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广东神灶温泉出露于海水之中,揭示其流体循环机制对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神灶温泉区地热水、地热气体和海水样品,测试其流体地球化学组成及主要同位素组成,得到以下认识:神灶温泉水化学类型为Cl-Na·Ca型,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中盐分主要来自硅酸盐矿物溶解和现代海水混入,海水混入比例为29%~32%.利用化学温度计估算热储温度为130℃,地热水循环深度约4 km.地热气体以大气起源N2为主要组分,CO2、CH4为壳内有机沉积物的热变质产物.此外,He同位素指示幔源组分占比不足5%,研究区大地热流值为67~69 mW/m2.综上,神灶温泉区是以壳内放射性生热为主要热源的中温对流型地热系统.  相似文献   

2.
山东半岛温泉的地热属性及其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从山东半岛所处的板块构造位置和局部的控热构造入手,根据地热传导的理论,对山东半岛温泉的地热属性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山东半岛温泉地热属性为濒临板缘高温地热带的板内中低温地热系统,它以偏高的大地热流值为地热背景,以局部控热构造聚敛的大地热流为热源,以地形高差影响和相应的水力压差作用为动力,入渗的大气降水吸收岩石中的热量而被加热,并沿断裂出露形成温泉地热水。以此建立起温泉的构造模式。  相似文献   

3.
由相对地热梯度推断的腾冲火山区现存岩浆囊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为利用温泉来研究和监测腾冲火山区的现今岩浆分布并探讨其活动性,提出相对地热梯度的概念:假设各热田或水热活动区的热储深度相等,则热储温度与地表温泉温度之差为该地相对地热梯度。通过对前人在该地区获得的温泉的基本要素和温泉水化学分析数据分析,选取了159个温泉计算相对地热梯度。用这159个数据,通过克里金插值方法获得了腾冲火山区的相对地热梯度平面分布。结果发现腾冲火山区有3个相对地热梯度在100℃以上的高值区域。结合其他资料,认为腾冲火山区现今存在3个岩浆囊,它们的几何尺度为19~28kin,深度为4~12km或更深,并且目前的活动性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仙人桥温泉是我国著名的矿泉水疗养旅游胜地,阐明其成因模式对于温泉区的进一步开发和热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笔者采用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属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地热成因模式为断裂岩溶复合型。热储层主要为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灰岩,灰岩本身的孔渗条件较差,但后期发育的构造裂缝和溶蚀裂缝却极大地改善了热储层的储集性能;盖层主要为中生界侏罗系安山岩和安山质火山碎屑岩,封闭性较好。长白山一带的大气降水沿侧向断裂和溶蚀裂缝渗入热储层中成为地下水;然后经正常大地热流加热成为地热水,热储温度为89~118℃,循环深度为2 853~3 820m;最终地热水在区内NE向与NW向断裂交汇处富集并沿导水断裂上涌形成温泉。因此,该区断裂交汇和岩溶发育的部位是地热勘探的有利部位。该结论为该区类似地热资源的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桂林市地热资源成热地质条件及其开发区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研究了桂林市地热的大地构造背景,已知温泉水文地质特征,以及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及岩浆活动等与成热的密切关系,进而提出了加强对已知温泉开发和加强桂林市城区及近围地热勘查工作等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全根 《地下水》2015,(1):45-46
河源市高埔岗温泉属于中低温地热田Ⅱ-2型,阐述温泉区内水文地质特征,全面分析温泉区的地温场、热盖层、热储岩性与富水性、热矿水水质特征、热储类型等总结出高埔岗温泉地热田特征,评价热矿水可采量,进行地热计算,为高埔岗温泉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尚军 《安徽地质》2015,(3):201-205
黄山温泉是黄山旅游景区的重要资源,根据黄山地质特征,温泉存在的地质条件,分析推测黄山冰臼与地热对应关系及温泉可能分布的区段。根据实际物探工作成果分析,推测温泉存在的区域和深度。对前山温泉面临枯竭的情况,根据"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原理,建议在原两温泉孔之间钻一更深注水孔,并在深300m段做隔水套管,使地热水位上升,老温泉复活。  相似文献   

8.
人们早已发现,地震与地热往往息息相关,这种相关在空间上表现为地震带、群、区往往也是温泉带、群和地热异常区所住,并且地震频度越高,震级越大,地热异常越明显;表现在时间上,在地震前后的一段时间单,在一定范围内的温泉温度、水质、水量都会发生变化,既可使温泉水量减少乃至枯竭,也可使温泉新生,并可以出现相当范围的地热增温。  相似文献   

