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秦爽  贺知捷  冯晓枫 《地球学报》1990,11(2):282-291
GMES交互解释系统采用CAI技术,能够较大地提高地球物理资料综合解释的判断能力和效率。它包括有4种主要的地球物理方法手段,不仅能用于GGT大断面的研究,还能用于矿区大比例尺剖面的解释。 GMES系统建立在微机工作站上,由3个子系统组成:重-磁、地震和大地电磁子系统。它在图形编辑和显示方面具有全屏幕、拖线、目标捕捉等类似专业图形编辑软件的效能。由于采用了开系统原则,用户可依白己的特殊需要加人更多的应用软件。另外,系统除具有基本的交互功能外,还提供了一系列辅助解释模块,大大方便了交互解释的过程。 本文介绍了GME5系统交互技术设计原则、系统结构及系统研制中的重要技术间题。  相似文献   

2.
在地球物理资料的计算机处理解释中,由于地质问题的复杂性,满意的结果通常要经反复修改初始参数和地球物理模型才参获得,处理过程中操作者应能及时了解原始数据和处理结果,并实时修改参数和模型,即实现人机交互式解释。本文讨论了地球物理资料解释中实现人机交互的几项实用技术,给出实现程序的描及源程序。  相似文献   

3.
水淹层解释系统是集测井数据库管理、解释结果图形显示和人机交互为一体的测井分析解释系统。该系统为解释方法研究提供灵活方便的研究平台。利用小波变换和人工智能技术判断储层类型,并按岩相分别建立了水淹层解释参数模型。测井数据库为方法研究和测井数据处理提供数据支持。解释成果表的自动生成、解释结果的图形显示和人机交互修改功能,有利于提高测井解释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4.
从实际资料出发,针对地学断面研究区域复杂的地学问题,运用人机交互解释系统,综合研究建立了表达断面结构构造的地球物理解释模型,追溯了岩石圈演化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从实际资料出发,针对地学断面研究区域复杂的地学问题,运用人机交互解释系统,综合研究建立了表达断面结构构造的地球物理解释模型,追溯了岩石圈演化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图形编辑与感兴趣区编辑在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这里借鉴CAD中图形编辑的功能,研究与实现了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中人机交互图形编辑的基本功能。在图形编辑的基础上,进行了图形所对应图像的属性编辑,进而实现了在遥感数据处理中感兴趣区编辑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由作者研究开发的位场局部异常人机联作解释系统中采用的方法原理和实现过程。本解释系统用于由三维有限形体产生的位场局部异常的人机联作解释。文中详细论述研究开发本解释系统解决的3个主要技术关键问题及其实现过程。这些技术关键问题是:1.任意形体重磁异常的计算方法;2.深入开发人机交互功能;3.建立图形编辑及图示系统。此外,本文还介绍本解释系统的实现环境和具备的功能。为全面介绍位场局部异常人机联作解释系统,作者准备在另外文章中叙述关于软件设计的细节和技巧,使用方法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在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和地调局专项支持下,于2010年成功研发了既支持软件二次开发又支持软件集成的地球物理软件开发平台(GeoProbe),并在此基础上集成了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中心研制的航空物探软件系统、航空物探处理解释系统及21世纪以来航空物探数据处理方法新研究成果,最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解释系统(GeoProbe Mager)。基于GeoProbe地球物理软件二次开发平台,研发的GeoProbe Mager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解释系统,是集磁力、重力、伽玛能谱、电磁数据处理与成图、数据转换处理、综合分析、成矿预测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软件系统,该系统包括300多个软件功能模块,可以处理一维、二维等类型数据,成果展示  相似文献   

9.
<正>在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和地调局专项支持下,于2010年成功研发了既支持软件二次开发又支持软件集成的地球物理软件开发平台(GeoProbe),并在此基础上集成了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中心研制的航空物探软件系统、航空物探处理解释系统及21世纪以来航空物探数据处理方法新研究成果,最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解释系统(GeoProbe Mager)。基于GeoProbe地球物理软件二次开发平台,研发的GeoProbe Mager地球物理数据处理解释系统,是集磁力、重力、伽玛能谱、电磁数据处理与成图、数据转换处理、综合分析、成矿预测等功能于一  相似文献   

10.
笔者开展等值线追踪算法研究及相应软件开发。研究工作完善了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解释系统功能,为全自主国产化软件研发提供了方法技术支撑。笔者以网格数据访问接口及插件技术为基础,结合等值线特点,通过构建逐行追踪算法模型,研制了等值线追踪软件,统一了网格数据访问接口,保持了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实际数据测试结果表明,该追踪算法在效果及效率上均达到国际通用软件水平,满足了系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