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晖  胡晓庆  肖大坤 《江苏地质》2023,47(4):383-389
海上油田开发方案编制阶段基础资料尤其是探井与评价井资料较少,基于有限的资料形成的油田地质储量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开发方案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基于100多个海上油田的地质储量相关研究工作,建立了地质储量品质评价“三步法”:以地质储量规模、流体性质和储层物性为主要评价参数,分析油田地质储量分布特征;应用单因素与多因素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探明地质储量进行综合储量品质分类,筛选出探明优质地质储量;按计算方法对控制地质储量进行分类,综合控制地质储量的认识程度及与评价井的距离,分析控制地质储量的可靠性,量化可供开发动用的控制地质储量。以渤海L油田为例,介绍了地质储量品质评价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表明通过油田地质储量品质评价可以确定油田开发动用储量,有效提高油田开发方案应对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油田地质灾害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守余  李东旭 《地学前缘》2004,11(1):236-236
油田地质灾害指在特定的地质背景下,由于人们勘探、开发和利用石油资源的工程活动而诱发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如地表变形、诱发地震等。油田地质灾害的形成、分布和演化受灾害发生地的动力学环境、石油地质环境和石油勘探开发工程活动的控制,它是由于石油地质环境产生突变的或渐进的改造和破坏,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或  相似文献   

3.
程克明  熊英  马立元 《沉积学报》2007,25(3):461-466
剖析了酒西坳陷青西生油凹陷中发现青西油田的地质背景,研究了青西油田窟窿山和柳沟庒油藏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青西油田的窟窿山和柳沟庄油藏属于“源岩裂缝油藏”的新认识。同时论证了“源岩裂缝油藏”形成的特定地质条件和研究价值。提出“源岩裂缝油藏”的特殊意义就在于源岩层中可以找到油藏,其发现和深入研究,将进一步拓宽油气勘探领域,丰富石油地质理论,是一项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4.
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低渗透油田地质特征的复杂性,导致油田开采难度加大。不同岩性均可形成低渗储层,尤其是致密砂岩、碳酸盐岩。常规开发技术无法对其进行经济有效开发,往往采用特殊工艺技术进行增产或储层改造。近年来,我国对低渗透油田勘探开发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显著突破。《低渗透油田开发》一书基于油气藏的开发实践,系统介绍了低渗透油气藏的地质和开发特征、开发程序、开发方式和主要开发技术,为我国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提供了实例技术参考和理论支撑。本书专业性、实用性、逻辑性较强,对我国低渗透油气藏开发具十分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油田企业的石油勘探、生产过程中,会对周边地质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开展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滩涂油田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方案也有所不同。以笔架岭油田为例,滩涂油田生产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对地下水资源和水质的影响以及对浅海滩涂水土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针对三种地质环境影响,提出开展地下水资源监测,滩涂水土环境的监测以及拆除采油平台、微生物修复生态环境以及芦苇种植等措施。做好滩涂油田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惠民凹陷临盘油区断块油田广泛发育,但对其封闭机制认识不清.从临盘复杂断块油田的实际地质资料出发,依据岩心、测井资料,结合物性、扫描电镜等实验分析,探讨了断裂胶结带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表明,临盘油区富含钙镁离子的地层水在断裂活动过程中沿断裂向上流动,随着压力的降低导致在断层附近砂岩中易形成方解石、白云石等矿物的沉淀...  相似文献   

