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夷陵区野生猕猴桃生态气候适应性及其区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有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对宜昌市夷陵区野生猕猴桃资源的调查,确定了以年平均温度为夷陵区猕猴桃经济栽培气候区划指标。以此为基础,将夷陵区猕猴桃经济栽培气候区域划分为最佳经济栽培区、设施经济栽培区、适宜经济栽培区和不宜经济栽培区,并对各区气候状况进行了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2.
祁振高  宋宝初 《气象》1992,18(1):52-52
猕猴桃系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区果树,经人工驯化栽培,目前已成为国际国内市场畅销果品之一。其浆果具有特殊的风味,且维生素C含量极高,同时有良好的医疗功效。猕猴桃在我国是一个潜在的优势产品,本文针对其种子在繁苗中出苗率低、死亡率高的问题,从气象角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秦岭山区野生猕猴桃资源的自然分布规律,确定了野生猕猴桃资源利用的分层指标系统,运用多因子综合模式进行分层。结果表明:秦岭山区野生猕猴桃的经济栽培层<1300米,1300—1500米为资源利用层,1500—1800米为资源保护层。并探讨了各层的资源现状及其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4.
猕猴桃栽培的生态气候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贵州与新西兰主要猕猴桃种植地的生态气候条件进行了相似分析,得出贵州适宜猕猴桃生长发育的初步结论.通过试验和考察,分析了猕猴桃对生态环境的总体要求及主要生育期所需的农业气象指标.遵循农业气候相似理论,确定了分区依据和指标.并综合考虑猕猴桃栽培的生态气候适应性以及地形、地势、海拔等地理因素进行适当的调整,将贵州划分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并对各区的生态气候条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铜仁市猕猴桃生产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地理栽培法,在铜仁市境内4种不同地形设置了猕猴桃栽培试验区。通过数年的研究,得出光、热、水气候条件是影响猕猴桃生长及产量形成的主要因子;而一地的热量条件又是猕猴桃大面积开发时应首先考虑的主要指标,以此为区划指标,将铜仁市猕猴桃果园大范围开发划分成欠适宜区、较适宜区、适宜区、最适宜区4个气候区,并分区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卢皖 《气象》1993,19(1):46-48
根据1988—1989年人工覆盖和裸地栽培西瓜的小气候试验资料,分析了人工覆盖栽培西瓜丰产早熟的小气候效应,并提出了与人工覆盖栽培西瓜有关的几个农业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黔中地区非耕地栽培的猕猴桃、桃和太湖枇杷等三种果树,进行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平行观测,研究了“三果”主要生育期所需的农业气象条件和指标,分析了“三果”栽培的气候生态条件并进行了气候分区,评价了“三果”在黔中及贵州栽培的气候适宜性程度、贵州非耕地栽培”三果”的前景及其重要意义,提出开发利用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经过2年的实践和研究,掌握了毛葡萄在罗城县气候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及其栽培方法,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推广毛葡萄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8—2015年眉县猕猴桃溃疡病监测资料和相应年份眉县地面气象观测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眉县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特点及规律,以及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积温等气象要素对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程度的影响,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眉县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程度的气象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果树休眠期(11—1月),11—12月气温、积温偏低,降水(11中旬、12月中旬)偏多、日照(1月上旬)偏多利于猕猴桃溃疡病侵染传播;芽膨大期(3月),降水(3月上旬)偏多利于果树发芽染病。猕猴桃溃疡病气象预报模型预报效果较好,可以推广应用于当地猕猴桃溃疡病气象应用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宝鸡市猕猴桃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宝鸡市猕猴桃气候适宜性区划的研究,充分挖掘猕猴桃生长的气候资源优势,为宝鸡市猕猴桃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宝鸡市11个气象站1981—2010年观测资料及130个区域自动站2007—2010年气温、降水资料,进行猕猴桃生态气候适应性分析,确定区划指标;采取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指标隶属函数进行分区。利用GIS技术,在实现区划指标空间化基础上,完成了宝鸡市猕猴桃气候适宜性区划并制作出区划图。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西洋参不同高度、不同播期的人工栽培试验,初步得出西洋参在庆元山区的适生范围和合理的播种期及主要制约其生长的气象因素。提出了趋利避害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猕猴桃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被人们誉为“长寿果”、“美容果”、“集维果”和“水果之王”。我们根据调查材料,对江山市猕猴桃生态条件进行初步分析,提出布局意见,为尽快发展猕猴桃的优质高产提供科学依据。一、江山市猕猴桃分布概况江山市地处仙霞山脉北侧闽浙赣三省交界金衢盆地西缘的丘陵山区,野生的猕猴桃资源  相似文献   

