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何书金 《地理学报》2005,60(2):F003-F003
《地理学报》中、英文版编辑委员会于2005年1月30日在北京召开了编委会议,就《地理学报》中、英文版的办刊方向问题进行了讨论。《地理学报》中文版主编刘昌明院士、《地理学报》英文版主编郑度院士、中国地理学会黎运龙、李秀彬副理事长、张国友秘书长和在京的编委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正1《地理学报》80年来的发展1.1从《地理学报》创刊80周年看中国地理科学发展刘昌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学报》主编)1934年9月,由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在创刊第一期上首撰的论文拉开了《地理学报》的发展序幕,至今已有80年。作为大学科的平台的《地理学报》刊登了反映学科综合性、区域性特色性的权威作者论文与大量具有深入地理成因研究的专业文章,极大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在1934年9月至2014年9月的80年间,《地理学报》共出  相似文献   

3.
何书金 《地理学报》2008,63(2):224-224,F0003
2008年1月17日《地理学报》(中、英文版)二刊召开了在京编委的联合工作会议,《地理学报》主编刘昌明院士、《地理学报》(英文版)主编郑度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副理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6月3日,《地理科学进展》第五届编辑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苏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委、期刊主办单位领导等3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地理科学进展》主编周成虎院士主持。高星研究员、张国友研究员分别代表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及中国地理学会致辞,充分肯定了《地理科学进展》近年在主编周院士领导下,发挥编委办刊优势,做出了很大努力,成绩有目共睹,希望在大家共同支持下,继续在拓展稿源、扩大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取得更多成果。地理资源  相似文献   

5.
《地理科学进展》2013,(4):F0002-F0002
黄秉维先生是我国现代地理学的重要开拓者,国际著名地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并长期担任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2013年2月是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他对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弘扬其学术思想和优良学风,服务地理学创新与发展,3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中国地理学会在地理资源所联合举办了“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于信芳 《地理学报》2014,(12):1905-1909
正《地理学报》自1934年9月创刊以来,已走过80年的历程。为纪念《地理学报》创刊80周年和促进期刊进一步创新发展,2014年10月25日在成都四川师范大学隆重举办《地理学报》创刊80周年研讨会。研讨会作为中国地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系列重要活动之一,吸引了来自全国地理学界的100多名  相似文献   

7.
2008年7月30日.《干旱区地理》30周年刊庆暨学术报告会在(乌鲁木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李佩成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厅长、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院长张小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陈曦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张琼研究员、以及包括《干旱区地理》编委在内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50余人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田长彦研究员主持。  相似文献   

8.
信息动态     
2015年3月27日,《地理科学进展》第五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委、期刊主办单位领导等30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张国友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所副所长高星研究员宣布《地理科学进展》新一届编辑委员会的聘任决定,并宣读了第五届编委会成员名单.高星研究员、张国友研究员分别代表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以及中国地理学会,向主编、副主编颁发了聘书.新一届《地理科学进展》主编周成虎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并主持召开了第五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  相似文献   

9.
<正>《地理研究》第七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于3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高星副所长主持会议,代表《地理研究》主办单位宣读第七届编委会聘任决定,并向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刘毅研究员颁发了主编聘书。刘毅主编和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张国友研究员向编委颁发了聘书。刘毅主编、张国友研究员与《地理学报》副主编、编辑部主任何书金研究员先后致辞,充分肯定了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3月29日,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2013年2月1日,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原理事长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缅怀先生对我国地理学做  相似文献   

11.
段伟  吴松弟 《地理研究》2011,30(6):1157-1158
2011年5月28~29日,"纪念谭其骧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隆重召开。
谭其骧字季龙,笔名禾子,浙江嘉兴人。1911年出生在沈阳皇姑屯车站宿舍。1930年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历史系。1932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研究生院,师从顾颉刚先生。新中国成立前,先后任教于辅仁、北京、燕京、清华、浙江、暨南等大学。1950转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57~1982年任系主任,兼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1982~1986年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首任所长。曾当选为第三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1934年,协助顾颉刚发起成立禹贡学会,任理事,主编《禹贡》半月刊。同年发起中国地理学会。曾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其为历史地理专业博士生导师。从1955开始,由他领衔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历经30余年编绘出版,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最重要的成果,成为中国史学界的两大基础工程之一。由他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也即将问世。谭其骧先生还主编有《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等,个人文集有《长水集》、《长水集续编》。谭先生育人有方,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培养了邹逸麟、周振鹤、葛剑雄等一大批中坚力量。如今,在谭其骧院士的影响下,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茁壮成长,为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是首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近年来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一直致力于中国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研究,在生态环境、人口地理、行政区划、经济地理、区域研究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研制的CHGIS(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为众多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月21日, <地理学报>中、英文版编委会在北京召开了两刊在京编委会.<地理学报>主编刘昌明院士、<地理学报>(英文版)主编郑度院士、在京的编委以及<地理学报>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副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张国友秘书长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刘昌明主编向荣获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的樊杰研究员颁发了获奖证书.  相似文献   

