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新丰江水库诱发6.1级地震与库区存在库水渗透(漏)—储积(存)及孕(诱)震的活动构造有关。水库诱发地震预测应重视库区总体环境条的研究。对比新丰江库及长江三峡水库的环境组合条件,认为三峡水库三斗坪坝址诱发水库地震的可能性很小,而庙河一香溪库段存在有利干诱震的环境因子,发震的可能性较大,但其震级将不超过5 1/2级。  相似文献   

2.
重庆巴山水电站水库诱发地震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实地考察,对巴山水库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地震活动背景,区域应力场和水文地质特征等诱震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与周边其它已建水库的地质条件进行类比,对巴山水库可能发震的地段、最高震级和烈度以及对工程的影响作出初步评价.认为巴山水库诱发地震的上限震级为3.0级,相应诱发地震的烈度为VI度,对应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工程及民用建筑的影响可不考虑。  相似文献   

3.
统计预测模型对三峡库区诱发地震预测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实地考察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地震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将长江三峡工程坝址至巫山库段划分为5个预测区共12个预测单元,选用8个诱震因素,运用统计预测模型预测了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及诱发地震震级。结果表明,库水蓄至最高水位,三峡工程坝址至巫山库段中多数预测单元诱发微震和不发生地震的概率值高,无震可能性较大。但九湾溪断层沿线、仙女山断层库段具备诱发3.0~4.5级或4.5~6.0级地震的可能;考虑到龙会观5.1级地震与高桥断裂的关系,预测结果显示高桥断裂沿线具有诱发强烈水库地震(≥6.0级)的可能性,其预测概率值为0.23  相似文献   

4.
陈献程  胡平 《地震地质》1997,19(1):44-49
根据野外实地工作,进行水库诱发地震诱震条件的综合分析,并与其它发震水库进行对比,对江垭水电工程水库诱发地震可能性作出初步评价。认为江垭水库蓄水后,在岩溶发育的峡谷地段存在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并对发震地段,最高震级和烈度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三江口水库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地震活动性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资料,对该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构造类比法分析表明:蓄水后发生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较小,但有可能发生岩溶塌陷型水库诱发地震。概率预测法分析表明:库首段(新滩子—狮狸弯)发震概率较小,仅为0.02;库中段(狮狸弯—牛鼻子)岩溶不太发育,诱震可能性较小,不发震的概率为0.96;库尾段(牛鼻子—峡马口)有可能诱发微震,发震(M3.0)概率为0.10。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地质构造背景、岩溶条件、光弹模拟实验分析,对洪家渡水库可能存在的诱震条件进行研究。在归纳云贵岩溶地区水库地震诱震条件的基础上,用水库地震类比的方法,对洪家渡水库地震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认为,洪家渡水库在蓄水至设计水位的1—5年内可能诱发地震。  相似文献   

7.
彭亮  汪海涛  王兆云 《内陆地震》2007,21(2):149-154
采用判别标志、对比判断方法,尤其是概率分析方法对喀腊塑克水库诱发地震进行了分析。概率分析方法是利用诱震水库和未发震水库的统计资料,考虑了库深、库容、构造应力环境、断层活动性及诱震区介质条件5个因素,再利用概率统计中的贝叶斯公式建立了预测水库能否诱震的概率模型,最终计算出结果。另外,从库区断层活动性及断裂所通过的位置、库水深度及岩石坚硬程度等方面,分析出可能产生诱发该水库地震的位置。结合工作中的体会,提出评价水库诱发地震的步骤和方法。最终分析结果表明,喀腊塑克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们注意到修建水库有时能改变当地地震活动的特点,甚至在地震活动水平不高的地区诱发强烈地震。为探索水库诱发地震的形成条件,许多地震工作者对各类水库进行了考察。有的研究工作指出,库区岩石条件对水库诱震有着明显的影响;岩溶是水库诱震的有利条件。作者对国内外大量水库地震震例进行了分析,发现半数诱震水库位于碳酸岩地区,且发震地段多在岩溶发育区。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内外水库诱发地震的震例资料,结合老龙口水库库区的具体情况,对老龙口水利枢纽工程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可能发震的地段、诱发地震震级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陈献程 《华南地震》2000,20(2):68-76
根据野外实地考察,对硗碛、中岗水电工程水库诱发地震的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与其它水库的发震条件进行对比,对该两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作出了初步评价,并对可能发震的地段,最高震级和烈度以及对工程的影响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11.
在对云南红河南沙水库库区主要诱震条件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相邻地区几个有类似条件的水库,并结合库区的有限元模拟试验和一般的统计结果,分析了该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强度、时间、地点和影响。综合考虑,该水库诱发5.0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性较大,危险库段主要是库首和库区中部,推测诱发最大地震的时间在蓄水之后的1~3年内。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部四个水库震例的诱震环境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东部四个诱震水库的地质调查及其资料分析,探讨了水库地震诱发过程中所涉及的诸环境因素。研究表明:水库地震的诱发因素很多,但大体上可归纳成库水渗透条件和发震构造条件两类;这些环境因素只有在它们按一定方式恰当地组合成一个统一体存在于同一库区(段),水库地震才有可能诱发产生。因此,预测水库地震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查明库区诱发地震的环境因素及其总体组合条件。  相似文献   

