和成果应用两大模块,可实现基础资料及成果数据的查询与展示,还可对现有数据进行数字化分析,产生新的成果数据。该系统改变了传统地震小区划工作成果的展示方式,丰富了数据资料,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汶川MS8.0地震科学考察数据库存储了大量的野外调查数据,主要包括野外地质观测点、地表破裂带、震区第四纪断层的展布及其活动性地质观测点、古地震探槽、断错地貌测量等数据,以及搜集来的地层数据、汶川地震及其余震、重新定位余震、历史强震等数据。文中利用ArcGis将这些野外数据进行了录入、编辑、分析和制图输出,初步构建了一个包含基础地震地质信息的汶川地震科学考察数据库,实现了数据的空间位置和属性特征的综合管理,可根据需要对相关专题的数据进行查询、分析和处理,并绘制了汶川地震构造图及地表破裂分布图,为灾后重建避让带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为进一步构建汶川地震地理信息系统奠定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GIS组件建立工程地震WebGIS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屈春燕  叶洪  刘治 《地震地质》2002,24(2):258-264
利用GIS软件组件建立了工程地震WebGIS系统。该系统采用浏览器 /服务器体系结构 ,实现了工程地震空间信息的网络共享和初步的协同工作。用户可以直接从网上通过浏览器来浏览、查询、分析和使用工程地震研究中的各类空间数据及GIS应用 ,同时还可以将需要的数据下载到本地机上使用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提交到远程服务器上发布 ,以实现共享。对地图在网上的传输显示速度问题和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也采取适当的措施给以解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震中快速定位查询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VB6.0软件开发平台,以MapInfo GIS软件为数据支撑平台,建立了安徽省震中快速定位查询系统。系统主要实现了震中快速定位查询显示功能、基于GIS数据的空间分析和定量计算分析功能。为地震应急响应提供辅助决策,为震后资源调度、伤员输送、人员疏散等提供科学信息,提高了应急救援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MaPInfo的中长期地震预测动态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丁香  王晓青 《中国地震》2002,18(1):86-95
“中长期地震预测动态系统”(MapDEP2000 for Windows)是以强震时-空概率增益综合预测模型与单项地震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评价方法为理论基础,以强大的数据为支持,集成桌面地图信息系统(MapInfo0的主要功能而研制完成的运行于Windows9x或以上环境下的地震综合预测系统。系统具有中长期单项预测方法的计算,异常提取,效能评价,概率增益统计,外推预测和概率增益综合预测等计算与各种输入/输出,图形显示等强大而实用的功能,为运用数据库和GIS实现多手段,多尺度,动态和交互的信息综合,进行地震预测提供了一套实用的系统和完整的解决方案,本文对该系统的科学依据,设计思想和主要功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杨斌  甄盟 《震灾防御技术》2020,15(1):165-175
为解决现有震后灾害快速评估系统地图要素更新不及时、使用涉密等问题,研究以天地图公共数据平台为底图和数据资源、以现有计算模型为骨架、以ArcEngine为GIS开发平台、采用C/S结构开发基于天地图数据平台的地震应急评估决策综合信息系统。该系统功能主要包括地震触发、震害评估、应急辅助决策等,在系统设计上采用模块化设计,并基于通用标准和用户定制的开发思想,实现数据和应用的标准化,使其成为地震应急信息系统的重要基础和开展地震信息服务的必要支撑,更好地为各级政府及社会公众服务。  相似文献   

11.
在确定潜在震源区中地震和地质资料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裕明 《地震地质》1992,14(3):275-278
在确定潜在震源区中如何应用地震和地质资料是编制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的关键问题,包括如何利用地震和地质资料来勾划地震带和潜在震源区的范围和方向,以及确定本底地震和潜在震源区的震级上限  相似文献   

12.
2007年7月20日新疆特克斯5.7级地震烈度与房屋震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2007年7月20日新疆特克斯5.7级地震的现场考察结果。该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受灾最严重的特克斯县喀拉达拉乡琼库什台村东侧,极震区烈度为7度,圈定出6度1条等震线。同时归纳分析了灾区各类房屋建筑的震害特征及其破坏原因,并对该地区房屋的防震减灾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震波形的分析处理并不是一般的数值运算或者数据编辑过程,其中有许多环节需要结合人在图像识别方面的经验才能作出准确判断。至今为止,仍然不能完全用计算机代替人来自动而又准确地分析和处理地震信号。通过实时处理所得的结果和数据还需要在地震分析人员的干预下进一步分析处理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在遥测地震台网中使用人机结合方式分析处理地震波形,这在国内还处于初始阶段。为了发展这种处理方法,作者成功研制了兰州遥测台网地震波形人机结合分析处理系统。本系统是用计算机显示的地震波形来分析处理地震的,不仅适合常规地震波形分析,也特别适合于地震速报分析,使地震波形分析处理工作更加快速、准确。本文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模块结构以及主要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地震断层具有自相似结构,从分形概念出发,依据地震资料提出了适合于前震和余震的分形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前震和余震的b值特征,提出了地震矩不均衡度的概念。本文还探讨了利用分数维和地震矩不均衡度进行地震预报的可能性。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地震矩不均衡度呈现低值,大震发生前出现高值异常,震后降低;在空间上,震前2—4年其异常范围大,震前一年异常区逐渐缩小,大震发生在异常集中区内或其边缘。  相似文献   

15.
使用青海省都兰地震台单台记录以及定位资料,对该台的地震监测能力进行了分析探讨,统计了2000年以来所记录到的地震目录,根据该目录分析了2000年以来都兰地震台周边300 km范围内的地震资料,分别分析了0~100 km;101~200 km范围地震分布、频次、震级、地震的完整性等方面内容,结果表明,随着数字地震记录仪器...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震窗口特征及其预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弱震活动资料筛选出3个具有中短期预报效能的地震窗口,分析了Ms≥5.0地震前各个窗口的异常特征,提取出半定量的中短期预报指标.即:在中强地震前80%的异常出现在地震前1~6个月,以中心异常出现时间向后推1~6个月作为预测的发震时间;异常幅度与未来震级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对于7级以上大地震,古浪窗的显异常主要对应边界水平剪切走滑活动断裂上发生的地震;舟曲窗和乌海窗的显异常主要对应活动块体内部挤压逆冲断裂上发生的地震.而5~6级的中等地震没有明显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17.
在充分考虑现有地震资料的不完备性和震级服从两端截去泊松分布的条件下,建立了用历史地震资料和现代地震资料及考古地震资料计算地震矩年变化率的方法。计算了西南地区几个地震带的地震矩年变化率,并与地质资料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从山东聊古一井构造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入手,以实际观测的水化学组分地震前兆异常变化实例为基础,讨论了该井水化学组分震前异常变化的场源兆特征.利用断层位错理论和岩石力学实验获得的认识探讨了聊古一井水化学组分变化场源兆异常形成的物理力学机制及预报意义.所获成果丰富了对场源兆地震前兆的认识,同时对地震预测预报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MDCB型地震前兆监测仪的临震信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震前电磁波异常信息进行地震短临预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庆地震台经过近两年多的观测及实际震例验证,基本说明了MDCB型地震前兆监测仪监测的时变曲线图、日变曲线图等七种图件与地震三要素密切相关的规律性以及使用MDCB型地震前兆监测仪资料进行地震短临预报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古浪地震滑坡及其与断裂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航片解译和野外调查,首次介绍了古浪8级大震的地震滑坡的主要特征和分布情况,探讨了古浪地区地震滑坡与断裂带的关系,发现地震滑坡和崩塌明显受断裂构造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