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降水对逆作法施工尤为重要。逆作法施工中通常采用坑内深井井点降水,而在北京王府井大厦工程中充分利用了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大胆地采用了自渗井点降水,取得了良好的降水效果,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近2000年来气候环境变化的冰芯记录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文章通过对古里雅冰芯中δ18O、冰川积累量和Ca等指标的研究,恢复了过去近2000a来气候环境的变化。作为温度指标的δ18O反映了过去近2000a来气候在冷暖波动中逐渐变暖的趋势。作为降水指标的冰川积累量反映出降水变化具有和温度变化相似的特征,即降水在增减波动中显示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与温度升高和降水增大的趋势相反,冰芯中的Ca含量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说明大气中尘埃含量随气候的变暖逐渐减少。这和我们研究中所得出的冷期时大气尘埃增加,暖期时大气尘埃减少的结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基坑降水工程设计与施工经验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降水工程设计中,如何选择降水方案,选取水文地质参数及估算涌水量,文中通过北京市某基坑降水工程的成功实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黄毓明 《福建地质》2003,22(3):153-157
通过对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航站楼主楼基坑降水工程的实例,介绍了在滨海砂层孔隙含水层中,利用管井进行大面积基坑降水的水文地质参数选用、方案设计、施工方法,并对降水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为今后类似管井降水工程施工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黑河流域降水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海燕  王可丽  江灏  于涛 《冰川冻土》2009,31(2):334-341
归纳总结了黑河流域降水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流域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及降水的影响因子分析两个方面.在降水变化研究方面,对整个流域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与上游祁连山区降水的变化特征分析已有不少工作;在降水影响因子研究方面,对上游祁连山区地形与降水的关系研究在逐步开展;水分条件,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流域降水的关系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这些研究使我们对流域的气候特征、降水分布情况及降水的地形影响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更全面、深入地研究黑河流域降水机理奠定了基础,但仍需在以下两个方面展开深入细致地研究:1)与大尺度环流系统变化有关的水汽来源及输送对黑河流域降水的影响;2)与地形有关的局地因子对黑河流域降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付刚  熊宗喜  秦沛 《探矿工程》2004,31(10):15-19
北京地铁五号线纵贯城区南北,传统降水施工受到限制,局部地段根本无法实施。采用辐射井降水工艺,既解决了降水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又为辐射井在地下工程降水应用开辟了新途径。着重介绍了辐射井施工技术原理、技术要求、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宋印胜 《山东地质》1995,11(1):77-83
在多年监测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倾斜平原区的水文地质特征,建立地下水水位降速与大气降水、地下水开采量的回归方程,对不同大气降水、地下水开采量条件下的地下水水位降速进行了预测,在考虑了大气降水概率、保证率及不同降水时地下水开采量概率的条件下,对地下水水位降速进行了随机综合决策。依据不确定决策法中的乐观系数法,获得了不同大气降水前提下,地下水开采量的最佳对策,并提出了地下水开发管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何政 《探矿工程》1994,(6):47-47
挖孔桩遇流砂层孔内降水施工工艺核工业长沙工程勘察院何政我们在广深珠高速公路B26段高架桥的基础工程施工中,对桩深小于20m(桩径1.5m)的213根桩采用了人工开挖成孔。其中40根挖孔桩由于遇流砂层而使施工受阻,在采取其它降水方法施工效果均不理想的情...  相似文献   

9.
利用Modflow预测某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掌握场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抽水试验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利用Modflow对某基坑降水工程建立了较合理的渗流计算模型,并针对可能采用的基坑降水方案,模拟预测出基坑降水下的基坑内外地下水位变化,定量评估了基坑降水引起的附加地面沉降问题,为结构设计核算和施工应对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1948-2001年南、北半球及欧亚大陆、非洲大陆、澳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中国 7个大尺度区域 6~8月降水的长期趋势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南、北半球 6~8月的降水都为负趋势,但南半球降水的负趋势在统计上不显著。在54年的时间段内,南半球 6~8月降水的递减速度为 0.12 mm/a,仅为北半球同期降水减幅(0.24 mm/a)的一半。南、北半球 6~8月降水量年代际尺度的振荡都非常明显,但是,南、北半球年代际变化的特征明显不同。目前北半球仍是在少雨时间段,而南半球处在降水量正常或多雨的时间段。分析还表明,非洲大陆 6~ 8月降水的年代际特征最明显,降水的负趋势也最为显著;欧亚大陆 6~8月降水也有着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与明显的负趋势变化;澳洲大陆 6~8月降水的年际变化明显,年代际变化相对来说要小得多;北美大陆 6~8月降水的年际变化明显,但无明显的趋势变化。此外,分析了大尺度区域 6~ 8月降水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现部分区域大尺度降水量之间有明显的联系;分析了中国夏季降水的长期变化,发现中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明显,但无明显的趋势变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拉格朗日插值法修正地形影响的分布式降水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升堂  康绍忠 《水文》2004,24(6):6-9
降水量一直是进行水文分析计算的输入项,对其分布状况的模拟直接影响水文分析成果精度。降水中心位置及其中心降水量对暴雨分析尤为重要,而目前尚未见对降水中心位置方面的模型研究。在对目前国内外降水模型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天气系统降水如不受地形影响其降水量等值线在平面上的分布近似为一组同心椭圆这一原理,建立了一种能够模拟次降水过程的降水中心位置及其中心降水量的新型分布式降水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地形影响因素修正。由于模型建立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对流域未设站研究点的实时降水量估计,同时由于模型能够指明降水中心位置及其中心降水量,因此在流域暴雨分析和洪水预报中具有实用价值。模型经实践检验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2.
