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北方石炭二叠纪煤层中高岭石粘土岩夹矸是以高岭石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岩石,常形成一种分布广、层位稳定的薄层粘土岩层,国外通称为“Tonstein”。本文就其赋存层位、分布特征、性质和成因及其经济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北方石炭-二叠纪高岭石粘土岩的岩石矿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岭石粘土岩是以高岭石及其多型变种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岩石。它在欧洲很多地区的石炭纪煤系中广泛分布,形成一种分布广、层位稳定的块状粘土岩层,通常称为“Tonstein”(Blatt,1972)。在我国北方和南方一些省区,不同时代煤系地层中都有高岭石粘土岩出露(Yiping Zhon,1982;夏琤等,1983),尤其是北方诸省产于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中的高  相似文献   

3.
两淮煤田山西组顶部分布有一层K2高岭石粘土岩,该岩层层位稳定、分布广、质地纯,矿物成分基本为高岭石。化学全分析及微量元素测定表明:岩石中SiO2/Al2O3比值一般在1.17~1.7之间,其中碱金属,碱土金属及硼含量都较本区其它层位泥岩含量低。作者认为:K2粘土岩除受沉积环境控制之外,其成岩时期的构造、气候条件及地下水介质条件,对其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研究表明:K2粘土岩形成于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潮湿的上三角洲及下冲积平原之中,在地壳稳定条件下,沉积粘土受到长期风化淋漓而形成。  相似文献   

4.
煤系高岭石粘土岩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北方煤系中的高岭石粘土岩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共生矿产,在煤田勘探中应予充分注意,进行详细研究和评价.它有沉积和火山灰蚀变两种成因,不同成因的矿层具有不同的特征.指出渭北太原组5煤的高岭石夹矸属火山灰成因,11煤高岭石夹矸是沉积产物.软质高岭土全属沉积成因,多产于中、新生代煤系中.  相似文献   

5.
淮南下石盒子组球粒状高岭岩结构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钦甫  张鹏飞 《地质科学》1995,30(4):393-400
淮南下石盒子组球粒状高岭岩形成于三角洲平原上的湖泊环境。球粒是有机质与高岭石组成的复合集合体,可划分出6种结构类型。矿床中高岭石矿物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由陆源粘土搬运再沉积而成;另一种是由硅铝胶体沉淀并经重结晶作用而来。有机质对高岭石及球粒集合体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化学成分特征这一角度,对山东新汶、肥城煤田太原组高岭石粘土岩夹矸进行了主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分析。结果不仅进一步证明了,研究区高岭石粘土岩夹矸确由火山灰降落于泥炭沼泽或泥炭坪环境后经蚀变而成,而且通过对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结果的研究,提出该层夹矸的形成可能受到不同期次及不同性质的火山物质影响的新见解,为含煤岩系中火山事件沉积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大同塔山煤矿粘土岩的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塔山煤矿的矿井概况和区域构造背景介绍的基础上,阐明了塔山煤矿煤系地层粘土资源的分布特征,对形成粘土岩的物质来源和成因类型进行了探讨,指明了塔山煤矿煤系地层中的粘土矿物主要是以沉积作用为主的高岭石粘土岩,其次是火山喷出物质在水介质中经蚀变作用和风化残积物在海水碱性介质中,由于地球化学分凝作用再沉积而成,最后总结了塔山煤矿主要粘土矿物——高岭石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8.
昆阳磷矿床中白泥层粘土岩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泥层粘土岩是昆阳磷矿床中下寒武统渔户村组中谊村段富磷矿层的夹层。本文通过系统取样,对白泥层粘土岩进行了镜下鉴定、岩石化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白泥层粘土岩中主要粘土矿物为伊利石和伊利石/蒙脱石混层、含少量高岭石,非粘土矿物为石英、白云石、磷灰石等;同时对白泥层的形成环境及伊利石→蒙脱石的转化进行了探讨,为更加深入地研究昆阳磷矿的成因、成矿过程提供了最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白水江硬质粘土由陕西省建材局205地质队普查人员畅巨义、赵西泽、郭奕清等发现,矿石虽露于地表,过去一直被误认为“碳酸盐岩石”,未引起人们注意,经过室内分析研究,证明它是有工业意义的硬质粘土,特别是矿体赋存于志留系较老的地层,矿石具有一种奇异的“角砾构造”,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和注意。这在我国尚未见有人报导过,在国外也可能极为少见。以致有同志认为属于火山作用成因或热液蚀变或沉积作用所成。由于生产需要,笔者等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此地硬质粘土属于到我国目前为止一种结晶最好的高岭石所组成;这种假角砾构造的成因,主要是白水江一种古沼泽沉积的硬质粘土,因所含有机质在原生阶段氧化,岩石褪色以及粘土矿物高岭石重结晶所造成。而硬质粘土矿体并非志留系的连续沉积,很可能是后期因石灰岩产生岩溶溶洞而堆积形成的。工作中得到一些同志的帮助、支持和关怀,统此致谢。现将我们的研究结  相似文献   

10.
大方庆阳煤矿区龙潭煤系和茅口灰岩界限粘土岩分析结果表明:该层粘土岩为黄铁矿质高岭石粘土岩,对其化学成分中Na2O、K2O、MgO、CaO和Pb的研究认为,该层粘土岩是在安静低能、酸性介质还原环境下,为受峨眉山玄武岩影响的火山事件沉积粘土岩。  相似文献   

