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光 《吉林地质》1998,17(1):71-75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国际社会为了保证人类社会正常发展于70年代提出来的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是保持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而不损害其后代的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能带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能给本以恶化的人口、资源、环境带来难以想向的破坏。即由于人口的增长高于经济的增长抵消了经济增长的成果;由于科技水平限制,对资源能源  相似文献   

2.
张业成  张春山  张立海 《地学前缘》2003,10(Z1):265-271
论述了自然变异及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的互馈关系 ,探讨了社会条件控制下自然灾害的阶段性特点 ,提出了开展灾害社会学研究的使命。认为自然变异及自然灾害破坏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但人类社会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应付自然变异和自然灾害 ,而是对自然变异及自然灾害作出双向反响。一方面 ,采取科学的社会行为 ,积极抑制灾害活动 ,减轻自然灾害破坏损失 ;另一方面因政治腐败 ,纲纪松弛 ,经济衰退 ,社会混乱 ,或违背自然规律 ,盲目的社会经济活动 ,导致天灾与人祸并行 ,不仅加剧自然灾害 ,甚至导致许多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 ,对人类社会造成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自然灾害不仅受自然条件控制 ,而且受人类社会的强烈影响 ,因此自然灾害除伴随自然条件发生复杂的周期性变化外 ,还伴随社会条件发生阶段性变化。自然灾害是一种自然社会现象 ,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自然灾害的社会性越来越强烈。因此 ,在进一步加强灾害的自然科学研究的同时 ,开展社会学研究 ,对于发展灾害理论以及促进减灾事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第四纪地质环境的人工再造作用与土地荒漠化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年丰 《第四纪研究》1998,18(2):128-135
第四纪地质环境的人工再造作用是一个新概念。文章在回顾人类文明历史发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近50年来全球土地荒漠化发展的严重趋势。人工再造作用是人类过量的经济活动对岩石圈与生物圈接触介面产生的一种破坏作用,其动力是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及其巨大的物质需求。可将人工再造作用看作是第四纪中最新的一个地质事件。研究发现,这一破坏作用过程符合Logistic曲线的变化规律,因此可以采用Logistic数学模型开展深入研究。第四纪地质学家、环境地质学家对资源、环境、人口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应给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加速西部经济发展,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伟大战略举措.国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尤其如此.我国正处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资源高度依赖时期.无庸质疑,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  相似文献   

5.
现代工程地质学的历史责任——兼论学科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范围内面临着人口、资源(能源)、环境及其交叉影响愈来愈严重的问题。人口不断增长、资源不足、环境破坏、生态趋于恶化,这些问题直接威胁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向现代工程地质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将从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工程地质学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6.
室内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思维 ——室内生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摆在面前的事实是近两百年来工业社会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财富,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但工业化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森林、生物物种、清洁的淡水和空气,以及可耕种的土地,这些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在急剧地减少,气候变暖、能源枯竭、垃圾遍地......。如果按过去工业发展模式一味地发展下去,这个地球将不再是人类的乐园。现实问题迫使人类重新认真思考:今后应采取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还是注重科技进步,通过提高经济效益来寻求新的发展契机?我们正在经历…  相似文献   

7.
全球变化与地质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球增温、臭氧层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和污染、植被破坏和生物灭绝等全球性问题不断困扰整个人类.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引发的全球环境变化给人类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威胁,并危及人类在地球上的可居住性.在这种形势下,80年代  相似文献   

8.
1974年 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 人类居住1976年 水 :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 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 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 新的 10年 ,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 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 ;防治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 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 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 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 ;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4年 沙漠化1985年 青年、人口、环境1986年 环境和平   1987年 环境与居住1988年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  相似文献   

