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氦、氩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对金顶超大型铅 锌矿床成矿阶段形成的黄铁矿中流体包裹体的氦、氩同位素的研究结果表明 ,成矿流体的40 Ar/ 3 6Ar≈ 30 1 .7~ 385 .7,3 He/ 4 He≈ 0 .0 3~ 0 .0 6Ra,成矿流体属于饱和空气的表生水 .在此基础上 ,对氦、氩、硫、铅同位素耦合关系的研究进一步确定出该矿床成矿流体的形成演化过程为 :饱和空气的大气成因地下水下渗增温→通过水 岩作用从盆地地层中获取硫和氯以及放射成因的氦和氩→浸取盆地底部幔源火成岩中的铅和锌→含矿流体回返上升成矿 .由于这一过程的结果 ,而使成矿流体留下了地壳放射成因氦、(叠加有部分放射成因40 Ar的 )大气氩、地壳成因硫和幔源铅的同位素组成特征 .  相似文献   

2.
根据白云鄂博赋矿白云石大理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地质产状将其分为两类:粗粒和细粒白云石大理岩.它们的氧、碳和锶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然有别于分布在宽沟背斜以北典型的沉积石灰岩和白云岩,而和幢源火成碳酸岩十分相似.与矿床进行对比研究说明,成矿流体和矿质主要起源于碳酸岩浆的分异作用,其放射性成因同位素和微量元素保持了地但指纹,而氧和碳同位素组成却向壳源方向漂移,证实碳酸岩浆侵位过程中受大陆地壳的混染作用非常微弱,但是由碳酸岩浆活动所引起的成矿热液体系中却有一定的地表水混人认为白云鄂博REE-Nb-Fe超大型矿床的成因应归属于火成碳酸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浙江大桥坞矿床是赣杭火山岩铀成矿带重要的铀矿床之一。本文通过对大桥坞铀矿床铅、氢和氧同位素及前人资料的综合研究,探讨了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结果表明花岗斑岩、凝灰岩、辉绿岩、矿石中黄铁矿、蚀变围岩中黄铁矿的Ph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小,可能指示它们具有相似的源区。在铅同位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铅同位素投影点分布范围较广,但多数集中于地幔和造山带演化线之间,偏向造山带,反映了铅的来源与岩浆活动有关。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成矿物质来源于壳幔混合源。  相似文献   

4.
哀牢山金矿带金成矿流体He和Ar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根据矿物流体包裹体He和Ar同位素组成的测定结果 ,在分析成矿后各种后生作用对流体包裹体初始He和Ar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的基础上 ,讨论了哀牢山金矿带中镇沅、墨江和大坪三个金矿床成矿流体的成因 .结果表明 ,流体包裹体中因氦扩散丢失而引起的氦同位素分镏以及后生叠加的He和Ar均可忽略不计 ;该金矿带的成矿流体 ,是富含地壳放射成因氦的饱和空气雨水与富含幔源氦的深源流体两端元混合的结果 .  相似文献   

5.
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铅锌储库之一,成因备受关注.然而,由于成矿温度低,矿床极少发育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定年矿物,矿床定年问题一直是困扰其研究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文章针对中国西部三江铅锌成矿带思茅盆地内厂硐铅锌矿床开展工作,通过容矿岩石中孢粉化石的定年间接限定了其成矿年龄,进而讨论了其成矿构造背景.厂硐矿床...  相似文献   

6.
滇东北乐马厂独立银矿床Sr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滇东北乐马厂独立银矿床围岩和矿石的Sr同位素地球化学 (Sr 87Sr/ 86Sr体系和δ18O 87Sr/ 86Sr体系 )系统研究 ,证实成矿流体在进入矿石沉淀场所之前曾流经富放射性成因Sr的岩石或地层 ,银矿石沉淀的主要机制为水 岩相互作用 ,而且这个富放射成因锶的源区可能是元古界基底地层 (昆阳群、河口群 ) .其次 ,Sr同位素体系的理论模拟表明 ,成矿流体锶浓度为 3× 1 0 -6,锶同位素组成为 0 .75 0 ,氧同位素组成为7 0‰ ,成矿温度对碳酸岩型矿石为 1 5 0~ 2 5 0℃ ,对碎屑岩型矿石为 2 0 0~ 2 6 0℃ .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红海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中黄铁矿的结构、微量元素和硫同位素进行研究,以期限定成矿流体的来源和演化,并对矿床成因和勘查提供新的思路.红海矿床具有上部块状矿体和下部(网)脉状矿体的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上部草莓状黄铁矿(Syn-Py)的结构和同位素特征指示其形成于生物同沉积成因过程.上部块状矿石不同层位的黄铁矿(M-Py1、M-Py2、M-Py3)具有较高的Au、Ag、Cu、Zn、Pb、Sb、Tl含量和较低的Co、Se、Te、Ti、Sn含量,表明其形成于富金属的中高温(200~400℃)氧化性流体环境.块状矿体下层黄铁矿(M-Py4)具有高的Te、Ti、Sn含量和高的Co/Ni值,与之共生的磁铁矿具有高的Ti、V、Cr、Ni含量和低的Al、Mn、Zn含量,表明二者形成于高温(300~500℃)氧化条件.而下部(网)脉状矿石中的黄铁矿(V-Py1、V-Py2、V-Py3)以低Au、Ag、Cu、Zn、Pb、Sb、Tl含量和高Co、Se、Te、Ti含量以及高Co/Ni值为特征,指示其形成于中高温环境.硫同位素组成特征(δ34S=-6.4‰~+29.9‰)表明成...  相似文献   

