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长江流域“2012·07”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志杰  刘晓音  张海燕 《水文》2014,34(5):81-87
2012年7月,长江流域先后出现4次强降雨过程,发生了4次洪水,其中朱沱江段水位超过历史实测最高记录,寸滩江段发生1981年以来最大洪水,三峡水库出现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洪峰;长江上游干流宜宾至寸滩江段全线超过保证水位,中游干流石首至螺山江段及洞庭湖全线超过警戒水位。在调控"2012·07"洪水过程中,三峡水库有效降低荆江江段最高水位超过2m,洪湖江段超过1m,避免了长江荆江江段出现接近保证水位的高水位,缩短了长江中下游超警江段240km,大大减轻了中下游的防洪压力。  相似文献   

2.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本世纪以来仅次于1554年的又一次流域性洪水,洪水水位高、洪量大、高水位持续时间长、洪水遭遇较恶劣;长江中下游干流沙市~螺山、武穴~九江河段及洞庭湖城陵矶、鄱阳湖湖口出现了超历史记录的洪水位,“两湖”水系部分支流也出现了超历史记录的洪水。本文从天气环流背景及降雨特征、水情发展过程、洪水分析、两湖调蓄能力和洪水特点等方面,对1998年长江大洪水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2010年7月27~28日,第二松花江支流温德河流域普降特大暴雨,致使温德河干流发生了350年一遇超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依据实测资料和暴雨洪水调查成果,分析了此次暴雨洪水的特性,以及水利工程在抵御洪水中的作用,并与历史最大暴雨、最大洪水进行了对比分析,为该流域暴雨洪水灾害及防治对策研究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王金星  刘志雨  顾庆福 《水文》2007,27(4):83-85
2006年7月13~18日,受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外围云系和强盛的西南气流共同影响,湘南普降大到暴雨,郴州资兴、永兴、汝城等地降特大暴雨,致使湘江一级支流耒水发生了百年一遇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湘江上中游干流发生了有实测记录以来的第二位大洪水.本文根据报汛资料从降雨分析、洪水分析以及与"94·6"洪水比较等方面对这次洪水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潘华海  熊小群  谭国良 《水文》2003,23(3):61-64
1998年6月中旬开始,江西省接连发生了2次大范围的集中强降雨过程,致使信江、抚河、饶河、修河、赣江下游、鄱阳湖和长江九江段均发生了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分析了本次暴雨洪水的成因和特征,论述了其水文情势。  相似文献   

6.
《水文》1996,(3):60-64
分析了1991年6月和7月梅雨期中发生在滁河流域的两次特大暴雨洪水过程,其最大7天滁河流域面雨量的稀遇程度分别约为20年一遇和40年一遇,滁河干流古河站以下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均超历史最高纪录。通过暴雨产汇流途径作了暴雨洪水研究,分析了水利工程在抵御洪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1985年汛期,辽河中下游发生了一场大暴雨洪水。由于暴雨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几次洪水重叠,洪水总量特大,加上辽河下游套堤、河滩内高杆作物以及桥梁严重阻水,造成干流巨流河以下287公里河段最高水位均接近或超过了历年最高记录,高水位持续一个多月,造成防汛紧张局面。本文对这次洪水发展的过程、特点和暴雨洪水关系作一综合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沈倩娜  张霞 《水文》2021,41(2):80-85
2017年6月下旬到7月初,2019年7月上旬到中旬,湘江干流接连发生特大洪水。通过分析湘江流域多个测站的水文整编资料,结合部分实时信息,从降雨过程时空分布、干支流有关测站洪水水位流量过程、洪水组成、洪量、洪水传播时间与宣泄速度等方面,对2017年洪水与2019年洪水的暴雨洪水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2017年洪水,湘潭站上游的衡山、衡阳、冷水滩站水位过程与流量过程对应呈双峰形状,而湘潭站水位过程没有出现双峰;2019年洪水,湘江干流上下游站点的水位过程与流量过程基本对应,均呈双峰形状;2017年洪水宣泄慢,2019年洪水宣泄极快。2017年洪水与2019年洪水流量过程与水位过程起伏不对应、洪水宣泄速度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洞庭湖水位顶托因素影响导致。  相似文献   

9.
