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疆哈密地区红山金矿区的样品中,有品位的样品大多含有明金.但含明金的样品又多为难加工的金矿样品,由此带来的测试结果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分析测试质量.笔认为中碎缩分粒度和细碎时间,是影响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中碎缩分粒度的确定又成为制定合理的样品加工流程的关键.笔采用重砂鉴定和样品加工流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后,确定了红山金矿区样品中碎缩分粒度,从而制定了合理的加工流程,保证了加工完毕的样品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均匀性,进一步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该流程在2003年度红山矿区金矿样品加工中使用,样品双份分析的一次性合格率为98.0%,内检合格率达88.7%,外检合格率达96.8%。达到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
含粗粒金矿石品位分析试样的加工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孝樽  毕慧明 《岩矿测试》1991,10(2):144-146
本文介绍了加工制备含粗粒金矿石的分析样品。对矿石含金品位低、脉石矿物硬度比较小类型的金矿全巷大样,在加工制样中筛上收>0.5mm大粒金。粒度<0.5mm矿石经缩分取样,用重选(摇床)富集粗粒金,分别检测结果,最终计算矿石总含金品位。实践表明,经本法加工试样检测结果所计算的金品位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含金地质样品的均匀性及代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金矿石的制样研究认为,金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样品加工中存在的问题。因此,研究不同类型的金矿石制样,改进加工流程,是保证金分析质量的前提.通过对甘肃李子园、小沟里、三洋坝等秦岭山脉区的粗颗粒性金矿石的制样研究,制定出了比较合理的制样流程。  相似文献   

4.
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摇床样品中的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克臣 《吉林地质》2011,30(2):108-110
建立了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摇床样品中的金的分析方法.采用王水溶样,以10%王水为介质.火焰原子吸收法分光光度计测定摇床样品中的金该方法具有设备投资小、流程短、劳动强度低、速度快、污染小等特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结果和火试金方法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汉阴县长沟金矿,金主要以独立矿物相的单体金形式存在,为粒间金、裂隙金和包裹金。通过金的加工粒级暨测试方法流程的对比试验,认为对1个基本化学分析样品采用"粗碎—三等分后棒磨—细磨至200目平行分析,余样组合为1个样品"的4个分析结果的均值作为其最终的测试结果,经外检分析表明其合格率可达到91.5%,满足固体矿产评价对岩矿测试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提高金矿地质样品制样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邱宏喜 《黄金地质》2002,8(4):68-71
金矿地质样品制备过程中,粒度和质量是保证样品代表性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把握好样品缩分,细碎工艺2个环节,即可获得较为理想的分析样品,提高金矿地质样品制样质量应增加样品采集次数,有效控制损失率,建立快速高效的质量反馈机制,从而进一步提高“采加化”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7.
金矿样品加工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德年 《岩矿测试》1993,12(1):68-70
制样在地质冶金分析工作中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金在自然界赋存状态的特殊性、金粒的延展性以及制样加工设备限制等原因,金矿样品制备的难度较大,但有关报道不多,又特别对含Au、Ag、Cu、Pb、Zn、Bi等的复合矿物制样工作报道更少。 由于长期以来多强调测定的重要性,而忽视试样制备加工程序。制样误差远远超过分析误差导致实验失败的事例是较多的,这给矿山地质、黄金生产和工矿销售等带来不少问题。因此,对复合矿物和多元含金银的有色金属硫化矿和氧化矿试样制备的研究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1987年的找矿勘探仍侧重在贵金属,特别是金。加拿大继续开展铂族矿产的勘探工作。化探技术是上述这些矿产勘探与评价的基本方法。 采样及元素分布模式是普查勘探设计与解释的关键。近来,关于采集适宜的代表性样品问题正愈来愈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在野外工作中,采样、样品加工与化学分析是影响贵金属勘探与开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金矿样品采样—加工—化验质量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索明源 《岩矿测试》2001,20(1):60-64
对不同类型金矿石取样方法和加工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对于任何一个新矿区金试样的加工制备,应查明矿石类型、主要万分、赋存状态,查清自然金粒度分布情况,通过实验制定切实可行的采样方法、加工流程,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从而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的低含量金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但用于测定植物样品中痕量金时,传统方法的称样量较大(20 g),样品在马弗炉中灰化不完全,检出限较高(0.29ng/g)。本文确定了应用GFAAS分析金矿区植物样品中痕量金的测定条件,石墨炉的升温程序为:金的灰化温度1000℃,原子化温度2000℃,以抗坏血酸为基体改进剂,瓷坩埚为灰化器皿,且将样品的灰化温度降低到500℃,灰化时间2.0 h,确保了样品灰化完全且待测元素不发生挥发损失。本方法称样量较小(5.0 g),检出限为0.03 ng/g,精密度为6.8%~11.9%,加标回收率为83.8%~104.7%。经过金矿区实际植物样品试验,发现不同植物对金的富集能力相差较大,其中玉米植株对金的富集能力强。  相似文献   