8.
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烷烃气的鉴别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中国有机成因气(煤成气和油型气)及无机成因烷烃气(甲烷)碳同位素系列、R/Ra以及cH4,3He大量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美国、俄罗斯、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相应项次众多的分析数据,经综合对比研究,提出鉴别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烷烃气的4个指标:①无机成因甲烷碳同位素组成一般〉-30‰,有机成因甲烷碳同位素组成一般〈-30‰;②无机成因烷烃气具有负碳同位素系列(δ^13C1〉δ^13C2〉δ^13C3〉δ^13C4)和甲烷碳同位素组成一般〉-30‰的特征;③RIRa〉0.5和万δ^13C1-δ^13C2〉0的天然气是无机成因烷烃气;④CH4/^3He≤10^6是无机成因烷烃气(甲烷),CH4/^3He≥10^11是有机成因烷烃气.  相似文献   

9.
江西武山侵入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的成矿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点、成矿温度及同位素组成等方面讨论矿床的成矿特征,指出矿床与花岗闪长斑岩体不仅空间上紧密共生,且成因上也有关,为浸入型块状硫化物矿床.该矿床与火山型块状硫化物矿床有着完全不同的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10.
紫阳黄柏树湾毒重石矿床和竹山文峪河毒重石-重晶石矿床呈层状或似层状产于下寒武统下部的硅质岩中, 矿体受岩性和岩相控制明显. 矿床中毒重石、钡解石和方解石的硼同位素及碳、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 形成这些矿物的碳主要来自沉积物中的生物有机质在早期成岩阶段经降解、缩合及脱羧基作用所形成的烃类物质或生物气; 而硼主要为孔隙水中硼与有机质降解过程中所释放的硼的混合, 少部分硼来自盆地深部循环热卤水. 硼同位素及碳、氧同位素研究结果一致表明, 毒重石沉淀于早期成岩阶段富含有机碳的孔隙水介质中. 毒重石矿石中广泛发育的生屑及粒屑结构说明生物作用通过生物成因重晶石(Bio-barite)的形式将海水中的Ba2+浓集并沉降于海底, 形成钡矿床的初始富集体. 海水中生物作用和沉积物的早期成岩作用是形成本区毒重石矿床的主要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1.
测试了华北克拉通周缘胶东、小秦岭-熊耳山、西秦岭、北祁连山西段和张宣大型矿集区内几个典型矿床及个别与矿床相关花岗岩中钾长石和绢云母的氮含量和氮同位素组成. 经过与以往地幔岩、花岗岩、变质岩和矿床的氮含量和氮同位素对比, 认为尽管华北克拉通周缘金矿围岩有前寒武纪变质岩、显生宙沉积岩、镁铁质火山岩和花岗岩, 但其氮同位素都显示出与花岗质岩石的密切关系, 此外地幔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参与了成矿系统. 这一结论与以往的氢、氧、碳同位素研究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2.
对贵州草海沉积物柱芯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测定的结果显示,其δ13C值的变化范围为- 14.25‰至23.10‰,变化幅度为37.35%,这是迄今所发现的湖泊沉积物碳酸盐中最大的碳同位素变化幅度,其中的部分同位素值也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碳同位素值.综合碳酸盐氧同位素、碳酸盐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指标,认为草海沉积物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  相似文献   

13.
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与花垣铅锌矿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对湘西下寒武统清虚洞组藻灰岩中花垣铅锌矿床的矿化围岩、矿物气液相包裹体以及固体沥青的有机地球化学和碳、氧、硫同位素的详细研究,认为该矿床的成矿过程中均有大量有机质存在并参与成矿作用.这些不同来源有机质参与成矿的主要方式,包括轻烷烃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和热降解作用,它们共同为硫化矿石的沉淀提供了丰富的H2S来源.  相似文献   

