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康滇地轴的地质构造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曾有不少地质学者对康滇地轴作过研究。戴拉普(Deprat)曾把康滇地轴称为“云南弧”,李四光在他所著“中国地质学”一书中曾将它称为“巴康山字型系”和“康滇山字型系”,其脊柱大致也就是康滇地轴区。米士(Misch)则把此构造区称为“中部云南隆起”,郭  相似文献   

2.
由西南地勘局主持召开的《康滇地轴铀矿远景评价研讨会》,于1991年10月15日至21日在昆明市举行。为期7天的研讨会,紧紧围绕“如何突破地轴”这个主题展开了探讨,总结、交流了三十多年来地质科研成果。主要探讨了康滇地轴地壳演化与铀成矿的关系;阐述了地轴元古界地层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特征与铀矿化的关系;断裂构造与铀矿化的关系;地轴元古宙铀矿化类型及其成矿远景探讨,在探讨分析并肯定了康滇地轴具备铀成矿基本条件和具备有  相似文献   

3.
关于“康滇地轴”是否存在以及它具有什么地质构造特性的问题,自1957年地质部地质研究所康滇队在会理一带发现寒武纪及奥陶纪地层以来,就成为一个很有趣的问题。盛莘夫首先提出了“康滇地轴”并不存在的看法,这一看法得到了某些地质人员的支持。郭文魁认为这里是在加里东运动之后才隆起为地轴的。张文佑认为它不是地轴,而是台背斜。喻德渊称之为陆隆带。真是各说纷纭,难得定论。显然这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4.
地轴倾斜与大陆板块漂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 ,地轴是倾斜的 ,倾角达 2 4°。地轴为什么会倾斜 ?一直是科学家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回答这个问题上 ,各种假说很多 ,其中“陨星撞击说”较为流行 ,但笔者通过研究认为地轴倾斜的主要原因是南半球大陆板块向北半球漂移的结果。由于南半球大陆板块不断向北半球漂移 ,造成北半球负荷较重 ,使北半球地轴下沉 ,形成向南倾斜的地轴。通过计算 ,南半球与北半球大陆板块的面积之比约为 3∶5,这正好与地轴倾角 2 4°基本相符。从地球演化历史来看 ,地轴在早期是直立的。2亿年前的联合古陆 ,基本都分布于中、低纬度和赤道附近 ,分布在南、…  相似文献   

5.
在四川康定和泸定之间分布的变质杂岩,早在三十年代谭锡畴、李春昱曾称为康定片麻岩。以后黄汲清、程裕淇等,发现这一带的片麻岩延展至西昌以及滇北元谋,确定其时代属前寒武纪,黄汲清将这一片麻岩带称为磨盘山晶片岩带。黄汲清在四十年代认为磨盘山片麻岩带以及滇东、四川攀西一带的浅变质结带(指昆阳群、会理群)共同构成一巨大的前寒武纪地块,称之为康滇地轴。老一辈地质学家的发现与研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地质情况康滇地轴东缘铁矿点分布很多,沿地轴和昆明凹陷带所伴生的南北向二级大断裂,为康滇地轴昆阳系中控制成矿分布的主要构造。铁矿均生存在二级大断裂所伴生的羽毛状断裂带中。  相似文献   

7.
康滇地轴花岗岩类铀钍丰度特征及找铀前景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γ能谱资料,系统阐述了康滇地轴花岗岩类的铀钍丰度特征,总结了康滇地轴现有花岗岩型铀矿化的基本特点。在与华南产铀花岗岩类特征对比的基础上,对康滇地轴花岗岩类的找铀前景作了初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根据“康滇地轴”的地壳演化历史和铀的地球化学特性来探讨“康滇地轴”的铀成矿环境,认为“康滇地轴”既有有利于铀成矿的地质环境和条件,又有不利的因素,因此,应加强基础地质研究,以各种成矿理论为指导选择有利地段,对“康滇地轴”进行第2轮找矿。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近年来在康滇地轴研究工作中所获得的铀矿(化)点同位素年龄资料,将康滇地轴的铀矿化时代划分为晋宁、澄江、海西、印支、燕山五个时期,同时对铀矿化时代与构造岩浆活动的关系,以及对康滇地轴铀的有利成矿时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夏宗实 《地质论评》1960,20(5):206-207
李春昱等曾对“康滇地轴”(下简称“地轴”)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但由于收集的资料不够齐全(主要只收集了西昌以南会理等地的资料),因此在某些方面阐述得还不够全面。笔者根据凉山西北脚一带的新资料,就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补充的意见,供同志们参考。一、各个时代的沉积范围震旦纪地层分布于小相岭以东地区,以西地区则缺失这一地层。越西附近灯影灰岩(白云岩)厚600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现有资料,分析康滇地轴的区域地质构造运动及其演化与铀成矿的关系,提出晋宁期是康滇地轴第一次铀成矿期(960—1006Ma)。  相似文献   

