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西北四省(区)2000年的水资源足迹   总被引:78,自引:4,他引:78  
水资源足迹是如实反映人类对水资源消费利用的新概念,能深刻揭示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消费,为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提出了水资源足迹的概念和衡量方法,引进了虚拟水概念,简要介绍了产品虚拟水计算方法,并以新疆、青海、甘肃和陕西为例,计算分析了2000年各省水资源足迹.结果表明,2000年西北四省(区)总的水足迹是为613.3×108m3,人均水足迹为712.3m3·人-1·a-1和1952L·人-1·d-1,高于统计的水资源利用量.以虚拟水概念为基础的水资源足迹更真实地衡量了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消费利用状况,为解决区域水资源短缺和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提供了新思路,产品形式的虚拟水贸易是平衡水资源赤字、维持区域水安全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干旱区流域水资源集成管理的基础理论与创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资源被公认是21世纪最稀缺的资源,也是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我国当前面临的严重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和用水效率低下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归咎于缺乏一种能有效促进水资源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的水管理制度、机制与水文化体系.因此,上述水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否构建一种符合中国国情、并能反映先进生态水文化及促进水资源高效和安全利用的水管理制度和模式.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经验表明,促进传统的以行政区域为单元、以政府为主导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向以流域为单元、以市场为主导的现代水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是实现我国流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重点探讨了内陆干旱区流域水资源集成管理的基础理论及其创新发展的方向和基本思路,旨在为促进我国全面实施流域水资源综合集成管理的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作物水生产力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用水作为消耗水资源最多的部分, 在全球和区域水资源消耗中占据很大比例. 农业水生产力的评价对于改进区域农业水资源利用方式,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在水资源匮乏地区. 首先阐述了作物水生产力的基本概念, 分析了影响作物水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其次总结了作物水生产力的评价方法, 将其分为收获方法、 模型方法和集成遥感或GIS的模型方法, 并分析了这三类方法优缺点; 最后对作物水生产力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认为将RS或GIS与模型结合用来估算作物水生产力的方法, 将是目前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2000年水足迹的初步计算分析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水足迹是指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水平下,维持一定人群消费所需要的总的水资源数量.由于考虑了社会经济系统中虚拟水的消费量,水足迹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地区人类消费对水资源的占有情况,为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非常有用的信息.引入水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析了中国各省2000年人均水足迹.结果表明,西北部省份水足迹较大,南部和中东部省份水足迹较小,青海省水足迹最大,其值为935.75 m3·(人·a)-1,广西水足迹最小,其值为466.31 m3·(人·a)-1.全国平均水足迹为601 m3·(人·a)-1.分析了几个典型省份水足迹的构成,并探讨了降低水足迹以缓解水资源压力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5.
红三角地区农产品虚拟水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贞礼  黄璜 《冰川冻土》2005,27(3):426-431
农业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资源利用部门,各种农产品中“寄存”了大量的水资源,蕴涵在产品生产和各种服务中的水资源就是产品或服务中的虚拟水.以红三角地区为例,分析了郴州市、韶关市、赣州市主要农产品的演变特征,计算了主要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及消费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红三角地区农产品的战略性调整和水资源有效配置的政策意义.计算表明,不同区域生产同类型农产品所耗费的水资源不同,加上消费数量的差异,使居民人均农产品虚拟水消费也存在明显差异.红三角地区水资源富足的地区可通过农产品贸易方式更好地发挥区域水资源优势,主动开发和生产高效益的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对局地水资源缺乏的山区,需要通过农产品生产的战略性调整,通过购入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大力发展高效益的特色农业,实现生态-经济-水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姚林 《地下水》2007,29(2):3-4,17
从系统动力学角度,对水资源动力系统的结构、组成和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水资源环境系统是远离平衡态的四维时空非线性动态开放系统,其中,水动力系统是该系统的中心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7.
水足迹与主成分分析法耦合的新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钋  尚熳廷  姚梅  刘佩贵 《水文》2021,41(1):49-54,34
通过耦合水足迹理论与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基于水足迹的新疆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研究区2010~2015年间水资源承载能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0~2015年间新疆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呈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2014年水资源承载力最差,供水压力最大.其中,研究区的承载力主要受水资源和社会因素以及进出口贸易中虚...  相似文献   