7.
南泥湾油田油层污染的地质因素及伤害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陕北斜坡的特低渗油田南泥湾油田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油层的储集空间、孔隙结构和敏感性等特征 ,分析了油层污染的地质因素及伤害机理 ,为保护油层提供了必要的地质依据 ,对开发陕北的特低渗油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振坤  陈飞  范洪军 《江苏地质》2021,45(2):177-188
海上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复杂,优势渗流通道砂体与隔夹层分布特征决定了剩余油分布,是剩余油主控地质因素。如何准确刻画与表征储层内部的优势渗流通道砂体及隔夹层,明确剩余油分布特征,认清油田调整挖潜的剩余潜力,是油藏描述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南海珠江口盆地西江油田(XJ油田)高含水期面临的优势渗流通道砂体认识不清以及隔夹层分布难以刻画的地质问题,探讨形成海相砂岩油田高含水期精细油藏描述的关键技术。基于“差异放大”理念的精细地层细分与对比技术,解决了精细地层格架建立困难的问题;“波形与属性结合”的优势砂体刻画技术明确了储层砂体的分布范围与空间叠置关系,为识别优势渗流通道砂体与认识渗流特征提供依据;“非均质性分级表征”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将储层内部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优势渗流通道砂体、隔夹层、储层渗流差异表征在地质模型中。在精细地质模型及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定量表征剩余油空间分布特征,为剩余油挖潜和调整方案的实施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
苏丹Muglad盆地FN油田沥青垫的确认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窦立荣  程顶胜  李志 《地球化学》2004,33(3):309-316
Fula坳陷位于苏丹 Muglad盆地东北部,面积约 5 000 km2,已发现有较大规模的油气储量.FN油田是到目前为止该坳陷发现的最大油田,储量近亿吨,主要储层是上白垩统 Aradeiba组和下白垩统 Bentiu组.油田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水洗和生物降解作用是稠油形成的主要原因.该油田普遍发育有沥青垫,开发难度较大.对该油田两口井原油和油砂详细的地球化学分析以及对沥青垫成因的探讨,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6,(2)
油田企业的石油勘探、生产过程中,会对周边地质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需要开展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油田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方案也有所不同。以荣兴屯太阳岛油田为例,油田生产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含水层的影响,对地形地貌的影响和对土地资源的影响三个方面。针对三种地质环境影响,需要采取的保护及治理措施包括开展地下水资源监测,根据土地利用历史和现状现状开展土地资源恢复工程,土壤盐渍化监测等。通过本文论述,以求探讨合理的油田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为同类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煤矿区矿井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与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双重目标的重要推力。在全球水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约束下,矿井水作为一种非常规水资源,其大规模处理与高效利用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文中从煤矿区矿井水水质特征出发,全面论述了矿井水水质形成机制与水质评价方法,并将矿井水水质形成划分为含水层水–岩作用和采空区水–岩作用2个阶段。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含悬浮物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酸性矿井水及含特殊组分矿井水处理技术优缺点,重点阐述了含悬浮物矿井水高效旋流净化、高矿化度矿井水双极膜和膜蒸馏处理、酸性矿井水人工湿地处理的新技术。在总结国内外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主要包括工业生产用水、生态用水、生活用水及热能利用4种。最后,提出了目前我国煤矿区矿井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科学思考,建立了矿井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概念模型,通过不断推进矿井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提高矿井水资源综合利用率,解决煤矿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煤炭资源开发与矿区生态文明建设三者之间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及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国内外水问题进行科学识别的基础上,分析了水循环的"自然-人工"二元演变模式,明晰了水循环及伴生水化学、水生态和水沙过程的相互关系,初步阐述了现代水文水资源学科体系的构成。在对国际水文水资源研究发展趋势及热点和前沿问题进行阐释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水文水资源研究现状及水问题解决的实践需求,论述了中国水文水资源研究的学科体系的构成,并分析其重大研究方向。在变化环境和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水循环在驱动力、结构及参数等方面已呈现出显著"自然-人工"二元特征。现代水文水资源研究正由传统"还原细化"研究向综合交叉方向发展,并由传统基于单个水文环节的研究过渡到基于二元水循环过程的研究上来,原型观测与数学模拟的结合已成为其关键研究手段。中国水文水资源研究需要进一步强化水循环及伴生过程演变机理识别与定量模拟方面的基础研究,完善水资源评价、配置、调度、水权分配、水价定价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服务于节水型社会建设、水环境保护与水生态修复、水资源综合管理、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民生水利及现代水利建设与管理等实践需求。  相似文献   

13.
陕西渭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楠  朱亮 《地下水》2010,32(6):170-172
对陕西渭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现状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以及现状耗水量进行分析,得出目前农业用水所占比例较大且流域现状水平年全面缺水,但缺水程度有所差异,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结论,并计算出境内近年水资源的实际消耗量。指出目前存在水资源供求矛盾、河流径流锐减、地下水超采以及水质恶化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运用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基本理论,以中型城市开封市为例,借助灰色系统原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开封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预测.通过对开封市现状年供水量与需水量统计分析,确认在超采地下水的状况下才达到该城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基于不同时期城市未来年份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考虑节水技术提高和先进节水措施的应用,结合对水资源供需量的趋势分析,预测结果为2010年余水,2020年缺水,表明未来开封市水资源紧缺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土壤水异质性研究进展与热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衔接四水转换和循环的核心。土壤水分异质性是土壤水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绿水理念下水循环、水平衡更关注土壤水分的有效性。随着土壤水观测和识别技术的完善,可能获取多尺度土壤水时空变化信息;遥感、同位素、模拟与定位观测的结合在理解土壤水过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认识土壤水文参数在测点尺度和生态水文单元尺度间的转换机理、研究土壤水及其驱动因子的异质性变化规律、形成土壤水异质性同化和尺度转换的方法与技术是近期热点。  相似文献   

16.
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调控措施之一。将现状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进而从内在机制、实践进程和评价三方面系统综述了狭义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指出目前中国在流域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若干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有效的初始水权分配机制、缺乏有机的补偿和机理机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和缺乏系统的后效评价体系,致使现状水资源配置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理。为解决上述配置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今后我国水资源配置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建立符合现代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天然 人工"二元认知模式,建立以水循环为基础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式、建立具有统一基础的水资源配置准则和建立水资源配置合理性评价标准和体系等。  相似文献   

17.
浅论河北煤矿区水环境问题与水资源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义就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煤矿区产生的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污染、含水层疏于和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以及矿井突水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加强水资源的综合规划和管理,进行污水处理与重复利用,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等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并提出了开发采空积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业绩与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繁荣。我国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如何实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仍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水资源开发利用发展的阶段与过程,简要介绍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的主要成就,较为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我国水资源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并对21世纪我国水资源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阐述西藏主要城镇地下水资源分布及城镇集中供水水源的保证程度出发,提出了城镇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和建立傍河型水源地的可行性。指出了城镇集中供水水源地地下水开采的主要适用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文水资源常态与应急统合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宁 《水科学进展》2013,24(2):280-286
中国水资源整体宏观短缺,干旱与洪涝灾害并存,且近年来极端水文事件发生频率加大,北方水资源衰减趋势明显,形势严峻。基于中国基本水情,结合在雨洪水利用、水资源战略储备以及储水空间利用等方面进行的需水侧水文水资源常态管理和应急管理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建立水资源常态与应急统合管理概念,即:立足于自然水文的年内与年际整体过程,将正常状态下的水资源管理和非正常状态下的应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基于自然水循环系统全过程调控的水资源管理,从而实现将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除涝和抗旱减灾等有机融合,提升水循环调控效率,增强水安全保障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