12.
引言攀枝花—西昌地区(包括北起康定,南至云南元谋、永仁,西自弥渡向东南延至新平一带)。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即黄汲清教授所称的“康滇地轴”,本文以中段为主要研究地区。全区为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地层与岩浆岩体呈南北向带状分布,岩浆岩中分布最广泛的是基性、超基性岩,岩体总数超过200个,其中部分岩体经勘探,取得了铁、  相似文献   

13.
攀枝花-西昌地区是我国钒钛磁铁矿的主要成矿带,也是世界上同类矿床的重要产区之一;攀西白马钒钛磁铁矿夏家坪矿段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康滇地轴"中段,地跨康滇地轴深断裂系的安宁河深断裂带;沉积岩在矿段内不发育,而侵入岩分布广泛,白马钒钛磁铁矿岩体为基性岩体。钒钛磁铁矿不仅是铁的重要来源,而且伴生的钒、钛、铜、钴、镍、硫等多种组份,具有重要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今年二月我們在某銅矿用分散流进行普查打矿的试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地質效果,証实了用分散流普查找矿是行之有效的找矿方法,它若与地质普查相結合必然得到完滿的找矿效果。現将此次所作的方法介绍于后。一、一般情况本区位于大地构造单元上的康滇地轴之南端,以元古代昆阳系为主,为中溫热液矿床,矿体賦存在扁(?)状白云岩中,矿物以黄銅矿为主,輝銅矿次之,氧化矿物則以孔雀石为主,呈细脈状和散点状。本区为高原侵蝕型地形,地形变化較大且陡峻,  相似文献   

15.
湖南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地球物理场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湘雄 《湖南地质》1992,11(4):334-342
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这些特征,显然是划分不同构造单元的准则之一。湖南大地构造分区的焦点,是江南地轴的归属问题,本文根据地震和重磁资料等,论述了它隶属于扬子准地台的合理性。指出省内两个一级构造单元的分界应在江南地轴东南缘,其南西段与传统界线一致,北东段有重大改变,应将衡阳盆地和浏阳隆起包容到江南地轴区。最后,本文突出地球物理场特征,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我省Ⅱ、Ⅲ、Ⅳ级构造单元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16.
寄希望于康滇地轴——康滇地轴铀矿远景评价研讨会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滇地轴铀矿勘查已有30余年,尚未发现矿床。自从世界上古老地台元古宇相继发现大型、超大型铀矿以来,康滇地轴元古宇也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目标之一。康滇地轴铀矿远景评价研讨会是西南地勘局为打开西南铀矿找矿局面进行重点突破的一次有意义的学术活动。据了解,我铀矿地质系统为扩大找矿领域,选择突破口——靶区,许多单位在近几年将召开一系列类似的论证会、研讨会、远景评价会。为及时交流这方面的经验,编辑部特地组织了这次报道,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国相 《地质论评》1985,31(1):56-64
本文论述的康滇地轴云南段,其范围是北以金沙江为界,南至红河断裂,东以小江断裂为界,西至绿汁江断裂,面积为51,200平方公里。笔者在参与康滇地轴锡、钨四级区划工作中,整理和研究了前人资料,对花岗岩及锡、钨矿  相似文献   

18.
论江南地轴北西缘在湖南的边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前言江南地轴(江南台隆),长期以来对扬子地区和华南地区地质构造的发生、发展和演化,地层发育程度和沉积建造以及矿产的空间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正确地划定江南地轴的范围和在湖南的北西缘边界,对于区域地质的研究、成矿预测和普查找矿都有其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可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江南地轴的范围和北西缘边界位置的认识不同,划分不一:多数学者一般将其划在中—新生代沅麻红盆的南东缘,相当于黔城—怀化—辰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本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位于康滇地轴的东部边缘、为沉积-变质的似层状铜矿床;其含矿地层为元古界昆阳群中的浅变质岩系.本矿段是矿区内勘探时间最早、勘探网度最密、勘探程度最深的地段.矿段之南毗邻一火成岩体,矿段之北以一地表河流为界,全长1200米.最高露头750米以下已勘探清楚.本矿段地层自下而上为紫色层-过渡层-白云岩等一套海进序列的岩石组合,矿体即赋存在过渡层的灰色、黄灰色薄至中厚层含泥粉砂质白云岩中.该矿段由于氧化  相似文献   

20.
<正>云南牟定戌街位于康滇地轴南段。康滇地轴在新元古代岩浆活动频繁,形成了大量的混合岩、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在牟定地区广泛出露的戌街杂岩体(混合花岗岩)被前人认为是元古代TTG组合的一部分。在戌街水桥村附近大面积出露普登组地层有较丰富的混合花岗岩。前人认为:元谋部分地区见到的片麻岩内有大量的花岗岩脉。康滇地轴处于扬子地台西缘的一部分,因此研究牟定戌街地区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扬子地台西缘的结晶基地和戌街地区矿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