长江下游感潮河段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形成及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芮孝芳 《水科学进展》1996,7(3):221-225
分析了长江下游感潮河段大洪水和特大洪水高水位形成的水文因素,揭示了年最高水位今后一段时期内可能的变化趋势。主要结论是:该河段大洪水和特大洪水高水位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本世纪以来每次大洪水和特大洪水高水位的形成几乎都有其主要原因;该河段大洪水特大洪水高水位出现的频次有增加趋势;自1975年以来,年最高水位的均值呈明显的升高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对防洪产生的负面影响,海平面上升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长江干流宜昌至沙市河段地形法槽蓄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长江防洪规划的需要,以计算机技术量算了1998年长江宜昌至沙市河道地形图.考虑洞庭湖严重项托影响,建立了以莲花塘水位为参数的宜昌至沙市河段的槽蓄曲线,并用河段水量平衡方法进行了检验分析.应用到大洪水年份河段洪水演进中,显著地提高了洪水过程特别是最高洪水位的拟合精度.历次槽蓄量对比分析表明,本河段槽蓄量变化较为稳定.与传统方法比较,计算机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工效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11.
鄱阳湖调蓄能力受“五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以下简称五河)及长江干流的双重影响,三峡水库运用后,干流水文情势变化影响鄱阳湖与长江之间的水量交换。基于实测资料统计和湖口出流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一种新的鄱阳湖出流及临界调蓄水位的计算公式,进而对三峡水库运用前后鄱阳湖各月调蓄水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干流和五河来流通过改变星湖落差和湖口水位来影响湖口出流及湖泊调蓄水量,但影响过程及影响量有所差异,若湖口水位不变,五河入流每增加1000m^3/s,湖口出流约增加304m^3/s,九江流量每增加1000m^3/s,湖口出流约减小723m^3/s。三峡水库运用会改变湖泊调蓄水量,年内各月相比,9月鄱阳湖水量减小约49.4%,5月鄱阳湖水量增加约47.7%。  相似文献   

12.
鄱阳湖对长江洪水调蓄功能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荣昉  吴敦银  刘影  冯启旭 《水文》2003,23(6):12-17
通过建立洪水模拟模型,分析计算出鄱阳湖调蓄长江洪水的功能有限,分析了将湖区圩垸还湖对长江洪水的调蓄功能,提出了对鄱阳湖实行人工控制、更好地调蓄洪水的建议,将为减轻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56-2015年洞庭湖主要控制站实测水文数据,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主成分分析法对比分析了近60 a来洞庭湖东、南、西三个湖区水位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调弦口堵口至葛洲坝截流后,南咀和城陵矶站同流量下水位均升高,但南咀站平均水位受三口分流能力减弱而下降(0.03 m),城陵矶站平均水位受湖盆泥沙淤积和长江干流顶托作用而上升(1.33 m);三峡水库运行后,湖盆冲淤基本持平,湖泊同流量下水位基本不变,由于该时段长江流域整体为相对枯水期,因而与葛洲坝截流后相比湖泊年平均水位下降约0.31~0.58 m。近60 a来南咀站平均水位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城陵矶站水位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说明湖泊水位影响因素作用存在空间异质性。洞庭湖年内水位存在涨(4-5月)~丰(6-9月)~退(10-11月)~枯(12月-次年3月)的变化特征,葛洲坝运行期丰水期水位上涨明显,三峡运行期各月水位均有下降,受水库调度方式影响7-10月水位降幅最大。