水汽输送对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NCAR全球大气再分析格点资料和2005年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4个站点(拉孜、奴各沙、羊村和奴下)降水中δ18O数据,分析了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中δ18O变化同水汽输送通量的关系。从空间上来看,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中δ18O同水汽输送通量呈明显的正相关,从下游至上游,随着水汽输送通量的减少,降水中的δ18O逐渐降低;从时间上来看,春季水汽通量较小,降水中的δ18O较高,而在夏季,水汽通量大,降水中的δ18O较低。在此基础上,又利用NCEP/NCAR气象数据建立水汽追踪模型,以羊村站为例对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的水汽输送过程进行了追踪模拟,并讨论了降水中δ18O变化同水汽源地以及输送过程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季风降水之前的春季,降水中较高的δ18O主要受西风带水汽输送以及当地蒸发水汽的影响;在季风期间,降水中较低的δ18O主要受来自印度洋暖湿水汽输送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3.
同心式射流泵在深层井点降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比较了几种深层干扰降水的特点,就国内深层降水设备存在的问题,有针对地研制了同心式射流泵井点降水系统,该系统利用喷射泵真空和排出口压力提升地下水,其降水深度大,集水效果好,出水量稳定,速度较快,设备结构简单可靠,解决了深大基坑砂、粘土地层中干扰降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付法  陈强 《探矿工程》2005,32(10):50-52
根据城市地下工程特点,结合武汉市在富水砂层中修建的地下过街道实例,分析了地面降水所采取的降水方案,同时,也对本工程深井降水对地表、周围建筑物沉降做了全面的观察分析,观察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案能充分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5.
张聚斌 《探矿工程》2005,32(11):14-16
根据多年深基坑降水实践,总结出了利用多孔抽水试验实测流场确定井点降水设计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实用、可操作性强,经过在衡水电厂和西柏坡电厂深基坑降水设计中应用,设计方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西藏林芝地区近350 a来降水变化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利用树轮δ^13C序列,重建了公元1650年以来林芝地区秋季降水量序列,分析了近350a来降水的阶段性变化和趋势,用小波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降水变化周期的复杂性,结果表明:降水变化在不同层次和时段上存在显2~3a、13a和36a左右周期。突变分析发现,林芝地区秋季降水存在明显的突变年份,随时间尺度的变短,发生突变的次数增加,体现了气候变化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轻型井点降水设备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超轻型井点降水新技术,即对现有轻型井点降水设备进一步轻化。介绍了轻化改进的措施,并通过工程检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降水变化对天山东部地区河川径流量的影响与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建芳  袁玉江等 《水文》2001,21(2):38-40
通过对降水与天山东部地区河川径流量的相关分析,找出了降水影响径流量的最佳时段(水文率:当年9月-次年8月),在分析了降水对流量的响应特点及敏感性后,发现当降水偏多或偏少10%时,天山东部地区河川径流量增加或减少5.2%,且只有当降水量偏多(或偏少)10%以上时,河川径流量才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应用回归分析方法推求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梁文彪 《地下水》2002,24(2):72-73,81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是地下水资源计算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利用地下水动态资料推求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的方法最多,可是在现状地下水开采条件下,地下水动态已改变了其天然状态,降水后的地下水动态已不能真正反映降水入渗补给所引起的地下水位回升,通过动态资料直接推求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就显得较为困难。为了消除现状条件的影响,应用部分无影响的动态资料,建立起降水量与地下水位升幅值之间的回归方程,通过插补计算推求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为地下水资源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目前在施工降水设计中广泛使用的“等代大井”法存在的某些问题,介绍了降水设计程序BGI-DEWASA,该程序弥补了“等代大井”法的不足之处,使降水设计以及对相邻建筑影响的分析都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