9.
张卫民 《地球学报》2001,22(2):185-188
本文重点讨论了应用SiO2地热温度计估算横泾地区若干温泉的地热储温度,讨论表明,应用上升热水与浅部冷水没有混合的绝热冷却的SiO2(石英)-焓图和传导冷却的石英地热温度计,计算的地热储的最低温度范围是78-134℃,而最高的温度范围是95-155℃;应用上升热水与浅部冷水产生混合,而混合之前蒸气已全部损失的SiO2(石英)-焓图,计算的地热储的最低温度范围是83-138℃,因此,可以认为横泾地区温泉水地热储的最低温度范围可能是78-138℃,而最高温度范围可能是95-155℃。  相似文献   

10.
浙闽粤东部地热场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研究区的现今地表温泉温度、地温梯度、地表热流值及地壳结构,恢复了古地热场,计算了各期岩浆活动产生的瞬时古地温梯度,初步探讨了研究区的热源及有机质热演化史。指出地幔热流是控制区域性地热场的主要因素,岩浆热流控制了局部高地热场的分布,构造活动产生的剪切热流对俯冲带及剪切带的瞬时古地热场有重要影响。研究区的有机质成熟度在总体处于过成熟的背景下,仍存在局部的成熟或成熟晚阶段的异常区,有可能成为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经验总结法和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沥鼻峡热储构造上的温泉和地热井勘查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发现沥鼻峡背斜具有典型的层状热储结构特征,是目前华蓥山复式背斜钻获地热水水温最低的热储构造,地热水以硫酸钙型水质为主,目前已知地热井和温泉具有水温普遍低于37℃和水量衰减较明显的特征.初步认为钻获地热水温低可能与构造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采用经验总结法和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沥鼻峡热储构造上的温泉和地热井勘查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发现沥鼻峡背斜具有典型的层状热储结构特征,是目前华蓥山复式背斜钻获地热水水温最低的热储构造,地热水以硫酸钙型水质为主,目前已知地热井和温泉具有水温普遍低于37℃和水量衰减较明显的特征.初步认为钻获地热水温低可能与构造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四川省康定市二道桥地区地下热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和热储温度,对二道桥地区5个温泉(井)即二道桥温泉(SC107、SC107-2)、康巴人家温泉(SC107-3)、自流热水井(SC107-4)、自喷热水井(SC107-5)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区温泉的分布及出露主要受雅拉沟断裂和雅拉河谷控制。温泉水温33.2~46 ℃,为中低温温泉,pH为6~6.5。水样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表明研究区地下热水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高程效应及温度效应估算区内地下热水补给区高程为3 000~4 500 m,补给区温度为-3.5~-0.3 ℃,表明地下热水有一部分补给源自附近山区的冰雪融水。Na-K-Mg三角图显示研究区热水均为未成熟水,不宜用阳离子地热温标计算热储温度。应用SiO2地热温标、多矿物饱和指数法以及用固定铝方法对部分温泉多矿物平衡图进行修正,得出研究区地下热水的热储温度为65~75 ℃。研究区温泉在东部跑马山以及西部农戈山附近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降水沿着大雪山—农戈山断裂和跑马山断裂下渗,地下水经历深循环,在此过程中获得大地热流加热,最终在雅拉河谷雅拉沟断裂附近出露成泉。  相似文献   

14.
青海贵德县扎仓温泉特征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斌  周训  梁四海 《现代地质》2009,23(1):57-63
扎仓温泉位于青海省贵德县扎仓寺村,其开发利用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温泉出露于断裂带交汇部位,地下热水矿化度为1 310~1 390 mg/L, 水化学类型属于SO4·Cl-Na型。研究结果表明,温泉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温泉水年龄约165 a。利用SiO2温标法计算出热储温度为136 ℃,估算热水循环深度为1 385 m。温泉的天然放热量大于1.23×1014J/a,扎仓沟地区的地热资源量达2.07×1014J以上。热水宜直接用于供暖、洗浴、温室种植和养殖等。该地热田深部尚有地热能潜力。  相似文献   

