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云的观测是观测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测中较为困难的一个项目。尤其是暗夜云与白天云相比,观测难度就更大了。但是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积累观测经验,是可以提高夜间云的观测能力及目测水平的。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谈谈漆黑夜间云的观测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钟美英 《广东气象》2007,29(4):64-65
简要分析夜间各类云的特征和云的持续性,归纳出有助于提高夜间云的目测水平的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夜间灯光很弱或者没有灯光、星光、月光的情况下,云的目测是比较困难的。常规夜间观测云的方法是,根据视觉,结合星光疏密、空气清晰程度、云体的颜色、移动速度以及伴见的天气现象和实测云高,参照傍晚时云的状况来判别云状。为了能够在夜间快速准确地识别所在测站云状,以现代化探测设备为手段,对夜间云的观测方法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用大气辐射、大气电场、气象卫星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来辅助观云,可较好地弥补夜间目测云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阿左旗气象局从2004年开始运行自动气象站后。不仅减轻了观测人员的工作量,更主要是有效地提高了观测时效和数据的准确性。但是一直被观测员认为的难点一云、能、天的观测,仍然作为目测项目保留,所以就现阶段而言要想提高地面业务质量,首先就要过好云、能、天的观测这一关,而夜间云的观测又是难中之难,本文就夜间如何提高云的目测水平,谈一点粗浅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云的观测是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的难点,尤其是夜间云的观测,更为困难.为了提高夜间云观测的水平,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要不断去探索,去发现夜间云出现的规律,不断总结夜间云观测的经验.下面,根据平时观测的经验,就“夜间云观测”这个问题,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浅谈夜间云的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夜间,由于光照条件不足,目测受到影响,给云的判定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观测人员要努力提高夜间目测云的能力。2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首先,必须了解本站各季节经常出现哪些属类的云及常见的云底高度范围,在此基础上,了解当天云的发展演变情况和发展演变规律;其次,要熟悉本站无云时夜晚的星光分布情况,经常观察  相似文献   

7.
云是较难目测的项目之一。尤其是在无星光和月光的黑夜 ,常让观测员感到焦急。但只要用心观察 ,不断总结经验 ,就会发现云的演变其实是有规律的。运用这些规律 ,就能逐步提高对云的目测水平。在无星光和月光的夜晚 ,可结合云的一些特点来判断云状、云层( 1 )云具有联系性 ,即根据云的连续变化和演变规律来判别云状。一般在傍晚时 ,应对云进行仔细观察 ,待夜间正点观测时 ,可根据傍晚时云的发展趋势判断出云状。例 :傍晚测站某方向有Cu云趋于减弱 ,观测时云呈条状 ,就可有把握地判定是Sc云。又 :傍晚为Cs云 ,观测时呈均匀云幕 ,不见星…  相似文献   

8.
使用MTECH 8200-CHS云高仪于2014年1月18日至2015年5月31日观测的云高数据与人工观测进行对比分析,以检验仪器的性能,结果表明器测云高比目测偏高,仪器对于低云的观测效果较好以及在夜间的观测能力较白天好。二者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观测范围、数据采集时效及人工观测受主观影响等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1引言 云的形态是复杂多变的,云的观测是地面气象测报业务中的一个重要项目。随着高科技在气象观测中的不断投入和气象观测仪器的不断更新,很多观测项目都实现了自动化,而云的观测却仍然依靠目测。云的观测因以目测为主,观测难度最大,观测员的主观判断起决定作用,观测员所具备的观测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复杂天气下的分析判断能力等都直接影响着云的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10.
孙士型 《气象》1987,13(3):54-54
一、引言 在所有的天气要素中,云与天气具有更直观、更密切的联系,因此云的观测在天气分析和航空预报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作者对本站目测云状与日本静止气象卫星(GMS-3)云图进行的对比分析表明:两者对稳定性云的观测是一致的,但在GMS-3云图显现测站处于大范围活跃对流区域之中时,目测云状多数误记为稳定性云天。本文在分析了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之后,提出了改进混合性云天的目测办法。 二、目测云状与GMS-3云图的对比分析 首先应该指出,目测和卫星的观测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别,因而得出的结果也不尽相同。目测主要依据云的形态自下而上的观测;卫星依据云顶的温度、亮度自上而下进行判别。目测的是范围小于100  相似文献   