洞庭湖流域降水量、四水入湖和出湖径流大小以及长江干流水情是洞庭湖水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三口来沙变异条件下的洞庭湖冲淤量变化是湖泊水位变化的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洞庭湖河湖疏浚对洪水位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北达  李正最 《水文》2004,24(2):35-39,54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的重要调蓄湖泊,但由于接纳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和长江三口洪水、泥沙,造成河道湖泊泥沙淤积,洪水位抬高,加重湖区的防洪负担,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根据洞庭湖河湖疏浚规划和典型河段疏挖竣工资料,运用水力学和水文学方法对疏浚前后洪水位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胡四一  施勇 《水科学进展》1999,10(3):242-250
采用描述江湖洪水运动的数学模型,对长江中游1998年洪水进行实况复演和还原计算,定量分析三口分流变化、洞庭湖湖容扩大、分蓄洪运用对荆江河段、洞庭湖区以及城陵矶至汉口河段水情的相对影响,结合定性的物理解释,深入探讨了1998洪水高洪水位的形成原因及其与江湖水情的相互作用规律,并对退田还湖和三峡水库的防洪作用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下游河湖水量交换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中下游的河湖水交换关系典型且复杂,为描述河湖水量相互交换过程,提出了河湖水量交换系数的概念,即某一时段内由支流汇入湖泊的径流量与湖泊泄入干流径流量的比值,表示河湖水量交换的激烈程度。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推导出河湖水量交换系数计算的经验公式,并把河湖水量交换过程分为3种状态:“湖分洪”、“稳定”和“湖补河”。近60多年来河湖水交换系数年际变化趋势表明:洞庭湖与长江干流的水交换状态从“湖分洪”到“稳定”,再到“湖补河”状态发展;鄱阳湖与长江干流的水交换系数在稳定状态附近波动,河湖水交换状态无明显趋势性变化,河湖系统演化稳定。河湖水交换系数与长江干流径流量相关性良好,而与湖泊支流径流量相关性较差,表明长江干流径流量的大小是河湖水量交换过程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三峡工程的运行对鄱阳湖防洪形势存在潜在影响。以三峡-鄱阳湖系统为典型,采用基于copula理论的多维联合分布函数,建立三峡工程运行前长江-鄱阳湖-"五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系统中水文要素之间的联合概率分布及条件概率分布,并假设该条件分布关系在三峡工程运行前后保持不变;估计三峡工程运行后长江水文要素的概率分布,结合前面的条件概率分布,可以得到三峡工程运行后研究变量的概率分布;对比分析前后概率分布的变化,即可从统计角度评价三峡水库运行对鄱阳湖水文情势的影响。研究表明:三峡工程运行对鄱阳湖水位有一定影响;5、6月份三峡预泄,将增高鄱阳湖水位,其中,平均水位的增幅大于最高水位增幅,低水增幅大于高水增幅;三峡预泄影响下,湖区圩堤堤前水位没有超过原有堤防设计水位,没有降低湖区圩堤的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18.
针对极地冰雪显著影响中低纬气候的事实,利用1979-2017年长江流域116站降水资料和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海冰资料,通过奇异值分解等统计学方法,研究北极海冰对长江流域主汛期降水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冬春季节,巴伦支海和鄂霍次克海海冰面积偏多、波佛特海海冰面积偏少时,主汛期长江上中游干流、汉江上游和雅砻江降水偏多;北极群岛、楚科奇海和拉普捷夫海以北海域海冰面积偏多时,主汛期两湖水系降水偏多,嘉陵江上游、汉江上游降水偏少;反之亦然。可能的机制为冬春季关键区海冰变化通过影响湍流热通量引发大气能量波动,这种波动以大气波列形式向东亚传播,影响东亚地区夏季的大气环流和水汽输送,从而间接影响长江流域主汛期降水。应用多元回归法,以关键区海冰面积作为预测因子建立4个流域内主汛期降水趋势预测模型,模型对预报区降水的定量预测有明显的波动,但对预报区总体的降水趋势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