13.
孙君秀 《地震地质》1996,18(4):421-426
利用模糊聚类分析和灰色聚类分析提出了预测水库诱发地震上限震级的方法,并以新丰江水库地震为例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预测的上限震级与实际发震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4.
对于水库围堰后猛然增加的地震活动,人们普遍关心两个问题,第一是这些地震的成因,第二是这些地震能对大坝安全性带来多大的影响。位于四川省乐山地区的铜街子电站在蓄水后地震活动骤然增高。本文通过对地震活动的分布范围、震源深度、震源机制解以及地震活动与库水水位变化之间的关系判定这些地震系铜街子电站蓄水后所诱发的地震。为了估计该水库所诱发地震的震级上限,本文通过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试图对诱震震级上限给出一个估计,但各手段所给出的结果却不完全一致,这说明目前的预测手段的不完善。在对各手段给出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之后,认为铜街子电站最大可能诱发地震震级上限在5.0级左右。当然,也可能以较小震级的震群型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剖析岩溶地区尤其是构皮滩水库的上游水库——已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乌江渡水库的诱震条件;另一方面考察研究构皮滩水库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岩溶条件,通过光弹模拟实验了解库区的初始应力状态,并且研究分析构皮滩水库地区可能存在的诱震条件。用水库地震类比法,对构皮滩电站库区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6.
水库地震——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灾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合叙述了水库地震诱发灾害的一般特征和水库地震预测的研究现状,并应用几种不同的预测方法对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及可能发震水平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位于广西与贵州边界的、红水河上游的(?)滩水利枢纽工程,属特大型工程。因此研究蓄水后诱发地震的危险性是重要的技术难题之一。本文利用概率预测法,断层稳定分析法,数值模拟法等对于蓄水后发震可能性及可能部位作了估计;利用综合影响参数与震级关系式和两级综合模糊评判方法对于可能的最大诱震强度做了估算。最终认为,该水库蓄水后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较高,有可能诱发中强地震,可能的发震位在大坝西10—20公里左右,对大坝的影响为Ⅶ度。  相似文献   

18.
福建尤溪街面水库已于2007年2月下闸蓄水,蓄水后是否会诱发地震?如果会诱发地震,它能诱发多大震级的地震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库区主要断裂活动、地质构造背景和国内外已发生水库诱发地震震例资料,结合尤溪街面水库库区的具体情况,应用概率预测法,综合影响参数预测法,两级模糊评判法,发育断裂长度预测震级法和历史地震最高震级预测法等方法,对街面水库诱震危险性和可能诱发的最大震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明了模式识别方法的原理及其在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以国内22个水库为样本(其中11个是有震样本),提取水库诱发地震有关的地质、地震、水文等方面的因素及特征,对拟建长江三峡三斗坪和清江隔河岩高坝水库进行预测。初步判定这两个水库区存在着水库诱发地震的危险性背景,并且清江隔河岩高坝水库区都镇湾以西地段,不存在诱发地震的背景,而其以东库,存在着水库诱发地震的背景。  相似文献   

20.
小浪底水库诱发地震预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实地考察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黄河小浪底水库及其邻区地质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地区地质构造背景较为复杂,地震活动性相对较弱,在此基础上,采用概率预测法对小浪底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利用逻辑信息法和灰色聚类法对诱发地震的强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水库存在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最可能发生诱发地震的地段为库区中段,震级上限可达5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