11.
徐昊 《地质与勘探》2017,53(4):686-693
在地质勘探的普查和详查工作中,土壤地球化学的指示作用是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随着地表及浅部矿产的开发,边深部盲矿体的找矿难度不断加大。按照目前的样品处理方法及技术要求,岩金矿区的矿化地段土壤测量分析数据被削弱,元素异常下限值偏低。为了解决异常贫化带来的异常圈定问题,本次研究对土壤样品的加工进行改进和调整。首次提出将野外采取的金矿土壤测量样细分,烘干处理后,不再进行过筛处理,并在湘东北醴陵市棉花坡金矿区的找矿普查工作中应用。对该区金矿土壤测量样品野外加工过筛与不过筛检测结果对比分析,未过筛样品能更客观、真实地反映矿区Au元素异常值情况,有利于指导找矿,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因此,本次试验工作方法对指导类似金矿区土壤测量样品野外加工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双峰岭金矿床处于塔里木板块东北缘的库鲁克塔格陆缘地块,北邻艾尔宾晚古生代残余盆地,南为塔里木中央地块;金矿体严格受地层岩性、韧性剪切带、脉岩三重控制.矿石类型有石英脉型和石英脉蚀变岩复合型;蚀变主要有绿泥石化、褐铁矿化、黄钾铁矾化、绢云母化、碳化和碳酸盐化、硅化等.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变质热液,由于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对大厂锡多金属矿田已有找金线索的系统整理、找金条件的分析、金与其他成矿元素关系的研究及地表原生晕金含量平面分布图的编制,结合地质条件分析,指出了5个找金远景地段。据此预测结果,最近在其中的3个地段中取样13件,金含量在0.2~2.2g/t之间的样品有7件。因此通过进一步的地质工作,大厂矿田内找金有望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4.
关兆德 《地质与资源》2015,24(3):264-270
近年来,因矿山开采技术条件不清而盲目开采,导致淹井矿难、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事故频频发生,万硐山矿段也不例外.通过资料收集、水工环测绘、工程编录、动态观测、样品测试等手段,查明了万硐山矿段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了依据,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建议所有矿山企业充分认识到加强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勘查评价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同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野外及镜下研究,初步查明丁家林,太阳坪金矿区所含金矿物为自然,金金矿及含银自然金。丁家林金矿区包裹体金为主,太阳坪金矿区则以裂隙金为主。粒数及面积统计显示两矿区均以中、细粒金为主。载体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次为石英,偶见方铅矿,黄铜矿及闪锌矿。金的矿化与富集以富含黄铁矿,贫其他多金属硫化物为特征。矿石中常见明金为粗粒金,巨粒金及块状金。  相似文献   

16.
基于SD法估算东安金矿床5号矿体资源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明轩 《地质与勘探》2011,47(6):1177-1184
资源储量估算是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估算矿床经济价值和矿山设计的基本依据。SD资源储量估算和审定方法(SD法),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一种以SD动态分维几何学为理论,以最佳结构地质变量为基础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适于不同矿种及矿产勘查开采各个阶段,它应用SD精度法,成功量化矿产资源储量的地质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17.
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对活性炭吸附-碘量法测定金矿石中的金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实验样品从低温升至650℃灼烧2 h除硫,用50%(体积分数)的王水溶解1 h,经活性炭动态吸附抽滤,将载金炭灰化复溶,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该方法简便、快速、实用性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由滴定样品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工作溶液体积、硫代硫酸钠对金的滴定度、称量质量、重复测定等不确定度分量组成。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并量化,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换算成扩展不确定度。通过评定不确定度主要是由硫代硫酸钠对金的滴定度引入。  相似文献   

18.
金的活动态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金相态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金活动态分析方法进行了如下改进:用5 μm孔径的滤膜取代2 μm孔径的滤膜抽滤;将加入提取剂溶液提取黏土吸附相、有机结合相和铁锰氧化物相改为直接加入固体提取剂;将泡沫塑料吸附-原子吸收法改为甲基异丁基酮(MIBK)萃取-原子吸收法测定金。介绍了改进后的金活动态分析方法及其在东北高寒森林覆盖景观某金矿区的一个应用实例。结果表明,除水提取相异常相对不明显外,其余3个相在矿体上方均有清晰、明显的异常指示。其中有机结合相的异常强度最大,是在该景观条件下寻找隐伏矿的最有利相态。重复样分析的相对误差小于50%,满足金的活动态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