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在以设计项目为最小单元的建筑设计行业,如何进行业财融合?这是目前行业企业转型发展面临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拟从业财融合的视角探讨建筑设计项目精益化管理相关问题,助力建筑设计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型升级。业财融合的发展背景和现状业财融合的发展背景业务与财务融合是大势所趋,既有政策层面的要求,又有外部环境的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的出台具有什么积极意义?应该如何实施、落实?……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秘书长陈轸。记者:您认为《若干意见》的出台有何积极意义?陈轸:《若干意见》的出台对勘察设计行业来说如同迎面吹来一缕春风。在当前情况下,能出台单  相似文献   

3.
日前,由中国建筑学会发起的"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和"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的"双百"国际推介活动已正式发布公告。从公告名单看,此次"双百"推介几乎涵盖中国当前建筑设计行业的知名大院和知名建筑师,可算是当前中国建筑设计力量的"集体大亮相"。令人欣慰之余不禁要问,中国建筑设计界做好"走出去"的准备了吗?中国建筑设计的国际化还有多少路要走?2012年伊始,中国建筑界一直受到中国大众和世界同行前所未有的关注。首先是吴良镛院士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紧接着,中国本土建筑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总体紧张的大背景下,土地仍然是影响城市建设发展的"瓶颈",正确处理保护资源与保护发展的关系,城市外延发展与内涵挖潜的美系,对于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确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到实处。这一问题亟待解决,是我们国土资源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推进深度城镇化和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已经成为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工程建设投融资模式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大数据、人工智能正在加速改变工程建设和城市运营的方式。作为工程建设的前端,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如何以价值创造为核心适应工程建设需求,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广大勘察设计人员关心的话题。对此,作为国内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市政总院")有哪些探索和实践?又有哪些思考与畅想?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院长杨书平。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新的态势,行业成功要素、竞争力体现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伴随着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而实现了十几年快速增长后,行业未来的发展路向何方?支撑行业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哪里?在投资体制不断改革、互联网持续渗透的大背景下,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又会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这些问题,在原有的逻辑下似乎找不到合适的答  相似文献   

7.
正去年年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为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建筑设计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举办了中华建筑文化发展创新与新型城镇化学术交流会,探讨中国建筑如何扎根中华优秀建筑文化沃土并不断创新发展,在新时期结出新的硕果。本期,我刊专门策划了"中国  相似文献   

8.
正转眼间,2020年已过三分之一,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各行业复工复产逐步趋于正常。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盘点过往、展望未来的时刻,疫情"黑天鹅"之后,勘察设计企业如何发展?本文首先选择勘察设计行业中最大的细分行业——建筑设计行业作出一些分析。根据住建部统计数据,2018年共有4746家建筑设计企业,占勘察设计行业企  相似文献   

9.
正岁末年初,又是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时间。2018年,作为勘察设计行业中最大的细分行业——建筑设计行业,会有怎样的表现,又会带来哪些期待呢?作为服务于勘察设计行业的咨询业者,笔者根据近年来和行业内众多建筑设计院的交流,试对未来一年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脉络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勘察设计》2012,(10):34-35
近10年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取得了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民营建筑设计企业也成长为行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随着发展的深入、规模的扩大,以及国家经济的持续下行、市场环境的日益恶化,民营建筑设计企业应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如何转型发展?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如何改革体制机制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安全度过行业的"严冬"……成为了大家关注的话题。为此,  相似文献   

11.
《中国勘察设计》2012,(10):44-47
过去10年是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经历的黄金时期,"十一五"期间行业总体规模和经济效益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建筑设计行业营业收入达到958亿元,比2006年增长了107%;人均营业收入为34.7万元,比2006年增长近90%;2010年建筑设计行业利润总额达到84.6亿元,比2006年增长近30倍。推动建筑设计行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宏观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快速增长。总体而言,过去10年建筑设计行业基本属于外部拉动型的发展,进入2012年以来,随着国家经济持续下行,行业开始感受久违的"寒  相似文献   

12.
《中国勘察设计》2013,(3):56-61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过去30多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不断创造和见证着"中国速度"的奇迹,中国勘察设计行业也乘此良机实现了大踏步发展,勘察设计行业营业收入2011年达到12914.73亿元。据CG/LA Infrastructure调研公司预计,未来20年中国将占据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的三分之一左右。行业繁荣发展的背景下,市场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基础设施设计与建设行业正面临哪些趋势和挑战?应该如何抓住机遇、拥抱变革?新技术革命又将如何助力基础设施设计与建设单位提升现有业务价  相似文献   

13.
正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创立于1953年,是四川省省属50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是在城市建设和开发领域提供专业服务的大型建筑设计咨询机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经过60余年的资源积淀与整合,已形成设计咨询、岩土工程、工程管理、创意产业四大业务板块。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迎来了难得历史机遇,建筑设计行业作为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增长方式地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地不断深入,建筑设计行业来到了历史发展的关键点,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行业发展健康、可持续并始终引领建筑业发展,应引行业从业人员地重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正>过去,行业发展面临的门槛相对明确,面临的各种困难都是在既有的方向和路径清晰的前提之下产生的,行业企业间还可以互相借鉴学习。但是,近两年来,探索路径、方向以及业务逻辑都发生了变化,行业企业发展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对于未来自身定位、发展逻辑不确定;支持持续发展的外部动力不确定;需要的资源与能力不确定。面对诸多的不确定性,未来行业企业如何发展?行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当前行业发展大背景下,企业  相似文献   

16.
《中国勘察设计》2001,(1):56-58
建筑创作离不开市场制约,我们所面对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或是向市场经济转型条件下的建筑创作,特别是伴随WTO的进程,与其他行业一样,给建筑设计行业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显而易见,由于建筑师(工程师)是建筑创作的主体,肩负着艰巨而重要的责任,如何提高建筑创作水平并使其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强化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许多方面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7.
建筑创作离不开市场制约,我们所面对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或是向市场经济转型条件下的建筑创作,特别是伴随WTO的进程,与其他行业一样,给建筑设计行业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显而易见,由于建筑师(工程师)是建筑创作的主体,肩负着艰巨而重要的责任,如何提高建筑创作水平并使其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强化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许多方面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字经济浪潮来袭,建设行业如何在政策风口之下,把握转型新机遇,寻找变革新动能,实现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融合、创新与发展?近日,在成都召开的以"数字驱动融合创新"为主题的2017中国建设行业年度峰会(以下简称"峰会"),对此展开了深入探讨。来自建设行业、地产、科技领域的政府及行业协会领导、企业高管、专家学者等1500多名嘉宾与会,共议数字经济风口下建设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正展望2020 2014年之前,建筑设计行业随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而高速增长,行业呈现较为单纯的发展驱动下的规模性增长,建筑设计企业也多表现为规模化扩张。2015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建筑设计行业步入震荡发展期。从2020年向未来看,建筑设计行业将呈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使城市规划与单体建筑的建设几乎同时进行。也正因为如此,两者的衔接与相互影响的关系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话题。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提升建筑设计水平。鼓励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加强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问的衔接。此次《意见》的出台,恰恰呼应了这一话题,对加强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促进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更好地衔接,促进城市有序、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