14.
巨型金成矿省成因是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巨量金来源与成矿驱动机制是矿床成因研究的关键难题.胶东成矿省不足1万km2内已探明黄金资源储量~5500吨,成矿强度世界罕见,已有成矿理论难以完整解释.胶东金矿床形成于大陆内部多重构造复合域,金成矿发生于古元古代基底岩石区域变质作用约19亿年之后以及三叠纪大陆碰撞作用约1亿年之后的早白垩世120Ma左右的构造体制转换过程中.胶东金矿床和造山型、侵入岩型金矿床成矿构造环境和赋矿围岩存在差异,成矿机制也显著不同.矿床和基性岩具有紧密的时空与成因关系,胶东成矿流体起源于富集地幔,成矿期基性脉岩具低εHf(t)值(-29.9~-9.1)和锇含量(0.002~0.16ppb)、重氧同位素(δ18O达8.23‰)和高初始锇同位素比值(187Os/188Os:0.1352~0.8858),证实其岩石圈地幔具有被大量古老地壳物质交代的特征,并且胶东西部岩石圈地幔富集程度总体高于东部,这可能是西部资源量占比远超东部的重要原因.胶东基性脉岩显示较轻的Mg同位素特...  相似文献   

15.
辽东裂谷带铅锌金银矿集区Pb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道了辽东元古代裂谷带中青城子矿区的喜鹊沟铅锌矿床、榛子沟锌铅矿床和高家堡子银矿床以及其西部地区的北瓦沟锌矿床中硫化物和热液碳酸盐矿物和大理岩共33个样品的Pb同位素组成.青城子矿区大石桥组大理岩的206Pb/204Pb=18.24~30.63, 207Pb/204Pb=15.59~17.05, 208Pb/204Pb=37.43~38.63. 其Pb-Pb年龄为1822±92Ma, 解释为其变质年龄. 青城子矿田矿石(硫化物和热液碳酸盐矿物)Pb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很小, 206Pb/204Pb=17.66~17.96, 207Pb/204Pb=15.60~15.74, 208Pb/204Pb=37.94~38.60. 北瓦沟矿石Pb同位素组成与青城子矿田的显著不同, 206Pb/204Pb =15.68~15.81, 207Pb/204Pb =15.34~15.45, 208Pb/204Pb =35.30~35.68. 所研究矿床的Pb均来源于上地壳. 青城子矿田矿石Pb是年轻的上地壳Pb. 其模式Th/U值为4.40~4.74, 和大理岩Pb的(1.68~4.36)不同, 指示矿石Pb并不来源于大理岩. 北瓦沟矿床的Pb在古元古代即从其源区提取出来, 并形成矿床. 显著不同的Pb同位素组成是因为两者成矿时代的差别, 意味着成矿物质来源的不同, 甚至矿床成因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蔡家营、大井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大井和蔡家营矿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相近. 均一温度-盐度关系表明大井矿床是富锡和富铜两种流体的叠加成矿, 而蔡家营矿床是一种流体的连续演化成 矿. 包裹体古流体稀土元素的研究进一步证实大井锡成矿阶段流体来源于地壳重熔岩浆、铜铅锌成矿阶段与蔡家营矿床铜铅锌阶段成矿流体均来源于地幔, 初步表明大井与蔡家营矿床铜铅锌成矿应属华北克拉通东部中生代强烈构造体制转折和伸展过程中引发的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的同一构造热事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成矿元素,稀土元素和铅、硫、氢、氧同位素以及流体包裹体等成矿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成矿物质和成矿溶液来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成因类型矿床的成矿物质和成矿溶液来源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香炉碗子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香炉碗子金矿床中稀土元素特征及硫,铅,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矿床中矿石与主要赋矿围岩次火山隐爆角砾岩,靠细岩,变辉绿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特征值相近,围岩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矿石硫同位素组成显示出硫主要来自深源岩浆原,矿石铅同位素组成显示出铅来源单一,来自上地幔或下地壳;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出成矿流体除岩浆水外,还有大气降水加入,成矿与燕山期次火山活动密切相关,成因应属浅成次火山热液型  相似文献   

19.
基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氢、氧、硫、铅同位素研究,认 为两个系列铜、金矿床是不同动力学背景、不同时代的两个成矿流体系统演化的产物: 层状矿床组成的系列Ⅰ铜、金矿床形成于海西期拉张构造背景下,由热卤水沿同生断裂上升,经海底喷流(气)和热水沉积作用形成;与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系列Ⅱ铜、金矿床形成于燕山期特提斯构造域和古太平洋构造域复合及与之相关联的地幔隆起和地壳减薄等深部过程耦合作用背景下的造山作用挤压-伸展转变期,是岩浆热液与部分大气降水混合形成的热液流体经复杂的水-岩作用和输运-化学耦合过程形成的.叠加 作用是区内大型矿床的重要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20.
李红春  赵树森 《地震地质》1996,18(4):325-328
北京石花洞地区水系的δD平均值为(-65.4±3.0)‰(SMOW),δ18O平均值为(-9.4±0.3)‰(SMOW),氚含量平均值为(30.8±4.5)TU。石花洞洞内滴水是由地表水很快下渗得来,受古老地下水的混合作用很小。因此,洞内滴水的稳定同位素组成能够灵敏地反映地表水同位素组成(即重量加权的年平均雨水的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影响洞内滴水的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因素主要是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以及降水气团的来源的变化。利用高分辨率的洞穴碳酸盐的稳定同位素记录.可以建立以湿度变化为主的古气候信息.尤其是我国季风气候的变化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