9.
程巨能 《湖南地质》2003,22(2):87-89,106
地质资源包招矿产资源、地质旅游资源、土地资源和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源泉,是国民经济和杜合发展的物质基础.地质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开发利用地质资源应遵循适宜、适度、综合性开发和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否则将合破坏地质环境,甚至形成地质灾害,直接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保护地质环境是关系到人类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必须采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予以保证。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人类非常宝贵的资源,也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但是如今的土地正在承受着人口迅速增长、环境破坏等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这样的形势让我们不得不对宝贵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高效的分配和规划使用。所以我们要结合国际上的方法和经验,规划出一个适合属于我们国家自己的土地利用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1.
刘敏 《浙江地质》2010,(2):45-47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社会不可替代的物质财富。在人口持续增长、经济快速发展和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导致土地严重退化的现实面前,我国土地资源正经受着养活众多人口、满足建设占用、保障农业发展和支撑生态修复的历史性考验,土地资源安全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探讨新时期土地资源安全战略,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球表层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生态系统,是大气—水—岩石—生物四个圈层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系统区,也是相互渗透"交织"调控的有机整体;而人类活动会对地球表层环境生态的结构、演化方向、变化速率、物质和能量循环改变、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和生物消亡产生剧烈影响.岩溶景观,特别是钙华是大自然在地表赐给人类的资产和宝藏,其成因和...  相似文献   

13.
露天煤矿闭坑时期地质灾害及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自然环境中地质环境是最基本的环境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场所。而现代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已经构成了对地质环境的破坏,包括对岩体、地壳表层、土壤等要素的破坏,导致了地质环境的恶化,并由此诱发了一系列的地质灾害,其中采矿活动尤为突出。特别是随着城市工程经济活动的扩展,地质环境恶化日益加剧,地质灾害问题愈加突出,成为环境科学、环境地质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焦虑。早在80年代有关专家就曾指出:“现在若不重视地质环境问题,就会重复50年代不重视人口问题一样的结果”。到21世纪,合理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将比开采矿产资源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跨世纪的十大人为环境灾难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的100年,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严重地破坏了自身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全球性的十大生态灾难,且愈演愈烈,以至危及人类的发展乃至生存。研究十大环境灾难的、现状及其危害,唤起全人类强烈的环保意识,探求合理途径,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问题,使人类和环境协调发展,是新世纪赋予给人类首要的、刻不容缓的最重要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束昱  王璇 《岩土工程师》1996,8(1):16-20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工业文明,同时以失去人类与之和谐相处的自然环境为代价,也伴随产生了威胁人类生存的巨大破坏力,并引起了人类的普遍关注,成为人类发展的全球性问题,诸如人口问题、土地问题、粮食问题,水资源问题、矿物资源问题、生态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6.
土地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是直接保障人类生存的自然资源。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工业和城市的载体,是人类活动的空间和场所。因此,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土地。土地资源的有限,耕地资源的缺乏,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对土地需求的不断增加,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节约集约用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世界人口惊人增加和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人类大规模的经济生产活动加剧了对土地和地球资源的利用,使得人类与其所在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克服或减缓人类活动对自然体系的破坏,自60年代末期首先从西德和北美发展起来的地学新领域—环境地质学应运而生。近20年来,人们对环境地质作为一门学科及其定义的看法,也以“众说纷纭”发展到了今天的“趋向一致”。这亦说明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不仅要有科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经济深度转型的今天,从政的迫切已经变成了从商的焦虑,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也带来了无限破坏,所有与人相关的因素都与土地发生了关系,比如经济、比如人性、比如政治。88年前,国学老人梁漱溟疑惑"这个世界会好吗?"如今依旧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陈毓川 《岩矿测试》2011,30(4):391-392
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自然灾害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正在面临的现实问题。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环境安全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目标。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20.
社会代谢多尺度综合评估(MSIASM)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与可持续性具多因素性,需要综合分析评估。“社会代谢多尺度综合评估(MSIASM)”分析方法,根据“人类活动”资源、“体外能”资源和“增加值”三者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叠合关系,将各个尺度(如国家、经济部门、次级部门、省/州、社区、直至个别家庭)上,社会经济系统的能量代谢过程(生物物理过程),与该系统的经济(如GDP、劳动生产率)、人口(如人口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构成)、生态(如能源密度)和社会(如义务教育和退休年龄的规定)特征结合起来,利用多个关系式,计算出社会经济系统的人类活动(时间)量、体外能投入量、劳动生产率、生物—经济压力和体外能超循环强度等参数、指标,进而综合地分析评估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与可持续性。对此方法的基本理论与应用作一综述。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