8.
虚拟水战略已经被认为是一种提高全球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缺水地区获得水安全的有效工具. 虚拟水战略新论指出, 应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打通优化配置水资源(实体水和虚拟水)的渠道. 虚拟水战略能否有效实施的首要任务, 是地区产业结构内部配置的优化. 本文在估算民勤县主要农作物虚拟水量的基础上, 利用部门水效益分析了虚拟水由农业(种植业)部门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三种情景下产生的净效益和创造的社会就业机会, 刻画了实施虚拟水战略的重要理论意义, 佐证了虚拟水战略全新定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湿地水空间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伟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7):725-729
地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影响自然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陆地健康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再生是基于合理的水调节空间.湿地是不可替代的水调节空间,因湿地特殊的水理性质和特有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使湿地具有显著的调蓄地表径流和水体净化功能.人类活动大量破坏湿地,使湿地水空间效应明显下降,极大地削弱了湿地水调节功能.就流域生态、生产、生活用水的协调与保证而言,其合理的湿地配置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0.
虚拟水理论方法与西北4省(区)虚拟水实证研究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虚拟水是水资源管理研究中的新概念,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战略是指缺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产品(粮食)来获得本地水和粮食的安全。引入了虚拟水的概念,简要介绍了当前国际虚拟水研究进展和计算方法。同时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资料的可获得性,计算了2000年新疆、青海、甘肃、陕西4省(区)居民消费的虚拟水数量和人均虚拟水消费情况,并分析了虚拟水战略对西北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政策涵义,最后分析了虚拟水战略的优劣,并提出了西北地区应用虚拟水战略的前景和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畜产品虚拟水研究的背景、方法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虚拟水是近年出现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新概念,随着全球贸易的增加,虚拟水已成为影响区域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因素。分析了虚拟水概念出现的经济背景,总结介绍了与农作物和畜产品相关的虚拟水含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国际上虚拟水贸易的基本情况,揭示了虚拟水在提高水资源效率、制定水资源战略的作用,以及对社会经济、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浐灞河流域水资源条件较好,古"八水绕长安"、"灞柳飞雪"的生态美景今已无存.在综合分析流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5大特点和一次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创建人水和谐、环境友好型流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流域水资源配置总体方案和工程布局,并进行了配置后的合理性评价.  相似文献   

13.
西北内陆盆地水循环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西北地区大开发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以及水资源开发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从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和生态水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切入点,通过系统分析,揭示了西北内陆盆地水循环特征及水资源形成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杨普义 《地下水》2007,29(4):1-3
以降水的成因和来源为基础出发点,对山西省的降水发生发展和分布特点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和特点,对水资源根本基础进行深入探讨,为整个地区的水资源分析评价和水资源发展战略规划及水生态和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吕丹丹  张阳生  张菲菲 《地下水》2011,(1):63-64,68
我国水环境问题有:水资源短缺与浪费、污染现象并存;生态退化,洪涝灾害频发;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水环境建设缺乏系统规划;产业结构布局与水资源条件不相适应.面对这些问题,大家开始重新认识人水关系,强调人水和谐相处,强调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提出如下对策:增强公民水意识,创建节水型社会;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实现水资源优化...  相似文献   

16.
畅金元  吴锡刚 《地下水》2011,33(3):133-135
冀中廊坊市是资源性严重缺水城市,加之近年旱情严重,水资源短缺形势异常严峻,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廊坊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北运河是廊坊市的主要有水河道,也是北京市主要的排污河道.其河道径流量具有量多、稳定、水质较好等特点.本文就北运河水资源的规律特点,指出了有利的地形条件、丰富的河道水量、众多的水利工程以及逐步改善的水体水...  相似文献   

17.
虚拟水战略优势度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君  杨玉蓉  毛德华 《冰川冻土》2009,31(3):565-570
基于对虚拟水战略内涵以及虚拟水战略背景对我国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认识上的差异,特提出虚拟水战略优势度的概念,用以量度区域虚拟水战略实施的适宜性以及虚拟水战略背景对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等的影响程度.分析了虚拟水战略优势度的概念内涵及其影响因素,从水资源供给、非农水资源需求、水资源管理和农业发展4个方面构建了包含12个具体指标的综合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虚拟水战略优势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我国虚拟水战略优势度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而且,优势度等级存在"两头多,中间少"的结构特点和"东部高、西部低","南部和北部高、中间低"的带状空间分布规律.其中北方4省市和东南8省区优势度最大,是全球虚拟水战略背景对其影响最为深远的区域,也是我国虚拟水研究及虚拟水战略实践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18.
宁夏虚拟水贸易计算的投入产出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虚拟水是凝结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从水资源利用角度,实物贸易即虚拟水贸易。干旱缺水地区可以通过虚拟水贸易形式来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并以宁夏为例,计算了2002年宁夏虚拟水输出量和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消费利用状况,分析了宁夏采用虚拟水战略进行更大尺度的水资源配置所面临的问题、困难,突破了干旱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仅局限于本流域实体水资源利用的思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为干旱区“节流”提供了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雪敏  杨海娟 《地下水》2011,(1):133-135
水资源的有效保护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商洛市水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合理划分水功能区,计算出重点河段各水功能分区相应的纳污能力,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为商洛市水资源保护、监督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长江洪水资源化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长安 《地球科学》2003,28(4):461-466
长江水患是我国最大的自然灾害, 华北缺水是我国最重要的资源环境问题.长江洪水资源化是使二者能够得到统筹解决而提出的一种思路.洪水资源化就是实现由灾害水向资源水和环境水的转化.长江洪水资源化不仅是由长江水资源特点、流域水旱交替频率加大及不断增加的水资源需求所决定, 也是解决华北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蓄洪是洪水资源化的基础, 应在完善流域水库网络体系的基础上, 考虑人工控湖工程, 特别要重视蓄洪区建设, 通过“给水让地”, 实现“以土地换和平”和洪水资源化; 可通过引洪冲湖, 治理流域污染湖泊; 南水北调应以调洪水为主, 可通过蓄洪调水和直接引洪北调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