13.
2008年7月30日上午,《干旱区地理》30周年刊庆学术报告会,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学术厅举行。新疆生地所所长陈曦研究员致开幕词,中国科学院曾庆存院士、中国工程院李佩成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新疆期刊编辑协会理事长张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生地所的博、硕士生2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理学会与《地理学报》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国友  黄剑  朱竑  何沛东 《地理学报》2019,74(11):2197-2208
中国地理学会前身是190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国地学会。1934年3月中国地理学会的成立与同年9月《地理学报》的创办,不仅是中国地理学科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教育史乃至科学史上的亮点。这是新文化运动中所提倡“赛先生”,即科学观念不断在近代中国传播的重要节点。中国地理学会的成立,清晰地将近代地理学与传统舆地学分离开来,以独立学科的形态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地理学报》的创刊,则使中外地理学家们在中国开始享有高水准的专业学术窗口。这是中国地理学界仁人志士对“科学救国”“科技兴国”等思潮的实践。在中国地理学会的组织和推动下,老一代地理学家艰苦奋斗,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刊登在《地理学报》,中国地理学家在当时的国家顶层设计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虽然,当时对地理科学的重要性认知还主要停留在权力高层与专业学术圈内,但为后来中国地理科学的蓬勃发展播下了火种,也为唤醒普通民众的地理科学意识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回顾历史,中国地理学会的成立与《地理学报》的创办可谓是中国地理科学的发轫,自此成为中国地理科学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值此中国地理学会创立110周年、《地理学报》创刊85周年之际,深入领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顾中国地理学会与《地理学报》发展,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地理学家的精神,进一步推动地理科学发展,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科,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建设,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5.
刘纪远 《地理研究》2003,22(6):807-807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基地研究员岳天祥博士主编的《资源环境数学模型手册》,由科学出版社于2003年10月出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陈述彭先生为此书作序,并对此书的理论与实用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本书系具有深厚数学造诣的作者经过多年积累,是继查询、清理《地理学报》有关地学数学模型试点工作之后,对近百年来有关应用于资源环境领域的数学模型进行逐一的精选、查证、汇编而形成的资源环境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工具书。全书分4篇28章,涵盖资源环境各个研究领域的数学模型3055组,共约220万字:(1)第一篇为地球信息  相似文献   

16.
深切怀念黄秉维先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20世纪的最后一个月,我国地理学界的泰山北斗,原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地理研究》杂志的老主编、顾问黄秉维院士,不幸因病逝世。悲痛之际,为缅怀黄先生对我国地理科学的贡献和成就,铭记黄先生多年来对《地理研究》的指导与关怀,特发表郑度、杨勤业、李秀彬三位教授的纪念文章,以表达我们对黄秉维先生深切怀念的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17.
历届主编谈《地理学报》任美锷,黄秉维,吴传钧任美锷《地理学报》创刊至今已经60周年了,这60年时间过得真快。回忆60年前《学报》在南京创刊时,我还是中央大学地理系的学生。当时读到《学报》创刊号,第一篇论文就是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之季风》,那是中国地理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地理学报》复刊15年来的编辑方针和社会效益。指出:《地理学报》起到了地理学研究与实践的“龙头”与“龙尾”效应,对地理科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文内还分析了发挥双向效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正>黄秉维先生是我国现代地理学的重要开拓者,国际著名地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并长期担任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2013年2月是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他对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弘扬其学术思想和优良学风,服务地理学创新与发展,3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中国地理学会在地理资源所联合举办了"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来自国家自然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2月8日,《地理学报》中英文版新一届编辑委员会成立暨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编委、期刊主办单位领导等3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幵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张国友研究员主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高星研究员宣布《地理学报》中英文版新一届编辑委员会的聘任决定,并宣读了《地理学报》第十三届编委会和《地理学报(英文版)》第三届编委会组成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