13.
彭勇刚 《广西气象》2007,28(A01):84-86
经过2年的实践和研究,掌握了毛葡萄在罗城县气候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及其栽培方法,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推广毛葡萄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眉县国家一般气象站1961-2016年气象资料和1991-2016年眉县猕猴桃物候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1961-2016年眉县猕猴桃越冬期和春季芽膨大期冻害发生日数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眉县猕猴桃越冬期和春季芽膨大期冻害次数呈阶段性变化,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呈减少趋势,90年代明显增加,2000年以后春季芽膨大期冻害呈减少趋势,2010年后越冬期冻害呈减少趋势;越冬期冻害1月发生最多,春季芽膨大期冻害主要发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眉县猕猴桃种植最适宜区位于渭河川道的中北部,其越冬期冻害风险从南向北逐渐减轻。猕猴桃越冬期冻害主要影响猕猴桃主干和幼树;春季芽膨大期冻害造成猕猴桃花蕾、叶片等受冻。针对两种冻害提出了不同防御方法,对科学防御冻害,提高猕猴桃产品质量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野生资源雪莲花的气候生态条件,为雪莲花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为人工引种或半野生栽培提供气象依据。  相似文献   

16.
1猕猴桃生长对气候生态条件的要求 1.1温度 温度直接影响猕猴桃生长发育的速度、各生育周期的长短及出现的早晚,还对果实能否成熟及产量和品质等有较大影响。猕猴桃3月中旬进入芽萌动期,即进入有效积温阶段。  相似文献   

17.
水城红心猕猴桃的气候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恒  王晓峰 《贵州气象》2013,37(1):34-36
该文对水城县红心猕猴桃种植及生长气候条件进行分析,为水城县大量推广种植水城红心猕猴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红心猕猴桃是贵州西部主要特色作物,随着其种植面积的扩大,红心猕猴桃溃疡病危害程度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制约红心猕猴桃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贵州西部红心猕猴桃主要种植区连续6a的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气象因子与红心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的关系,选取相关性较好的气象因子作为红心猕猴桃溃疡病发生的预报因子,并结合红心猕猴桃溃疡病监测资料,研究建立了红心猕猴桃溃疡病气象预报模型。研究得出:当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上旬连续5d及以上日平均温度≤2℃、日最低温度≤-2℃、日平均相对湿度≥75%时,预测3月上旬为溃疡病始发,预测准确率为50%;当1月中旬至下旬连续5d及以上日平均温度≤2℃、日最低温度≤-2℃、日平均相对湿度≥75%时,预测3月中旬为溃疡病始发,预测准确率为100%;当2月上旬至中旬连续5d及以上日平均温度≤2℃、日最低温度≤-2℃、日平均相对湿度≥75%时,预测3月下旬为溃疡病始发,预测准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19.
陕西猕猴桃果品气候品质认证模型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条件是猕猴桃品质形成的关键环境因子。基于猕猴桃品质调查数据和加密气象观测资料,综合考虑不同物候期气象适宜度、气象灾害损失度及生产管理条件,利用模糊函数和专家打分法,建立了分物候期气象适宜度、主要气象灾害灾损度及生产管理措施影响度的气候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认证模型对2013年陕西10个猕猴桃(海沃德)种植园果品品质进行业务检验,对猕猴桃品质评价的准确率达80%,具有业务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将贵州省水城县红阳猕猴桃种植区与原产地四川省苍溪县红阳猕猴桃种植区的气候条件进行相似性分析,得出水城县猕猴桃的果实生长期要比苍溪县长;从冬季过渡到春季时,水城县升温较快,春季升温苍溪县比水城县高,夏季水城县温度较苍溪县低,降水多,苍溪县温度较高,但降水较少,相对来说水城县的雨热配合比苍溪县好;苍溪县适宜猕猴桃生长的时间比水城县长,但夏季的高温时段比水城县多;果实成熟期温度日较差,水城县要高于苍溪县,对于糖分形成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