15.
《Applied Geochemistry》2006,21(11):1868-1879
Ultra-clean sampling methods and approaches typically used in pristine environments were applied to quantify concentrations of Hg species in water and microbial biomass from hot springs of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features that are geologically enriched with Hg. Microbial populations of chemically-diverse hot springs were also characterized using modern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as the initial step toward ongoing work linking Hg speciation with microbial processes. Molecular methods (ampl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DNA using 16S rDNA primers, cloning, 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screening of clone libraries, and sequencing of representative clone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dominant members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hot springs. Total Hg (THg), monomethylated Hg (MeHg), pH, temperature, and other parameters influential to Hg speciation and microbial ecology are reported for hot springs water and associated microbial mats.Several hot springs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MeHg in microbial mats with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1 to 10 ng g−1 (dry weight). Concentrations of THg in mats ranged from 4.9 to 120,000 ng g−1 (dry weight). Combined data from surveys of geothermal water, lakes, and streams show that aqueous THg concentrations range from l to 600 ng L−1. Species and concentrations of THg in mats and water vary significantly between hot springs, as do the microorganisms found at each site.  相似文献   

16.
搭格架温泉水化学特征及其约束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搭格架地热区温泉水DJ1-DJ116号样品于2009年采集,阳离子及微量元素含量采用ICP-OES法测试,Cl-含量采用滴定法测试,其余阴离子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试。通过对温泉水化学指标的分析,研究温泉的水化学特征及约束因素。其温泉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平均矿化度为1 524 mg/L,具有较高的Na/Cl值,温泉水演化程度较高,为完全平衡水,热储中的水岩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温泉水中PO2极低,PCO2较高;大部分温泉水中玉髓、石英和无定形态SiO2三种硅质热液矿物的饱和度指数大于0。K-Na温标计算热储平均平衡温度为251.36℃;泉水中的Na+、K+离子活度主要受到钠、钾长石的约束。微量元素组合表现出花岗岩源的特征。总体上搭格架地热区温泉水化学特征受到区域地质背景的约束。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贵德扎仓寺地热成因机理及开发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卫星热遥感影像及航磁、重力异常的宏观性解译热异常空间分布特征,野外实地调查温泉的出露条件和水化学特征,分析研究青海省贵德扎仓寺温泉的热源通道、入渗通道,从而讨论其成因机理和开发利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扎仓寺温泉泉口温度为93.5℃,与当地气压有关;大气降水和热水沟上游沟谷水为补给源,近东西向张裂为入渗通道,中三叠统砂板岩与印支期花岗闪长岩(γδ52)接触变质带为径流通道(热储层),中三叠统砂板岩为盖层,北北西向热光断裂(F1)为热源通道,属断裂-深循环地热类系统类型;径流通道(热储层)温度可达136.0℃,具备蒸汽发电示范背景条件,而F1断裂带附近2000 m深度温度可达195.0℃,具备干热岩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查明色达—松潘断块地热资源赋存状态及热源来源,以四川黑水县内3处温泉(热水塘、上达古、卡龙沟)为研究对象,采集温泉水样进行水化学分析和同位素测试,研究地热水的补给来源和热储温度。研究结果显示,热水塘温泉的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上达古温泉和卡龙沟温泉的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补给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高程分别为5 121 m、3 890 m、3 921 m。结合矿物饱和指数,采用SiO2地热温标计算3处温泉的热储温度,分别为119.036 ℃、49.034 ℃、30.215 ℃。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地下热水的成因主要为大气降水经高山补给区入渗至储集层,吸取地下深部向上传导的热量和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热量,并与围岩发生水-岩作用形成地下热水,在断裂发育部位热水沿断裂带向上运移,最后在地表出露形成温泉。  相似文献   

19.
温塘峡背斜是华蓥山帚状穹褶束中的背斜之一,地热水资源丰富,地热显示主要表现为天然温泉和人工温泉2类。通过统计和分析背斜两翼地热钻井的水量、水质和含水层资料,发现该构造主要热储含水层为嘉陵江组四段和二段,次要热储含水层为嘉陵江组三段和一段。水化学类型以硫酸盐型为主,但两翼有所不同,镁钙离子当量浓度比小于1,说明地热水化学成分主要来源于灰岩含水层。水质和水量受地质构造作用控制。温塘峡背斜具备热储盖层、热储层和下部热储隔热隔水层的层状热储结构特征,热储温度表现为西翼和东翼相当。物探测井数据显示,1 700~2 000 m深度处热储温度在26.42~51.7 ℃之间,且自北向南略有升高。研究成果可为温塘峡地热水资源进一步勘查开发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福建温泉的特点及其热源,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永金  陈明光 《福建地质》1999,18(3):149-155
主要介绍了福建温泉的水温,水量,水质,水热异常区大小,空间分布以及产出的地质,地貌的特点,对福建温泉的主要热源观点进行讨论,并对福建温泉的热源,成因和温泉的构造意义提出了初步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