11.
曹智玲 《贵州气象》2001,25(5):37-38
夜间云的观测对观测员来讲确实是个难题 ,但只要熟记各种云状的结构、特征、排列、颜色等 ,认真学习 ,积累每次观测的经验 ,就能提高夜间观测云的能力。下面就夜间云的观测谈谈自己的体会 ,供大家参考。夜间观测前应在黑暗处停留片刻 ,待眼睛适应环境后再进行观测 ,首先 ,确定天空是否有云 ,然后确定是层状云 ,还是块状云 ,再确定是高云、中云还是低云 ,应根据它们的特征、结构等以及伴随的天气现象来判定云种类别和云量、云高 ,在夜间有月光时 ,云越高越白 ,越低越黑 ,在无月光的情况下 ,主要看其云幕是否均匀 ,如无星光 ,明暗一致就是层状…  相似文献   

12.
云观测记录简单化模式化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凯 《吉林气象》2007,(4):43-44
1引言云的观测是地面气象测报业务中的重要项目,也是目测项目中最难的。云的观测主要包括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和选定云码。其中判定云状是云的观测中最关键的,只有云状判定正确才能选定正确的云码。但云状观测记录中时常  相似文献   

13.
1引言云的观测是地面气象测报业务中的重要项目,虽然已安装了自动仪器,但云、能、天仍然是测报工作中目力观测的项目,云的观测是目测项目中最难的。云的观测主要包括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和选定云码。其中判定云状是云的观测中最关键的,只  相似文献   

14.
气象台站目测云状一般从云的外形着眼,即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和云底高度来判断。但由于云的外形变化多端,某些云如As 与St、Cb 与Ns 在外形上又有相似之处,如不仔细辨认往往导致观测记录的差错。为了提高云状目测水平,交流云天观测经验,现根据本人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对季节性降水云系的观测及其云状目测提出一些看法,供同志们参考。一、不同季节降水云系观测中应注意的问题1.一般来说,各地不同季  相似文献   

15.
王振阁 《气象》1978,4(7):6-6
夜间观测云对观测员来讲确是个难题;但也并非难得不得了。只要熟记各种云的特征,用心学习,不断总结观测经验,是可以逐步掌握的。 我的体会是,夜间观测云,首先要确定天空是否有云,然后再确定是层状云还是块状云,最后再确  相似文献   

16.
李源 《气象》1978,4(3):27-27
云是目测项目中观测比较困难的一个项目,在无星月光的漆黑之夜,更觉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就可以逐步提高云的目测水平。 在漆黑之夜,可借助下列云的特点来帮助我们识别云层。 1.云的连续性。就是根据云的连续变化和演变规律来判别云状。一般在入夜之前,应对云层进行仔细观测,入夜后根据入夜前云的变化趋势就较为容易判断云状了。例如:入夜前某方向有积云趋于减弱,入夜后云呈条状,就可较有把握地判断它是向晚层积云。又如入夜前为卷层云,入夜后云呈均匀幕状,不见星月,这时记高层云就较可靠。  相似文献   

17.
夜间云状的观测杜丽萍(平凉地区气象局744000)夜间观测云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暗夜,只能大致地分辨出天空的云况,而难以正确地判定云状。只有了解当天云的演变和傍晚时云分布情况,根据星光、月光下夜间云状的特点,降水性质及天气现象,才能判断云状。一、夜间...  相似文献   

18.
云的观测在地面观测中非常重要,为了提高地面人工观测云的准确性,利用气象台站的探空资料,对相应时段的地面观测数据中的低、中、高三族云进行校对应用,增加目测云的准确性,减少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观测误差;并阐明探空资料应用于地面云观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易仕明  童乐天 《气象》1981,7(4):42-45
对于云的外形的观测,最普遍最简单的方法是目测。广大气象台站当前主要仍用眼睛来观测云况的演变和判定云状。许多业余气象爱好者和老农也用目力观察云象来预测未来天气的变化。《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新版本于去年开始在全国执行后,各气象台站对云况的观测就更加深入细致了。但在目测中由于视觉上的误差,常常会作出一些错误的判断。本文着重从透视的原理来谈谈如何看云和分析云。  相似文献   

20.
云的形状各种各样,变化也比较复杂,尤其在夜间观测云,其难度是较大的。那么,怎样才能在夜间准确识别各种云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