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民乐-山丹6.1级地震前青海省内的地下流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3年10月25日甘肃省民乐-山丹6.1级地震前,青海省境内6个台的地下流体测项和龙羊峡台的电磁波出现了显短临异常,对这6个地下流体测项和龙羊峡电磁波出现的异常特征进行了追踪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根据平凉市电磁波3年多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震前电磁波的异常特征,表明电磁波有明显的临震异常,其脉冲特征及时间与未来地震有着密切关系。指出认真对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可预知一定范围内的较强地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1983年6月24日越南莱州M=7.0级地震前后楚雄地震台“磁引信”仪器记录到的电磁波异常。发现主震前后出现的异常电磁波的波形、频率、振幅都不相同,并指出利用震前电磁波异常作地震短临预报的可能性。本文还就地震辐射电磁波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云南地区强震电磁波异常特征及其预报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吾先  金明培  马骏康 《地震》2003,23(2):77-84
从1992年11月开始实施了中日地震电磁波观测和研究项目,该电磁波观测资料真实完整地观测记录到丽江等29次近震电磁波异常的发展过程;对29个地震的特征作了对比观测研究,表明地震电磁波异常有3种发展类型,与之对应建立了3种地震电磁波预报规则;初步提出利用地震电磁波预报地震的模式;分析、讨论TOA电磁波监泅系统的优越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地震电磁波观测找到了有效的前兆信息观测方法和监泅系统。这将对地震电磁波的观测和研究以及对地震短临预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及邻区Ms4.0以上地震前的电磁波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分布在甘肃省河西地区14个电磁波台站近6年来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近几个来发生在甘肃省及邻近地区的11个Ms4.0以上地震的电磁波异常特征。结构表明,震前电磁波异常信号主要有低频脉冲和阵发性脉冲两类;异常信号出现的时间强度与地震的大小及距离远近有关,震级大、距离远的地震信号出现的时间早、幅度大;震源浅的地震异常信号强,累计持续时间长,其信号呈脉冲形式,震源深信号相对较弱,并显示低频脉动特征;震  相似文献   

