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造岩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构造岩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有关构造岩的分类,无论是描述性的还是按成因的分类,都各具特点,但还是以二者兼顾为好。对构造岩,尤其是糜棱岩的识别,要注意在野外区分应变梯度带和在岩相学上利用显微构造判据。构造岩的变形机制包括碎裂作用和粘性流动,而以二者之间的转换尤为重要。变形机制的交替和转换使构造岩的显微构造具一定的演化规律。由构造岩的应变局部化和力学失稳可引起成分变异、体积亏损,而流体的流动在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蛇纹岩体中的硬玉岩与异剥钙榴岩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李旭平  张立飞 《岩石学报》2004,20(6):1477-1484
硬玉岩是一种稀少的岩类,常以构造岩包体和脉体的型式产出在蛇纹岩中。本文着重介绍与蛇纹岩化过程密切相关的硬玉岩。这类硬玉岩总是出现在洋壳俯冲碰撞带中,常常与蓝片岩、偶尔也与榴辉岩伴生。通过研究硬玉岩的矿物组合、化学成分和结构构造,综合世界各地硬玉岩产状,可将硬玉岩从广义的变质成因上分为三类,即:在蛇纹岩体中、或其它岩类包体中由交代作用形成的硬玉岩脉体;蛇纹岩中的构造岩成因岩石包体经固相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块状硬玉岩:以及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由变质和交代的共同作用形成的硬玉岩。此外,还对交代成因的硬玉岩在蛇纹岩化过程中与异剥钙榴岩化作用的关系从流体及其化学成分演化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在海底和俯冲带上板片的构造背景下硬玉岩形成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位于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南迦巴瓦岩群是研究喜马拉雅构造带基底演化的重要对象之一.在构造样式上,南迦巴瓦岩群为一个背形构造,其核部由多雄拉混合岩和花岗片麻岩组成.南迦巴瓦岩群多雄拉混合岩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表明,多雄拉混合岩深色体的原岩形成年龄为1759±10 Ma,浅色体的形成年龄为1594±13 Ma,代表发生混合岩化的年龄.  相似文献   

4.
甘孜-理塘断裂带北段蛇绿混杂岩构造岩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孜-理塘断裂带北段首次应用构造岩片观点按构造-建造组合特征将甘孜-理塘断裂带北段划分为4个具岩性组合特征、构造意义的构造岩片,本文重点阐述与金矿化有直接联系的蛇绿混杂岩构造岩片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1∶50000地质填图的基础上,运用详细的野外剖面测制、岩石组合分析、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等研究手段,将东昆仑南缘布青山构造混杂岩划分为基质和构造混杂岩块。构造混杂岩块包括变质基底岩块、洋壳型岩块和岛弧型岩块。其中,洋壳型混杂岩块又细分为早古生代蛇绿岩(516.4Ma±6.3Ma)、晚古生代蛇绿岩(332.8Ma±3.1Ma)和海山/洋岛玄武岩;岛弧型混杂岩块细分为加里东期中酸性侵入岩岩块(441.1Ma±6.3Ma)和火山熔岩岩块。建立了东昆仑南缘布青山构造混杂岩带2套典型的古洋盆扩张、俯冲消减的物质组合,分别代表东原特提斯洋和东古特提斯洋的形成与演化,从而为研究东特提斯洋演化的进程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6.
斜锆石作为一种岩浆锆石产于镁铁-超镁铁岩中,是测定其形成年代的理想对象。目前斜锆石定年应用最广泛的三种方法包括ID-TIMS法、SHRIMP法和LA-ICP-MS法,各自有其适用的范围及局限性。内蒙古东北部乃至兴蒙造山带的镁铁-超镁铁岩的斜锆石定年研究相对欠缺,该地区好老鹿场-牤牛海镁铁-超镁铁岩带由于锆石成因的复杂性造成其年代学研究出现了较大分歧。通过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分析在杜尔基镁铁-超镁铁岩定年样品CL图像中识别出斜锆石,结合斜锆石U-Pb定年研究现状分析认为在内蒙古东北部镁铁-超镁铁岩带采用LA-ICP-MS法斜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工作可行,有望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为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提供准确可靠的年代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德良  吴小奇 《云南地质》2006,25(4):445-445
构造岩质量迁移率与体积应变率关系的研究,是对经典构造岩石学领域的拓展和补充,具有广泛的理论和经济地质应用前景。利用质量等比线的原理、方法,对郯庐断裂浮槎山构造岩进行分析得知,在原岩变形变质为构造岩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煤田构造的实际出发,提出了适合于煤田构造特征的断裂构造岩分类。分类中将断裂构造岩分为角砾—磨砾岩类、碎裂岩类和糜棱岩类三大类,进而划分出各种断裂构造岩,并阐述了各种断裂构造岩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赣东北铁砂街变质混杂岩块的同位素年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东北南部的中浅变质岩一直被作为晚元古代地层,并称之为“铁砂街群”。本文根据同位素定年工作、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区域构造分析,认为“铁砂街群”不是地层单位,而是晚元古代形成的混杂岩。  相似文献   

10.
秦岭造山带佛坪基底杂岩的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综合研究表明,佛坪基底杂岩是由普遍遭受多期强烈变形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和中酸性侵入岩构成的结晶杂岩系,结晶杂岩的形成年龄为22-18亿年,受强烈构造热事件改造的年龄为2亿年左右;佛坪基底杂岩经历了基底杂岩形成时期,主造山期和主造山期后3个不同演化时期的构造变形的叠加,改造,主造山期最主要的变形是在早期盖层沿其与基底的界面发生逆冲推覆构造的基础上发生热穹窿叠加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