11.
李金凯  周万芳 《中国岩溶》1988,7(4):340-343
我国岩溶类煤矿床突水频繁,突水量大,为了防治突水水患,依据不同矿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采用相应的防治水技术和方法,可有效地减低突水危害程度,相对增强防患能力,节省排水费用和利于矿山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2.
依据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下发的《全国土壤碳储量及各类元素(氧化物)储量实测计算暂行要求》,以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单元(4 km2)为计算单位,对哈尔滨-绥化地区表层土壤(0~20 cm)氮储量进行计算.研究了不同生态系统和不同土壤类型土壤氮储量、氮密度的差异,研究了20年来土壤氮储量的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氮储量略微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湿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对土壤的固氮效果显著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断层带中超压流体及其在地震和成矿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地震断层带中的局部存在对其力学和化学过程有着重要影响的超压流体,对这种超压流本的证据。超压机制及其在地震活动和成矿中的作用等进行了探讨。流体超压是在断层带中渗透性的构造发生强烈时空变化的前提下产生的,其主要原因是构造加压及深源高压流体的注入,当流体压力升至一临界值时,断层发生灾难性破裂,即地震,增加断层的渗透性,超压流体快速向低压带(室或域)流动,同时因减压流体所携载水溶物各(包括成矿物质)大量沉淀析出,降低断层带的渗透性,地震泵吸和流体超压机制的交替作用使得这一过程得以周期性地进行。  相似文献   

14.
农田生态系统养分迁移转化与优化管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从生态环境质量的角度,综述了农田生态系统养分的迁移转化和循环研究的进展,同时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国家政策和农民施肥行为的影响。分析表明以往国内的研究需要加强农田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进一步明确农田生态系统 N、P、K的迁移通量及其估算方法,建立计算养分损失的模型及相关参数,特别需要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和农民的施肥行为等对肥料生产、使用与管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措施示范。  相似文献   

15.
关于地核和核慢边界区物质的成分及运动特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关于地核和核幔边界区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特别是高压矿物物理学和高压岩石学提供了大量有关的实验依据。本文对核幔边界区D"层物质的运动状态、外核中轻元素成分的实验研究结果、内核地震波各向异性的物质解释及有关地磁场成因的新认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16.
早在60年代末,上海利用地下含水层冬季贮存冷水,夏季抽用;夏季贮存热水,冬季抽用。不仅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提高地下水位,控制地面沉降,而且为工业、民用提供了巨大的廉价的冷源和热源。本文介绍了上海地下含水层储能试验,在全市建立十四个储能试验场,布设储冷井25口,储热井9口,观测井58口。试验与工厂生产结合。经过多周期的灌采试验,建立了一整套的灌采条件下地下水动力模型、温度场模型、水质浓度弥散模型。  相似文献   

17.
辽吉下二台群、呼兰群中昌图动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最近,在辽北—吉中下二台群、呼兰群中,发现了奥陶纪昌图动物群。昌图动物群与早寒武世清河镇动物群有密切的演化关系,化石得10属14种(其中3新属、9新种、2未定种)。昌图动物群的发现,对地层时代,奥陶纪生物地层,以及中朝扳块北侧构造地层地体地质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东部及邻区富碱侵入岩中的角闪石和辉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东部及邻区两种富碱侵入岩中的角门石和辉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成团演化,划分了矿物的种属和组合。钠质富碱侵入岩的暗色造岩矿物组合;辉石类(霓石为主,霓辉石次之)、碱性问石(钠门石为主,亚铁钠闪石次之)和富铁黑云母。钾质富碱侵人岩的暗色选岩矿物组合:Ca辉石组(透辉石为主)、Ca闪石组(浅门石为主,次为浅闪石角门石)和富镁黑云母。  相似文献   

19.
贵州的断裂与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的地震明显受(活动性)断裂控制和影响,地震的平面分布分区边界受区域断裂控制,地震多发生在断裂附近或多组断裂交汇区附近。1819年以来,贵州境内发生的4次6级左右地震,震中都在多组断裂交汇区附近。1875年6月8日发生的6.5级地震,震中在开远-平塘断裂和垭都-紫云断裂交汇区附近的床井背斜,地理位置位于罗甸县西部,紧邻望谟县和紫云县,即北纬25°18',东经106°36'。   相似文献   

20.
最主要进展是把岩石学研究扩大至天体,形成了天体岩石学研究方向。以陨石、月岩、彗星及宇宙尘为主要对象,运用地球化学天体化学观点,研究太阳系行星的起源和演化,并推衍于地球内生作用,指出行星的更生(renovation)过程有三种类型:裂谷作用、成岛(nesogenesis)和造山作用。文中对裂谷岩浆作用、碱性岩浆(在成岛阶段)演化作了论述,提出金刚石成因四大类型。认为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中金刚石成矿是承袭被取代的母岩高压成矿的产物,变质杂岩中金刚石来自卷入其中的含金刚石橄榄岩、辉石岩和榴辉岩,金刚石的高 ̄3He/ ̄4He比值排除其为变质成因,金刚石成因新解释提出了金刚石成矿预测的新思路。含金刚石环状构造并非陨石冲击所成而是火山强力爆发的产物,各类球粒陨石中都发现过金刚石,说明球粒陨石来自巨型行星熔融核心,其流体外壳的压力足以生成金刚石。地球与太阳系其它星体之差别在于存在地槽体制、火山沉积岩系褶皱及其造山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