6.
应用山西电磁波台网2009年1月1日-2017年11月30日期间,山西省发生的M_L4.5以上8次地震获得的震前12个正常运行的电磁波测点震前异常资料,得出一些震前电磁波短临异常特征,并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证实地震前存在电磁波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7.
震前电磁波异常的两种短临形态特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鑫 《四川地震》2012,(2):25-29
根据连云港地震局监测的几起地震前电磁波短临异常,结合1996年11月9日长江口6.1级地震等震例,进行对比分析。对异常产生的两种形态特征原因进行探讨,希望能揭示一些震前电磁波异常的规律及与地震短临三要素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地震电磁波前兆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以河北省北部监测网区5个台的震前电磁波实测资料,分析了1988年在燕山褶断带南麓发生的一组M_L=5的地震的震前电磁波异常特征,同时对一些有关问题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9.
汶川8.0级地震前电磁辐射异常变化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8.0级地震前,距离震中只有35km的金河电磁波台记录到了宝贵的电磁扰动信息。本文分析了汶川5.12大地震前后该台的电磁波异常变化特征,表明:①强震前确实有电磁辐射异常存在,震前存在丰富的电磁扰动信息;②电磁扰动前兆异常在时间进程上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这可能是地震孕育不同阶段特征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路茜  张铁宝  崔静  杨星 《地震工程学报》2021,43(3):565-574,582
许多研究表明中强地震前出现了红外辐射异常。近年来,川滇块体中、强地震频发,利用遥感数据对其红外辐射异常变化开展深入分析十分必要。结合13年MODIS/Terra遥感红外数据,采用空间距平分析法、辐射增强阈值面积指数法及辐射亮温均值低频时间序列法,对2004年4月—2017年6月红外亮温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川滇块体及周边构造断裂M≥5.5地震的震前异常信息。结果表明:(1)M≥6.0地震在震前3~6个月川滇块体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红外辐射增强异常现象;(2)震前红外异常并非随机分布,而可能是受到相关块体的控制;(3)以宁蒗M5.7地震和鲁甸M6.5地震为例研究发现,震前辐射增强较高的小范围区域与震中位置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平安台地温,电磁波观测点基本概况以及该点地温与电磁波在2000年6月6日甘肃景泰地震前的短临异常特征,初步探讨了异常形成的机理,认为平安台2种观测手段互初性好,有一定的映震能力,利用其同步异常信息对一定范围内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几次中强地震前电磁波异常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在华  李尚伟 《内陆地震》2010,24(3):215-220
2008年新疆新建轮台、喀什、阿图什3个电磁波观测台站,经过1年多的观测,喀什、阿图什2个台站资料较为连续、可靠。台站400 km范围内的5次5级以上地震前,电磁波具有明显的短临异常特征。阿图什、喀什2个台站电磁波最大值的异常图像虽有一定差异,但均有重复性。阿图什电磁波异常形态为上升—下降的高值变化过程,而喀什电磁波异常形态主要为高值突跳。异常时间一般出现在震前10 d内,具有较好的临震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电磁辐射与孕震过程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1994年青海共和的几次强余震和1999年河南县Ms5.1,玛沁Ms5.0,以及2000年甘肃景泰Ms5.9,兴海Ms6.6级地震前后平安电磁波资料的分析,总结了电磁辐射在进入短临阶段后的一些特征,得出了在孕震过程中电磁辐射异常与地震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地震电磁辐射源的形成与影响电磁辐射的可能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通过省内、省外台站分布情况、台址情况、观测记录仪器使用情况,观测记录仪器的性能指标,如观测仪器探头类型、架(埋)设方式,记录仪器的采样率、分辨率,震例情况等从电磁辐射的发生机理出发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地震前电磁辐射异常信息量、异常起始时间及持续时间与震中距、震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莹甄  夏爱国  龙海英  聂晓红 《地震》2007,27(4):121-128
介绍了2006年11月23日新疆乌苏5.1级地震的基本参数、震源机制解、地震序列特征、发震构造和局部构造应力场;分析了震前数字地震波参数的变化和部分地震学前兆异常特征。研究结果认为,乌苏5.1级地震是博罗科努-阿齐克库都克断裂发生右旋走滑错动所致。震前观察到震中附近P波初动半周期、P波与S波振幅比以及应力降的变化。震前震中附近曾出现4级地震集中分布、3级地震空区图像,震前6~9个月出现震群活动,震前2个月温泉地震窗异常。除上述异常外,乌苏5.1级地震前整体异常比例不高。  相似文献   

16.
再论MDCB地震监测仪的映震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 M D C B 型地震监测仪在廊坊连续42 个月观测期间, 所记录的类地应力值、8 方位异常值和异常频度等14 种电磁波地震前兆异常参数的动态趋势、方向性反映、临震变化与一定范围内一定强度地震的对应关系, 并得出了电磁波前兆异常参数与地震数量关系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临震电磁波前兆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江苏地区震前电磁波观测台网几年来的实际观测资料,并根据1979年溧阳Ms6.0、1983年山东荷泽 Ms5.9及1984年南黄海 Ms6.2级等地震前电磁波辐射信号的观测结果,讨论有关临震电磁波前兆问题.   相似文献   

18.
MDCB型地震前兆监测仪的临震信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震前电磁波异常信息进行地震短临预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庆地震台经过近两年多的观测及实际震例验证,基本说明了MDCB型地震前兆监测仪监测的时变曲线图、日变曲线图等七种图件与地震三要素密切相关的规律性以及使用MDCB型地震前兆监测仪资料进行地震短临预报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中强地震前天祝电磁波信息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天祝电磁波观测资料在5次MS>4.0地震前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一般地震前20天以内出现趋势异常变化,前兆表现为日均值由一位数突然上升到4位数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